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式」登記,為人口大省精準畫像

2020-11-30 新華日報

2020年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戰鼓」敲響,意味著十年一度的人普工作進入了正式上門登記的「總攻階段」。據省統計局相關數據,自11月1日起的一個月內,全省近50萬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要完成近40萬普查小區的登記量,平均每個普查小區要完成登記對象250人。

「地毯式」登記的背後,既滿載為人口大省精準畫像的普查故事,也涵蓋了巨大的社會變遷。11月1日至2日,記者跟隨省統計局舉辦的「七人普基層行」活動前往蘇州,以這座千萬人口城市的普查登記為切片,直擊人普工作一線折射的社會變化足跡。

普查最難在摸清「人」「地」對應

11月1日下午4點05分,身穿印有「蘇州工業園區第七次人口普查」字樣紅馬甲的水巷社區普查員王豔蘭,敲開家住水巷鄰裡花園梁伯伯、季阿姨一家的房門。這是王豔蘭一個月內第二次與梁伯伯和季阿姨見面,上一回,還是正式登記前的普查摸底階段。

「梁伯伯您好,11月1日是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正式開始的日期,我們今天來是再跟您做個上門登記……基於此前摸底的情況,您一家一共三口人,姓名分別是……相關信息和個別補充項,我們需要在人口普查平臺上正式錄入一下,結束後還請您確認籤字。」上門登記應如何表達才能最大程度獲取住戶配合,早在11月1日前,王豔蘭便已自行「排演」過許多次。

「人普工作最難之處,就在於『人』和『居住地』的結合落實上。而若想摸清『人』『地』對應關係,首先是要能『敲開門』。」蘇州市人普辦常務副主任吳國軍說。「人口普查十年一次。十年來蘇州人口的數量和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蘇州市人普辦主任、市統計局黨組成員、蘇州調查局局長葛惠龍直言,蘇州人普工作面對的很多情況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備的,例如,蘇州是全省唯一一座擁有千萬級常住人口的地市,普查強度前所未有,而龐大的人口規模中,外來人員就佔據半數左右,個別縣區外來人口甚至超過了戶籍人口。

高強度與人員流動帶來的不確定性相交織,考驗著基層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能力。「雖然任務艱巨,但摸清人口現狀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每位人普工作者心裡都清楚。」葛惠龍說,登記匯總的數據將是全市乃至全省及時完善人口發展戰略、精準制定民生政策、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依據,「可以說,人口普查的信息來自千家萬戶,也將惠及千家萬戶。」

從人口普查變化管窺社會變遷

11月2日傍晚,記者撥通季阿姨的電話。電話線另一頭,66歲的季阿姨回述了一段她親身參與的人普經歷。

1982年秋天,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也是改革開放後的首度人口大摸底。當時在蘇州紡織系統一家工廠上班的季阿姨,與單位一名同事被借調至當時的蘇州城平江區東北街派出所,協助片區民警一同上門登記人口信息。「那時人員流動規模小,人戶分離情況少,派出所民警還是指揮人口普查的主要力量。」在那個「夜經濟」難以想像的年代裡,大家下了班基本就是回宿舍、回家,「當時雖然沒有電話能用來找人,但從晚上七八點開始『掃街』,將近九點,多少也能登記上來十幾戶人家的信息。」38年過去了,那一個月間,蘇州老城胡同兩側,密密匝匝的平房和稀零散落的小樓、自1982年人口普查開始從簡登記籍貫信息的做法,以及一張紙一支筆、挨家挨戶登記戶口簿信息的情景,仍停留在季阿姨的記憶裡。

城市變化,銘刻在人口普查的一點一滴中。「十年前未曾招募的外國志願者,如今也加入了人普隊伍。」水巷社區普查指導員楊豐煥告訴記者,在下轄5個居民小區的水巷社區內,外籍人口約佔七分之一,「為實現全員登記,今年專門招募了三四名外國志願者。此外,還對近20條外籍人士可能關心的問題給出書面回答,以解決上門登記溝通不暢的難點。」在外籍人士同樣較多的星桂社區,普查人員在外籍住戶門口貼上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等語言的溫馨提示。

「我們是老小區,而且還是學區房社區,隔斷較多的群租房是普查找人最難啃下的『硬骨頭』。」加城社區普查員肖兆君說,正式登記開始前,社區普查「兩員」制定預案,提前整合今年疫情防控中了解到的基本情況、派出所和房屋中介提供的信息,以及手中有關群租房「431」專項整治的材料,儘量摸排租戶,「真正上門的時候,還要多跑幾趟。如遇租住信息變更、手機號碼改換,仍要盡力追尋——如果這個人還在蘇州或將回蘇州呢?」

