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廁所」遭冷落折射狗主人文明素養缺失

2020-12-04 紅網

  在路燈不亮的人行道上,踩中狗屎並不是一件低概率的事。狗尿則更讓人無奈,小狗是為了佔領地盤,但苦了把車停在路邊的人們。頻繁的「尿軲轆」,讓把車停在胡同裡、小區裡的車主幾乎都會放塊擋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北京的一些街心公園、社區裡出現了「寵物廁所」,但實際效果並不好。「寵物廁所」空著,一旁的路上仍是滿滿的狗屎。(6月8日《北京晚報》)

  城市居民養狗原本是個人的愛好事情,只要在合法的框架內養寵物,他人也不便幹涉。可問題是,一些家中養有寵物狗的人,他們雖說有合法的養寵物手續,但狗主人在遛狗的過程中,踐踏公共文明衛生環境,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最讓人叫苦不迭的就是,在城市公共區域,只要有狗隨便出入的地方,狗屎狗尿便是隨處可見。行人稍不注意,狗的糞便就被踩入腳下,如不做及時處理,還會進一步殃及更多的人,實在讓人苦不堪言。

  應該說,在社區和公園設立「寵物廁所」,不僅是對寵物隨地大小便有了個約束性,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管理的細緻周到。只要狗主人在遛狗中稍加注意,就能有效避免寵物隨地便跡現象。

  然從北京的一些街心公園和社區「寵物廁所」使用情況來看,其效果並不理想。這也意味著,一邊是「寵物廁所」空在那裡,一邊街道公園和路邊依舊還是寵物糞便遍地都是。

  是狗不通人性,還是狗主人缺乏文明素養?我想,這裡還是要歸咎於後者。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狗在家中排便都要進衛生間,主人不允許狗去的地方,狗是絕對不敢輕舉妄動。即便狗被控制在不允許排便的房間裡,狗也會向主人發出信號,讓主人把自己放到衛生間去排便。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遛狗者放著「寵物廁所」不去用,而任由自家狗在城市公共區域隨地排便,其實質就是主人的文明素養缺失。其根本就沒把「城市是我家,文明衛生靠大家」時時刻刻裝在心中。

  不要說,現在還有「寵物廁所」約束養狗之人的文明行為,就算是周圍沒有「寵物廁所」,如果對一個有文明素養的人來說,那也不會輕易讓狗隨地排便的。

  筆者也見識過文明遛狗之人,隨身帶著紙巾和塑膠袋,一旦狗需要排便時,主人都會找個角落用塑膠袋墊著地讓狗排便,如有濺到地上的便跡,主人也會用紙巾擦拭乾淨後,才會離開。

  由此看來,狗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的文明素養高度。如果遛狗不能遵守公共文明道德,那麼,即便你有一張合法的養犬證,或是有再多的物質財富,也不能與文明進步和時代發展的主流社會相互匹配。

