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報導 , 北航學子為國慶獻禮,他們這樣說!

2021-01-10 騰訊網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昨晚,北航

又又又又雙叒叕

新聞聯播啦!

這次是因為……?

快和小萱一起來看看

2019年10月5日

央視《新聞聯播》

報導北航學子研製無人機

創續航時間世界紀錄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向祖國獻禮,向前輩致敬

10月3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馮如書院、北京學院

大一、大二本科生

自行研發、生產、製造的

「馮如三號」無人機

成功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馮如三號」不間斷飛行30小時6分42秒,創下了25-100公斤級油動無人機續航時間的世界紀錄。團隊通過創造飛行世界紀錄的形式,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致敬中國航空暨馮如首飛110周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

中國的今天從奮鬥中走來

中國的明天要在奮鬥中開創

10月1日,在舉國同慶的日子裡,北航廣大師生自發通過電視、網絡、廣播、手機客戶端等,積極收聽收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和群眾遊行的直播,學校也在學院路校區晨興音樂廳和沙河校區詠曼劇場等地同步設置了直播會場。

大家紛紛表示

要繼續高揚團結奮鬥的風帆

在新時代的新長徵路上

書寫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還記得「關鍵抉擇」方陣前排

這位笑容燦爛的小哥哥嗎?

自由、生動、歡愉、活潑

北航人用最熱情的投入

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再創輝煌

一起來看看他的感受~

很久之前我就開始等待關於閱兵的消息了,可到了體檢的前一天我卻意外摔傷無法正常行走,與閱兵方陣失之交臂。在聽說還有群眾方陣的消息後,我毫不猶豫地就報了名,因為現場參與,為共和國慶生,這是萬分難得的機會,也將成為一生難忘的記憶。

10月1日那一天,站在鄧小平爺爺的巨幅畫像下,頭頂是一架架戰機呼嘯而過,殲十放出彩煙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熱淚盈眶,愛國是不需要理由的。如果說我能在鏡頭前笑得那麼燦爛,是因為那不是練出來、更不是裝出來的,那是發自心底的熱愛。祝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十年。

——飛行學院本科生 王鑫垚

眾多參與、服務、關注

國慶盛典的北航人

也表達了他們

對祖國的祝福,對事業的熱愛

預備役部隊方隊

當習主席開始講話時,我們在閱兵式位置準備接受檢閱。聽到「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的時候,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當我的身份從一名學生轉變成為新時代預備役軍人時,便註定了砥礪奮進,風雨兼程。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肩上責任,落下的每滴汗水都是無悔擔當。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防生 英翔赫

群眾遊行方陣

冀趙傑:我們三個正好湊巧在十年前作為北航的學生參加了2009年「神舟飛天」遊行方陣,今年又特別榮幸作為北航的老師參加了「關鍵抉擇」遊行方陣。對比十年前,今天在現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天的慶典更加隆重,我們的表演更加自由、生動、歡愉、活潑。我們距離兩邊的觀禮臺上的觀眾更近,感受到更加濃厚的節日氣氛。

王秭程:這十年我們從北航的學生成長為北航的老師,我們見證了北航這十年的發展,也和祖國一同走向復興。

曲樂:最後我們想一起祝願我們的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2029我們想和祖國約定下一個十年。

——教師,「關鍵抉擇」方陣成員,冀趙傑、王秭程、曲樂

當隊伍行進到天安門城樓面前,無數群眾在向我們揮手致意,我也奮力揮舞著手中的花束向他們回禮,看著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我意識到,他們是在向我們表達:時代的接力棒傳到了你們手中,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去建設!頓時我的心中湧起無盡的自豪感與責任感,我們把口號喊得震天響,響徹整條長安街。國慶遊行對我們來說,不僅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更是一代代北航人愛國情的傳遞,我們多麼希望,先輩們也能親眼目睹這盛景。

——北京學院本科生 孫英皓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二大隊方隊骨幹成員。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曾經在軍營的日子帶給我最大的財富不僅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有不怕苦不怕累、掉皮掉肉不掉隊的昂揚的革命樂觀精神,還有更多的是對偉大祖國,對中國共產黨的一片赤誠之心。「在艱苦訓練的時候就要勇敢面對,在帶領隊伍時就要一往直前,在完成黨交代的任務時要敢於擔當。」這些是新訓班長教會我的道理,也一直激勵著我,助我完成一項項挑戰,同戰友收穫一個個榮譽,這句話也會永遠成為我的人生信條。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 高睿陽

