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人與寵物如何和平共處? 疾控專家給出答案

2021-01-13 湖南在線

寵物狗傷人事件時有發生,怎樣當好狗狗的主人,公共空間人與寵物如何和平共處,疾控專家給出答案——

飼養寵物,請牽穩「健康守則」

漫畫/何朝霞

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昨日有媒體報導,杭州一名網紅遛狗不牽繩,毆打過路孕婦致其先兆早產。無獨有偶,這個夏天,關於「人狗矛盾」的新聞事件頻頻發生。

「根本原因,是寵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和飼養沒有遵循健康守則。」湖南省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主任醫師劉富強分析認為,寵物傷人一般為抓傷、刮傷和咬傷。此外,寵物糞便和屍體給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由此也增加人畜共患病的發病率。

公共空間人與寵物如何和平共處?怎樣正確飼養寵物?如何預防被寵物咬傷及傷後處理?疾控專家給予了解答。

怎樣當好狗狗的主人?

定期為其打疫苗、驅蟲和常規體檢

寵物表白

請主人飼養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我們是有感知能力的生命。我們有十幾年的壽命,可能陪伴你畢業、工作、結婚、生小孩、搬家,你能確定無論如何都不拋棄我們嗎?很多流浪的同類,是造成人類狂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旦飼養,終生負責,相伴一生不離不棄。

專家指導

「首先請為它們辦理『養犬登記證』,這是狗的合法身份證。」劉富強表示,還需定期為其打疫苗、驅蟲和常規體檢。

在飼養前,一定要考慮一些問題:家人喜歡嗎?有人對動物毛髮過敏嗎?如果需要每天很早起床遛狗、陪它玩耍,有時間和精力嗎?如果它在家到處大小便、破壞家具、亂叫、咬爛家人喜歡的東西,可以原諒它並教導它嗎?

此外,在狗生病時,需要帶它到寵物醫院治療,還要每年定期為寵物打疫苗、驅蟲和常規體檢。日常遛狗時要牽好狗繩,儘量避讓行人,隨身攜帶垃圾袋,及時清理其糞便,保持公共衛生。

如果真的準備好飼養寵物,建議到當地動物救助中心,以領養代替購買,不但可省錢,最主要是可給這些可憐的小動物一個家。

劉富強提醒,若發現病犬應及時處置,尤其是患狂犬病的病犬,應立即擊斃深埋,以免害人。咬過人的家犬應設法捕獲,並隔離觀察10天以上。病死的狗應予深埋或焚毀,不可剝皮或進食其肉。

人類與狗狗如何友好相處?

正確掌握寵物的習性可避免被咬傷抓傷

寵物表白

早在14000年前,我們就開始協助人類打獵和看家護院,可見,我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和好幫手。我們的視力不太好,但溼漉漉的鼻子卻很靈敏,我們是靠鼻子來認識新朋友及這個世界。遇到陌生的我請記住:要鎮定,不要跑,不要叫,不要盯著我看,更不要踢打我,這些舉動很可能會驚嚇到我,誤以為你要傷害我。

專家指導

劉富強介紹,正確與狗狗交朋友要掌握三步驟:

首先,跟狗玩耍前要先徵得主人的同意,主人最了解自家寵物的個性。其次,玩耍時,要從狗的前方靠近它,讓它看到你,然後把手握成拳頭,慢慢遞到狗鼻子前,讓它先聞一下你的味道,為的是讓狗知道我們是友善的。此外,假如聞過你的手背後,狗往後退或大叫,就不要勉強和它玩了。

寵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如果看到下面的情形,請不要靠近它們,這些狗可能會產生誤會,以為人們要搶它的食物或要傷害它,就有可能發脾氣:正在吃東西的;在玩玩具的;正在睡覺的;和小狗在一起的狗媽媽;獨自呆在車裡的;被關在籠子或圍欄裡的;被拴住的;沒有主人的狗等。

學會與寵物友好相處,就能謹防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如狂犬病是病死率百分之百的傳染病,我國每年有數百人因狂犬病失去生命,約95%的狂犬病是由於被貓狗咬傷、抓傷引起的,其中近60%是因被家養貓狗所傷。

假如被狗狗咬傷,怎麼辦?

