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上「跑」上一圈 餘姚淡水養殖尾水淨化成清水

2021-01-16 浙江在線

水產養殖產生大量尾水,尾水直排容易造成汙染,尾水治理是養殖業綠色發展繞不開的功課。

在寧波這個水產養殖大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21萬公頃,養殖尾水量大面廣。而與集中在海洋沿岸的海水養殖不同,寧波0.93萬公頃的淡水養殖塘深入村莊腹地,連著河湖水系,繫著村舍民居,尾水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但是,淡水養殖又是不少村民的致富路,規模小、分布廣,尾水治理難度更大,這是全省各地普遍遇到的難題。

去年起,寧波在淡水養殖塘相對集中的餘姚破題全域治尾水,全力探索星羅棋布、類型紛雜的淡水養殖塘如何實現尾水治理全覆蓋,推動淡水養殖綠色發展。經過摸索他們創新出一套「跑道」治理法,僅餘姚就已完成1.48萬畝的養殖尾水「零排放」。

「跑」上一圈

尾水淨化成清水

冬意漸濃,餘姚市陽明街道姚駕橋村的傑鑫淡水養殖場有一口魚塘已清完塘,開始撒上石灰消毒。每隔三五年,這幾口養著青魚、草魚等近10種淡水魚的養殖塘,都要把水放幹,清塘抓魚,這清排出來的就是養殖尾水。「與往年不同,今年,我們這裡清塘的尾水已全部裝進新挖的尾水處理池裡。」養殖場負責人魏金孟邊說,邊指了指養殖塘東北側一塊蓄滿水的人工池。

魏金孟的養殖場,離杭州灣南岸只有12公裡,以前,魚塘的養殖尾水跟周邊的魚塘蝦塘一樣,都是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匯入東海的。直到去年底,餘姚專門成立漁業健康養殖尾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餘姚市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實施方案》,推開全域養殖尾水治理工程,他的120畝養殖場建起了尾水處理池。

新建的尾水處理池目測有七八畝左右,分割成3個區塊,依次立著沉澱池、曝氣池、淨化池的牌子,每個區塊之間都隔著一道磚塊石子砌的、內填充陶料的過濾壩。尾水直接從養殖塘抽到沉澱池,沉澱淤泥等雜物後再經過濾壩流向曝氣池增氧,最後流到淨化池,依靠種植的生物浮島等,完成水質生態淨化。

「這就像一條『跑道』,給了尾水空間和時間去自我淨化,『跑』上一圈出來就變成透亮的清水了。」魏金孟口中的「跑道式」淨化,正是餘姚淡水養殖尾水處理的核心模式。

跟全省各地一樣,淡水養殖塘是幾畝田的「小本生意」。在餘姚,面積超過30畝的養殖塘只有112家,更多的是千家萬戶種養結合的小塘,因而要撬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全域治理「一個不落」,必須考量的是經濟實用。「所以,我們在制訂方案時,跟很多地方的高科技治水不同,採用的是更簡便的以池治水,因地制宜,並且針對全市所有養殖主體,逐一走訪排查,挨個給出行之有效的尾水治理意見。」餘姚市農業農村局養殖業發展和管理科科長李嶽潮說道。

魏金孟算過一筆經濟帳,他剛建的這個7.5畝的人工池總共花了13萬元,政府配套鼓勵建池,以每畝1000元的建設標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並按建設標準的80%給予財政補貼,每畝補貼最高達到800元,這意味著,他自己只花了幾萬元。

掌管養殖場多年,魏金孟很清楚這一帶養殖尾水的體量。雖說,他的養殖塘因為超低密度養殖,1畝魚塘尾水產量不到1000斤,只有一般養殖戶的十分之一,水體相對來說還乾淨,但畢竟是120畝的水塘水量,若要保證尾水百分之百達標,綠色無公害,他也是心虛的。「現在好了,淨化後的尾水指標比河水還要好!等開春,這些水就會抽回到養殖塘裡重新利用,真正做到了『零排放』。」魏金孟說。

