俄媒:華裔在西方國家越來越遭受歧視

2020-11-26 觀察者網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23日報導,周二,倫敦唐人街的中餐館員工將舉行罷工,並前往內務部大樓抗議示威。原因在於,英國移民部門一次清查時對中國裔居民態度粗暴。在歐洲國家,中國公民和華裔的安全問題,已不止一次引發抗議。俄羅斯衛星網詢問的專家們這樣指出。

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提醒說,中國外交部門已多次向西方國家發出聲明,呼籲尊重在國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的權力,為他們提供安全保障。2016年夏秋時節,中國人在巴黎和近郊地區舉行有數千人參加的抗議活動。示威者對8月7日不明人士攻擊中國人導致張朝林死亡極為憤怒。2016年9月初,抗議達到高潮,數千人行進到巴黎市中心,從共和國廣場到巴士底廣場。華裔抗議警方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法國警方動用催淚瓦斯驅趕在巴黎的中國移民示威者。抗議原因是一位中國人被警察打死。警方指出,其中一人持刀襲警。但死者家人和律師否認這一說法,強調是警方在未警告情況下開的槍。

不久前,英國警方在倫敦的行動也相當粗暴。網際網路上廣泛流傳移民官員推搡並將一老年婦女抓住,後者因此倒在馬路上。據目擊者介紹,警方對中餐館員工有如對待恐怖分子,他們被戴上手銬塞進警車。抗議活動的組織者們指出,中國人經常成為歧視和政府部門毫無緣由嚴厲限制的對象。那麼,在西方國家生活和工作的中國人為何抱怨不斷增長?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就此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中國近些年不斷有人『走出去'。大部分在國外生活、學習或工作的中國公民都是遵紀守法的,嚴格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當然,也不能排除少數人的確存在非法滯留等不當或違法行為。同時不能否認的是,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抱有成見,將華人視為違法亂紀團體。特別是執法機關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會經常找華人的麻煩,執法過程中奉行『雙重標準',甚至採取粗暴的執法手段。很多時候,一些國家的執法機關都無視執法對象的人權,沒有採用文明執法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華人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既然西方國家一向標榜自己『講人權,講法律',那麼當華人遭受侮辱或不公正待遇時,就有權向所在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訴。"

據楊勉教授介紹,中國政府主要根據國外涉事人員的身份做出反應。

他說:"如果是中國國籍的公民,中國政府會在必要時採取外交途徑,與涉事國進行交涉,維護本國公民權益。如果相關涉事人員並非中國國籍,鑑於國民管轄權問題,中國政府則不便直接幹涉,只能從人權和執法公正的角度出發,表示我們的關切與關注,同時也提請該國政府和輿論注意。"

