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超市便利店自製鮮食越來越「拼」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圖文:超市便利店自製鮮食越來越「拼」

想方設法保證新鮮 還能掃二維碼溯源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一些超市有專門製作麵包的車間

圖為:肉圓等熟食也有單獨生產線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謝玲實習生寧成成程雪)記者近日發現,武漢一些超市為了拼特色,陸續大幅加大了自製鮮食的比例,到超市或便利店吃午飯成了不少人的選擇。「超市有賣盒飯、壽司、蛋糕,沒時間去餐館吃午餐,在超市也能吃飽。」在珞獅路附近上班的白領劉女士說,可以選擇盒飯或麵條,還有雙皮奶、麻薯等,比吃街邊攤方便還更放心。

記者發現,武漢大小超市在自製特色鮮食上比拼激烈。中百旗下超市通過江夏大廚房來生產鮮食,光饅頭就有南方饅頭、北方饅頭、馬鈴薯饅頭、豆漿饅頭等,每天量產10萬個。羅森便利店則主推壽司、飯糰與蓋澆飯盒飯。另一便利店TODAY主打魚蛋、甜點、關東煮。

超市、便利店一直以零售業態為主,轉而比拼特色鮮食對顧客吸引力很大。記者發現,一些超市的自製鮮食保質期都很短,多在武漢本地的自有中央廚房每日凌晨生產,再通過冷鏈物流在早上開門前配送到門店,保證口感和新鮮度。有的還與一些烘焙店合作,訂單式生產專供的糕點和熟食。「現在有豆製品、麵條、饅頭、西點、熟食等多條生產線,還有進口的米飯等製作設備,鮮食產品的生產效率和食品安全有保證,也吃得放心。」中百大廚房相關負責人介紹,鮮食包裝上有二維碼可以追溯配料來源。

