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很多家長沒意識到,廁所是最能反映文明素養的地方

2021-01-1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 文/攝

其實,「廁所革命」一詞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指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對於學校來說,維護廁所環境也是一大難題。「廁所是一個既公共又私密的空間,老師不能監管學生在廁所裡的行為,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上完廁所後不衝水,或者在廁所搗亂的行為。」杭州濮家小學德育處副主任陳軼嫻說。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廁所革命」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正在慢慢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

錢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杭州許多學校都在進行廁所改造。除了對如廁環境的美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一場針對學生的公德教育。

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

正在慢慢養成

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後的廁所,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孩子們來說,學校廁所是個特殊的地方,每天都得使用,會發生很多故事。尤其男生廁所,簡直就是『戰場』,他們能在廁所裡玩出各種花樣。」張冠軍說,「有段時間,廁所裡的擦手紙用得很快,因為男孩會把紙打溼捏成一團衝著鏡子扔,鏡面上經常糊滿了溼紙團。學生們還說,之前他們還會用手紙當道具,在廁所裡『打仗』。」但在廁所改造後,學生文明如廁的習慣開始在慢慢養成。張校長觀察後發現,以前的廁所標語比較傳統,諸如「少用一張紙,多添一片綠」、「請節約用水」之類,孩子們見多了無所謂。後來,學校將從學生那裡徵集來的標語印在廁所門板、水龍頭等地方,效果好了很多。

這些標語的確別出心裁,比如衝水按鈕處貼了「叮咚,清潔系統已就緒,請雙擊確認」的標語。最妙的要屬鏡子上的標語,原來總被「糊一臉」的鏡子因此「倖免於難」。學校有個吉祥物叫「西湖亮亮」,原型恰好是一面鏡子,貼在廁所鏡面上,配文——「照亮你的真、善、美」,孩子們都不好意思再衝鏡子扔溼紙團了,連一旁的廢紙簍周圍也乾淨了許多。

自從廁所改造後,在廁所打鬧的男生少了很多。「現在的廁所那麼漂亮,圖案很好看,不應該去破壞。」一個三年級男生說。

還有很多學生對廁所改造提出新的意見:「我覺得女生廁所可以放幾盆花」,「可以再設計一個運動主題的廁所」,「水龍頭應該有冷熱水,冬天洗手就冷了」……

對此,張校長很樂於看到,「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說明他們有了主人翁意識,設身處地地為學校的美化著想。」

杭州不少學校

也在進行形式不同的「廁所革命」

我們打探了一圈,發現杭州不少學校不約而同地也在進行「廁所革命」。

杭州春芽實驗學校一共有8間廁所,學校書記胡旭東經常收到廁所保潔阿姨的投訴,因為學生使用廁所時關門時太粗暴,每學期門都要壞幾扇。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學校將8個廁所分配給4~6年級的8個班,一個班負責管理一間廁所。「每個班的學生都要自己美化廁所環境,每天派巡導員巡查廁所衛生情況,制止不文明行為。如果分管的廁所在低年級,學生還要耐心教導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如何衝廁所,不亂扔紙巾等,教會他們文明如廁。」胡老師說,為了幫助低年級孩子學會使用廁所,高年級的學生還特意用漫畫繪製了使用指南,還想了很多有趣的標語。

為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每個月學校會進行廁所進行星級評比,由值班老師和保潔阿姨共同打分。現在,全校有一半的廁所被評為「五星級廁所」。

和春芽實驗學校一樣,杭州濮家小學也進行了「廁所革命」。現在學校的廁所裡貼著學生們自己設計的標語,同時每個班級還組織了服務小隊來監督廁所文明。「廁所是一個私密空間,是老師無法監管的地帶,要在一個私密空間也能堅持禮儀是很難的,需要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我們通過服務小隊的形式,將廁所的管理權交給孩子,當孩子感覺到信任之後,會自然地承擔起文明宣傳者的責任,形成公共空間的自我服務意識。」該校的陳軼嫻老師說。通過一年的學生自主管理,兩所學校的廁所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沒有人亂扔紙巾,也很少有人不衝廁所,保潔阿姨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打掃廁所

