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農懂懂姐(歡迎轉載和分享)
還未經歷世間滄桑與人情冷暖的歲月是最好的,可以肆無忌憚率性而為。不怕荒唐、不怕可笑,好好做自己即是最佳選項!
相信許多80後90後都能記得小時候在村裡聊貓逗狗日子,那時候無憂的日子也是許多人如今無限回憶的,無論是都市的繁華或者升職加薪,對應的都將會是無窮的壓力,在壓力面前,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逃避不願意面對。其實每個人都曾有過這一天,只是逐漸習慣了,然後把這樣變成家常便飯就會輕鬆許多了。
而對於農村的人們來說,壓力也是存在的,畢竟消費和需求也是有些正比的,雖然農村消費低而且花錢次數很少,但這也決定了農民的收入也不會多到哪裡去。所以,對於農民來說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土地,大多有閒暇時間的農民都也會做點副業,就比如養殖業就是最為常見的。
只不過心細的人也能發現,如今搞養殖的村民也逐漸變少了,之前家家戶戶養雞養鴨的景象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變了,如今反而養雞養鴨成了稀罕的事情,許多人也非常納悶,難道是不賺錢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賺錢是賺錢,但賺得不夠多也是許多人放棄的首要原因。
畢竟人們都想以小博大,勞動也要和收入成了正比才能滿足,對於搞養殖的農民來說,他們養一隻雞可能需要2個月才能長好,但是一算飼料和其他費用,才能賺一點錢,而中間付出的人力也沒有算進去,如果算上還不如去打工呢,即使是低廉的工資也會被養雞的收入高點。
而且隨著如今專業搞養殖的越來越多,許多具有規模的養殖場和大養殖戶,他們即使薄利多銷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而且長期合作的商家有很多,對於這些養殖的散戶而言,也只能喝點湯了,想吃肉還是得把規模搞起來。最終能做大的人還是很少,也就逐漸放棄這一副業了。
這也是時代發展的無奈,想要依靠養雞養鴨暴富怕是很難了。不過對於有閒暇時光的人們來說也算是一個消磨時光好的選擇了,而且如今許多人養雞養鴨也不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找點事情做。而專門為了賺錢的,或許也就去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