記者現場掃碼一袋麵包發現,配料中的麵粉、白砂糖、大豆油、食鹽等都標明了生產商家,並寫明了烘焙工藝方式,一目了然。

相關焦點

  • 賣鮮食的叫便利店,不賣鮮食的叫雜貨店?
    以紅旗連鎖超市為例:銷售佔比較高的是包裝食品,其次是菸酒,再次是日用百貨。這也是國內大多數便利店的現狀。由於國內市場,包裝食品的差異化較小,各品牌便利店之間品牌重合度高,價格差異化小,所以大家都在拼商品的價格,導致國內品牌便利店毛利普遍不高,商品結構差異化小。為什麼國內的便利店大多數不賣鮮食和加工食品呢?
  • 便利店鮮食「大躍進」
    最先下手的當屬傳統便利店品牌,通常是在門店數達到一定規模後,將鮮食開發提上日程。例如南京蘇果好的、福建見福便利、西安每一天、武漢Today便利等區域企業,均通過建設鮮食工廠、開設鮮食體驗店等方式尋求利潤增長。此外,猩便利、便利蜂等攜帶網際網路基因的新興便利店,成立之初便將鮮食作為其核心競爭力,投入力度更大。
  • 三全食品將開便利店,鮮食是最大賣點
    叄伊便利的法人代表楊志,同時也是三全鮮食的營運長、及食本鮮(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這兩家公司同樣由三全食品全資控股。實際上,在冷凍速食之外,三全的鮮食業務已發展了多年。2015年6月,三全推出無人售貨機「三全鮮食FUNBOX」,在寫字樓等場所售賣盒飯。
  • 131便利店陳登旺:鮮食供應鏈將成便利店成敗關鍵點
    1995年,在三元西橋國際展覽中心誕生了北京第一家外資超市,緊接著,燕莎望京友誼超市開業。那時,陳登旺就為北京最早的兩家大型超市供應鮮食產品,之後,又拓展到超市內部現場面點加工。用陳登旺的話來說,只要是鮮食,一切都在食品工廠的業務範圍之內。
  • 三全涉足便利店鮮食成「殺手鐧」
    之後,三全鮮食板塊開始向供應鏈方面轉型——向各大知名便利店供應定製化個性化鮮食商品。而此次「牽手」的7-11,最大的特色就是鮮食商品,這也是日系便利店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利器,更是利潤的重要來源。便利店發展,已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便利店商品定價高於傳統超市,消費者為便利性支付溢價,因此便利店的發展是以一定經濟水平為基礎的。中國90後新生代個性鮮明的群體逐漸成為主力消費者,他們偏向彰顯個性的產品與服務,除了網購,便利店更加貼近他們的需求。
  • 南京便利店升級:蘇果好的試點第四代店 羅森鮮食優勢遇挑戰
    2004年,蘇果第二代好的便利店開始引入茶葉蛋、關東煮、熱蒸包等熱食,加入公交充值、繳費、雨傘租借等20多項便民服務。2014年,第三代便利店開始引入便當、壽司、三明治、甜品、咖啡等鮮食,進一步擴充服務項目,如自助充值、繳費、自助彩票、快遞等,和社區居民進行連結。「第一代其實更像是小超市,什麼都賣也沒有服務,第二代開始有熱鮮食和服務,第三代加入冷鮮食,擴充服務。
  • 鮮食供應鏈會是便利店的殺手鐧嗎?
    從1993年開始從事食品加工行業,之後自主創業,鏈條延伸到渠道,並圍繞鮮食加工創立了多家不同的公司。而今,伴隨著快消品零售行業的大趨勢,線下門店所處節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大機會面前,一向對要做事情「執著得可怕」的陳登旺不想錯過。
  • 不止是賣蔬果,生鮮超市5年後拼的可能是半成品鮮食
    但推出基於鮮食的自有品牌,建立標準和供應鏈,盒馬工坊這次大張旗鼓的亮相背後,代表一種新消費趨勢,也成為生鮮超市基於鮮食段位競爭的新訊號。   01 生鮮超市的進階:從賣生鮮到賣各種美食   不止是零售圈,生鮮超市是近年行業內的熱詞,風投女王,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說「得生鮮者得天下」,但生鮮不止是賣菜?
  • 超市加速鮮食布局 配送體驗待解
    如今對鮮食有更多期待的,除了便利店還有超市。沃爾瑪中國大賣場首席採購與市場官劉曉恩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鮮食是最重要的品類。北京本土的首航超市也將發展方向轉移到了主食、便當、炒菜等鮮食日配商品上。
  • 鮮食,便利店極致能力的方法論
    從這個角度看,按照日系便利店的鮮食邏輯去運營本土便利店,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下沉品牌,複雜程度不是簡單拍腦袋能想像的。因為鮮食有個特點,做出個樣子不難,有成熟的供應商馬上就能上架。但是做出口感品質,那就非常難得。如果還想開發獨特爆款單品,甚至要自己上馬一套自建鮮食工廠,那就超出一大半便利店企業自身整體能力了。國產便利店應該怎麼去做鮮食呢?
  • 爭鋒「中國特色便利店」 「鮮食」為制勝殺手鐧?
    但這只是其區域型便利店打造當地特色的案例之一。「爆款」熱乾麵的背後,正是當下業界最廣為聚焦的兩大關鍵詞:鮮食、本土化,這關乎每一家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藉由鮮食領域的創新,中國的區域型便利店已經表現出了區別於外資便利店的自身特色。