廣場合唱、廣場聯歡

在現場,作為演出的一部分,是參與者,又是見證者,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戰旗方隊出來時,軍樂團開始奏響《鋼鐵洪流進行曲》,然後是軍車隆隆駛過,原來軍車開過的時候大地都會震顫的。「祖國」是所有人最難以割捨的二字,即使經歷了再多風風雨雨,祖國給我們的感動、震撼、溫暖都是無可替代的。

——外國語學院本科生 陳實

當天空中繁炫的煙花綻放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天空上方凝結的「人民萬歲」,更使我們感動的是我們腳下厚實的土地,以及那之下看不到的祖國的心跳和我們相連的蓬勃的血脈。我為那一夜、每一刻而感到無比自豪!感謝所有為祖國辛勞拼搏的人們,人民萬歲,祖國萬歲!

——知行書院本科生 郭佳偉

三個月的汗水沒有白費,我們北航人在合唱方陣裡閃耀發光。禮炮長鳴,軍車駛過,白鴿環繞,煙花綻放。以前不覺得激動會讓人落淚,但今天,當鴿子在天安門盤旋飛過,飛機划過上空,每一次音樂響起,每一次歡呼雀躍,都令人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 朱子鳳

現場志願者

看到英姿颯爽的英雄兒女氣宇軒昂接受檢閱的時候。在看到技術先進的武器裝備整齊劃一通過城樓的時候,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讚嘆祖國母親的強大。今年有幸擔任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志願者,我在本次志願活動中負責引導觀眾等工作。我每天都告誡自己,活動要求就是:精,精益求精;萬,萬無一失。

——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劉晉瑋

10年前我還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慶祝大會的小學生,10年後我以志願者的身份親身經歷了70周年的慶祝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70年的風風雨雨,從建國時飛機不夠要飛兩遍,到如今裝甲優良,戰鷹列隊,我更感覺到我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責任與榮光。今天的草地特別綠,紅旗特別紅,全場合唱的歌聲會在我的記憶中永遠響亮。感謝這次志願者的經歷,今天所見所聞所感將愛國之情深深刻在心中!

——高等理工學院本科生 賈燁陽

現場觀禮師生

今天,我很榮幸作為觀禮嘉賓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廣場上的熱烈氣氛,令每一位在現場的人心情澎湃。能親臨現場見證這偉大的歷史時刻,內心無比激動。當宣布閱兵開始後,看到閱兵方隊整齊的步伐、恢宏的氣勢和嚴明的軍紀,充分展現了中國軍隊的軍力和軍威。歷史的經驗告誡我們,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免受欺凌,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

——電磁兼容技術研究所所長、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 蘇東林

今天榮幸地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觀看了宏大的閱兵式,心情非常激動,倍受鼓舞和振奮,深深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70年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我是77級北航本科生,40多年來,親身經歷了國家的改革開放,參加了祖國的建設,閱兵式上一些武器裝備的研製也凝結了我的一份心血,作為北航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監督委員會副主任、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傅惠民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有一段讓我感覺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短短這三句話就概括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這個過程匯聚了幾代人的辛勤奮鬥,我們要好好珍惜。我也希望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北航人,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今後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特別是我所從事的晶片行業,是現在我們國家急需要進步的一個行業,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裡,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使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微電子學院副院長,教授 趙巍勝

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在大會現場觀禮,大會每個瞬間都令人難忘。當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當看到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5、殲20等型號戰鬥機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的時候,心中湧出了無限思緒。「空天報國,敢為人先」是北航精神,更是以羅陽校友為代表的幾代航空航天人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的精神,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鑄就了國防事業的豐碑。祖國悉心培養了新時代的我們,一定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努力開創更高更強的新紀元,接好班,站好崗,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我們全部的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胡述偉

觀看直播師生

中國青年始終是共和國奮發崛起的先鋒力量,航空航天力量始終是共和國的戰略保障。作為北航大一學生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創新「愛祖國、愛航空、愛航天、愛北航」的精神教育,引導青年學子牢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樹立為國奮鬥的高尚價值目標,進一步激發愛國情、堅定強國志、投身報國行,成長為擔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民族復興重任的全面發展的一流人才,為推動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作出一流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張靜

1984年,我參加了新中國成立35周年大慶,作為天安門圖案造型少先隊員中的一員,那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次閱兵,記憶猶新。又是一個35年,我們迎來了祖國的70歲華誕,心情澎湃!35年來,我從少年成長為中年,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感受國力日益增長,感到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對祖國母親的使命,爭當時代先鋒。70年風雨兼程,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我們無畏前行。加油中國!

