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農村雞鴨遍地,如今卻少人養了,網友:不如打工

2021-01-07 三農懂懂姐

文/三農懂懂姐(歡迎轉載和分享)

還未經歷世間滄桑與人情冷暖的歲月是最好的,可以肆無忌憚率性而為。不怕荒唐、不怕可笑,好好做自己即是最佳選項!

相信許多80後90後都能記得小時候在村裡聊貓逗狗日子,那時候無憂的日子也是許多人如今無限回憶的,無論是都市的繁華或者升職加薪,對應的都將會是無窮的壓力,在壓力面前,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逃避不願意面對。其實每個人都曾有過這一天,只是逐漸習慣了,然後把這樣變成家常便飯就會輕鬆許多了。

而對於農村的人們來說,壓力也是存在的,畢竟消費和需求也是有些正比的,雖然農村消費低而且花錢次數很少,但這也決定了農民的收入也不會多到哪裡去。所以,對於農民來說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土地,大多有閒暇時間的農民都也會做點副業,就比如養殖業就是最為常見的。

只不過心細的人也能發現,如今搞養殖的村民也逐漸變少了,之前家家戶戶養雞養鴨的景象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變了,如今反而養雞養鴨成了稀罕的事情,許多人也非常納悶,難道是不賺錢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賺錢是賺錢,但賺得不夠多也是許多人放棄的首要原因。

畢竟人們都想以小博大,勞動也要和收入成了正比才能滿足,對於搞養殖的農民來說,他們養一隻雞可能需要2個月才能長好,但是一算飼料和其他費用,才能賺一點錢,而中間付出的人力也沒有算進去,如果算上還不如去打工呢,即使是低廉的工資也會被養雞的收入高點。

而且隨著如今專業搞養殖的越來越多,許多具有規模的養殖場和大養殖戶,他們即使薄利多銷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而且長期合作的商家有很多,對於這些養殖的散戶而言,也只能喝點湯了,想吃肉還是得把規模搞起來。最終能做大的人還是很少,也就逐漸放棄這一副業了。

這也是時代發展的無奈,想要依靠養雞養鴨暴富怕是很難了。不過對於有閒暇時光的人們來說也算是一個消磨時光好的選擇了,而且如今許多人養雞養鴨也不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找點事情做。而專門為了賺錢的,或許也就去打工了。