  • 蘇果超市搶攻鮮食市場 打造本地供應鏈
    聯商網消息: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鮮食」正在成為便利店差異化競爭的一個亮點。昨日記者從蘇果總部了解到,為了給顧客提供更好的體驗,蘇果與臺資企業鮮饌食品打造的本地鮮食供應鏈已經在江寧落成,並將於7月22日正式推出首批本地生產的鮮食食品。
  • 便利店「鮮食」潮?各大巨頭窮追不捨,本土便利店跟「風」嗎?
    領先便利店品牌,如日資便利店7-11、羅森、全家等在商品結構中即食食品佔比高達60%,而本土便利店品牌和夫妻小賣部中佔比卻只有10%和0%。如此高毛利的品類,為什麼在本土傳統的便利店中如此「落寞」?這還得從「鮮食」本身說起……即食食品一般統稱為鮮食,現做現賣的、需低溫冷藏的、保質期短的都稱為鮮食。
  • 便利贊,城中村的便利店為什麼很少看到鮮食?
    就算在稍微落後的城中村也依然可以看到許多便利店的身影,便利店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好像在城中村很少見到有賣鮮食的便利店,這是為什麼呢?城中村聚集了很多外地來的漂泊打工人,自然也就受到很多商家歡迎,雖然不比市中心那麼繁華,但是各種宵夜奶茶店比比皆是,人口密度高也吸引了很多便利店扎堆。
  • 猩便利的便利店生意經:將鮮食體驗做到極致
    近年來,便利店不再是「小而美」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便利店開始變「大」,成為功能更齊全的複合型零售終端。為順應年輕白領的需求,不少便利店爭相「+餐飲」、「+休閒」、「+咖啡館」,甚至「+健身房」、「+洗衣店」。便利店逐漸成為城市便利生活的體驗中心,為白領用戶聚攏最剛需的產品和服務。
  • 武漢三大便利店鮮食大比拼 誰才是你心中頭牌?
    便利店的標籤就是「鮮食」,日本某網站曾羅列出便利店人氣超高的五大理由,頭一條就是「高品質的食物」。而以吃貨聞名的大武漢人,當然有自己的偏好。武漢晚報記者遍訪大武漢,找出大家最愛的便利店鮮食頭牌。中百羅森
  • 鮮食成便利店高頻消費利器 看便利店如何邁過鮮食這道「坎」
    對於當下的便利店行業而言,其最大的特色已經轉化為各種鮮食商品和自由品牌商品,這兩者也成為便利店之間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企業利潤增長點的重要來源。對於午飯而言,便利店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數種菜式的盒飯,冷藏的蓋飯、意面、香鍋、蔬菜沙拉等,消費者想要來一頓簡單便捷的午飯不是難事。會上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面對全渠道市場競爭,便利店越來越社區化,高頻購買的產品(如即食、生鮮、日配)是其主要引流產品。其中,本土便利店和夫妻店對即食商品的涉足相對較少,而領先便利店品牌在滿足消費者速食需求的同時獲取較高商品毛利。
  • 天虹商場「百貨+超市+X」膨脹 開便利店打什麼算盤?
    「每一年都有新的便利店品牌進來,去年是富德便利店,今年天虹也要進軍便利店了。」深圳市中業愛民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代鴻昌發現便利店出現越來越多的新面孔。  貼著「小而美」標籤的便利店被推到聚光燈下,以百貨為主營業務的天虹商場(需求面積:60000-150000平方米)也將目光轉向了便利店領域。
  • 便利店鮮食背後,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每日新物種
    藉助團隊豐富的鮮食研發經驗以及鮮食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依託每日優鮮等合作夥伴資源,叮叮鮮食有能力為傳統便利店及社區小店提供從銷售決策、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指導到鮮食配送的一攬子鮮食產品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的VCMS價值鏈管理系統,叮叮鮮食讓高頻分散的鮮食交易更加透明化、智能化,提升對供應鏈的把控力度及對消費者的認知程度,基於大數據分析及決策模型,為便利店提供庫存優化、按需採購、極速配送、上架指導等增值服務,從而減少便利店損耗,確保消費者可以在第一時間享受到新鮮產品,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 熱乾麵登陸時代廣場 背後或是便利店的「本土化鮮食」發展野心
    據了解,將武漢熱乾麵帶到「世界的十字路口」的,是總部位於武漢的Today今天便利店。作為區域便利店的代表,今天便利店花重金砸下不只是「十字路口的電子屏幕」,背後是便利店們發展「本地化鮮食」的躍進與野心。誰是便利店的收入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