明鳳甲魚基地的生物淨化池。 記者 王健 攝

「借道」治水 

為少數散戶找出路

河姆渡鎮小涇浦村村民錢亮的12畝甲魚養殖塘本是茭白田,周邊成片的5畝、10畝的茭白田,也全都像他一樣套養了甲魚。

農田套養水產,是全省淡水養殖產業搞了十幾年的生態模式,各地大量的淡水養殖場都是5畝到15畝這樣的中小規模,僅餘姚河姆渡鎮甲魚養殖就有160多家,總面積近2000畝,其中15畝以上的養殖戶只有9家。這些「散戶」塘挨著塘、田連著田,給淡水養殖綠色發展帶來大難題:一方面遍地散戶,尾水的「跑冒滴漏」變得防不勝防;另一方面,若每戶建處理池,養殖塘面積甚至都沒有人工池大,資源浪費不說,也沒有更多空間可以容納。

河姆渡鎮農辦水產養殖技術指導員胡俊峰就不止一次勘察錢亮的12畝甲魚養殖塘,平時水只有10公分的深度,尾水並不會排出去,只有到了汛期,雨量過多,才有少量排放的需求,而以前,這部分「少量的尾水」正是養殖尾水直排中最難監管的一部分。

餘姚破題的關鍵就在於因地轉換,為這些「少數」找出路。去年以來,餘姚對「散戶」們進行了量身改造,每一個養殖塘規劃利用周邊區域,形成自然的三級處理池,堵牢「散戶」養殖尾水的跑漏通道。

錢亮借用到了周邊的一塊藕田和連通其間的田渠,經簡單的改造、打通,尾水在其間跑動,自然沉澱,田渠裡的天然水草、植物則幫助水體淨化。

「尾水有了出路,再也不用偷排水,不過,沒想到,養殖壓力一下子變大了,每一步都得嚴格按生態標準來!」錢亮歷數著這些「多」出來的規範:每畝塘甲魚放養不得超過100隻,不能濫用藥,不要餵食冰鮮飼料,以免沉積腐爛影響水質……他說,如果不按標準來,養殖塘水質檢測達不到標準,他們的尾水就不能借道。

而對於錢亮來說,最在意的是,不能借道導致尾水直排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河姆渡鎮打造了名氣響噹噹的甲魚銷售商標「河姆渡」,原則上養殖戶們共享使用,但養殖尾水直排是這使用權的「一票否決項」。「沒有這個商標加持,按普通甲魚賣,價格很難賣起來。」錢亮說。

今年,餘姚還引入「區塊鏈」技術,不僅將養殖塘聯網,為了控制密度保持水質,塘裡的甲魚等水產還配上了二維碼,比如一畝甲魚塘只按標準配100隻碼,超密度養殖產品就不能得到認可。

「雖然平時我們一直在提生態養殖方法,培訓會、學習會開了無數次,但仍有養殖戶做不到位,或者懶得做到位,關鍵在於沒有牽動養殖戶最根本的利益。」胡俊峰深有感觸。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正是餘姚養殖尾水治理的精妙之處,它讓治水成為一種淡水養殖產業綠色轉型的強勁推手。

一招借道治尾水為突破點,餘姚催動養殖業綠意更濃,數據顯示,今年,餘姚各級養殖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軍列養殖場甲魚豐收。 拍友 李嶽潮 攝

打「清水牌」

提升產業競爭力

在餘姚「軍列甲魚養殖場」,沿著蜿蜒的木質廊橋一直走,不遠處一大塊池塘綠植浮島蔥翠,水中魚光粼粼,惹人垂釣,另一邊,增氧機製造出噴泉,瓦礫組成的壩體有著自然的美感。而「貢獻」這派田園風光的正是養殖場的尾水處理池,現在,它是整個養殖場最吸睛的地方。

