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的奇葩死法:坐船淹死,走在路上被蛇毒死,還有騎馬墜亡的

2020-11-30 騰訊網

說起《水滸傳》,那可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國內研究《水滸傳》的學者們,其實都繞不開一個大才子的批註,那就是金聖歎。後者曾經幹過一件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就是「腰斬水滸」。在金聖歎看來,《水滸傳》的後四十回,與前面八十回的水平,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就好像是兩人所寫。

水滸名場面之三打祝家莊

事實上,關於《水滸傳》作者的問題,歷年來也是爭論不休。言歸正傳,小鹿認為金聖歎的說法很有道理。比如作者給梁山好漢安排結局之時,除了幾個主角(宋江、李逵、武松、林衝、魯智深)之外,其餘好漢的死法,都非常敷衍。要論起這個慘狀來,更是「強中自有強中手」。

Top4:被毒蛇咬死的倒黴蛋

這個好漢,叫做中箭虎丁得孫,在梁山排名79,號為地速星。他的這個綽號,蠻有自嘲意思。這是因為,丁得孫的面頰與身上,都有不少疤痕,看上去像是中了箭傷,故而得名「中箭虎」。

中箭虎丁得孫

雖然號稱是「虎」,但是丁得孫的武藝卻很一般。根據原著的描寫,他擅長使用飛叉,但在正面作戰時,卻鮮少見他有所表現。在宋江來到東昌府時,丁得孫與呂方、郭勝二人夾擊,最終被燕青射中馬腿,跌落馬下而被生擒。(小鹿吐槽:梁山好漢個個都是「君子」,二打一也就算了,還要暗箭傷人。)

在日後的作戰中,丁得孫也主要作為張清的副手出現。但從其個人安排來看,丁得孫並不受重用。一個堂堂的馬軍校尉,到了梁山之後反而成為了一個平平無奇的步軍小頭目。

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丁得孫的死也頗為荒誕。好不容易跟隨盧俊義挺進了昱嶺關,丁得孫卻不幸誤入山路,被一條毒蛇咬住,而後便毒氣入腹而亡。顯然,丁得孫是一個十足的湊數式人物。

Top3:悍勇劉唐難抵千斤閘門

赤發鬼劉唐,在梁山排名21,號為天異星。從他的天罡便能看出,劉唐生有異相,他有著一頭紅髮。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劉唐便已經出現,是早期的三十六之一。

赤發鬼劉唐

話雖如此,劉唐這個元老,在梁山上的地位並不是太風光。讀者了解到劉唐,應該是在智取生辰綱這個橋段中。那麼便不難發現,劉唐與三阮一樣,都是晁蓋的嫡繫心腹。

而後宋江上山,吳用轉投於他,晁蓋便逐漸被架空。在水軍之中,三阮連二把手都混不到;而在步軍之中,劉唐也少有作為,雖然是僅次於魯智深與武松的步軍頭領,但他的出場次數卻遠不如前二者。

宋黑子

在徵討方臘之時,劉唐幾乎無所作為。後來宋江進攻杭州,膽大的劉唐一人一馬率先衝出,要搶這頭功。不曾想到,城上卻放下千斤閘們,將劉唐連人帶馬壓死在城下。宋江得知後,假仁假義哭了一場,此後便再無表現。

Top2:不會遊泳的倒黴蛋

人在倒黴時,在哪裡都不安全。就像丁得孫,被毒蛇咬死;還有穆弘、朱富等十個人,倒在了杭州瘟疫之下。而在徵討方臘期間,因為江南多水鄉,還有幾位好漢竟然因為不識水性而淹死。說起來,張順也是淹死的,他其實是中箭之後墜入水中而亡。但施恩、孔亮與段景住三人,卻是實實在在因不通水性而淹死。

浪裏白條張順

一個是「施恩圖報」的金眼彪施恩,排名85。相較於後二者,施恩因為蹭了武松的熱度,所以名氣較高。在攻打常熟縣時,施恩落水而死。

一個是通臂猿侯健,是個裁縫,沒多少戰績,同是淹死。

一個是獨火星孔亮,是宋江的心腹之人。宋黑子有四個保鏢,馬軍便是兩個使方天畫戟的小溫候呂方與塞仁貴郭勝(嗯,郭靖大俠的祖先);而步軍之中,便是孔家莊的兄弟倆孔明與孔亮,也是宋江的徒弟。從孔亮的菜雞程度來看,宋江的武藝倒也不怎麼樣。

