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璵川原創,專注讀書評論,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人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敬畏,現在是這樣,古時候也是如此。
《山海經》裡面有很多時至今日也是未知的異獸,饕餮、玄龜、猙、窮奇等等,這些都只能在古籍和傳說中出現的名字,使我們有很多探究的想法。
而真正在《山海經》所在的華夏大陸上古時期,能夠稱之為處於統治地位的,卻是我們要講的神鳥鳳凰。
說到鳳凰,它又有很多別的名字,出現在《南山經》《西山經》《海外西經》 《海內西經》《大荒經》等書中,例如,鸞鳥、翳鳥、鶉鳥、狂鳥、黃鳥、鳴鳥、五採鳥等等。
多是全身火紅色和金色的羽毛,是古代傳說中的萬獸之王,雄的為"鳳",雌的為"凰",總稱為鳳凰。
為什麼鳳凰會在《山海經》中是排名第一的神獸呢?
01. 自歌自舞,能呼風成神
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引自《大荒南經》
鳳凰有著巨大的翅膀,在空中飛舞的時候可以產生強大的氣流,讓古時候的人覺得是鳳凰創造了風,所以稱之為風神。
風神鳳凰的巨翼「若垂天之雲」,揮動起來,其呼嘯生風的場景當真是可想而知的。其化身風神時鼓舞巨翼、翱翔生風的神性相互吻合。
在對比其他《山海經》中的異獸,大多數是地上跑的,或者是水裡遊的,當真不如盤旋在九天之外的鳳凰來的霸氣和養眼。
而古時候的人,也把能夠看到鳳凰的來儀之舞看作預示人世間歌舞太平,吉祥福瑞的徵兆。
02. 神官伴帝,背景極其深厚
《大荒東經》: 「有五採之鳥,相鄉棄沙。惟帝俊下友。帝下兩壇,採鳥是司」
鳳凰的登場往往都是有天帝作為背書的,而且鳳凰是可以替天帝掌管「百服」「兩壇」之類 的下界事物。
所以成為強大的最快捷的辦法是投靠最強大的人。
而且由於鳳凰能夠跟天帝達到直接地溝通,所以古時候很多人死後,他們的親友們希望藉助鳳鳥「帝使」身份以指引死者靈魂升天,這個觀念甚至影響到後來的楚人,《離騷》中的「駟玉虯以棄鷺兮, 溘埃風餘上徵」就是很好的證明。
為了能夠死後能夠飛升到更好的天界,古時候的人們開始了對鳳凰的無條件崇拜。
03. 五採而文與文以載德,高顏值就是獨領風騷
「五採」亦作「五彩」,一般指青、黃、 赤、白、黑五種顏色。「五採而文」應指由這數種顏色 交織所形成的彩色紋理。
「五採而文」的外貌,是鳳鳥出類拔萃,異乎尋常鳥類的重要標誌。正因這種外表惟鳳凰獨有,而且又是那麼的絢麗,使得還在玩泥巴的古代人們,對比自我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嚮往美好的渴求感。
那麼外貌繁華、地位高貴的鳳凰又是如何以紋理表示道德,出現「文以載德」之變的呢?
我們要理解古人最為原始的天氣預報是什麼?其實就是觀看天空和感受風向。
鳳凰在「觀象授時」出現之前的農事生產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指導地位,古人才會把操使風向變動,影響節氣變化的神能集中在鳳凰身上。這就是說,鳳凰風神崇拜成形之初,就揉合了鮮明的人文色彩與實踐經驗,它原本就是人們在「食以糧為本」的形式中構想出來的自然救世 之神。
從而鳳凰就有了載德一說了。
大家對鳳凰有什麼想說的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