認為這是「丟人」的事雖然許多學校將管理廁所的任務交給了學生,但是錢報記者打聽了一圈,發現打掃廁所的工作依然是由保潔員來進行。通常每個學校都給班級劃分了公共包幹區,將校園衛生分給班級打掃,但是廁所基本上不在包幹區的範圍內。杭州某小學的李老師告訴記者,打掃廁所的難度較大,學生平常在家裡也沒有打掃廁所的經驗,如果將廁所交於學生打掃效率不高,而且經常會打掃不乾淨。同時,派學生打掃學校的廁所也容易引起家長不滿,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打掃廁所是一件不光榮的事。「我曾經想過讓孩子們自己打掃廁所,但是仔細一想,在大家的觀念裡,廁所是個很髒的地方,打掃廁所是不光彩的事。要是讓孩子打掃廁所,很容易使他們將打掃廁所和懲罰聯繫在一起。」杭州九蓮小學校長蔣曉說。她和錢報記者分享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放學後,蔣校長留在學校批改作業,恰好碰見一個外婆來接孫女,她看見孫女在打掃衛生,立馬上前阻止。外婆認為孩子還小,打掃衛生這樣的累活不能讓孩子幹,在家她從未讓孩子幹過任何家務。「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寵慣了,家長很難接受孩子在學校打掃衛生,更何況打掃廁所。」蔣校長無奈地說。

觀點)

「廁所教育」非常重要

這能反應一個社會的文明素質蔣曉認為,「廁所革命」要從轉變孩子和家長的觀念開始,要讓孩子們從內心裡接受打掃衛生,接受打掃廁所這件事,讓他們感受到勞動是光榮的。在蔣曉看來,廁所是最能反映一個人、一個社會文明素質的地方,因此基礎的教育要從廁所開始。

九蓮小學與日本的清水南學校是結對學校,蔣校長因此對日本學校的「廁所教育」有所了解。

「在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要輪流打掃廁所,即便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生也要親自打掃廁所,甚至要求更嚴格。」蔣校長說,只有經歷過打掃廁所時的辛苦,他們才能理解勞動無貴賤之分,對打掃衛生的人有感恩之心,在使用公共設施時更加珍惜和愛護。

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王建明教授,曾經在杭州學正小學做過一次「廁所革命」的調研。在他看來,對小學生進行「廁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經接觸過一家外企,他們本來計劃來某學校談合作,但是後來因為那所學校的廁所不乾淨,取消了合作計劃。」王教授說,他經常在課上和學生舉這個例子。在他看來,「廁所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勞動,知道打掃廁所的不容易,體會到保潔工作的辛苦從而杜絕不文明的行為。同時,廁所文明還體現在男女廁所數量的設置、私密性的保護、節約用水,以及紙巾的提供等等細節方面。「其實,廁所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是評價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學校『廁所革命』的背後,是美麗城市建設的縮影。」王建明說。