獨火星孔亮

最後一個是金毛犬段景住,排名最末,號為地狗星,是個實實在在的小人物。但段景住的幾次出現,卻改變了梁山格局。就連晁蓋,也因為他的告狀怒而殺向曾頭市,最終離奇中箭身亡。在徵討方臘之時,孔亮在崑山戰死,而段景住也死於錢塘江。兩人死的理由都一樣,不識水性。

Top1:大刀關勝的寂寞之死

小鹿之所以把大刀關勝排在最後,是因為這位兄臺死的有些憋屈。作為梁山武將的一號人物,關勝排第五把交椅,不僅是馬軍五虎將之首,也是朝廷派的主要領導人物。

大刀關勝

在原著中,關勝是關羽的後代,不僅神似其祖先,也同樣使用一把青龍偃月刀。單論武藝來說,大刀關勝還沒有過敗績。就連方臘手下的大將石寶,斬殺過多位好漢的兇人,也無法在刀法上贏過關勝。

不曾想到,關勝在掃除四寇之後,回到大名府任職。有一次,他醉酒從馬上摔落,而後不治身亡。或許在作者看來,關勝的武藝值太高,只能採用這種「降智打擊」的方式。

騎馬的關勝

參考文獻:《水滸傳》、《大宋宣和遺事》

文:古老的小鹿 / 圖: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最倒黴的梁山好漢,被屈才埋沒的高手,綽號很晦氣,死法更不光彩
    要說梁山好漢中綽號是老虎的人物可是不少: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說王英個子不高)、青眼虎李雲(李雲雙睛碧綠)、跳澗虎陳達、插翅虎雷橫(這兩位膂力好,都擅長跳遠),花項虎龔旺(身上刺著虎斑、脖子上刺有虎頭),笑面虎朱富,當然還有兩位大蟲:母大蟲顧大嫂和病大蟲薛永。但這些英雄好漢綽號中的虎字,都襯託其兇猛英勇。
  • 梁山上死得最不雅的人是誰?從他的結局能看出作者的愛憎傾向
    梁山好漢有好有壞,那施耐庵娓娓道來,寫他們的善和惡,寫他們的義,寫他們的不義,似乎看不出他是在褒在貶,也仿佛感覺他沒有愛憎觀似的。其實,作者的愛憎還是很分明的,體現在哪裡?在好漢們的最後歸宿。武松靈隱寺出家,壽八十而終;公孫勝、朱武、樊瑞潛心修道,魯智深無疾坐化,李俊海外稱王,呼延灼、朱仝抗金立功揚名,阮小七回村打漁,這些難道不是作者對他們的正面肯定?
  •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好漢?有標準嗎?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梁山好漢?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梁山前後有三位首領,分別是王倫、晁蓋和宋江,這也可以看作是梁山的三個不同時代,即王倫時代、晁蓋時代和宋江時代。本來,梁山是一個「躲災避難」的地方,很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梁山而來,梁山也把他們「收留在彼」,但梁山人員很多,想成為一名好漢卻也並非易事。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我們先將梁山好漢和三國武將的武力值做一個內部分級,然後再兩相進行比對。梁山好漢的武將層級《水滸傳》裡108位梁山好漢,雖然在座次上並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職位分配上卻能準確反映武力值的水平。梁山總督兵馬第一副元帥——玉麒麟盧俊義,堪稱梁山好漢武力值天花板。
  • 梁山好漢 文武雙全浪子燕青
    後來李固花重金買通官府,官府要將盧俊義斬首,燕青便與梁上聯絡,與梁山好漢一起劫法場救盧俊義。救出盧俊義後隻身回到盧府,將李固斬殺,跟隨盧俊義一同上了梁上入夥。燕青上梁上之後,和宋江等梁山眾將一起攻打曾頭市,跟隨盧俊義一起擒拿史文恭,立下功勞。燕青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深得眾英雄喜歡,也多次被宋江委以重任。
  • 母親被老虎吃,李逵講述此事時,梁山好漢都大笑?
