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的「大鯨」確實先進,但想對付中國的核潛艇則太託大

2020-12-03 軍院34號

10月19日,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號在日本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順利下水。根據計劃,「大鯨」號將在2022年3月正式完工並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役。「大鯨」標準排水量為3000噸,是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潛艇。

美國媒體稱,日本建造該型潛艇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中國的核潛艇。

日本的潛艇製造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時。二戰期間,日本的潛艇製造技術和製造水平已經相當先進。據統計,二戰時全球一共有56艘滿載排水量超過3000噸的潛艇,而這其中有52艘是日本潛艇。由於需要考慮遠洋作戰,加之太平洋遠比大西洋要寬闊得多,所以日本潛艇在噸位一直大於其他國家。

更大的潛艇,意味著可以攜帶更多燃料、彈藥,執行更大範圍內的作戰活動。二戰時期,日本潛艇甚至曾經攜帶水上飛機,襲擊過美國本土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華盛頓等地區,甚至還轟炸過舊金山。不過和德國同行不同,日軍的潛艇戰術明顯跑偏,所以空有先進的裝備,卻沒有什麼像樣的戰果,最後淪為給太平洋島嶼守軍運送補給的工具。

二戰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植下以「自衛隊」之名重建了陸海空三軍,而發達的經濟與科技則助推其常規潛艇技術的發展。日本海自2900噸的「蒼龍級」和剛下水的「大鯨」號,是僅次於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滿載約3100噸)的世界第三、第二大的常規動力潛艇。

在世界常規潛艇比拼中,日本的「蒼龍」級在技術水平上和德國的212級、法國鮋魚級等名艇不相上下,同時也是除美國海軍外對中國海軍威脅最大的潛在對手。我軍一口氣建造了70艘056型護衛艦,並大規模量產運-8Q反潛巡邏機,就是為了對付在近海活動的潛艇。

核潛艇主要是用於大洋作戰,能在近海活動的主要是常規潛艇,而對中國有敵意又有能力使用常規潛艇威脅到我們的國家,除了日本還有誰?根據日本2010年修訂的《防衛計劃大綱》,海自將會把其潛艇部隊從現在的16艘擴充到22艘,堪稱常規潛艇大國,值得警惕!

單從技術角度上說,日本本次新下水的「大鯨」號潛艇有兩大技術特點:

第一,「大鯨」號放棄了日本已經成熟的斯特林型AIP發動機,轉而全面採用鋰電技術作為動力。AIP是「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Air Independence Propulsion)的英文縮寫,AIP發動機可以不依賴外界空氣,依然可以有效運行的一種動力裝置。

簡單理解AIP系統,就是給常規潛艇攜帶儲存液氧的氧氣管,在水下用於驅動潛艇活動。現代技術條件下,使用AIP裝置的常規潛艇雖然無法像核潛艇那樣「無限巡航」,但是也可以持續在水下潛伏16~20天時間,相比過去必須每天一次上浮充電,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大鯨」號使用的鋰電,其實是AIP系統的另外一種路徑。由於鋰電的電容量是同等重量鉛酸電池的4倍還多,所以日本乾脆在「大鯨」號潛艇上取消AIP裝置,其總能量儲備與AIP裝置的基本相當。由於取消了AIP發動機,潛艇噪聲大幅降低,十分有利於潛航活動。

一般的常規潛艇,發動機和螺旋槳之間還裝有一套複雜的減速系統,這套裝置是潛艇的主要噪聲源。但「大鯨」改為全電操作,不但降低了潛艇噪聲,同時還大幅提升了潛艇的動力傳導效率,而電機則可以通過調整電流而實現調速,技術上比減速齒輪箱要簡單得多。比一比電動車與汽油車就知道,兩者的靜音效果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大鯨」的性能雖然十分酷炫,但同樣有著自身的缺陷和問題,相信大家對幾年前韓國三星手機的起火燃燒、爆炸事件還記憶猶新!如果小小的手機鋰電池都經不起磕碰摔打,想想裝上幾百噸鋰電池的潛艇在水下遭遇深水炸彈時會有多「酸爽」。

其次,日本新式潛艇改用鋰電池替代AIP發動機,看似技術進步,實際上是一種無奈。中國和日本都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從瑞典引進了斯特林發動機技術,但中國消化吸收後研發的新式發動機比原裝貨的功率提升了一倍,而日本的功率只能達到70%左右,且故障率高。

