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哭了,美爆了之外?《風味人間2》追著香腸「跑」了14個月

2020-12-03 珞思

饞哭了,美爆了之外?豆瓣開分9.5的《風味人間2》追著香腸「跑」了14個月

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喜歡吃糖、油、甜品等高熱量食物的人最好遠離本集。哦對了,強烈建議不要在夜深人靜時觀看,因為……外賣小哥都休息了。」

4月26日晚,看完剛剛更新的《風味人間2》首集《甜蜜縹緲錄》,網友「好美的美好」點進豆瓣,真誠發出以上「提醒」。

當然,有人更直接,名為「甘麗卿」的網友高喊「陳曉卿,我勸你善良」,「你拍這種誘惑力如此巨大、熱量如此之高的美食片,是不是想當我減肥路上的絆腳石?!」

肥,一定是沒辦法減的,光是看看流傳於網絡間的各色動圖,很多人就要恨不得去買上一塊蛋糕來立時解饞,但他們又實在不想錯過那些絕美的鏡頭和被食物串聯起的故事與情感。首集播畢,《風味人間2》立時以9.5的高分在豆瓣開分。

目前,《風味人間2》豆瓣評分為9.4

這是一個被高度濃縮的甜蜜世界,51分鐘的時長裡,尋覓美食的鏡頭從尼泊爾的懸崖到立春的貴州,又從江南細雨中的揚州去往亞洲另一端的伊斯坦堡;那一抹鮮甜可能來自蘇州水塘裡挖起的雞頭米,也可能出自馬來西亞深海中採集而來的海膽;

人物也是鮮明的。兩天時間過去,回想這集《甜蜜縹緲錄》,網友們說,那懸在200米高空、靠著腳部的竹竿去獵蜜的蜂蜜獵人;那經歷了7年擀麵皮生涯方得一窺巴克拉瓦製作門徑的少年;那生活中有苦亦有甜的香港燒豬師傅,「時代沉浮,命運流轉,落在食物上,都是不經意的細碎和溫暖。」

懸在200高空採蜜的蜂蜜獵人

「從食物的角度,去看世界的南轅北轍與殊途同歸。」27日下午,在接受捕娛記(ID:ibuyuji)專訪時,《風味人間》製片人張平提到,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去做一檔「食物是怎麼製作」的美食紀錄片,他們想要做的《風味人間》更貼近於人文地理紀錄片,「透過鏡頭下的食物,我們想去關注人物的故事、地理環境的故事、文化的不同、認知的不同、審美差異和族群特性……」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食物來發現,「這才是食物的力量。」

南轅北轍or殊途同歸?

同一內容下會「撞食」也會心有靈犀

通過食物來見人見世界。《甜蜜縹緲錄》開篇,就是最原始驚險方能獲得的崖蜜——在尼泊爾,蜂蜜獵人們為了追逐讓人獲得愉悅感的甜味,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登200米的高空。在馬來西亞,巴瑤族不帶氧氣瓶深入海底探尋食物,只為一口最鮮甜的食材。這些看起來獵奇的生存方式,早些時候其實是人類的日常。

巴瑤族下海採集海膽

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數百年,人們才開始掌握用草本植物提取蔗糖,「甜」逐漸變得更加普及。現在,糖在中國廚師們的手上變幻多端。「拔絲」,是中國甜菜的製作方法之一,廚師們利用糖在不同溫度下的形態變化,創造了這一極具觀賞性的菜品種類。

巴克拉瓦以伊斯坦堡最有名的甜品聞名於世;辣味當道的四川,在夏偉的壩壩宴上,也總能發現糖的身影。中國與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糖極強的可塑性讓它霸佔了無數人的餐桌,而不同國家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造就了世界的豐富多彩。

「我們在創作之初,就確立了節目宗旨:立足中國,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尋找特色鮮明的美食,找出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採訪中張平提到。