    聊到陰謀論時,我問他:為什麼梁山108將,就算後來招安,打敗了遼國,平定了王慶、方臘等內患,上報君主,下安百姓,依然擺脫不了罵名?他說:這很正常,有些人不知道水滸的版本和來源,只是認定了一些事,所以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們都不信。你把水滸和西遊對比看就行了。豬八戒、沙和尚都吃人度日,孫悟空大鬧天宮,犯下的錯自己都怕,可他們取經後,不一樣被人喜歡嗎?
  • 梁山好漢生在隋唐,除了宋江和魯智深,還有誰能受封國公上柱國?
    我們看《水滸傳》,就會發現梁山好漢很會花花轎子人抬人。「林將軍」、「花將軍」、「董將軍」,這些名號在吳用宋江口中頻頻出現,林衝花榮董平也都居之不疑。當然,這也會令熟悉宋史的人哂笑: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宋徽宗宣和年間有將軍嗎? 這種哂笑是有道理的,可笑的是宋江吳用真會抬轎子吹喇叭,值得一哂的是梁山好漢生不逢時。
  • 梁山最費解的3位好漢:名氣小,綽號怪,沒啥功勞,排位比燕青高
    《水滸傳》中,雖說梁山上有108將,但真正耳熟能詳的也就那麼幾位,比如宋江、武松、林衝、魯智深等。想想也正常,哪能誰都寫到?都是花朵,沒有綠葉,還能稱得上名著嗎? 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費解之處。比如這三位梁山好漢,名氣小,綽號怪,沒啥功勞,排位比燕青高?下面咱就解讀一下,為何會是這種模樣。
  • 宋江的命運,狡兔死,走狗烹
    打完方臘歸來後,梁山好漢十去其七八,這是一次悲壯的勝利,特別值得大書特書,但是皇帝沒有這樣做,朝廷也沒有這樣做,只是給他們封了官,拿點錢賞了他們。在對待宋江和梁山好漢與奸臣的問題上,皇帝從來沒有處理過奸臣,即使是在戰場上那個小軍校殺了有錯在先的廂官,皇帝卻下令厚葬廂官,斬殺小校。梁山好漢對此事也不出頭了。他們的脾氣終於讓朝廷用熬鷹的方式給熬沒有了。從南徵北戰以來,宋江和梁山好漢不管立多大的功勞,他們在皇帝心中一點地位也沒有。皇帝始終不公正地對待他們,他們當過反賊這個心結皇帝始終不能釋懷,而奸臣則是家奴,始終得到皇帝的信任。
  • 糞坑淹死、拉屎而死?史上最奇葩的15種死法!不好意思往下說了……
    人固有一死,或壽終正寢,或千奇百怪。今天要說的就是後者: 晉景公:糞坑淹死 晉景公生病,問卦於巫師,對方說:「大王您恐怕活不到吃新麥子的時候了。」景公很生氣。後來麥子成熟,景公想起巫師的話,讓人趕緊做一碗呈上來。
  • 梁山泊上活得最憋屈的好漢是天暗星楊志?
    (牛二)要說吳用在梁山出的計策很多都是徒有其名,但這次對付楊志卻是堪稱完美,巧妙的利用楊志和押送軍漢之間的矛盾,下了蒙汗藥,在眾人眼前明目張胆地搶走了十萬生辰綱,而這也成了晁蓋吳用集團在梁山起家的本錢,可以說梁山的發展壯大就是楊志的血淚史。
  • 梁山好漢彪悍的紋身,藏著大宋王朝的一項文化奇葩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滄海明月生一部《水滸傳》,從朝堂到草莽,盡顯人間百態,尤其是那嘯聚山林的108位好漢。雖然他們的相貌、出身、經歷都各不相同,但仔細閱讀後你會發現,這其中有部分人身上都有著一項共同的特徵--刺青。
  • 梁山好漢們一天要吃掉多少斤肉?算出來嚇你一跳
    相信廣大朋友對梁山接受招安一事一直耿耿於懷,梁山好漢嘯聚山林豈不快哉?然而,如果仔細分析,梁山不接受招安只會死得更慘,也需要為宋公明正名了。 在當時那種環境,背景下,其實詔安幾乎可以說是唯一善終的途徑。很多人覺得不接受招安,繼續盤踞梁山為上策。
  • 此梁山好漢綽號響亮,但名不副實,有辱先賢之名,其後人郭靖給力
    《水滸傳》中108將各個有其獨有的本領,一技傍身,萬事不愁,故而在其等上了梁山才有其一席立身之地,能夠混個頭目噹噹,不然就只能作為梁山軍的小兵兵了。108將各個有其江湖綽號,而這綽號又往往是其在江湖身份地位外化顯現,或者說其能力的體現。
