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說「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有沒有道理?

2020-12-04 寵物小姿勢

老一輩說「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有沒有道理?

今時不同往日,今年的春節也格外的冷清,因為疫情事件,整個春節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很少外出串門。以往一到春節,農村中算比較熱鬧的,一整年在外工作的年輕人紛紛回到家鄉,拜訪親朋好友,幾天就是一聚,現在村裡卻是貓貓狗狗都沒幾隻在外閒逛。

小編所在的城市疫情還算輕微,於是年初還是回到了農村的家裡看望長輩,一路上車子稀少,村裡的道路上也是冷冷清清,心下唏噓不已。回到家中,以往忙著走親戚的長輩們,現在都圍在火爐邊烤火,談談疫情,聊聊家常,看到窩在奶奶腳邊的狗狗,多嘴問了一聲:這狗養幾年了啊?奶奶沒說,不知怎麼提到了一句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小夥伴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說起來,農村中最為常見的小動物,除了雞鴨之類的家禽,便是負責看家護院加寵物左右的狗、貓了,伴隨著國人上幾千年的文明歷史,關於它們的民間故事和俗語老話非常多。

其中這所謂的「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按字面意思就是養雞超過6年,養狗超過8年,養貓超過10年,它們會變成禍害,那麼這是為何呢?實際上,雞作為家禽,主要是產蛋和吃食,雞一般只需幾個月就能成年,之後產蛋高頻期也不過2年左右,對於農村人們來說,超過3年的雞繼續養是虧本生意,所以生活中很少出現6年以上的雞,此外,有過養雞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雞的壽命不長,能養6年的雞不僅需要人的保護和愛惜,還需要自身能撐過,所以在老一輩人迷信的看法裡,超過6年的雞或許成妖了。

狗不養8年其實也很好理解,我國的民間神話中關於老狗成精的故事非常多,再加上狗狗一般很通人性,它們常年生存在人類中,生活習性不免沾惹上一絲人性,因此老一輩人覺得狗養得越久越精,超過8年的狗就很精明了。

最後關於貓咪,貓在古代人們心中是一種頗具邪性又聰明的動物,既不是雞鴨那樣的家禽可食用,也不像狗比較忠誠,貓一般非常機敏,老一輩人認為超過10年的貓通靈就不好了,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你們覺得這句老話有道理嗎?留言說說!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雞可以下蛋,狗可以看家,貓可以逮老鼠,在村民眼裡都是有用的。所以正是這些原因,農村裡的雞、狗、貓等動物也是很常見,而村民們也是非常樂意養殖這些動物,讓它們為農民們做一些貢獻。
  • 老話常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有何深意?狗真的活不過八年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曦晨,今天曦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上千年的歷史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俗語,別看這些俗語句子簡短,卻有著不俗的大智慧,有的俗語至今對我們的生活有啟發作用,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什麼意思?古人講究有道理嗎
    今天咱們一起說下「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咱們一起看看吧!一.雞不過六初看上去,還不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字面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為何古人會這樣說?咱們都知道,以前古人物質生活比較貧乏,尤其在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一般雞的壽命在十年左右,所以古人認為超過六年的雞就可能成精了,在古人的認識中,雞一旦成精對人會不好。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通常是人們在長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歲月的印證,老話更成為一種寶貴經驗。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為什麼?一直養著,會怎樣?
    鄉居小菜在農村生活,記得小時候村裡的人一起聊天說到壽命的時候,那些老人最喜歡說的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閆王不叫自己去」,而說到農村常見的人們養的一些雞鴨貓狗等動物的壽命時也有一套說法,像這句俗語"狗不過八,雞不過六"說的就是人們養的狗一般不要超過8年,而雞不要超過6年;為什麼這麼說?
  • 農村人說「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驀然回首,已是中年,偶爾回到農村老家時,也常常會和長輩們做在一起促膝長談,其中俗語更是他們談資,有一句老話讓筆者至今印象深刻,「「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這句老話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 其實指的是,如果養了一隻貓養了八年,一條狗養了十年,那麼這些動物就會十分的通人性,老話也常說「狗不過八旬,雞不過六載」,十年的狗可以從主人平常的聊天中獲取信息,這點估計養過貓狗的主子或多或少都有體會吧!
  • 風水學裡的「雞不過六,狗不過八」
    古人言:「雞不過六,狗不過八」,為什麼這種說法會一直流傳於今呢?這句古人典句又韻含著什麼風水玄學呢?1咱們先來理解一下「雞不過六」的民間傳說,最簡單的理解便是家中所飼養的小雞壽命一般不可超過六年。2再者,「狗不過八」又是什麼意思呢?從古至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狗的習俗,狗通人性願意忠守於主人庭院。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而平民百姓呢,雖然可能不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還有易經於帝王間的利害,但是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他們卻用淺顯的語言,將這其中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這些比較淺顯的俗語中,「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經典之一。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直白,指的其實就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一般的雞不會活過6年,一般的狗則不會活過8年。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 嗎?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 農村人常說「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雞不過六、狗不過八」這句話,很多人都不理解它是什麼意思。其實它字面的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而養狗不能超過八年,再深一層次的意思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別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下,對此總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覺得家裡的雞或者狗養得年頭太久了,每天和人接觸,將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從而會變得通人性,最終變成妖物而危害到家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一方面是封建社會的思想過於迷信,一點點異常的現象都會聯想到鬼神那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雞、貓、狗之類的家禽和牲畜有時候確實會出現一些比較奇異的現象,讓人難以解釋。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雞犬皆屬家者,在我國民,祖宗所以生早始試以飼雞犬矣。是故,此物亦隨人度乎也,我祖贊曰數聞雞犬之語,譬如:「雞過六,犬過八」,到底是意?下則一而學之矣。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謂:養雞別過六年,養狗別過八年。是何也??先來聽一事!。
  •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雞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兩類家畜,狗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人六十歲的壽命,而中國最傳統,養的最多的都是土狗,尤其是農村,幾乎養的都是土狗。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農村老人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這其中的寓意讓人害怕
    這個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壽數,沒有人能夠逃得過自然的定數。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其實就註定了你生命的長度。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當中活出精彩。那人是這樣,動物植物當然也是這樣。老話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那這當中又傳遞給我們的什麼思想?我們套用壽命的話。
  •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自古以來就很喜歡養雞。在家中養幾隻雞,這樣不僅可以把地上掉的一些飯粒、糧食和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吃掉,而且母雞能生蛋,公雞能打鳴。逢年過節的時候,還可以把雞殺掉吃肉。尤其是在過去生活條件一般,招待重要客人就是自家的雞,比去集市上買肉要方便、實惠。如果所養的雞比較多,還可以用來賣錢,如今農村的土雞一斤能賣到四五十塊錢。那雞的壽命是多少年呢?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 古人講「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實為「事出反常必有妖」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其中有什麼道理?
    其中有一些是老一輩的智慧結晶,「朝霞行千裡,晚霞不出門」,「春雨前後種瓜點豆」等,這些無疑都對我們的生活生產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但除了這些之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 雞不3年 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其中有什麼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悠久的養狗歷史,而在養狗的長河中,中華田園犬作為常見的土狗品種,深受古代以及現代農民朋友的喜歡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這樣一句話:「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吧!
  •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飯後去村裡溜達,聽村裡老人說了這麼一句話:「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老人說,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三,每天都有對應的生物。分別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豆莢、十二瓜、十三好天收棉花」。其實這是我們祖宗流傳下來的「正月佔歲」,說白了,就是用初一到初十的天氣狀況,來預測這一年裡六畜能否興旺,五穀能否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