  文/張維

來源:紅網

作者:張維

編輯:司馬清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7/06/09/4664586.html

相關焦點

  • 毛開雲:「摸死海星」暴露科學素養缺失
    原標題:毛開云:「摸死海星」暴露科學素養缺失  上月19日開門迎客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受到上海市民及遊客的熱捧,三周來屢迎客流新高。9日,上海自然博物館發微博表示,因極個別不文明參觀行為,造成「巨蜥」爪子被弄斷和海星被亂摸而死。
  • 「孔雀遭拔毛」,拔掉的是文明素養的羽毛
    最近兩天,揚州動物園孔雀遭遊客「拔毛」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揚州動物園內有4隻公孔雀遭遊客「拔毛」,其中兩隻尾羽基本被拔光,另外兩隻尾羽受損嚴重,並因此出現發炎症狀。目前動物園已經將受傷的孔雀單獨隔離養護,並加大巡查力度,以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 馬路不是狗狗的公共廁所,約束不文明養犬行為,推動公共文明建設
    馬路不是狗狗的公共廁所。規範養寵要與文明同行,現在社會物質生活日漸豐富,使我們身邊嚮往生靈和自然的家庭開始增多,造就了城市養犬養寵一族。在生活中養犬給人帶來心靈的慰籍和快樂。但是如果飼養寵物有失文明缺乏規範,又會給他人帶來傷害。如今大力創建文明城市,大家都在倡導文明養犬,文明養犬從我做起。
  • 開設寵物廁所 人性化舉措能否補文明養犬短板
    「異煙肼藥物滅狗能否倒逼養狗文明進步?」「濟南推養犬計分制,百餘犬主被扣滿12分參加學習考試」……近日,文明養犬再次成為網友的熱門話題。記者在我市多個社區走訪發現,為推動文明養犬,部分社區創新探索了多種人性化舉措,比如設置專門的寵物廁所、寵物糞便箱,成立寵物俱樂部等自治組織。
  • 「寵物廁所」、養犬APP:讓不文明養犬不再是城市管理「難題」
    記者近日在山東、安徽、福建等省份採訪發現,各地正更新監管理念,不再就事管事,而是通過人性化、信息化手段,創新監管和規範措施,有效遏制了不文明養犬行為。寵物隨地大小便是不文明養犬行為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但在淄博市周村區大街街道辦事處長安社區,這種情況就很少見,因為寵物有了屬於自己的「寵物廁所」。
  • 本身素質不高的人可能文明養狗嗎?文明養狗只是文明素養的一部分
    國人盛行餵養寵物狗,距今不過二十年。在當初引進國外品種狗當成國人寵物開始,許多善於攀比的一些人,就把以擁有一條國外品種狗為榮。當時餵養寵物狗還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可是他們卻起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作用,他們不惜重金求得一國外品種狗當寵物,每天牽出外遛身感自豪,一副人仗狗勢的姿態,以為自己因此踏入時尚的潮流。
  • 反思|很多家長沒意識到,廁所是最能反映文明素養的地方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廁所革命」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正在慢慢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錢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杭州許多學校都在進行廁所改造。除了對如廁環境的美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一場針對學生的公德教育。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正在慢慢養成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後的廁所,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阿貓阿狗」糙語映射的素養缺失
    雖然,我反對個別媒體隨意給某個群體貼上「作風粗暴」、「出口成髒」等標籤,但就事論事,「阿貓阿狗」糙語確實暴露了個別幹部的能力短板和素養偏差。   「阿貓阿狗」糙語,映射了個別幹部話語能力的「偏科」。用「阿貓阿狗」來指代記者,雖有慌不擇言、無心之失的因素,但用詞不文明、用語不準確的現實語境,已經對記者造成了言語傷害和人格侮辱,給「雷人語錄」條詞收集做出了新「貢獻」。
  • 讓廁所成為校園文明的亮點,九牧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明亮整潔的地磚、雪白的牆磚,節約環保提示、文明如廁用語展示在乾淨整潔的廁所的牆上。貴州省遵義市烏江鎮烏江以前簡陋、陳舊的廁所消失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溫暖明亮的新廁所。
  • 文明養犬有妙招 社區有了「貓狗廁所」
    如今,不少家庭都喜歡養寵物狗。然而,在一些小區裡隨處可見的寵物犬糞便,卻影響了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日前,蓮湖區遠東西社區301大院、甲樓大院的綠化帶裡多了一些新指示牌——「貓狗之廁」,令小區居民特別是飼養寵物的居民驚喜不已。