世界美食豐富多彩,如何去展現才能讓觀眾的觀感更有趣?張平說,在設計這一季內容時,節目組就設想能在畫面中產生「撞食」的有趣效果,「所以每一集劃定一個相對具象的內容,比如甜,比如雜碎,比如香腸……在同類食物中看差異,讓觀眾在世界各地相同的食物類型裡連連看、找不同。」

比如甜品,中國和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通過螃蟹,觀眾能看到美國的「蟹肉至上主義」對應東方重鮮知味、更看重膏黃的習慣。在醬料的應用上,中餐烹飪理念燉煮入味,但以法餐為代表的西方烹飪採用的是「後入味」,也就是通過醬汁的加入來統領餐盤中的各種食材。即便是面對雜碎,義大利和中國也有兩種不同思路的「脫胎換骨」……

有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有「相隔萬裡的心有靈犀」。張平說,這一季《風味人間》讓自己意外的恰恰是這種「心有靈犀」,「比如羊肝,我們內蒙的蒙古族牧民和非洲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相隔那麼遠,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那麼不一樣,用的竟然是同一種手法。」

有差異,也有共識。通過食物去看世界的流變,去感受一個地區的歷史長短、文明程度甚至是民族個性,這種「管中窺豹」的體驗,是《風味人間》的首要指向。

為即將消失的風味留下影像

世界趨同,但人類和美食曾千姿百態

故事的推進,最終要落實到人物身上。具體到《風味人間》這一季的分集講述線索,張平提到,在設計結構方案時,他們選擇遵循食物帶給人美好感受的三個層面,「首先是解決溫飽之需,然後才是滿足口舌之歡,最後是慰藉我們的心靈。」

三個層面,不同的人物,要在大千世界裡確定每集50分鐘內人生各異卻又「彼此聯繫」的主人公,真不是一件易事。《甜蜜縹緲錄》開篇,懸掛在200米高空單足採蜜的59歲蜂蜜獵人泰克令人印象深刻,但張平透露,從確定選題到尋找合適的人選,他們耗費了漫長的時間。

59歲的蜂蜜獵人泰克

「尼泊爾還存在著蜂蜜獵人,他們在這個時代依然選擇用最傳統原始的方式去採集崖蜜,這是我們設計分集內容時獲得的線索。」張平提到,這個信息一開始就吸引到了節目組,選題確定後他們就開始具體調研,「我們請嚮導幫忙在尼泊爾走了不同的村落,最後才選定了泰克。」

泰克所處的昌泰爾族人數不足5000,而其實,具有像他一樣紮實採蜜技能的蜂蜜獵人幾乎已經沒有了——記錄下泰克採蜜的過程,也可能是為蜂蜜獵人這個群體留下最後的影像。張平提到,節目組調研時還曾接觸到另一位年紀較長的蜂蜜獵人,「但在調研過程中,他就去世了。」

「最後的蜂蜜獵人」,並不是《風味人間2》中的「唯一」。在每一集的主題下,《風味人間2》都會有意識去關注一些即將消亡的風味或風味的生產方式。比如《甜蜜縹緲錄》中,除了崖蜜,深海採集來的海膽、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都是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片段。

香港最後一家地爐燒豬作坊

發展愈發迅速的社會、越來越全球化的世界,都讓人類的生活模式越來越趨同。不僅是中國,世界其他地區的傳統生活方式、極具個性的美食風味,也正在以不同的速度消亡。

張平說,在這個大背景下,《風味人間》想要更多記錄的是傳統生活中曾經帶有人類生存多樣化痕跡的內容,「我們想留存,人類是如何靠著智慧千姿百態地生活的畫面。」

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14個月拍「香腸」,還是有遺憾

2018年12月16日,《風味人間》第一季播放完畢。張平透露,幾乎是同時,《風味人間2》開始籌備建組。

8集各50分鐘,400分鐘的節目,從籌備、拍攝到上線,整整用掉了16個月的時間。從剛剛播完的《甜蜜縹緲錄》到《風味人間2》之後將陸續推出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雞肉風情說》《顆粒蒼穹傳》《根莖春秋志》《香腸萬象集》,哪一集耗費的心力最多?