正是現實逼迫日本不得不採用其他辦法,這才瞄準了鋰電池技術。不過,無論日本人怎麼努力,單純依靠電池潛艇就想對抗AIP發動機的潛艇,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時間裡依然不大可能。更不用與強大的核潛艇相比,常規潛艇動力不足問題永遠是「死穴」。

很長時間以來,「日本精工」在國人心目中是僅次於「德國製造」的優質產品。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進步,如今「中國製造」已經在大部分領域實現了對「日本製造」的超越,一個最典型的段子:曾經被某些網絡推手大加稱讚,聲稱「做出來的飯特別好吃」的「日本電飯鍋」,其實全部是中國製造。

日本最大的NHK電視臺公開製作的一期節目做過調查,日常生活中有70~90%的日用品是中國生產。在製造業領域,中國早已甩日本好多條街,而反映到軍工製造領域同樣如此。「大鯨」的紙面性能雖然先進,但其整體實力不過與日本的國力基本匹配而已。

如果日本的精英階層以為,憑藉一款「大鯨」就想對付中國的核潛艇,那未免有點太天真了,也希望這只是美國媒體在煽風點火。

相關焦點

  • 過於託大了!日本最新的「大鯨」確實先進,但想對付中國核潛艇難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日本常規潛艇製造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近期由日本自主建造的常規潛艇大鯨號已經在進行下水測試。美媒稱,該潛艇主要應用於對抗中國核潛艇領域。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李三萬 摘要:日本前不久剛剛下水的最新型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現役常規潛艇中算什麼水準? 1933年的「大鯨」號,還是日本為數不多經過了殘酷的太平洋戰爭,僥倖活到戰後的大型水面軍用艦艇,是在戰後,才被「處理」了。所以這次日本將最新型潛艇取名「大鯨」,恐怕也有借點前輩祥瑞之氣的意思。 根據公開數據,大鯨級潛艇依然繼承日本始終堅持建造大型常規潛艇的思路,因此大鯨確實就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
  • 【智庫聲音】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昨天,日本「大鯨」號常規潛艇舉辦了下水儀式,這也解決了此前大家的疑問,即代號29SS的新型潛艇到底會叫做什麼。現在確定了,就叫「大鯨」級。 「大鯨」級使用鋰離子電池是其設計上較大的亮點。
  •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
    針對中國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日本於2000年中期開始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的研發項目。之後開始新型艦載無線電、水聲和計算控制系統的研究工作。在日本防衛力建設指導方針《防衛計劃大綱》中明確指出,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日本提出在2010年以後將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而「大鯨」級潛艇就是這一指導方針的一部分。而隨著這艘「大鯨」級潛艇的入水,日本就完成了這一戰略設想。3.
  • 日本大鯨級潛艇創造世界之最,中國燃料電池技術落後了?
    在10月14號,日本最新一級的常規潛艇「大鯨號」下水了。「鯨」就是鯨魚的鯨,和「蒼龍級」的潛艇同級,蒼龍級的潛艇用的常規動力是什麼呢?用的是AIP技術,也就是不依賴空氣動力的推進系統。
  • 中國核潛艇去關島玩得太high 惹惱了日本人
    一則中國海狼的往事,大致經過是中國的漢級攻擊型核潛艇出遠門,跑到二島鏈的關島遛彎,回來的途中惹著了日本人,然後沒吱聲又跑回基地了。漢級核潛艇線圖事件發生後,日本防衛廳根據其掌握的資料稱潛艇為中國海軍「漢」級核潛艇,但日本政府在發言中仍保留立場稱其「國籍不明」,並拒絕對潛艇來源做出評論,小泉則公開表示此事件「令人感到遺憾」。
  • 外號「大洋黑洞」的大鯨級潛艇,造價是基洛級4倍,有一致命缺陷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的軍事力量本來受到各種條約限制。然而最近幾年,世界形勢風雲突變。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繩索也逐步放開,日本趁此機會大踏步發展各種先進武器。尤其是在常規動力潛艇發展方面,日本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 日本「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
    不久前,這一方案的首艇被命名為「大鯨」號。 二、建造進程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建造7艘新型潛艇,目前已經籤訂了4艘的建造合同,其中一艘接近完工。另外2艘目前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不久的將來會完成。2018年3月,首艇「大鯨」號鋪設龍骨。幾天前,10月14日正式下水。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戰鬥力如何?|軍情觀察