  • 寵物狗也有了專用公共廁所?淄博一社區設置寵物設施倡導文明養狗
    周村區大街街道辦事處長安社區居委會書記 張愛山主要目的是設置一些寵物廁所 寵物拾便袋和拴狗的地方,通過這些渠道來解決養狗沒地方拉屎 到處拉屎 影響居民生活的現象而且每天都會有志願者來到寵物設施處進行巡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清理,您別看一個寵物公廁只有1.4平方米,但是在這作用可大了去,這不這些設施剛安裝沒多久的時間,就得到了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無論是養寵物的還是不養寵物的,都得到了便利。
  • 牽狗進泳池,不文明養犬是為寵物招黑
    正如一些網友所言,在自家浴缸一起共浴都沒人管你,但將寵物帶到公共遊泳池就有點噁心人了。不過,從新聞報導看,類似事件還並非個例。每到夏季,幾乎都有類似的新聞出現。這也反映出,一些基本的社會文明共識,還是屢被突破。而牽狗進公共泳池,顯然是不文明行為的一種。
  • 旅遊廁所文明漫畫及旅遊廁所文明口號獲獎作品展上線
    荊楚網消息 小廁所彰顯大文明,11月19日是世界第五個「世界廁所日」,為營造廁所文明氛圍,積極動員社會關注廁所文明,積極參與廁所革命,自覺抵制不良如廁行為,形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文明和諧的旅遊廁所文化,持續深入推進廁所革命,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湖北省旅遊委於今日正式發布旅遊廁所文明漫畫及旅遊廁所文明口號獲獎作品專題展。
  • 【素養】哪些地方不能帶寵物去(10月26日)
    【素養】哪些地方不能帶寵物去(10月26日)   最好不要帶寵物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商店、飯店等。也儘量不攜帶寵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否則會擾亂正常的乘車秩序。因為這樣不衛生,又不尊重他人。  帶寵物外出要為其戴牽引繩,散步的時候自動避讓孕婦、嬰兒和老人,不要放任寵物追撲他人。  攜帶犬、貓等寵物外出時,攜帶者應當負起監管責任,不得讓寵物傷害他人、汙染環境。如果寵物在大街上亂拉糞便,主人應自覺負責清理。
  • 寵物廁所利用率低 隨手清理狗便便,有多難?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本報以「狗狗不明白主人也蒙圈」為題,對本市寵物廁所利用率低的問題進行了報導。昨日,記者在本市部分小區了解到,本市第一批寵物廁所已拆除殆盡。
  • 不文明養狗行為只是犬主素養低下之一種體現,源自於本身素質低下
    城市餵養寵物狗以來,過去不曾關注的狗對他人的困擾、威脅,對城市文明建設的負面影響隨之而來。全國各地雖有嚴格的城市管理條例公布,但落實到位的卻幾乎沒有。現在一提到城市寵物狗問題,大眾無不反感。為什麼在許多國家城市存在寵物狗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我們這裡卻儼然成了人們眼中的「狗患」?
  • 「媽媽帶男孩澡堂洗澡」是性別社會化的缺失
    (12月12日《山西晚報》)  公共廁所也好,公共澡堂也罷,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公共空間,具有鮮明的性別屬性;然而,「異性禁入」的社會規範,在孩子們面前往往會失效。為了更好地照顧和陪伴孩子,一些家長習慣和孩子形影不離,即使是如廁、洗澡等具有私密性的事情也不例外。「媽媽帶男孩澡堂洗澡」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一些家長在性別社會化上的短板與不足。
  •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一堂高三語文寫作課的導入設計教學目標:春風化雨 德育啟迪教學難點:思想上接受 行動中落實 教學方法:討論、欣賞、品味、陶冶請同學欣賞《我是禮儀之邦的子民》(師有感情朗讀,略)學生結成小組討論聽文後的感受師總結學生N種體會:(1)我國是「禮儀之邦」,卻缺失了禮儀(2)澳洲、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更重視禮儀(3)近朱者赤
  • 文明養犬如何立規矩?虹口區發動寵物主人參與討論拿出方案...
    一名養犬人正從寵物便便屋裡抽取事先準備好的廢報紙,以便包好寵物的糞便。龍鋼 攝本報訊(記者 周楠 通訊員 龍鋼)「必須辦理養犬登記證,並定期注射疫苗;遛狗時必須帶好紙巾或袋子,自主清理狗便;遛狗時必須帶好牽引繩,大型犬只則要戴上口罩;遛狗時不大聲聊天。」記者前不久在虹口區歐陽路街道蔣家橋小區看到,這裡所有的養犬戶都收到了小區「狗媽媽巡邏隊」發放的文明養犬告知書。
  • 文明養狗究竟難在哪裡,餵養寵物狗文明與否就在一念之間
    提到城市寵物狗問題,必然躲不過文明養狗這個坎兒。其實,中國人餵養寵物狗也才十幾年時間,寵物狗話題一直是網上的熱門。本來不過是餵養一、二隻寵物,為何會成為社會問題?能把寵物養得如此風生水起,古今中外恐怕只有我們了。為何如此?皆因此寵物是狗。而就是狗這種動物,幾千年來一直與國人生活在一起的動物,以其獨特天性為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