「我這尾水處理池可是一刻都沒閒著,平時就蓄水當水中花園,要排養殖尾水時,直接上崗,一點也不浪費。」養殖塘主趙軍列興奮地說道,這一池多用,解了他心頭的隱憂。

水產養殖業中,大部分低密度的養殖雖然尾水量大,但出尾水頻率其實並不高,像白對蝦養殖,蝦殼會蛻留在水中,需年年大換水,已經算是尾水的高產出戶了。換言之,很多處理池1年只用上一兩回,所以趙軍列心疼的是,這些處理池平時白白空閒著。養了10多年甲魚的他,想到建尾水處理池要拿出二三畝地,腦子裡快速計算的是少養了300隻甲魚,那就是幾萬元錢啊!「實在不行,建了之後,再把甲魚偷偷養回去。」這是建尾水處理池時趙軍列心裡暗暗的盤算。

趙軍列的私心道出的恰是各地尾水治理普遍遇到的問題。全省養殖尾水治理有用高科技設施的,也有土方土法實踐,各顯神通,最怕遭遇的就是設施建而不用的「形象工程」。「缺少長效機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紅利的牽引。任何設施的投入,都要講求效益最大化,才能從根本上撬動。」餘姚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如何讓尾水治理釋放出綠色經濟的後勁,是餘姚積極破題的方向。

餘姚引導養殖戶在處理設施上做「文章」,謀求額外效益,這亮出了餘姚全域長效治理養殖尾水、推動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又一招。

趙軍列拿到餘姚農業部門為他私人定製的綠色方案,遠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們建議我,處理池做得美些 ,可以發展成觀光園!」今年趙軍列想把養殖面積擴大到40畝,但簡單的養殖規模擴大帶來的是巨大的銷售壓力,現在做成農旅結合,一下子就打開了他的升級思路。找到新方向的他,一口氣投入了近百萬元,打造甲魚觀光園,遊客可以全方位體驗甲魚養殖過程,共走「一顆甲魚蛋」的成長之路……

這張「清水牌」一亮,趙軍列收穫了強有力的競爭力,農村產業普遍雷同,誰手握綠色「王牌」,也便贏得了市場。「軍列甲魚養殖場」的甲魚體驗之旅,吸引了遊客,而看到綠水悠悠的甲魚生活環境,遊客們搶著帶走養殖塘裡的產出,趙軍列喜滋滋地看著他養了兩年的甲魚賣到120元一斤,3年的甲魚賣150元一斤,遠比市場上的甲魚價格高出四五倍!