掌握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增強防疫意識

寵物表白

人類被我們傳染狂犬病,咬傷、抓傷是最常見的途徑。發病的我們舔舐人的口腔、會陰、肛門等黏膜處,或者尚未癒合的傷口,都可傳播病毒。此外,人類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器官,也可以傳播狂犬病(但非常罕見)。

專家指導

「咬傷後一定會得狂犬病嗎?」劉富強指出,瘋狗傳播狂犬病的概率很高,如果正常人被瘋狗咬傷而不做任何處理,咬傷頭面部得病的概率50%~80%,手指手掌手臂多處咬傷,得病的概率15%~40%,一般咬傷為10%以下。

被咬傷後,應儘快進行規範的處理。通常情況下,完整流程包括:傷口處理(傷口衝洗→清創→消毒)→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時)→傷口縫合(必要時)→注射疫苗。

傷口處理包括徹底的衝洗和消毒處理,對於防止疾病發生,傷口處理與注射疫苗同樣重要,應首選去正規醫療機構清洗傷口,最好去專業的犬傷門診。正確清洗傷口的方法:用肥皂水(或其他弱鹼性清洗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如自來水)交替清洗咬傷和抓傷的傷口,每處傷口至少15分鐘,衝洗範圍為傷口周圍15cm,最後用生理鹽水衝洗傷口。自行清洗傷口後,仍需去專業機構進行後續傷口處理。

需要提醒的是,除非接觸貓狗的皮膚沒有任何傷口,或者沒有被它們接觸到黏膜,否則都需要接種疫苗。目前有「5針法」和「4針法」兩類疫苗,兩者在效果和不良反應方面沒有特別的不同。

5針法:暴露當天及暴露後第3、7、14和28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5劑。

4針法:暴露當天接種2劑(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種1劑),暴露後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種1劑,共接種4劑。

