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子榮」到「江姐」,從《壹號機密》到《洪湖赤衛隊》……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浦東的傳統戲臺將變身「紅色講臺」,「上海的聲音」將牽手「國粹」京劇,歌頌建黨百年。
昨日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新聞發布會獲悉,本應於去年舉辦的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將順延至今年的3月20日至5月2日舉行。作為國內唯一以民族戲曲為核心的成規模定期舉辦的民族藝術展演盛事,本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將集中獻演14臺19場戲曲演出,部分劇目也是在劇場上座率恢復至75%後首次回歸舞臺。
從「威虎山」唱到「杜鵑山」
「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高亢的旋律,豪邁的情緒,熟悉的曲調,在新聞發布會上,短寸頭、圓眼鏡、時尚偶像風範的上海京劇院表演藝術家傅希如一開嗓,就調動起能振奮幾代人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而《智取威虎山》,就是將於3月20日至21日亮相的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開幕劇目。
上海京劇院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氣勢宏大、場面壯觀,兼具革命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歷經數度重排,60餘載常演不衰。作為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將再度飾演傳奇英雄楊子榮,帶來膾炙人口的唱段與極具藝術感染力的表演,展現「甘灑熱血寫春秋」的英勇豪情。
4月24日至25日,作為本屆東方名家名劇月的閉幕演出,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派表演藝術家、第十一屆「梅花獎」得主史依弘將再度唱響現代京劇《杜鵑山》,帶領觀眾在「亂雲飛」的優美唱段裡重溫紅色經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杜鵑山》距離上一次在東藝登臺已過整整十年之久。為了讓當下年輕觀眾也能體會到《杜鵑山》中的革命精神,史依弘在重塑柯湘這一人物上頗下功夫。她認為,不能一味追求人物的「高大全」,而要賦予人物更多的時代感,讓角色更「人性化」。《杜鵑山》的「舊瓶換新酒」,將使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的閉幕更「有戲」。
「上海的聲音」回「娘家」
滬劇被譽為「上海的聲音」,浦東是滬劇「東鄉調」發源地。滑稽戲也是備受浦東老百姓喜愛的地方劇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江姐》《壹號機密》《上海的聲音》三部大戲將登臺東藝,唱出對黨、對祖國的祝福。
3月23日率先登臺的是全國首演的上海滬劇院紅色經典傳承滬劇《江姐》。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透露,這一版的「江姐」飾演者是1995年出生的洪豆豆,是滬劇院迄今培養出的最年輕的主演,朱麟飛、丁葉波、徐祥等其他劇中演員,也基本是她的同學,可謂是「老樹開新花」,青春氣息濃鬱。
由茅善玉本人監製並主演,朱儉、茅善玉、王麗君、王子涵、丁葉波、金世傑等一同主演的原創大型滬劇《壹號機密》,將在3月31日上演。從2018年上演以來,該劇經過多輪修改,在劇情、舞美、表演形式上不斷升級,實現了生活戲劇化和戲曲生活化的有機結合。
上述兩部作品背後,是滬劇人始終牢記黨的理想信念與根本宗旨,持續堅持突破創新的奮鬥精神。
緊接著,將在4月5日至7日登臺東藝的,還有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精心打造的獻禮劇目——大型滑稽戲《上海的聲音》。這部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王汝剛監製的滑稽戲,將如何表現出普通人家與國同呼吸、共命運,令人拭目以待。
長三角劇種闖蕩「大上海」
為加強長三角地區城市之間的文化聯動,本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也將呈現更多種類的長三角劇種,並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帶來更多創新探索。
茶館裡設置一桌二椅,三弦、琵琶嘈嘈切切,吳儂軟語道盡古今故事,讓臺下三五十名觀眾如痴如醉,這是大家對於蘇州評彈的普遍印象。4月11日,國家一級演員、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將以新版《高博文說繁花》,在能坐上千人的東藝歌劇廳內進行首次公演,探索評彈藝術的全新可能性。高博文介紹,這部作品改編自金宇澄茅盾文學獎獲獎滬語小說《繁花》,演出將按照評彈的敘事傳統,每一回書目對應小說的一個章節,既相互關聯又具有獨立性。高博文透露,演出將以蘇州方言為主,而人物對話則運用上海方言,結合評彈的傳統曲調,在保留曲種的獨特韻味的同時也注入新的色彩。
4月21日,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也將帶來他們的原創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由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副院長施夏明領銜主演。與常見的以梅蘭芳為題材創作的藝術作品不同,這一次的《梅蘭芳·當年梅郎》沒有將關注點放在梅先生成名之後的輝煌和蓄鬚抗日的壯舉上,而是取材自梅蘭芳青年時初闖上海灘的拼搏經歷。施夏明相信,這一部獲專家與觀眾肯定的崑劇版《梅蘭芳》,能破除大家對於「崑曲演不了現代戲」的成見。
「聚焦新劇目、展示新成果、培養新觀眾」是東方名家名劇月的宗旨,本屆又有原創和新編佳作上演。4月2日至3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將帶來由袁媛、趙章偉領銜主演,榮獲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的黃梅戲《天仙配》,以及在曹禺的原著基礎上大膽創新的黃梅戲《雷雨》。作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劇目之一,黃梅戲《雷雨》網羅四位「梅花獎」得主蔣建國、吳亞玲、何雲、黃新德,把曹禺所要抒發的偉大人文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隨著戲劇進程盡享藝術之美。
【來源:上海浦東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