綠色效益,正蓬勃迸發。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_尚衛敏在不斷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的新背景下,人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環境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國內目前仍然主要以高密度的池塘養殖模式為主,在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勢必不同程度對環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養殖尾水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關於萬寧市水產養殖尾水水質標準和處理工藝的通告
    ,現就水產養殖尾水處理工藝、水質標準等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水質要求在本通告發布之日起,全市範圍內的水產養殖尾水執行如下標準。(一)淡水養殖尾水排放水質要求1.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Ⅱ類非水源保護區水質水域,主要適合於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不得新建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口,原有的淡水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應達到《水產養殖尾水排放要求》表1中一級標準。
  • 【新聞】省淡水所:推進鰻魚養殖尾水治理 助力漁業復工復產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省漁業復工復產,進一步推進鰻魚養殖尾水治理工作,3月4日至5日,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鰻魚養殖尾水治理團隊聯合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組成技術指導組,在省淡水所副所長王劍鋒及試驗站站長黃洪貴帶領下,前往德化縣、永安市鰻魚養殖企業,對接開展尾水治理相關工作。
  • 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
    ,目前主要主要養殖品種有日本沼蝦、羅氏沼蝦、淡水龍蝦、澳洲龍蝦等,不同品種養殖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吧!淡水蝦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蝦類品種,種類非常多,市場需求大,養殖效益好,已成為水產養殖業的首選品種,目前主要主要養殖品種有日本沼蝦、羅氏沼蝦、淡水龍蝦、澳洲龍蝦等,不同品種養殖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吧
  • 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
    淡水蝦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蝦類品種,種類非常多,市場需求大,養殖效益好,已成為水產養殖業的首選品種,目前主要主要養殖品種有日本沼蝦、羅氏沼蝦、淡水龍蝦、澳洲龍蝦等,不同品種養殖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吧!
  • 超實用的澳洲淡水龍蝦外塘養殖攻略
    澳洲淡水小龍蝦個體一般重100-200克  2016年5月上旬,江蘇洪澤湖大閘蟹產業有限公司引進澳洲淡水龍蝦苗3.9萬尾(規格為2cm/尾左右),在洪澤縣老子山鎮水產基地進行試驗性養殖。經過5個半月的外塘養殖,2016年10月底總共收穫2360斤澳洲淡水小龍蝦成品蝦,畝產158斤,成活率35.9%,成品蝦平均規格85克/尾,其中公蝦平均規格100克/尾左右,母蝦平均規格70克/尾左右。  養殖試驗表明,澳洲淡水小龍蝦存活溫度範圍在5-35℃,適宜生長溫度為13-28℃,當水溫超過13℃即開始攝食,水溫超過30℃,則會抑制生長。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福建鰻鱺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_淡水養殖(鰻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一)養殖模式目前鰻鱺養殖的主要模式包括土池生態養殖模式、水泥池精養殖模式和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模式。1.土池生態養殖模式投苗前先用生石灰等清塘,投苗規格為黑仔或幼鰻,300尾/kg的鰻苗投苗密度約為6000尾/畝,畝產量1噸左右;養殖戶從5月份開始投苗,養殖期間基本不換水,只補充蒸發的水分。養殖成本較低。
  • 溪坑魚「脫坑」養殖 成市場寵兒
    「半個多月前,我們已經孵化出1萬多尾魚苗,生長良好,估計今年總共能育5萬尾魚苗」。老施說,魚苗養上一年多就可作為商品魚上市,每公斤售價逾百元,效益可觀。寬鰭鱲顏色斑斕,有「最美溪坑魚」之稱,但生性兇猛,對環境要求高,馴化難。兩年前,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組織力量,決意攻克這一難關。
  • 蘭溪澳洲淡水龍蝦池塘養殖技術
    蘭溪澳洲淡水龍蝦池塘養殖技術2018年,蘭谿市蘭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進行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試驗,經過8個月的池塘生態養殖,成效顯著。現將相關技術、結果總結如下。一、池塘條件試養池塘為公司養殖基地 5 口池塘,面積35畝;其中3口池塘(24畝)建有苗種暫養、標粗小溫棚。小溫棚在塘邊設置、東西走向,棚內種植伊樂藻,並設置底增氧設施。
