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三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考試卷的考試內容局限在前五個單元,學習難度並不大:時分秒的知識很機械,測量知識很生活化,萬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規則也很好懂,倍的認識也很容易理解。但難度低並不一定能得高分;分析本次試題的主要失分點,主要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上,問題聚焦在「進位和退位」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主要有兩個:口算能力太差,運算不熟練。如果學生進位退位不失分,這份試卷很有可能得到100分。
口算能力太差,可以通過做相應的專項訓練來提高;運算不熟練,可以通過做習題、試捲來彌補。小學階段的數學,雖然也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更注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所以,做一定量的練習題,不論是對學生現在的數學學習還是將來的數學學習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大題,填空題。題目很簡單,容易出錯的是有關「測量單位」的題目;學生之所以出錯,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生活體驗,糾錯時家長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效果最好。
第二大題,判斷題。這個題目主要考查時分秒和測量知識,一定要認真仔細,一不小心就會出錯。
第三大題,選擇題。有的學生之所以出錯,與其說是出在數學知識方面,不如說是出在缺乏生活體驗上:「快」就是用的時間少,「慢」就是用的時間多……
第四大題,計算題。第1題,口算題,檢驗學生口算能力的強弱不能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最重要的指標是口算的速度;現在加減法的口算能力很強,將來學習乘除法時會很省力。
第2題,列豎式計算,牽扯到進位退位問題,不仔細或口算能力差的學生失分非常嚴重。
第3題,脫式計算,牽扯到運算順序問題: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第六大題,應用題。
第1小題,考查「倍的認識」,學生容易在單位換算時出錯。第2小題,考查「萬以內的加減法」(試卷有錯誤:題目裡的數字有錯誤,把兩個數字交換一下位置就可以了)。第3小題,仍然考查「倍的認識」,難度很小;第4小題是個階梯型題目,要想得滿分,需要學生認真審題,仔細計算。
總體來說,這份試題很簡單,學生很容易得高分。如果學生失分嚴重的話,十之八九是因為計算能力不強。建議家長給孩子買一點配套練習題或配套試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下專項訓練,及時彌補知識能力短板,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