現存堵點將成未來改進空間

2020年10月12日,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首趟「人普專列」駛出,印有「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字樣的車身,旋即成為「七人普」開赴千家萬戶的亮點之一。記者採訪發現,此次人口普查的宣傳形式更親民、更倚重線上推廣,並且以信息化、平板化取代歷次人口普查中的紙質記錄,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同步提高。吳國軍告訴記者,採用聯網直報方式上傳的普查數據,將從普查「兩員」手持的平板設備直接傳輸至國家系統,減少經手環節,降低數據誤差,提高居民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關鍵期,社會合力加速成型,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痛點也不可小覷——

葛惠龍坦言,雖然長三角一體化正加速成型,省際人員往來日益便捷,但一些原有做法的延續,帶來了阻礙普查的堵點。「死亡人口信息是普查的重點,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鄰省(市)老人前往崑山、吳江養老,在一些老人病故後就近火化的過程中,信息常常變得非常模糊。雖然我們能從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拿到部分信息,可僅靠這些片面的數據,想要確認死亡人口歸屬地,避免跨市和跨城區重複統計,十分困難。」

此外,「七人普」中推出了「自主填報」方式,「但『自主填報』不同於很多人的想像,實際需要住戶在此前摸底階段向普查員提出申請,才能生成二維碼進行填寫。」蘇州市人普辦業務組組長蔣舟告訴記者,雖然自主填報在時間上更加靈活,操作中卻仍需改進,「如子女在國外讀書、家庭成員存在人戶分離等情況是否要填,普查對象未必拿捏得準,仍需普查員進行指導,而自主填報截止日期是11月5日,填報失敗後還將由普查員上門補錄,這令不少居民吃下『定心丸』,對普查員來說卻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諸多因素疊加,使該填報方式與前期設想存在一定差距。」蔣舟表示,即便如此,自主填報仍為人口信息統計提供了新舞臺,在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十年後,這一方式或許能成為下一次人普工作的重要途徑。

