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內心的善良,而輕信了一個謊言,遭受了不該有的損失。雖然有時候損失比較小,但是善心被人利用,卻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當今的社會,總會有一些陷阱,讓你措不及防,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的結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街小巷上、各物業小區,如雨後的春筍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心舊衣服收集箱。很多人想這樣既方便了居民處理廢舊衣物,讓資源循環再利用,同時也是給有需要的人群獻出一份愛心,可謂一舉多得。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將換季時整理出的舊衣服,清洗打包後放入舊衣服回收箱,也算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然而近日卻有新聞爆料出:好心人捐贈的衣物,都被不法商人給回收了,發現本該捐往災區的衣物,「質量好的出口去非洲」,質量次的一大包衣服賣20塊錢,拉鏈紐扣剪下來成噸賣。記者採訪時,工作人員還和記者感慨:「暴利啊兄弟」。其實早在前兩年就有調查發現,有些回收公司打著公益的旗號,將舊衣大部分加工成抹布或勞保產品,對於較新的舊衣如何捐贈,公司卻無法提供詳細信息。
有些人可能會說:誰回收誰受益唄,人家企業從事環保事業也得有收益吧?愛心就是對環保事業的愛心,對舊物利用的愛心,一樣可以有心理獲得感。並不非得是貧困山區的某個貧窮兒童窮上了你獻的舊衣服了,才算有愛心。實際上,現在山區兒童也不太需要舊衣服了,舊衣服運到貧困地區的成本真的不如直接向他們捐款。
實際上,捐衣箱上面本來並沒有說是捐獻給貧窮地區,環保公益回收利用,不一定只限於捐獻,很多捐贈舊衣物的人一直認為自己的衣物被捐贈給困難群體,畢竟箱體上都印著「環保公益項目」「愛心」等字樣,還附有舊衣物的回收、捐贈流程。可最後居然是賣去了非洲,如同多年前中國接收國外洋垃圾衣服一樣,就令人難以接受。
我們可以理性地看待問題,但你不能以「捐獻」的名義去欺騙。總有一些人為了賺錢在消耗人們的善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將回收舊衣物的流程合法化、正規化。不需要打著將舊衣物捐贈給困難群體的偽公益旗號,舊衣物回收再利用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社會的事情,但需要保證舊衣物的去向合法、乾淨。
利用商業方式回收垃圾再利用值得鼓勵。很多老闆也可能會喊冤訴苦,捐獻衣物得殺菌、物流、組織人力發放,這些成本算下來,你們的愛心是滿足了,但是企業的成本誰來承擔了,而且現在基本上公益組織也不接收舊衣物了。
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這種騙愛心的方式很噁心,好心人一次次從被利用,不法商人卻暗渡陳倉,將假借慈善名義騙取到的衣服賣錢獲利。這是在詆毀慈善的名聲,在消耗好人的善良。建議企業主按捐贈衣物回收的利潤進行捐款,既能促進資源循環利用,也達到做公益的目的。利用商業方式回收舊衣值得鼓勵,但不需要打著將舊衣物捐贈給困難群體的偽公益旗號。
最後還是希望世間人人多一點愛,能夠真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讓大家的愛心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