相關焦點

  • 「寵物廁所」遭冷落折射狗主人文明素養缺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北京的一些街心公園、社區裡出現了「寵物廁所」,但實際效果並不好。「寵物廁所」空著,一旁的路上仍是滿滿的狗屎。(6月8日《北京晚報》)   城市居民養狗原本是個人的愛好事情,只要在合法的框架內養寵物,他人也不便幹涉。可問題是,一些家中養有寵物狗的人,他們雖說有合法的養寵物手續,但狗主人在遛狗的過程中,踐踏公共文明衛生環境,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 文明如廁的習慣需要慢慢養成 我們說「廁所教育」,到底是在教育什麼
    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正在慢慢養成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後的廁所,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孩子們來說,學校廁所是個特殊的地方,每天都得使用,會發生很多故事。尤其男生廁所,簡直就是『戰場』,他們能在廁所裡玩出各種花樣。」
  • 讓廁所成為校園文明的亮點,九牧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明亮整潔的地磚、雪白的牆磚,節約環保提示、文明如廁用語展示在乾淨整潔的廁所的牆上。貴州省遵義市烏江鎮烏江以前簡陋、陳舊的廁所消失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溫暖明亮的新廁所。
  • 十大不文明行為之八:亂扔亂吐 隨處便溺
    市民乙:亂扔亂吐的人,隨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素養,這種行為令人不齒。市民丙:「人有三急」,每個人都一樣,為什麼別人能文明地去廁所,有些人卻做不到呢?還是要多檢討自己啊。別讓陋習煞了風景文平生活中,總能見到亂扔亂吐的人,或留下一口黏黏糊糊的老痰揚長而去,噁心別人;或把垃圾散落於地,汙了環境。更有甚者,不管青天白日還是黑燈瞎火,在牆角邊、綠化帶、高速路邊隨意便溺,有的家長甚至讓孩子在商場、飯店等公共場所隨地大小便。
  • 學校廁所成下課熱門打卡地?杭州不少學校正進行「廁所革命」
    孩子們文明如廁的習慣正在慢慢養成杭州西湖(紫萱)小學改造後的廁所,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歡迎,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孩子們來說,學校廁所是個特殊的地方,每天都得使用,會發生很多故事。尤其男生廁所,簡直就是『戰場』,他們能在廁所裡玩出各種花樣。」
  • 馬路不是狗狗的公共廁所,約束不文明養犬行為,推動公共文明建設
    馬路不是狗狗的公共廁所。規範養寵要與文明同行,現在社會物質生活日漸豐富,使我們身邊嚮往生靈和自然的家庭開始增多,造就了城市養犬養寵一族。在生活中養犬給人帶來心靈的慰籍和快樂。但是如果飼養寵物有失文明缺乏規範,又會給他人帶來傷害。如今大力創建文明城市,大家都在倡導文明養犬,文明養犬從我做起。
  • 文明養犬有妙招 社區有了「貓狗廁所」
    為全面做好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豐富兒童的暑期生活,培養兒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和主人翁意識,社區聯合一諾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發起了「小小志願者 文明迎全運 我的社區我做主」兒童暑期實踐活動。活動中,社區兒童對文明標識牌進行選址、安裝,並建立「貓狗廁所」。 記者看到,形狀多樣的標識牌上還配有貓咪與小狗的卡通畫,看上去煞是可愛。
  • 小廁所見證大文明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關係著「大文明」。公共廁所是體現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來,鹹安區「廁所革命」成果明顯,公廁文明正成為鹹安創文惠民的一大亮點。 在漁水路陽光家園,這裡毗鄰學校和商鋪,流動人口多,為了方便大家新建了一座公廁。
  • 水蔭路小學一老師嚴控男生課間上廁所
    家長還反映常被要求寫反思;涉事老師暫被停職,教育局要求對涉事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從28日晚開始,一篇關於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三年級6班班主任劉老師不允許男生課後自由上廁所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並引發熱議。   昨日,新快報記者從該班幾名家長處獲悉,網爆學生課後上廁所需要申請的情況基本屬實。
  • 旅遊廁所文明漫畫及旅遊廁所文明口號獲獎作品展上線
    荊楚網消息 小廁所彰顯大文明,11月19日是世界第五個「世界廁所日」,為營造廁所文明氛圍,積極動員社會關注廁所文明,積極參與廁所革命,自覺抵制不良如廁行為,形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文明和諧的旅遊廁所文化,持續深入推進廁所革命,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湖北省旅遊委於今日正式發布旅遊廁所文明漫畫及旅遊廁所文明口號獲獎作品專題展。