本報記者 李睿哲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精準對接 靜海區全方位宣傳人口普查
    線上線下精準對接 靜海區全方位宣傳人口普查 2020-10-2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人口普查現場登記來啦!
    人口普查現場登記來啦!2020年11月1日零點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進入現場登記階段,全區三千餘名普查員已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或PAD對轄區普查對象的信息進行正式登記。七人普劉匯向全區奮戰在人口普查一線的工作人員致以親切的問候,她指出,人口普查是國之大計,非常重要。
  • 安徽蕪湖:繁昌縣新光社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嚴防「輸入性」風險
    2020年3月17日訊,安徽蕪湖,面對境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多,範圍不斷增大的嚴峻形勢,為鞏固疫情防控戰果,嚴防「輸入性」風險,3月15日以來,繁昌縣繁陽鎮新光社區認真落實上級要求,對境外返繁人員及擬入境人員開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
  • 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信息 三亞崖州區這些房東共罰10100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7日消息(記者 譚琦 通訊員 羅姍姍 爨雪穎)11月以來,三亞市公安局崖州分局(以下簡稱「崖州分局 」)集中開展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共查處28起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信息案,共處罰款10100元。據悉,該項整治將持續至2021年4月。
  • 中國人口大省河南人均壽命10年「長」了2.86歲
    新華網鄭州6月11日電 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廳獲悉,目前,河南省人口平均壽命達到72.8歲,10年間「長」了2.86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歲。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截至去年底全省人口約為9700萬。河南省十分重視人口健康問題,日前,河南省衛生廳啟動了該省2006~2010年醫學重點學科、臨床特色專科建設工作及技術帶頭人培養和高新技術引進計劃,計劃到2010年,要讓全省城鄉居民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壽命再次提高。(記者 李麗靜)
  • 全省統計工作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動員培訓會召開 人口普查入戶...
    1月21日,全省統計工作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動員培訓會在廣州召開。  省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處負責人表示,本次全國人口普查對象不僅登記本戶的現住人口,還將同時登記不在本戶居住的本戶戶籍人口,對流動人口在戶籍地和居住地都要登記,並通過登記項目判斷只在一個地方統計為常住人口。
  • 【精準防控】精準施策 主動發力 全市治安部門助推「烏麗吉」平臺...
    為高效推進「烏麗吉」城鄉服務管理平臺宣傳使用工作,全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立足當前、主動作為,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精準施策、多措並舉,深入開展宣傳推廣使用活動,切實把工作落實到每個社區、每個網格、每戶家庭和每個民警,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了堅實的壁壘。一、實地推廣,在企業復產復工上再發力。為保障全市企業順利有序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秩序。
  • 老物件講述人口普查那些事
    貴州省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筆記本我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為1909年人口普查是指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 從球迷畫像到賽果預測,看大數據怎麼玩轉世界盃
    世界盃早已不是單一球賽的概念,它更像一場以足球為承載的商業盛會,主辦國、國際足聯(FIFA)、品牌商、博彩行業……它們在各自領域開啟花樣繁多的商業探索,成功「蹭」到世界盃的熱度。 從品牌曝光到精準觸達 世界盃的吸金力毋庸置疑。
  • 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於11月1日與全國同步啟動
    日前,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啟動儀式在興義市桔山廣場舉行據了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將全面查清我州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情況,對我州深入開展人口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全州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精準是要義」
    正如總書記自己所說:「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從總書記關於扶貧、脫貧的重要論述中,筆記君擷取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話語,讓我們一起感受深情、收穫智慧、堅定信心、汲取力量,堅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人生之大幸」!
  • 地毯式檢驗檢測!陽泉累計完成4萬餘個!7月陽性檢出率為7.5%
    這些檢疫合格牌是城區針對義井鎮和6個街道的6496隻家養犬進行犬利什曼原蟲檢測後,為結果呈陰性的犬只發放的,每一個牌子都有不同的編碼,一犬一碼,代表了犬只的登記信息。黑熱病是利什曼原蟲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犬類是黑熱病發生的寄生宿主。近期,市農業農村局持續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在各縣區開展犬利什曼原蟲檢測技術培訓和指導。
  • 「漳墩小白」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前期資質審定與感官品質...
    1月14日,由省綠色食品辦發展中心組織的「漳墩小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前期資質審定與感官品質鑑評會在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並通過專家推薦,漳墩小白茶有望成為我區第一個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登記的農產品
  • 2020年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什麼?排名第一的省有多少人
    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廣東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75萬人。數據顯示,廣東已經穩居全國(即大陸地區,下同)第一大省之位,常住人口數超出常住人口第二多的山東達1450.79萬人。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最近3年,廣東常住人口每年淨增數都在170萬以上。廣東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相比5年前增加了797萬人,相比9年前增加了1080.06萬人。
  • 威縣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絲毫不能放鬆
    截至14日中午12時,共檢測6316237人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記者從威縣新冠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威縣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工作業已完成,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全縣兩次檢測均無陽性病例。縣防領辦再次呼籲廣大居民,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容不得有絲毫鬆懈大意。因為其它地區有些病例多次核酸檢測才現陽性,病毒狡猾,別讓它變本加厲。
  • 中國人口最多的幾個省,你知道排名第一的是哪個嗎?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大家知道我們國家人口最多的5個省,都有哪些嗎?排名第五的是江蘇省,2017年常住人口為8029.3萬人。大家都知道,江蘇省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省份,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 @「鏟屎官」,柳州養犬登記開始了!辦理愛犬「身份證」步驟流程看...
    9月7日開始柳州全面開展養犬登記養狗的居民可攜帶相關證件等到就近登記點配合完成登記工作「只需帶你的身份證、犬只疫苗接種手冊、犬只電子版全身照可以完成登記了9月8日上午,家住保利大江郡小區的魏女士在所轄的錦繡街道錦江社區工作人員指導下,為她的愛犬「花椒」進行養犬信息登記。社區辦理犬只信息登記點養犬主人積極響應魏女士說,「花椒」的犬種是貝靈頓,屬中型犬類,跟著她生活了4年。
  • 【村(社區)「兩委」換屆】元陽 :「三嚴三實」抓好換屆選民登記
    選民登記是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為確保選民登記工作順利進行,元陽縣堅持「三個嚴」「三個實」,依法、規範、有序地做好選民登記工作,確保實現「不漏登、不錯登、不重登」的目標,保障每一位選民的選舉權利。
  • 吉林市城區比照高風險地區疫情管控:地毯式全面排查
    發揮社區村屯、行業部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作用,對確診病例密接人員、境外返吉人員和高風險地區旅居人員,實行網格化、地毯式全面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2.強化社區村屯封閉措施。城區以居民小區為單位,鄉村以自然屯為單位,全面實行封閉管理,做好掃碼、登記、測溫工作,嚴防人員隨意出入。城鄉結合部通達性較強或公路沿線的村屯要組建巡邏隊,嚴格加強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