相關焦點

  • 農村怪象:以前家家戶戶養雞鴨,為何近些年越來越少了,答案來了
    養點雞鴨原本是為了自給自足也花不了幾個錢,但很多農村卻沒人願意養了,為啥呢?答案來了。 第二點:工作太忙沒時間養 如今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很多人常年不在家,不是在外面打工就是創業,如果在家裡養雞鴨,那麼肯定是無人餵養的,不像以前的時候
  • 農村又出新規了!散養家禽被禁?雞鴨遍地,牛羊滿山才是農村氣息
    現在的農村已經越來越城市化了,各種東西也越來越先進,但缺感覺好像少了那麼點人情味!以前大家都吃柴火飯,現在都改用電飯煲了;以前都燒炭來取暖,現在都裝空調了,農村都換上了冰冷的電器,卻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現在就連散養的雞、鴨、鵝都要被實施禁養了!
  • 雞鴨鵝同樣是家禽,為啥農村養雞鴨的很多,養鵝的卻很少
    說起家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雞鴨了,而且現在雞鴨的做法也五花八門,僅雞的做法就不下幾十上百種,鴨的做法雖然不如雞多,卻也相差無幾。雞鴨有這麼多的做法,養殖規模自然也非常壯觀,讓人奇怪的是,我們經常能聽說大規模養雞養鴨,卻很少聽說養鵝的,雞鴨鵝同樣是家禽,為啥養鵝的這麼少呢?
  • 農村養雞鴨怎麼防止被人偷?
    農村養雞鴨怎麼防偷?其實現在很少聽說有偷雞偷鴨吃的,不是過去貧窮的時候,誰會去別人家裡偷只雞鴨呢?不過,既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那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或許題主真是遇到這樣的問題了呢。首先,如果是規模養殖,也就是建立了養雞場,那就比較好辦了。
  • 農村不要養雞鴨?三農專家:要是農民沒有收入,影響民生
    但是大多數農民的話是擁有幾畝田,在家裡又有院子養幾隻雞鴨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可要是進行禁止的話,那對於農民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至於對於國家來講,完全是浪費了很大的一筆外匯,自己已經能夠滿足了,為什麼要去養這麼多呢?再加上光碟行動的原因,養了那麼多,吃不完就是浪費,這對於很多人來講是浪費非常可恥的,從源頭上根除的話,讓大家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 鴿子價格比雞鴨價格高,為什麼農村養鴿子的那麼少呢?看完就懂了
    養鴿子對於一些不了解這個行業的人來說以為是信鴿或則觀光之類的鴿子,因為沒有接觸過,可能不理解還有養殖鴿子賺錢的,鴿子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一個特種養殖項目,也確實有很多的人依靠養殖鴿子發家致富了,但也有養鴿子失敗破產的。
  • 農村喜歡雞鴨鵝一起養,這種混養模式有何好處?漲知識了
    在農村,農民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雞,鴨,鵝等,平時下蛋,改善夥食,逢年過節,有親戚朋友來家時還可以殺雞鴨鵝來招待客人。我們都知道,養殖場要麼是只養雞,要麼是只養鴨或者鵝,但是在農村可不一樣,雞鴨鵝都是一塊養的,常常可以看到雞鴨鵝一起覓食,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農村養狗的人越來越少?
    但在農村,人們仍然很需要它。農村養狗少,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勞動密集型企業數量減少;以前到山上去打柴,採集食物,自從用上煤氣,很少到山上去砍柴。因此,減少了需要狗的場合。二、是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前養狗最突出的一個觀念,就是要打獵,現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力度大了,養狗不慎繼續打獵,很容易觸犯法律。
  • 豬肉太貴,很多人轉買雞鴨,為何雞鴨價格不升反降好多?
    是從去年六月份開始,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30元/斤左右的價格,對於一般普通工薪肉來說,根本承受不起,只有選擇用廉價的禽肉來取代,購買雞鴨的人群逐漸增多,為何雞鴨價格不升反降?其實,我一直對這件事感到很迷惑,凡是居住在農村的人,也許並不覺得奇怪,現在的農村,絕大多數家庭都在飼養雞鴨,以前家家戶戶靠餵稻穀、米糠、玉米,這樣純糧食飼餵生長速度慢,鴨子要餵三個多月,雞要餵十個多月,甚至要一年才能出欄,現在時代不同了,餵的基本上都是全價飼料,從買來到出欄,一直都是餵飼料,鴨子只要40多天,雞一般在兩個多月可以出欄,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
  • 農村雞鴨可以混養嗎?有什麼利弊