——後勤行政黨支部 紀淼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的家園越來越安全,生活越來越便利,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包括北航人在內的國防和科研工作者們日復一日的努力奮鬥。分列式開始,大屏幕上出現一架架飛機起飛鏡頭時,觀禮直播會場爆發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那是北航人對空天報國的濃厚熱情和堅定自信。山河大好國富兵強的今天,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空天報國的接力棒也傳到了我們這一代北航人手中。祝福祖國生日快樂,我輩當自強不息,建設祖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張斌晨

70年風雨兼程,70年披荊斬棘

北航人始終與祖國

同呼吸,共命運

傳承「空天報國,敢為人先」的北航精神

走好新時代的新長徵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來源 | 央視《新聞聯播》

編輯 | 徐維樂

那麼,問題來了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大聲說出你的祝福!

截至10月8日15:00

留言點讚前3名

小萱贈送精美禮物!

和小萱一起

點亮在看」,祝福祖國!

相關焦點

  • 做什麼樣的北航人?曹淑敏書記為北航2019級本科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現場認真聆聽的北航學子聽了曹書記的報告你是否也熱血沸騰?千千萬萬的北航人已然走向中國各地、走向世界、走向太空,然而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留存,他們的堅韌不拔、堅持不懈、艱苦奮鬥的經歷被流傳讚頌。這些光輝燦爛的北航群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北航人不斷前進。我們必當以他們為榜樣,奮發向上,爭做一名優秀的北航人。
  • 《新聞聯播》頭條報導了古浪 《富民新村的新生活》
    《新聞聯播》頭條報導了古浪 《富民新村的新生活》 2021-01-07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聞聯播主播說稿從不低頭,擁有超強記憶力?原來是因為這樣!
    新聞聯播主播說稿從不低頭,擁有超強記憶力?原來是因為這樣!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相信大家都看過新聞聯播吧,大家小時候的沒有太多的娛樂節目,網絡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到了晚上想要看自己想看的電視劇就必須先看新聞聯播。
  • 山東衛視《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長島再興記」
    山東衛視《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長島再興記」 2020-07-10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年,《山東新聞聯播》經歷了這些「第一次」
    尊享會上,《山東新聞聯播》主播李毅介紹了融媒體資訊中心成立這一年,《山東新聞聯播》入駐中央廚房發生的新變化、新成果。主播說,《山東新聞聯播》經歷了這些「第一次」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2017年8月,「國際水平、國內領先」高標準建設的山東臺「中央廚房」正式啟用,融媒體資訊中心重塑組織框架,再造採編流程,升級打造融媒團隊。
  • 樂學在線名師二寶榮登央視7點《新聞聯播》
    12月10日,樂學教育集團名師李冰闖(二寶)老師和樂學教育集團為實現教育公平,提供優質教育做出的貢獻受到了央視的認可,獲得了《新聞聯播》的報導。    報導稱,「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 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寶曉峰
    新聞聯播新主播寶曉峰【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據北京日報消息,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優秀青年社會實踐考察團的活動。
  • 樂學在線名師二寶榮登央視7點《新聞聯播》|深耕六載促進教育資源的「普」與「惠」
    ,獲得了《新聞聯播》的報導。△新聞聯播報導稱,「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新聞聯播》中正在上課的二寶老師《新聞聯播》中的李冰闖(二寶)老師,是樂學在線的明星教師,資深教研帶頭人,教授過10萬餘名學員。其中眾多學子考入人大附、北清附等重點中學,是學生口中的「0差評」教師。
  • 《新聞聯播》發展史:離不開信息技術和政策的幫助
    因此有人總結說,對《新聞聯播》最好的形容就是十二個字: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這裡說的考試,則是針對《新聞聯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熒幕上那些天天和大家見面的播音員們。》加快了改版步伐,在內容方面,會議、領導人的活動報導減少,民生新聞登上節目頭條,有時還會見到娛樂新聞和影視明星的身影。
  • 2020我們這樣走過|環保人永遠在路上(山東新聞聯播)
    2020我們這樣走過|環保人永遠在路上(山東新聞聯播) 2021-01-04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度大片登上《新聞聯播》!聽交大人唱響追夢強國音!
