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大家可能並不陌生,龜作為寵物進入人類家庭的時間遠遠要比蛇、蜥蜴等長很多。所以作為一種爬行動物,人們對它們的感情和態度要遠遠好於對蛇和蜥蜴(高端玩爬蟲專家除外)。
可能當大家第一眼看到龜的時候都以為龜是一種好飼養的動物,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筆者所在的群——我們愛龜 就經常有人提問:「我剛買的小烏龜怎麼養?」「大家幫我們看看這是什麼龜」的各類問題。雖然在這裡並沒有任何抱怨或者看不起他們的看法。但是作為一個愛龜人士,我也覺得很悽涼傷感,因為在沒有任何準備下飼養好一隻龜是很困難的。在這裡筆者給大家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日後養龜坐下基礎。
一 購買龜前的準備
1. 在購買之前先了解龜:龜本身那種奇特的外型就深深地吸引住我們的目光,特別是當市場上出現稚龜的時候,很多人會按耐不住自己,購買下一隻龜,但是等回家後發現家裡連飼養的容器都沒有。也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龜是水龜還是陸龜,認為只要是龜就放水裡養,結果出現了將陸龜淹死的事件。所以當我們購買前一定要打好基礎。
2. 不要盲目購買:現在市場上各類龜種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絢麗的黃額盒龜,古典的馬來食螺龜,長相奇特的瑪塔龜。。。。。讓人眼花繚亂,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龜都適合初次養龜的人飼養。比如馬來食螺龜和地龜(楓葉龜)就並不適合新手飼養,前者以膽小聞名(人工飼養除外),而後者是因為大多是野生的,調養困難,而且地龜作為國家保護動物,野外狀態數量相當稀少了。所以不盲目購買,也是為了龜好。
3. 儘量挑選狀態好的龜:這個理由顯而易見了,誰都不希望帶只渾身都有毛病的龜回家吧 那麼挑選該掌握什麼呢 我來給大家一一列舉
動作:健康的龜類在爬動的時候,甲殼能與地面平行;四肢有力,收縮自如;水龜在遊泳的時候不測票,不漂浮在水面上,沉浮自由。不符合上述者有可能患有疾病
眼睛和眼瞼:眼睛炯炯有神;眼皮不腫脹;眼睛不凹陷在眼窩裡而且沒有分泌物
皮膚:柔軟的部分沒有傷口、潰爛物體、無寄生蟲
鼻孔:清晰可見;無粘液滲出
口腔黏膜:無傷口;嘴巴開合自由;無潰爛物;呈現出桃紅色(有些龜類口腔黏膜顏色特殊)
呼吸:不張嘴呼吸;呼吸無雜音(有些健康的龜受到驚嚇的時候發出呼呼聲比如凹甲陸龜)
龜殼:龜殼形狀正常(不排除有些人喜歡異型龜殼);龜殼不發軟(稚龜、幼龜背甲發軟)堅硬(除了餅乾龜);無腐爛物、血斑等
重量:健康龜類一般比較沉,拿在手裡有沉甸甸的感覺
狀態:活潑好動(膽小龜除外,比如安布閉殼龜、黃額盒龜),當你把龜拿在手裡時候能掙扎試圖逃離你手一般都是健康的龜類
進食:除了快要產卵的龜外,一般龜都是貪婪的進食(當然不乏一些奸商說已經餵完食物了不給你看進食狀態)
韌帶(僅限某些龜類):閉殼龜、盒龜、箱龜及其他龜類身體上有韌帶組織,一般要觀察韌帶組織是否發炎、有無潰爛的地方
二 龜到家後的護養
當上面的準備工作都做完後,我們可以領一隻龜回家了,那麼我們該如何照顧到家的新成員呢?
1. 保證溫度:龜是變溫動物,也就是說它的體溫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適宜的溫度對龜來說相當重要,龜類適宜溫度一般在20~30度之間(有些龜不耐高溫,比如平胸龜),在這溫度段之間龜類可以進食且進食食慾好(在28~30之間最好)。並且最好要保證恆定溫度,也就是說在這一天下來,溫度始終不變(事實上,在夜間溫度可以適當降低2~3度)。
2. 保證環境衛生:這點相當重要,龜是種喜歡清潔的動物。當環境衛生過差的時候龜也會患病。比如據說黃緣盒龜當環境衛生條件差時候能得一種所謂的外頭病,而水龜的環境過差時候可能得腸炎。
3. 餵食:剛到家的龜一般都會出現拒食情況的,這點大家不要多慮,要是拒食兩個星期以上的時候才能考慮是否出現疾病及填食。一般來說做到上面兩條龜很快就能開食。一般來說 大多數水龜偏向肉食,而陸龜基本都是素食者,半水棲龜則看種類了。餵的食物最好是體重的10%,如果餵過多且運動量不足的話龜容易肥胖。餵食時候最好能做到定點定量,並且種類要多,保證營養均衡。如果餵冷凍食品,一定要解凍到裡外溫度和室溫是一致,否則有可能讓你的愛龜得消化道疾病。還有一般市面上的所謂的龜糧筆者並不推薦,據說其實就是魚骨粉和麵粉混合,這樣的飼料只是因為有腥味而且顏色吸引龜所以顯得龜愛吃,但是營養價值相當低
三 其他注意問題
1 換水問題:飼養水龜時候,換水是種技術活,我們經常能看到新手們說天天換水麻煩,換水固然是件好事,但是當換水過於頻繁的時候,龜可能會無法適應水質而出現問題,特別是稚龜和幼龜,它們皮膚過於嬌嫩,受不了頻繁換水,其結果可想而知。在沒有過濾器的情況下,夏季是三到四天一換水,冬季是一周一換水(南方地區,家庭加溫飼養除外)。
2 刷背:飼養水龜,有時候龜殼上會出現一層滑滑的膜,新手難免要考慮刷殼了。這層膜到底對龜有多大危害,筆者目前不是很清楚的。但是刷背筆者知道對龜倒是有一定影響的,特別是用硬毛刷子刷的時候,很容易在龜殼上留下細微的刷痕,而這些細微的刷痕很有可能讓細菌趁虛而入,造成龜爛甲。所以筆者不建議大家給龜刷背,一般來說,龜身體上的水藻和滑膜在龜曬背的時候就能脫落了。
3曬背:除海龜和部分水龜外,許多龜都喜歡曬太陽的,一來促進鈣質合成,二來將體外寄生蟲和水藻殺死。相信有許多新手知道龜愛曬太陽,結果就拿到太陽下暴曬。。。。結果可想而知。。。。事實上,在野外,龜感覺熱的時候都能自己找陰涼地方,讓自己體溫下降,而我們大多數時候沒有給龜遮陰的地方。這時候曬背大家就要注意了,一般來說夏季時間儘量縮短或者避開最熱的時候,而冬季因為溫度問題可以考慮用UVB燈來代替。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