    我們都知道,養殖場要麼是只養雞,要麼是只養鴨,但是在農村可不一樣,雞鴨都是一塊養的,常常可以看到雞鴨一起覓食,為什麼會這樣呢?到底雞鴨一起混養好還是不好呢?說說雞鴨混養的好處。在農村土雞,一種是在家散養,養殖雞鴨數量較小的,圖方便就會同時買幾隻土雞、幾隻小鴨一起混養,我們家就是這種情況。混養的時候,給雞和鴨分別建蓋圈舍,白天放出去讓它們自己覓食,可以在小院裡設置個大盆或者砌個小的淺水池,方便鴨子戲水。餵食的時候同時投餵包穀粒、青草、菜葉等,這些飼料雞鴨都會食用,有時候鴨吃剩下的飼料還會被雞啄食,不會造成飼料浪費。
  • 辭職回農村養50頭豬,能否比打工收入更高?
    辭職回家養豬,這是不少人的想法。以前或許還會因為名聲不好難為情,不過現在豬肉價格那麼高,這利潤讓大家也不管面子問題了,還是賺錢更要緊。於是很多人都辭職回農村去養豬了。
  • 農村人酷愛狗,現在養狗人變少了,過去土狗也少見了?這是為啥呢
    狗,是人類的朋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村人是最酷愛養的,雖說現在也喜歡,但相比過去養狗人的確少了許多。另外,當今農村狗種類也發生了改變,過去那是正兒八經的原始土著,我們自有的土狗,田園犬,而現如今則以也不知雜交幾代的雜交狗或洋狗為主了。
  • 農村老人買回雞鴨為什麼不殺,有時一年半載還在去餵米糠米飯?其實...
    一,剛買回來的雞鴨有可能是飼料雞鴨,自己養一段時間以後,會變成土雞土鴨,雞鴨的肉汁味會改變。 村老人買的雞鴨,大部分是雞販子或者是禽類交易市場買的,雞鴨以前吃什麼料老人沒有看見過,認為是吃飼料長大的,自己買回家餵一時間了,以後就會變成雞鴨肉汁味,吃起來會更香。
  • 散養土雞在市場上不再受歡迎,為什麼農村土雞城裡人不愛吃了?
    現在年關將至,許多外出打工、在城裡謀生的人,都回到了農村,所以農村的集市漸漸熱鬧起來,也有一部分的城裡人覺得農村的雞鴨魚肉肯定是最新鮮的,於是也來到了農村進行採辦年貨。這就成了許多農民的好機會,她們會把自己家裡散養的雞鴨都提出來賣,如果自己家的肉質新鮮、肥美,肯定能賣上一個好價錢的。但是最近,有些村子裡頭的農民反映,近兩年她們自己家散養的土雞也沒有市場了,來集市裡購買土雞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就使得許多農戶非常苦惱:自己辛辛苦苦養了許久的土雞,為什麼也不好賣了呢?難道城裡人不愛吃純天然的土雞了?
  • 鵝價這麼高,2019年農村養鵝賺錢養鵝前景怎麼樣?
    鵝屬於水禽也屬於家禽,相繼雞鴨之後禽畜產品,在農村基本很多老百姓都養過,現如今鵝價高的離譜,一些熟食店居然達到80元一斤,一隻10斤的鵝就需要800多元,而活鵝的價格也非常高,比雞鴨的價值都要,鵝全身是寶,自我國養殖也有很多年,以前人們對於鵝都是 牴觸心理因為鵝肉比較糙就是比較粗,
  • 為什麼如今越來越少人去菜市場買雞鴨吃了?看完你就懂了
    現在生活節奏非常的快,特別是生活在一些一二線城市裡面的人,每天都是沉迷於工作,而每天都是從點餐軟體裡面點一些美食來吃,就這樣簡單的解決一頓飯然後繼續工作,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做一頓美食吃。不過為什麼如今越來越少人去菜市場買雞鴨吃了?看完你就懂了。
  • 農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鄉養鵝,賺錢不比打工少
    由於我國農民多耕地少,如果農民只靠種植傳統農作物來養活一家人,生活會過得很緊的。所以大多數農村家庭只留下老人或身體不好的成員在家照看小孩,其他成員都到城裡打工來增加收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對農民在農村養殖放寬政策,並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他們不用離開老人和孩子長期兩地生活了。
  • 回家過年發現農村豪車遍地,我開的艾瑞澤5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
    回家過年發現現在農村豪車遍地,我開的艾瑞澤5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不知不覺中新年已經過完了,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踏上返城的路上,也有一些人已經坐在辦公室裡上班了,對於過年回家我想每個人的感觸都是不一樣的,喜悅中帶著無奈與傷痛。
  • 現如今,養豬政策放開後的2020年,農村養豬量會增多嗎?
    現如今,養豬政策放開後的2020年,農村養豬量會增多嗎? 先別急著說農村養豬,咱們看看今年2020年農村養豬政策是怎樣的?確實有一個最近的來自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這是在鼓勵農民養豬。
  • 在農村養50頭牛,能不能比外出打工強?農村小夥,一語道破
    在農村養牛能比打工更好,但是更累,更操心,就是時間自由,自己說了算,一個農民沒技術在外打工,也就能掙3萬左右,這些牛怎麼也能比三萬多,大家別以為打工容易,受人氣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上了50歲以後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