  • 無公害花鱸淡水健康養殖技術_淡水養殖(加州鱸養殖)_水產養殖網
    花鱸因其具有廣溫、廣鹽、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效益好等特點,適合於各種形式的養殖,既能在海水中養殖,又能在淡水中養殖;且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滋補強身,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我國海、淡水池塘傳統的主要養殖魚類。花鱸淡水商品魚的養殖,對豐富淡水魚類養殖品種,提高淡水魚類的質量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文昌全力推進海水養殖尾水治理 助力汙水「零直排」
    文昌市養殖面積18.1萬畝,水產養殖規模位於全省首位,是我國著名的對蝦苗種生產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基地,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水產養殖尾水直排的原因,對周邊的環境造成了影響。位於翁田鎮龍北村委會田頭北村的海興農翁田蝦苗場是海南省級水產良種場,育苗、幼體研發育種生產車間共 15000 平方米,500個池,年產優質南美白對蝦苗 40 億尾、幼體 150 億尾,親蝦3 萬對。而水質條件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苗種的產量與質量。
  • 淡水蝦有哪些品種?淡水蝦的養殖方法介紹
    由於淡水蝦的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因而吸引了許多水產養殖戶養殖。那麼,淡水蝦有哪些品種?怎麼養?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一、淡水蝦有哪些品種?  1.日本沼蝦:日本沼蝦是在我國廣泛棲息的沼蝦屬中的一種,別稱沼蝦、河蝦、青蝦等,其中以河北白洋澱地區、江蘇太湖一帶所產的最為有名,現已經成為我國的著名淡水養殖蝦。
  • 淡水鯊魚的無公害養殖技術及常見病防治方法
    淡水鯊魚的無公害養殖技術及常見病防治方法出處:《海洋與漁業》 作者:李侃權 水產養殖網 2015-06-17 16:33:00   作者:廣東省平遠縣水產技術推廣站&nbsp李侃權/文圖  淡水鯊魚又稱蘇氏圓腹、虎頭鯊、巴丁魚或八珍魚,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為近年新引進的淡水優良品種。淡水鯊魚體色有黑、白、灰、紅四種。
  • 上海崇明寶島蟹業好水裡養出生態好蟹
    就好比給養殖場裝上一個『淨化器』,生產中實現水體內部循環,生產結束後,經過生態處理,降低了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氮、磷等有機物,讓出去的水比進來的水更乾淨,實現零排放。」2018年,本市試點對2000畝已建標準化水產養殖場進行尾水治理設施建設;2019年,全面啟動水產養殖場尾水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預計到2021年將完成9萬畝尾水治理的目標。
  • 陽西縣這一方好水,適合養殖世界上最名貴的淡水小龍蝦……
    澳洲淡水小龍蝦原產於澳大利亞,是一種名貴的水產品。記者走訪了解到,陽西一養殖戶新引進澳洲淡水小龍蝦養殖,取得了不錯的效益。下面一起去看看。在陽西縣溪頭鎮一處澳洲淡水小龍蝦養殖基地,大大小小的蝦塘水質清澈見底,技術人員從打撈出來的小龍蝦活蹦亂跳,與傳統的小龍蝦相比,澳洲淡水小龍蝦個頭大,蝦體通透。該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吳周龍告訴記者,澳洲淡水小龍蝦這個品種與傳統小龍蝦養殖條件有所不同,對生長環境、水質要求十分高。養殖戶 吳周龍:這一批蝦是在今年8月份放苗,預計今年1月份上市,養殖周期是4至5個月。
  • 超實用的澳洲淡水龍蝦外塘養殖攻略 - 獨家報導 中國水產頻道 | 網...
    澳洲淡水小龍蝦個體一般重100-200克  2016年5月上旬,江蘇洪澤湖大閘蟹產業有限公司引進澳洲淡水龍蝦苗3.9萬尾(規格為2cm/尾左右),在洪澤縣老子山鎮水產基地進行試驗性養殖。經過5個半月的外塘養殖,2016年10月底總共收穫2360斤澳洲淡水小龍蝦成品蝦,畝產158斤,成活率35.9%,成品蝦平均規格85克/尾,其中公蝦平均規格100克/尾左右,母蝦平均規格70克/尾左右。  養殖試驗表明,澳洲淡水小龍蝦存活溫度範圍在5-35℃,適宜生長溫度為13-28℃,當水溫超過13℃即開始攝食,水溫超過30℃,則會抑制生長。
  • 響水1澳洲淡水龍蝦一畝養殖利潤免費諮詢
    響水1澳洲淡水龍蝦一畝養殖利潤免費諮詢澳洲淡水龍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學名為四脊光殼南鰲蝦,又名紅螯螯蝦,原產澳大利亞,外形酷似海中龍蝦,是世界上名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一。該蝦體色褐綠,成熟雄蝦的螯的外側頂端有一膜質鮮紅帶,故又被譽為紅螯螯蝦。
  • 佛山三水池塘生態推水養殖...
    井然有序,分養殖、集汙、淨化三區驅車沿著長長的江畔大堤,經過一小段密林,江畔生態農莊躍然眼前。離大門十餘米一口池塘,《海洋與漁業》記者就看到了靠岸處並排建了4條養殖水槽。「這就是整套項目的精華。」李壁華介紹說,水槽最前端裝有增氧推水機,水槽基底約成10°斜角,而水槽兩邊均設有一排排增氧氣閥,源源不斷地提供氧氣。
  • 養魚池裡的「跑道」
    浙江恆澤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011年正式組建,現擁有1000平米管理用房、800平米科研中心,3040平米「魚工廠」(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28條+「魚跑道」(池塘自淨式生態循環養殖系統)等,設施化的完備,提升水產品的質量與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