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晚6時30分許,天氣微涼,燈光昏暗,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南門處,一輛載著「小雪豹」地鐵列車的重型掛車緩緩駛出南門,「小雪豹」潔白的車身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亮麗……
本應在地下履行自己使命和職責的長春地鐵「小雪豹」突然跑到地面上,「坐」上了大掛車,她是要到哪裡去呢?原來,「第三屆中國(長春)軌道展博覽會」將於10月14日至16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小雪豹」將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亮相展會,為振興吉林軌道交通製造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然而,對於「小雪豹」來說,這段路面上的「神奇之旅」可不是一帆風順,可以說是頗費周折。從出發到抵達目的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她勇闖了多道關卡,「過五關斬六將」,經過1個半小時的努力,她終於如願地進入展廳。
長春地鐵「小雪豹」長得什麼樣呢?她的個頭很大,四動兩拖六輛編組;速度也很快,最快一小時能跑80公裡;還不怕冷,-35℃也奈何不了她;她也很能「裝」,每列車有216個座位,最多可容納1888人……一句概括,她特別帥。
她的車體表面以白色作為主色調,體現長春市的冰雪文化。客室內裝以熱烈的紅色作為主色調,體現長春人民的真摯爽朗與熱情好客。前端照明採用最新的LED技術。車窗周邊的黑色窗帶可以起到吸收外部光線增加客室對外能見度的作用。車體兩側車門色帶上附有長春地鐵標誌,有助於乘客在上下車時識別車門的位置。
她除了常規的安全裝置外,每輛車都有四個緊急開門裝置,當司機打不開車門,或乘客想要緊急逃離車廂時可以通過緊急裝置開門。為進一步保障安全,在車頭部分有兩個緊急逃生門,在車輛運行時如果有意外情況導致停車,乘客可以利用逃生門逃生。
9日晚6時15分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青蔭路的南門門口,「小雪豹」「坐」在一輛重型掛車上靜靜地停在那裡。由於預計的出發時間要避過市區的晚高峰,她所要做的只能是等待……
晚6時30分許,南門的大門打開了,啟動的重型掛車載著「小雪豹」駛出大門。在大門口,掛車停了一分鐘,工作人員重新對固定的綁繩和鐵鏈進行檢查。隨後,掛車右拐駛上了青蔭路,緩慢順青蔭路由東向西行駛。
「這是什麼?地鐵嗎?真是太漂亮了……」「小雪豹」剛到路面,過往的路人和車輛不約而同地向她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好奇的私家車緊緊跟在「小雪豹」後面,跟了好長一段距離,就想仔細地看看「小雪豹」的樣子,還有不少路人拿出手機,對著她拍照留念……
晚6時45分許,當「小雪豹」來到新竹路與青州路交會處時,載著她的大掛車突然停了下來,運輸的工作人員都下了車,這一停就是5分鐘……
「走得好好的,為啥停下來,出什麼問題了嗎?」新文化記者問長春客車廠運輸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說,新竹路與青州路交會處路口接近90度,因大掛車的軸距過長,拐彎時十分費勁兒,必須等到來往路口車輛都駛離路口後,大掛車才能嘗試著向右拐進青州路。
5分鐘後,路口來往的車輛少了,再加之工作人員的指揮,大掛車慢慢地拐了彎,駛上青州路……
「『小雪豹』出來一趟真不容易,大掛車太長了,連拐彎兒都費勁……」路口觀看的群眾感嘆著。
晚7時許——過長白公路立交橋「小雪豹」做了個180度迴旋的動作
這個接近90度的拐彎兒對「小雪豹」來說僅僅是一個很小的考驗,接下來的行駛,難度要更大。這次出行,「小雪豹」要從走西四環路,再到南四環路,然而再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而她如何行駛到西四環路,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因大掛車過長,通過長白公路來到長白公路立交橋後,掛車根本不能直接延著立交橋而直接到達西四環路,必須駛過立交橋後再調頭。晚7時許,「小雪豹」來到了這裡,在駛過立交橋後,工作人員全都下了車,在公路上指揮大掛車在長白公路調頭。
載著「小雪豹」的掛車全長有30多米,在公路上調頭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當時長白公路的車流量很大,掛車調頭時,東西方向堵了不少車,但駕駛員們似乎都十分理解暫時的堵車現象,秩序井然地等待著大掛車將頭調過來。
