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有一把竹節鞭,體量大分量足,以力傷人造成內傷

2020-12-04 騰訊網

馬未都有一把竹節鞭,體量大分量足,以力傷人造成內傷

馬未都是一個精通家具收藏的人,為什麼也會對冷兵器感興趣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矛盾。馬未都年輕的時候,也是有尚武精神的。大家可以看看他年輕時的照片,也是充滿著殺氣。所以,馬未都酷愛冷兵器收藏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馬未都有一個竹節鞭,在觀復博物館中,是體量最大分量最足的冷兵器。最為關鍵的是,它能夠以力傷人,這就非常厲害了。馬未都手裡的竹節鞭是什麼來頭?

按照馬未都的說法,這個竹節鞭的具體年代無法考證。根據竹節鞭上的胡人臉,大概可以判斷出至遲是金元時期的。這把竹節鞭看起來很有力量感,馬未都表示憑藉他的臂力是無法掄起來的。由此可見,這把竹節鞭是典型的鈍兵器,通過以力傷人的方式,進而給對方造成內傷。

那麼,這把竹節鞭是如何實現以力傷人的呢?主要是通過竹節鞭上邊的稜來實現的。再加上竹節鞭本身就有重量,使用的人再額外施加力量,就可以被賦予更多的擊打力。因而,古代的武士們身強力壯,在擊打之前卯足了勁,然後擊打在對方身上。

馬未都強調,那種擊打的力量可以讓對方骨頭遭受重創。在冷兵器時代,倘若是短兵相接,不僅可以直接對付敵人,而且也可以拿來對付騎兵。

大家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可事實如此。馬未都指出,如果掄圓了往馬背上或者馬腹上擊打一下,就能夠給馬造成內傷,從而失去戰鬥力。其實,以竹節鞭為代表的鈍兵器,對付的就是重裝騎兵的鎧甲。一物降一物,中國古代戰爭的日益激烈,推動了冷兵器的發展。由此可見,馬未都手裡的竹節鞭還是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相關焦點