相關焦點

  • 養只土撥鼠當寵物?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因為網上一個「吶喊」的動圖,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外形可愛!
  • 養只土撥鼠當寵物?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因為網上一個「吶喊」的動圖,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 外形可愛!
  • 一見就想尖叫的土撥鼠,養只當寵物?疾控專家:小心,有危險!
    因為這張「吶喊」圖,土撥鼠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並買回家當做寵物來養。在一些網購平臺上,土撥鼠銷售也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容易咬人,野生的還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疾控專家:野生土撥鼠或攜帶鼠疫病毒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的專家表示,目前在售的土撥鼠主要為人工繁殖,一般不太可能傳播鼠疫病毒,但要提防野生土撥鼠。
  • 如何讓貓狗和平共處,主人應該怎麼做?
    如何讓貓狗和平共處,主人應該怎麼做?經常聽人說,貓和狗在一起就打架,千萬不可以讓它們共處一室。但很多人家裡養了狗,還想養一隻貓,如何讓這對冤家對頭能夠同住一個屋簷下呢?事實上,貓狗同居可不是天方夜譚,只要做到了以下幾點,汪星人和喵星人同樣可以和平共處,而不是貓飛狗跳。如果讓貓狗一起生活,首先我們要了解有些貓狗是天生不合適混養的。譬如訓練來參加賽跑或者打獵的大型犬,它們會把同居夥伴當成追逐和捕獵的對象。同樣,有些品種的貓也不適合和其他動物同居。譬如暹羅貓。
  • 南充兩名疾控專家進駐武漢醫院發熱門診
    南充兩名疾控專家進駐武漢醫院發熱門診不問歸期 只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楊帆、趙林在武漢一家養老院檢查(受訪者供圖)3月24日, 記者從武漢抗疫一線獲悉,隨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疾控隊馳援武漢的南充市疾控中心專家趙林
  • 廈門市疾控專家:當心石灰乾燥劑爆炸
    前不久,網上的一則報導讓人揪心:一名八歲的男孩,因為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導致終生失明。傷害孩子的罪魁禍首就是零食包裝裡的乾燥劑。食品乾燥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如果保存不當,它可能搖身一變,成為身邊的一枚「定時炸彈」,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 如何防治蜱傳疾病?海口疾控專家為市民支招
    海口疾控專家為市民支招  南海網 http://www.hinews.cn 時間:2010-09-14 09:26 來源:海口網 作者:  海南省各個市縣都有蜱蟲存在,但蜱傳疾病在海南省不是很常見。自2007年以來,海南省疾控部門每年都對蜱傳疾病進行監測,每年有報告「蜱傳立克次體斑點熱」的病例,但病例並不多,目前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 廣東疾控專家:防治登革熱水源管理最靠譜
    傳播途徑  白紋伊蚊、埃及伊蚊是主要元兇  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認為,今年之所以疫情發展如此迅猛,從小的方面說,是因為市民還未充分意識到疫情的嚴峻性,「滅蚊大家都知道,但是都要求別人做」。
  • 如何讓貓與狗和平共處?
    家裡有不同種類的寵物朋友總是有一些困擾,家裡的貓和狗有些時候會沒辦法和平共處,只要眼睛沒有盯住,就會打起來。那麼,如何讓我們的貓和狗和平共處呢?對此,貓貓的喵喵生活採訪了幾位朋友,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網友1:絕對可以!!!!
  • 禍首「航空集裝器」是如何被發現的?疾控「福爾摩斯」揭秘11月9日...
    病例出現後,疾控專家迅速組成了聯合流調專家隊伍,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追蹤相關人員。全市兩級疾控中心流調隊伍共出動1300餘人次。對於本地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不在上海的,通過省際聯防聯控機制進行了及時通報。其中,11月10日安徽省阜陽市通報的確診病例,就是在收到上海市疾控中心協查函後,及時發現、管理的。
  • 研究發現飛沫最遠可傳6米,是美疾控推薦社交距離的3倍多
    該研究團隊認為,在溼冷環境中,美國疾控中心(CDC)推薦的保持6英尺(約為1.83米)的社交距離,並不能完全消除所有接觸飛沫的可能。美疾控中心強調保持社交距離,專家呼籲帶口罩據美聯社(AP)10月6日(當地時間)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10月5日(當地時間周一)表示,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可傳播超過6英尺遠,特別是在通風不好時和密閉空間中。但是疾控中心官方表示這種傳播比較少見,目前的社交距離指南依然有效。然而,一些專家對CDC最新的指南提出了批評。
  • 疾控專家:石家莊和邢臺兩病例病毒可能起源於俄羅斯毒株
    石家莊市副市長孟祥紅介紹,石家莊市正在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全市所有車輛及人員均不出市,高風險地區藁城區人員均不離開本區域,中風險地區人員嚴格管理,同時減少管控範圍內人員流動。兩地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溯源工作進展也備受外界關注。1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在線發文稱,疾控工作人員對1月2日在石家莊和邢臺兩例新冠肺炎病例樣品進行基因測序發現,這兩例病例很可能是同一來源。
  • 困擾已久的關於狂犬病的幾個問題,望疾控中心明確答覆一下
    本人作為一高職動物醫學的教師,同時又是一執業獸醫師,平時經常遇到學生與寵物養主關於狂犬病方面的提問與諮詢。可以說,寵物養主一旦被狗咬傷,第一時間電話諮詢的就是我們獸醫。但是,各犬傷門診雖然都設在各醫院內,但都是歸屬疾控中心的,關於人被狗咬傷後處置意見只有疾控中心的回答才是權威的,我們獸醫甚至人醫都不能隨便回答,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誰都負不了這個責任。
  • 省疾控:防控嚴密不必聞鼠疫色變
    這兩天,「北京確診2例鼠疫病例」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不少人擔心疫情擴散,危及自己。11月14日,山西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稱:自1942年以後,山西省連續60年無動物間鼠疫疫情和人間鼠疫疫情,同時提醒廣大公眾:在疾控嚴密防控下,不必聞鼠疫色變。
  • 株洲:疾控部門技術培訓 築牢疫情防線
    12月3日上午,株洲市疾控中心開展防控技術培訓,來自各縣市區疾控中心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00多名骨幹參加學習。省疾控中心專家現場授課,通過具體案例,講授如何科學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如何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風險評估和信息報送;如何提升實驗室能力建設等。
  • 未煮熟的福壽螺會引起寄生蟲感染 省疾控專家:建議大家不要吃!
    本報記者羅歡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疾控中心獲悉,有專家在貴陽市郊阿哈水庫發現福壽螺及大量卵塊。對此,省疾控專家提醒,天氣轉涼,福壽螺繁殖加快,建議大家不要吃福壽螺,非要吃的話一定要高溫處理10分鐘以上,要學會區分福壽螺和其它螺類。
  • 黑熱病重出江湖?疾控部門:警惕其捲土重來
    這個孩子於2019年12月初出現腹瀉和輕微發熱症狀,2020年1月7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通過採集骨髓樣品被診斷為黑熱病,河南省疾控中心覆核為確診病例,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治療後於1月17日痊癒出院。 提起黑熱病,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會一臉迷茫。
  • 中國疾控中心:低溫冷凍消毒劑即將研製成功,配方會完全公開
    在12月3日晚間的《新聞1+1》中,白巖松對話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協調司三級調研員夏偉,探討如何保證從業人員和進口貨品安全?進口冷鏈,如何阻擋進口「病毒」?消毒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張流波:①從事消毒的人員最好是有資質的。今年人社部已經專門把消毒員作為一個職業,大家應該努力按照消毒員的職業要求去做。在還沒有取得消毒員資格的情況下,一定要培訓合格以後再上崗,對消毒以及自我防護的知識能有所了解。②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
  • 長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錫興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今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長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錫興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兩項殊榮。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張錫興帶領長沙疾控專業技術人員,逆行出徵,夙夜在公,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打贏長沙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
  • 湖北疾控再發緊急提示
    如有疑問,可撥打我省各級疾控中心諮詢熱線,我省各市(州)疾控中心諮詢熱線號碼附後。二、鑑於石家莊市和邢臺市當前疫情形勢,如無必須,建議近期不前往石家莊市和邢臺市。五、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及時到就近的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就醫過程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湖北省各市(州)疾控中心諮詢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