「180度的大彎兒,經過這裡可真挺難的……」工作人員表示。
在駛上西四環路以後,大掛車載著「小雪豹」一路向南,徑直駛上了南四環路,在這個過程中,「小雪豹」的出行還算順利。
然而,在行駛到南四環路與人民大街交會處時,掛車突然放慢了行駛速度,因為這裡要下穿橋洞,橋洞是有限高的,如果載著「小雪豹」的掛車過高,「小雪豹」很有可能會卡在橋洞內。
晚7時40分許,工作人員駕駛的車輛超過大掛車,然後停在橋洞下,工作人員示意大掛車緩慢行駛,不能有任何顛簸。慢慢地……掛車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順利地通過了橋洞,所有人都為「小雪豹」捏了一把汗。
「載著『小雪豹』的掛車高近5米,她的出行根本走不了市區,只能走市區外的四環路,但這個橋洞限高也就5米多,差一點兒就過不來,太驚險了……」工作人員長出了一口氣……
穿過人民大街橋洞後,「小雪豹」可謂一路暢通,繞過生態廣場,再繞過世紀廣場後,於8時許來到了北海路長春國際會展中心的北門展廳處,為時1個半小時的「神奇之旅」即將結束,但就在「小雪豹」進入展廳時,她再次遇到了困難。
進入展廳是一段小坡路,30多米的大掛車車頭進入展廳後,底盤一下卡到了坡路上,致使大掛車熄火不能動彈。此時,大掛車車頭在展廳內,車尾在展廳外,處在十分尷尬的境地。在嘗試了多次後,大掛車仍不能移動半步,無奈,現場的工作人員決定於次日再進行「小雪豹」的入展廳工作。
10日一早,多名工作人員再此協商,制定了「小雪豹」進入展廳的方案,他們先用千斤頂將大掛車支起,然後倒出展廳,隨後將掛車的車輪用木板墊高,這才順利將「小雪豹」送進展廳……
參展的「小雪豹」車頭重30餘噸,長21米,如此重的龐然大物是如何被送上掛車上,又如何固定住的呢?
「將『小雪豹』送上掛車以及如何固定,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是用兩輛吊車一起工作才將「小雪豹」送上掛車的,用時至少半個小時。隨後進行了固定她的工作。他們用8根捆綁力為8噸的捆綁繩和8根捆綁力為10噸的鐵鏈,在16個不同的位置牢牢地將其固定住,可謂是「五花大綁」,這樣才能保證「小雪豹」在運輸過程中萬無一失,即使有輕微顛簸的路面,她也不會有絲毫影響。
相關負責人稱,「小雪豹」運輸路線的選擇很關鍵,工作人員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當天她所走的路線,沿途除了車流量較少以外,限高的地點也十分少,而且路況較好,這樣才能確保「小雪豹」安全抵達目的地。
市民可免費到展會現場體驗「小雪豹」了解長春地鐵
據了解,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吉林省和長春市政府支持,長春市會展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長春)軌道展博覽會」將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隆重舉行。本屆展會的主題是:振興吉林軌道交通製造業,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展會邀請了國內具有軌道交通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配套生產企業18家參展。他們帶來了近年來為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生產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際領先水平的展品。而在吉林省工信廳的支持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強大的陣容參展,他們把為長春地鐵特製的「雪豹號」實車擺入展館,讓廣大市民親自體驗樣車的舒適性,憧憬即將開通的長春地鐵1號線給人們出行帶來的幸福感。
為讓各界群眾全面了解我省近年來軌道交通領域所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展館中還設置了「吉林省軌道交通科技成果展」,將有78個科研項目成果向觀眾展示,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為了讓廣大群眾尤其是長春市民全面了解長春市地鐵建設總體規劃和長春地鐵1、2號線的建設情況,在長春地鐵集團公司的支持下展館中還設立「長春市地鐵規劃和建設成就展」,能讓觀眾圖文並貌地全面了解長春地鐵規劃和1、2號線建設的「地下」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