  • 整治文明頑疾 有疏有堵 才能說「服」
    如此這般,這一曾困擾人們多年的文明頑疾很快被「連根拔除」。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地便溺曾經是寧波的文明頑疾。1995年9月,寧波市委、市政府發布的《寧波市民「十不」規範》,就包括「不隨地便溺」。那時,曝光、處罰等沒少給隨地便溺者「添堵」,但效果就是十分有限。其理由很「硬核」:出門在外有時候實在找不著公廁,內急之際不隨地便溺還能咋辦?
  • 本身素質不高的人可能文明養狗嗎?文明養狗只是文明素養的一部分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國人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新聞報導中,從公共運輸工具上霸座,坐過站搶奪方向盤,故意碰瓷以訛錢財,廣場舞擾民及霸佔場地,人們亂扔垃圾不講公共衛生,酒駕及醉駕車輛和交通行駛中的許多惡意行為等等,無數的人和無數的擾亂文明和破壞公共道德行為,時時刻刻就發生在你的眼前。
  • 「廁所革命」為校園文明錦上添花
    沒想到,改造後的廁所竟然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實現了校園公廁的「淨、美、雅」,贏得了師生的稱讚。整潔牆面、花格地板、感應式水龍頭、生機盎然的綠植、芳香四溢的空氣清新劑,營造出了如家一般溫馨的氛圍。勵志名言短句、節約環保提示、文明禮儀用語、師德師風警示,展示在乾淨整潔的廁所的牆上。石河子高級中學校長付義霞說,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關係大文明。
  • 寵物垂耳兔兔能學會上廁所嗎? 怎麼教垂耳兔上廁所?
    垂耳兔怎麼教上廁所,對於飼養垂耳兔的朋友來說,如果說什麼是最煩的事情,很多人都會說是兔子的大小便,很多垂耳兔不知道上廁所,這是因為你沒有對它進行訓練的緣故,只要你有耐心去訓練,垂耳兔是知道要去廁所的。如何訓練垂耳兔上廁所?
  • 到臺中打卡世界十大精彩廁所,顏值真的超能打!
    話糙理不糙,確實很多人把一個城市的公共廁所當做城市文明的一扇窗。近年來,大陸力推"公廁革命",曾經一度讓人頭痛的問題逐一解決了,"方便"真的變得越來越方便。您身邊的"公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臺灣,廁所為何會成為遊客的熱門"打卡地"?兩岸連連看帶您去看看"方便"的那些事。
  • 寫作教學:與規則、禮貌、禮儀、素養、文明等有關的話題引導
    李忠:高一開學第一天,我這個女生被安排到男生宿舍住宿。我暈!……師:嗯,看來,咱們同學差不多都遇到過感覺很尷尬的場面,其實老師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想不想知道老師做過的最尷尬的事?「想!」,更要落實於行動中,期待每個同學都能成為禮貌待人、遵規守矩的文明人。
  • 各位家長請注意,不要讓家成為孩子最想逃離的地方
    如何把孩子養成一個優秀的人——這是每位家長都在思考的事。因此,就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存在一些可能家長都沒有注意到的誤區,而正是這些誤區讓孩子對家庭產生恐懼,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一味地嘮叨使孩子失去耐心。嘮叨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為某件小事就開始了無休止的嘮叨。家長嘮叨的本意是為孩子好,讓孩子能夠記住錯誤並且改正。
  • 洗手池給寵物狗洗屁股、亂丟垃圾和便紙……總有人在給星級廁所抹黑
    潯陽晚報記者注意到,在牆上隨處張貼著文明溫馨提醒。採訪中,潯陽晚報記者發現有部分市民洗手後不關水龍頭。「像這樣的情況很多,我去提醒他們就關一下,不提醒就常常忘記關緊。」公廁管理員說道,更讓他們無奈的是,有不少市民到公廁接水,甚至在公廁水池給寵物狗洗屁股。「人用的水池怎麼能跟寵物一起使用。我看到就會制止,但對方大都不接受,有時還挨罵。」
  • 「孔雀遭拔毛」,拔掉的是文明素養的羽毛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揚州動物園內有4隻公孔雀遭遊客「拔毛」,其中兩隻尾羽基本被拔光,另外兩隻尾羽受損嚴重,並因此出現發炎症狀。目前動物園已經將受傷的孔雀單獨隔離養護,並加大巡查力度,以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5月1日《彭城晚報》)孔雀開屏是遊客嚮往的美景,那迷人的姿勢,讓很多遊人流連忘返,孔雀在展現自身美麗的同時,也展現著自然的魅力,帶給遊客的是愉悅體驗。
  • 不文明養狗行為只是犬主素養低下之一種體現,源自於本身素質低下
    總體上就是此二項問題,如真正執行起來,還可以細化到國人難以想像的程度。違法成本低和人員本身素質低,造就了目前我國寵物領域的亂象,這是無法否認的。一個人的文明素養高低,體現在其日常行為的方方面面。一個本身就視人類文明行為如無物的人養了狗,你會想像其在這一方面會文明起來?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在宏觀方面,養狗門檻低,管理不到位,處罰不落實,這些客觀因素造就了不文明養狗行為呈普遍及常態化。一個缺少約束的環境,再出現一群本身就素質低下的精緻利己主義者,變相鼓勵了其施展不文明的行為。所以,不文明養狗人在養狗方面採取為所欲為的不文明行為,變得相當的理直氣壯,一副我就這樣誰奈我何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