    頌歌獻給黨,禮讚新時代歲末年初上海交大發布開年主題大片《心之所向》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診室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致敬大師,砥礪傳承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前天(1月4日)央視《新聞聯播》聚焦交大聽青年人唱響強國音接續砥礪追夢之路《新聞聯播》交大亮相《新聞聯播》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點讚臨沂!
    1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頭條播出《永葆初心 牢記使命 奮進偉大時代——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對我市莒南縣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 北航滿滿都是愛,給你一封別樣的三行情書!
    恰逢小滿節氣今天還是特別的一天2020520數字的語言中「滿滿」都是愛北航學子,為愛發聲——愛你愛你我愛你!投票為它們點讚��(投票截至2020年5月22日18:00)踏進校門那一刻我們都擁有一個稱呼:北航人校園用愛澆灌,悉心培育於是小愛凝聚,匯為大愛代代北航人投身祖國事業身體力行踐行
  • 20萬北航畢業生,就有20萬把小錘子,今天我們說個錘子!
    ——50年代的北航學子 葉雲鵬」1979級校友陳丹瑚保存至今的小錘頭交通學院某校友的鉗工科目自選作品左右滑動查看金工實習記憶2009年前,金工實習幾乎涵蓋全校所有院系的學生2017你知道執行對接的那名航天員是你的校友,你們不僅可以知行合一,還可以讓很多東西合為一體。旋轉,跟進,直到一切靜止。錘頭遇上了錘柄的那一霎那,它們賦予了彼此存在的意義。就像你看到她的那一霎那。
  • 佛山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佛山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今晚佛山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時長4分鐘報導佛山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除了央視新聞聯播近日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央媒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佛山透視全球製造業新格局下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 威寧蘋果種植產業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劉軍林)10月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貴州:「一減一增」產業革命促農增收》,以威寧自治縣蘋果種植產業為例,展示了貴州開展產業革命,調減玉米等低效作物,拓展高效農業的發展成效,為威寧發展蘋果產業再添動力。
  • 湖北首富為武漢的付出,終於被新聞聯播關注到,人民日報也讚揚他
    馬雲也說了,企業家要比的不是捐款的數額,而是付出了多少的時間,做了多少事情,有多大的影響,這是才是衡量一個企業家慈善貢獻的標準。不過在功利主義下,人們更願意去關注那些巨額捐款的企業跟富豪,反而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被忽視了。當然正義會遲到,卻從來不會缺席。真正做出貢獻的人,早晚也會被大家發現的,也是會被歷史銘記的。
  • 《新聞聯播》為何結束都要播放主持人收稿子畫面?網友:原來如此
    但是就在所有的東西都在改變的時候,只有一個節目從未變過,那就是每天晚上七點都會跟我們見面的《新聞聯播》以及這個之後的《天氣預報》節目。雖說《新聞聯播》的主持形式跟內容都沒有改變,但是唯一改變的就是議論又議論的主持人的更替。很多人都對《新聞聯播》有著自己特殊的情懷,因為他們每天都可以在這個點去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時事,國家最近的情況,還有一些比較熱門的新聞話題。
  • [微博爐]新聞聯播為何男右女左
    《新聞聯播》的主播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因此被稱為「國臉」。自1978年開播以來,共二十餘位「國臉」曾經主持過《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的記憶@H_Appa_L:之前看過一篇關於李瑞英的文章,說她隨身帶著一本翻爛了的新華字典。
  • 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導睢寧縣新型農民集中區建設
    ◎本報全媒體記者 劉作霖 通訊員 睢宣2月13日,央視《新聞聯播》「領航新時代」欄目——江蘇「調結構換動能,城鄉統籌促民生」中,專題報導了睢寧縣新型農民集中區建設。報導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推動城鎮化向質量提升轉變,做到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5年來,江蘇各地陸續出臺新型城鎮化相關規劃,從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推動城鎮化質量提升。在睢寧縣姚集鎮,原來分散居住的600多戶村民,現在都住進了整齊劃一的新型社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