相關焦點

  • 西方對俄崛起感到不安 擔心能源受制於人
    柏林圍牆倒塌已17年了,西方國家當時曾幻想過這樣的前景:柏林圍牆的倒塌掀起一股不可阻擋的、由自由市場和自由人民匯成的浪潮;俄羅斯從此會成為民主國家的一員,不再是西方的安全威脅。但最近幾年來,「俄羅斯威脅論」卻在越來越多的西方媒體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美國專欄作家弗裡德曼曾寫道:「今天,當你站在柏林圍牆遺址並面向東方看時,你就看到一股逆流正朝你滾滾而來。
  • 美國黑人議員公開種族歧視!反對給華裔補貼稱:「他們不需要錢」
    在抗議中,很多華裔商戶遭受了「無妄之災」,店鋪受到了損失,而一位黑人議員的言論更是激起了人們不滿。,將給在示威活動中受到損失的華裔商戶提供補貼,對此,黑人議員保羅·裡迪克反對稱,華裔商戶在美國已經賺夠了錢,他們從來不僱傭黑人,市政府不應該給這些商戶提供補貼。
  • 譴責中國的華裔女政客!黃英賢:種族歧視中成長、卻憎恨祖先血統
    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華裔同胞的身影,因此中華文化被帶往了世界各地。世界原本是由一個個單獨的區域組成,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地打破地域的限制,人種也出現了遷移和更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開始出現集體意識,種族歧視便這樣應運而生,因此那些跨區域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人便深受其害。
  • 俄頂級飛彈專家叛變,大量數據資料洩露西方
    前不久俄羅斯頂級飛彈專家叛變,向西方出賣俄高超音速飛彈的消息引發轟動。如果說武器的現代化程度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軍事發展水平,那麼研發高精尖武器的專家們,就決定了武器最終能達到哪種「境界」,不然為什麼頂級核科學家遇刺身亡後,伊朗如此憤怒。
  • 加媒:加華裔學者邱香果已被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除名
    加媒:加華裔學者邱香果已被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除名 餘瑞冬/中國新聞網 2019-07-15 16:17
  • 華裔美軍在軍中飽受歧視,不堪重負自殺而亡!
    華裔是指定居在國外的華人以及在中國以外取得外國國籍的人,我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有大量國人走出國門,在外國工作並且獲得美國國籍,並生育了後代,華裔的數量大幅度增加。不少華裔不光在美國工作,甚至為了更多的權益,華裔加入美軍的人也有不少,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為是少數族裔,華裔卻在美軍的地位中卻是相當低,並且飽受歧視,甚至不堪重負,自殺身亡。如一位名叫陳宇暉的華裔美軍士兵壓2011年10月因不堪美軍當中對他的不斷歧視和欺壓,在阿富汗執行任務時自殺身亡。
  • 俄媒:美國無法說服中國、韓國跟隨制裁俄羅斯
    據俄新社8月22日報導,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顧問團主席費奧多爾·盧克亞諾夫當日對媒體稱,美國打算勸說亞洲國家,包括中國、韓國和新加坡,響應對俄羅斯的制裁,這是「不現實的,沒有可能」。此前,美國國務院官員丹尼爾·弗裡德接受立陶宛媒體採訪時說,美國正與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磋商制裁俄羅斯問題。
  • 「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第一,超過黑人」:真相究竟是什麼?
    華裔在醫院並不會都被醫生「棄療」,但還是有一部分人運氣比較差,會成為種族歧視犧牲品。 在美國,華裔可謂是模範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埋頭工作,積極納稅。 和犯罪率極高的黑人相比,華裔幾乎從不給政府添麻煩。
  • 英語不好被判交通違規 美華裔藍領打跑歧視罰單
    因收入相當不錯,成為吃苦耐勞的華裔們首選職業之一。不過,華裔不同於其他族裔,他們還面臨著一個奇怪的「高風險」:英語講不好。因此,他們可能被罰千元(美元,下同)、被剪駕照,至少3、5個月無米下鍋。這就是洛杉磯華裔卡車司機經常遭遇的「歧視罰單」。
  • 外國手遊涉嫌歧視華裔 開發者竟稱黑色幽默
    遊戲題材涉嫌歧視華裔,內容包括華裔廚師將垃圾做成食物,或殺人作為食材、賄賂衛生檢察員和壓榨非法勞工等。據悉,該遊戲由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萬錦市(Markham)的Big-O-Tree 遊戲工作室開發。目前這款遊戲尚未正式上線。紐約社區人士陳家齡表示,雖然遊戲工作室註明該遊戲是「黑色幽默」,但遊戲中充斥著侮辱華裔的內容。
  • 普京取消訪問印度,俄外長早已提醒,印度卻當耳旁風
    疫情影響導致許多往年重要的國際峰會被取消或改為線上,而日前俄印峰會也被取消,儘管有疫情因素的影響,但印度媒體想的則更多。有印媒對此進行報導,認為峰會取消背後有地緣政治原因,而印度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也向莫迪政府發難,認為莫迪當局破壞了「與莫斯科的傳統關係」。
  • 俄媒:中國L-15高教機將成俄雅克130主要對手
    俄媒稱,伊爾庫特集團近日已經開始向俄空軍批量供應雅克-130教練機,交接書已經籤署,首批6架飛機已由伊爾庫茨克飛抵鮑裡索格列布斯克。俄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指出,雅克-130是非常好高機動性飛機,既能用於教學,又能使用俄軍現有的各種武器執行作戰任務,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是航校學員初期培訓的最好機型。隨著雅克-130的大量裝備,俄空軍還將成立新的特技飛行表演隊。
  • 華裔女演員改姓氏 汪可盈稱好萊塢中存在「種族歧視」
    31日,曾經在《神盾局特工》中出演角色的美國華裔女演員汪可盈,在回應有人質疑其改名動機時現身說法,稱好萊塢中存在「種族歧視」問題。日前,有粉絲質疑其改名動機,汪可盈在臉書上作出回應,主要原因是好萊塢「種族歧視」。英國《電訊報》8月31日報導稱,汪可盈稱,改名這件事情並不會更改我身體中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這一事實,也不能改變我在中國生活過、講普通話以及在中美文化的薰陶下長大的事實。
  •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2016-12-09 2016年12月09日 10:04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與互動    俄媒
  • 美媒:紐約華裔遛狗時遭語言攻擊 受害者呼籲華裔勇敢發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7月7日,紐約曼哈頓華埠發生一起歧視案件。一名華裔女子在街上遛狗時被一白人女子辱罵,當事人拍下照片準備離開報警,但該白人女子仍不罷休,言辭羞辱威脅不成而試圖肢體攻擊。目前,受害者已前往轄區市警七分局報警。受害者黃小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案發當日上午8時45分左右,自己正在位於帕克街(Pike St.)交顯利街(Henry St.)遛狗,一白人女子走上前對她的狗說「中國會吃掉你的。」
  • 歐巴馬承認在利比亞「犯錯」 俄媒稱其為「鱷魚的眼淚」
    對歐巴馬在採訪中談到要把保護美國人、打擊IS作為他首要的工作,很多網民表示「不相信他說的話」,有網民批評政府掩蓋美國受到IS恐怖攻擊越來越多的事實,並舉證2009年11月5日在得州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的殺手,就是IS分子,但官方把槍擊案掩蓋成工作場所暴力事件。
  • 俄媒:俄軍偵察機在日本海上空執行「特殊任務」
    (原標題:俄媒:俄軍偵察機在日本海上空執行「特殊任務」)
  • 《洛杉磯時報》:對黑人的歧視與「功夫流感」言論有何聯繫?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當CBS華裔新聞記者Weijia Jiang問到川普為什麼要對病毒使用種族主義的稱呼時,麥肯尼否認了這一說法,並回答說,亞裔美國人是「了不起的人,病毒傳播無論如何都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正在與我們緊密合作,共同擺脫困境。我們將一起取得勝利」。
  • 英媒:西方領導人「譁眾取寵」比普京損失更大
    如果一個國家要辦奧運了,即便是這個國家最大的敵人,下手時也面臨手段上的限制。」英國《金融時報》給一些進行政治投機的國家澆了一瓢冷水。在邢廣程看來,外國首腦出席國際盛會開幕式是形式化的慣例,但出席與否,包含對主辦國釋放信號的意味。幾名西方國家領導人明確抵制索契,潛臺詞是「不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