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大黃蜂
人類仍在努力發揮太陽能的作用,大黃蜂顯然走到了我們前面。
東方大黃蜂(Oriental hornet)在白天非常活躍,而且溫度越高越活躍。為什麼呢?研究人員最終揭開了這個謎團,原因是這種大黃蜂能利用太陽能。你看,東方大黃蜂腹部獨特的黃色條紋實際上是一組微小突起,那個小突起能夠收集陽光轉化成電能。
骨蠅
科學家原本認為骨蠅(bone skipper)早在160年前便已滅絕,但這種蒼蠅卻「死而復生」,重現地球,在西班牙被人發現。它曾被認為是由人類消滅的第一種蒼蠅,發現結果卻表明,人類做不到那一點。
Mummichog魚
有個笑話說,如果世界被核戰爭所毀滅,唯一的倖存者是螳螂和基思理查茲(出生於英國的搖滾傳奇人物),但Mummichog魚也會與它們展開激烈競爭。這種魚類可以輕鬆應對各種各樣的極端環境。
Mummichog魚可以在令幾乎所有生物死亡的汙染水平下生存。不僅如此,Mummichog還是第一種被送上太空的魚類。這說明,它是一種可以應對太空環境的魚。
Syringammina fragilissima
1882年夏末,一艘名為「海神」號(Triton)的船隻航行在蘇格蘭以北冰冷的海面上,從海中打撈出來一種新有機體―――單細胞沒有外殼的有孔蟲(xenophyophores)的第一個標本。
「海神」號發現的這個物種Syringammina fragilissima其實十分罕見。大多數單細胞生物只能用顯微鏡才能看到,但Syringammina往往可以長到10釐米寬,有時甚至20釐米。它周身長著一種稱為介殼的硬殼結構,這是單細胞生物生成的最大物體。
大鴇
大鴇或許是現在地球上會飛的動物中最重的。雄性通常重達10至16公斤,有些甚至達到21公斤。相比之下,雌性的重量一般不超過5公斤。這是體型差異最大的鳥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道理:雌性更喜歡矮矮胖胖的雄性。
洞螈
這是一種具有半透明皮膚的盲蠑螈,終生地棲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內,沒有眼睛,沒有皮膚色素沉著,時常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空氣。
洞螈曾被認為是龍的幼體,為人類尋找長生不老之法提供了重要線索:它們的壽命可能超過百年,這恐怕是因為其代謝機制不同尋常。
原標題:特異功能的動物揭開謎團 大黃蜂腹部能小突起能夠收集陽光轉化成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