  • 不把晁蓋趕下山,也不摔杯為號黑吃黑,只因為王倫並非梁山之主?
    這就好比一個人蓋好了一座大房子,忽然來了一伙人要住進來,而且是住下就不想走。主人萬般無奈之下準備花錢免災,但沒想到這夥客人不但要房子,而且還想要主人的性命——晁蓋等人就是這幫惡客。王倫和杜遷宋萬佔據梁山有一段時間了,在他們的威脅下,連阮氏三雄那樣的好漢都不敢深入水泊捕大魚,但是王倫和杜遷宋萬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江湖,所以筆者一直懷疑王倫並不是梁山之主,在他背後,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遙控梁山。如果王倫是梁山之主的話,他早就接受朝廷招安了——宋朝很多文人都是那個德行,只要給官做,即使叛宋投遼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 梁山上容易被忽略的一位好漢,排名在三阮前面,也是李逵害怕的人
    李逵是梁山上最粗魯的好漢之一,他在梁山真可謂是天不怕地不怕,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敢頂撞梁山一把手宋江的人。雖然李逵單打獨鬥能力有限,梁山太多的好漢都能輕易戰勝他,但是李逵性格急躁,粗暴,動不動就掄起了斧子,又得到了宋江的喜愛,所以梁山很多人對李逵很忌憚。
  • 大刀關勝:梁山五虎將之首,武功一流名氣三流,趕不上小偷時遷
    梁山好漢一共108人,如同現在的演藝明星一樣,也分三六九等,普通大眾只對一線當紅明星熟知,對那些二三流或不入流的基本沒印象。梁山好漢中,算得上一線明星的也就十幾人,如武松、林衝、魯智深等。成為一線的標準當然是個人實力和排名,也就是說,武藝高強,排名靠前的自然名氣大。
  • 常明:梁山的囚徒
    連環畫《計敗欒廷玉》  《三國志演義》中徐庶和貂蟬扮演如此重要角色,但在走了過場之後就沒有下文,《水滸傳》雖然處理一些人物的結局也非常草率,但幾乎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歸宿或結局。例如鐵棒欒廷玉是死在亂軍之中的,宋江說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另一個角色濟州府團練使黃安的結局也很耐人尋味。破無為軍以後,宋江問起:「黃安那廝如今在那裡?」晁蓋道:「住不彀兩三個月,便病死了。」  黃安這個人是第一個被徵召討伐梁山的,自然也是第一個徵伐梁山失敗和被俘的。
  • 時遷只有偷雞摸狗的能耐,卻被列為梁山好漢,這是為何?
    但是令人意外,這樣一個飛賊竟然能同為兄報仇、為民除害的武松、人稱及時雨,總是救人於水火的宋江和被官府迫害家破人亡的豹子頭林衝一同列為好漢。在薊州的時候時遷就曾因為案發吃過官司,要是沒有楊雄搭救,這個飛賊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同時不難發現,就是技藝再高超的飛賊也有失手的時候,沒準哪一天就把自己弄進去了。
  •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為何突然離開梁山?金大堅道出真相
    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與《蕩寇志》、《水滸後傳》等續書截然不同。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分成了五種,一種是主動離開梁山後退隱不出;第二種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朝廷官吏;第三種是在抵抗官軍的戰鬥中陣亡;第四種是死於梁山內訌當中;第五種是被官軍抓獲後等待處理。在五種結局當中,首次出現的是第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