    「大鯨」號潛艇將在明年三月份正式入列,這款潛艇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綜合戰力會有怎樣的提升?  「大鯨」號潛艇正式入列之後,必將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鬥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首先就是日本水下力量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
  • 核潛艇關鍵技術遭日本出賣,美海軍損失數十億
    美國和日本的安保同盟條約看起來牢不可破,能夠得到美國保護的日本似乎也是高枕無憂、不必去為國防安全操心。但是看似如此可靠牢固的美日同盟關係真的是牢不可破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核潛艇關鍵技術遭日本出賣,美海軍損失數十億。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實現了擁有22艘的目標
    日本「大鯨」號終於下水了,很多人心中一直抱有的謎團被揭開了,這個代號為29SS的新型潛艇原來名叫叫「大鯨」。此前日本方面有消息顯示,鑑於中國海洋活動的情況,日本方面早就有增加潛水艇數量的計劃,如若「大鯨」入列,潛水艇22艘的目標將被正式實現。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大鯨」。
  • 為什麼中國核潛艇094型有龜背,而美俄核潛艇卻沒有?
    但是洲際飛彈的個頭本來就很大,要想將這些大塊頭塞進核潛艇裡面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當飛彈尺寸過大不足以放下的時候,也就只能採用整流罩的形勢來解決問題了,這個也就是094戰略核潛艇背上的那個所謂的「龜背」了,而美國的俄亥俄級、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也都還是有龜背的,只是龜背較小,過渡很平緩,不注意也就被忽略掉了。
  • 中國最先進095型潛水艇,出類拔萃,性能世界一流
    095型攻擊核潛艇是中國海軍最新的攻擊核潛艇,也是我國獨立設計和製造出來的,也是在093型核潛艇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進。 095型攻擊核潛艇選用螺旋槳推進器和電磁流體推進器,平常使用螺旋槳推進器,電磁流體推進器用於戰鬥推進,而且在行進的時候不受到深度的限制,理論上最大的水下速度達到20節。
  •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噸位居世界第二,造價高達800億日元
    眾所周知,日本自衛隊的任何裝備近兩年來都是高更新頻率,這不,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日本自衛隊於前幾日又迎來了新一代大鯨級潛艇——首艇「大鯨」(SS-513)號,造價高達800億日元,於前幾日首次展露在大眾視線,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在內的150人參加了下水儀式。
  • 俄下一代核潛艇命名哈士奇!美下一代核潛艇該叫啥?
    哈士奇作為一條「神」級狗狗,其一貫脫線的技能,令人常常摸不清頭腦,於是哈士奇在中國有了一個響亮而且文雅的名字「二哈」。但是,嚴肅的講,經過廣大網友的實際研究發現,哈士奇作為一條耐寒的狗,來到中國以後腦子疑似被燒壞了,因此表現異常,但當處在寒冷環境中時,其還是一隻非常靠譜的狗。例如,哈士奇在俄羅斯就備受推崇。
  • 核潛艇頻繁停泊日本 美加強監視中國海軍(圖)
    據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報導,目前,美國核潛艇停泊日本長崎和琉球的美國海軍基地的年平均次數是冷戰末期的五六倍。對此,美海軍人士甚至直言不諱:「它們在冷戰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在太平洋深海追蹤蘇聯的潛艇,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下半葉開始則是為了加強搜集有關朝鮮的情報,當然也包括監視中國海軍的動向。」
  • 中國核潛艇最深能潛多少米?曾下潛230米就發生巨響漏水變形
    很多人對這個數據感到失望,認為中國核潛艇的下潛深度與國外核潛艇有很大差距,從而推斷中國核潛艇的技術性能比較差。真的是這麼回事嗎?不可否認,下潛深度是核潛艇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因為下潛深度大意味著核潛艇有更高的戰術靈活性,可以選擇更大的水深隱蔽自己或躲避反潛武器的攻擊。
  • 噸位世界第二,造價800億日元,皆非「大鯨」號潛艇最大亮點?
    相關媒體消息,數日前日本自衛隊迎來了新一代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近年來,日本自衛隊對於裝備方面的追求似乎又上了一個新高度,海陸空頻繁上新,而且在某些技術的加持之下,有些裝備還的確是愈發來勢洶洶呢!那麼這款「大鯨」號潛艇到底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