  • 馬未都:錘是「鈍器之王」,真正實用的錘很輕,以力傷人造成內傷
    馬未都:錘是「鈍器之王」,真正實用的錘很輕,以力傷人造成內傷眾所周知,兵器分為三種,即利兵器、鈍兵器、利鈍兼修型兵器。錘屬於鈍兵器,有著「鈍器之王」的美譽。錘在十八般兵器中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在冷兵器時代屬於絕對「硬核」的非對稱殺傷性武器。
  • 馬未都:外行人用利兵器,內行卻多選鈍兵器,以力傷人造成內傷
    馬未都:外行人用利兵器,內行卻多選鈍兵器,以力傷人造成內傷在我國的冷兵器發展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兵器,老祖宗早已經用高度概括的詞句總結出了十八般兵器之說。在冷兵器時代,利鈍兵器的轉換使用很有必要。怎麼一個使用法?歸根到底還是因人而異。
  • 馬未都:我有一把明代「烏金錘」,別看它小,以力傷人會造成內傷
    馬未都:我有一把明代「烏金錘」,別看它小,以力傷人會造成內傷錘子那是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冷兵器了,比如李元霸,就善於使用錘子。可是小編給大家提起這「烏金錘」,好多人可能鬧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馬未都就曾表示我有一把明代「烏金錘」,你可別看它小,可是能夠以力傷人從而造成內傷。這種殺傷力,可是非常厲害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招架住的。那麼,馬未都手裡的這把明代烏金錘,有何特殊的魅力呢?馬未都收藏的這把明代烏金錘,個頭不大。馬未都是一個比較皮的人,就拿自己的腦袋比對著,覺得大家印象中的錘子,可能是像他腦袋那麼大的個兒。
  • 「師父與師傅」有何區別?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的透徹
    搞明白這一問題的本質,就是為了弄明白這一問題背後的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師徒文化。相比之下,老梁與馬未都二位文化學者,他們嗯解釋還是值得借鑑的。在小編看來,素有「鐵嘴」之稱的老梁,在這一問題的解釋上,反倒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 為啥東北菜要用大盆裝,分量還這麼足?東北人:天太冷,得燒炕!
    相信吃過的人有不少吧。吃過東北菜的人應該都知道,那分量是相當足的,全是大盆裝著,往桌上一擺,那就像堆起來的一座座小山一樣。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東北菜的分量之所以這麼足,那是因為東北人的胃口大,而且大盆菜也比較的符合東北人那種豪爽的性格,但實際上,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理由而已,其實主要是因為天氣的原因,東北人:太冷了,得燒炕!
  • 武漢這家日式火鍋店,分量特別足,和牛、鮑魚、各種海鮮無限量
    武漢這家店,分量太足,菜品沒上完,我和小夥伴就吃撐了,最後請求服務員不要再上菜。周末的武漢太多人啦,想找位置吃飯,可楚河漢街每家店門口都要排隊,也挺高興,我的大武漢煙火氣濃濃,真好!重點說分量,我的天吶,真是足,我們兩個人坐的六人桌,一份份盤子堆著滿滿的,根本放不下,我和小夥伴都被這分量嚇到啦,關鍵服務員小哥哥說先只給我們上一部分,不夠再繼續加菜。滿滿一桌子,兩個女生戰鬥力還是有限,我倆真是盡力了,最後還有好多菜沒上,因為太撐了,實在是吃不下了。強烈建議男生或者胃口好的小夥伴們前往。
  • 馬未都: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原標題:馬未都: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時間是什麼?大部分人沒有清晰的概念。究其原因,在於時間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古人為了強化時間概念,設計各種各樣的東西來銘記時間。馬未都表示「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 馬未都:身前看到身後事
    建國20周年時,景德鎮燒造釉中彩大瓶以為賀,僅此一隻,現存於觀復博物館。畫樣便來自大瓶。畫下桌子從明代來,畫紙與明代之間隔著兩三毫米厚的透明膠墊。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坐在圈椅上,身體與明代同樣隔著兩三毫米厚的透明膠墊。馬未都接過油漆筆,搖動化開墨水,一滴墨飛濺到畫紙空白處,「呦壞了……沒事,正好。」
  • 小心,如果公交車姿勢不正,容易造成內傷,且以老年人居多
    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公交車汽車內傷事故卻卻很少被人注意到,容易被忽視。由於公交車正在運行,路況比較複雜,因此可能會出現剎車、換道等情況。乘客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乘坐姿勢,尤其是站著的乘客,隨時抓住扶手,以免公交車剎車時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
  • 馬未都:我讓老師傅修黃花梨椅子,他還是沒多要,10天就收了1萬
    馬未都:我讓老師傅修黃花梨椅子,他還是沒多要,10天就收了1萬《古董局中局》想必諸位熱愛收藏的人,都應該看過。在這本書中,有一種特別厲害的工匠,他們可以把損壞的文物還原如初。這種手藝人相當的神秘,坐地要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輪胎經常碾壓馬路牙子,很容易造成「內傷」,後果很可能是爆胎
    如果輪胎經常被馬路牙子剮蹭的話,很容易對輪胎的部分造成損傷,將輪胎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縮短。所以為了能夠使輪胎起到一個良好的運用效果,同時保證車身的穩定性,那就一定要注意行駛時對輪胎的使用。還有一種就是需要將車駕駛到馬路牙子上方,一般這個時候都是需要停車。但是經常性的碾壓馬路牙子,同樣會對輪胎造型內傷。
  • 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說起收藏家,可能最為國人所熟知的就是馬未都。畢竟馬未都又出過書,又上過電視,還擔任過央視節目《百家講壇》的主講人。 很多人心裡應該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現在的馬未都藏品值多少錢?
  • 王剛、馬未都等大咖在快手「扎堆」,竟是為了玩收藏
    明星大咖用短視頻直播講收藏實屬少見。「王剛將以什麼方式講解呢?」「會有哪些稀罕寶貝呢?」……許多老鐵「蹲守」王剛的快手,想一探究竟。清朝盛世古玩,和大人「門兒清」初來快手,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吸引了 200 多萬粉絲關注,但和大人並不急著步入正題。第二條視頻中,他先玩了把「諧音梗」。「連我你都不記得啦?你『記』得誰啊?『紀』曉嵐啊?」
  • 馬未都:馬來刀鋼面粗糙,反覆淬火後帶有夾層,變得鋒利韌性極強
    馬未都:馬來刀鋼面粗糙,反覆淬火後帶有夾層,變得鋒利韌性極強馬來刀製作工藝精良,向來被兵家所推崇。關於馬來刀為何能夠做到如此工藝精良,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倒是不會武功的馬未都,把馬來刀的製作工藝給說的非常清楚。馬未都表示,馬來刀鋼面粗糙,反覆猝火後帶有夾層,變得鋒利韌性極強。
  • 馬未都:當初翻看這尊銅像的底部,發現一圈硃砂泥當即買下
    馬未都的收藏故事非常豐富,由於入行得早,馬未都通過一路收藏學習,積累了許多撿漏的方法,其中積累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當然,真正看東西的時候,不能靠這些務虛的知識,還是要根據物件上面的線索進行判斷,所以馬未都因為鑑別的能力不斷提升,也進行了各種跨界,除了他熟悉的瓷器和古家具鑑定外,他還把手伸到冷兵器收藏和造像收藏領域
  • 6000元買的明代黃花梨桌子,2個民工抬了一下,馬未都大呼上當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任何人都有可能買到打眼貨,就連馬未都先生也曾買到過打眼貨。據馬未都自己回憶,最讓他記憶深刻的一次打眼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他剛剛走上收藏之路,最喜歡的就是明清時期的家具。明清時期,北京、天津達官顯貴多,所以流傳下來的家具物件也特別多,為此他經常到北京、天津兩地的農村去收貨。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來聽馬未都說說「擼貓」趣事
    馬未都在攢足第一桶金後,一頭扎進了當時還很冷門的古玩收藏領域。1996年,文化學者馬未都先生在北京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展出面積400平米。後來,觀復博物館陸續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館。
  • 分量挺足的,十幾塊錢一個值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
  • 學而思網校《同一堂課》正式收官 濮存昕搭檔馬未都「課」串近代史
    本季節目走進了11所學校,由明星老師主講搭檔學而思網校名師助教,為孩子帶來豐富多彩的大語文課堂。作為本季「最後一課」,本期節目特邀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和著名戲劇演員濮存昕聯袂開講,藉由老舍的經典作品《貓城記》和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從黑色幽默的藝術虛構到戲劇演藝的熱血史詩,為孩子們展現上個世紀家國存亡年代的厚重歷史,點燃民族尊嚴和自信。
  • 棧橋附近的海鮮館,外地朋友來都會去吃上一頓,分量相當足
    涼菜選了一份醃鮑魚仔,其實裡面除了鮑魚仔,還有八帶、藕丁、大蝦等等,分量真的是超足。特色的紅燒野生海捕黃魚,也是不錯的。魚雖然不大,但是魚肉相當的緊實,旁邊陪的小餅蘸著湯汁吃也特別的香。特色的海鮮全家福水餃,真的是個頂個的皮包餡兒足。一份全家福的海鮮水餃,20個56塊錢,整整四個口味!黃色的黃花魚水餃,黑色的墨魚水餃,綠色的蝦仁水餃,還有紫色的活八帶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