「香腸」將在第八集出現

如果一定要找出拍攝時間跨度最大的一集,張平認為是《香腸萬象集》。她提到,香腸是農耕時代因儲存而誕生的美食,季節限定非常強。傳統農家年底殺豬、醃臘肉制香腸,讓這個食物集中出現在冬季。

「所以這一集我們從2019年初剛剛建組就開始搶拍,到2020年3月中旬最後一個故事拍攝結束,拍攝時間跨度大概為14個月。」不過她也提到,雖然拍攝時間跨度大,但這一集卻不是素材最多的,因為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除了一些特殊地域的香腸製作可以拍攝外,很多時間都在等待。」

《甜蜜縹緲錄》中出現的揚州小籠

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是《風味人間》一貫以來的拍攝風格。這中間難免會有遺憾的錯失。《香腸萬象集》這一期,節目組準備拍攝臺灣飛魚卵香腸。張平提到,前期他們做了充分準備,從資料查找、鎖定地域,到實地調研確定拍攝對象,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完了,「然後飛魚沒來」。

從2019年5月初到6月14日,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拍攝團隊蓄勢待發,每天都和臺灣方面聯繫,「問魚汛出現了嗎?說還沒有,今年有可能會晚,其實那邊漁民收穫魚卵的草蓆都準備好了,就等飛魚過境出海捕撈。」但結果,飛魚一直只有零星出現,最終他們只能調整選題。

所有的準備和努力,在《風味人間》團隊那裡有一個別稱——他們把它叫做,冰山的水下部分。「你們看到的可能是一個很短的故事,而準備過程中、拍攝過程中積累的大量人文信息、食物的秘密,這些基礎資料都暗藏於水下。」張平說。

觀眾究竟能不能體會到壯美冰山下的潛藏基石呢?捕娛記認為,是能感知到的。就比如網友看完首期不止會高喊「饞哭了」「美爆了」,他們還會說,「多謝款待呀」。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第2季耗時14個月等待香腸最佳時機
    義大利薩拉米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6月7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香腸萬象集》更新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播出至今用滿滿的乾貨成功饞哭全球觀眾。
  • 香腸萬象!《風味人間》第2季美味紛呈魅惑人間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2》講述香腸發展史 呈現腸衣內發酵過程
    中新網6月8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上線。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2:香腸萬象集》文案更新
    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物;皮囊可藏,藏世上萬千風味。任何食材一旦披上腸衣,幾乎都能用相同的方式,完成華麗轉身。尺寸隨意,豐儉由人。若不能吞吐萬象,何以魅惑人間。一農曆十二月,霧與風在山野之間遊走,天氣捉摸不定。連日陰雨,但胡本洋夫婦還得像往年那樣,著手製作冬季食物。肉類經醃製乾燥,以備年節之用,在中國稱作腊味。
  • 《風味人間2》開播,新一季食物X片來了
    4月26日,《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開播,預告片和海報更是早早便開始了一波刷屏。時隔一年半,那個曾一經播出就火遍全網,獲得豆瓣9.1高分的國產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帶著濃濃的煙火味,帶著令人垂涎的世界美食,帶著刺激味蕾的下飯文案,再度來襲。
  • 旅行吃貨|風味人間2美食地圖
    《風味人間2》,第一集播出後豆瓣評分就上至9.5分,初看之時就忍不住大讚。從山間到大海,從城市到鄉村,從國內到國外,極致鋪開了人間風味的宏大敘事。所有文案、鏡頭、配樂,都優美親切自然而且還原出了本鄉本土的味道。
  • 豆瓣9.5高分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口碑爆了
    《風味人間》第2季已經於4月26日正式上線騰訊視頻,剛剛上線一天,就在豆瓣拿下9.5的高分,《風味人間》這塊金字招牌讓所有人再次被美食衝昏了頭腦。看完第一集,許多觀眾都表示「這波深夜放毒,感覺要被饞死了」,更有人「控訴」自己的戒糖計劃徹底失敗,甚至有人把節目比作「甜寵劇」,一開篇廢話不多說就直接瘋狂撒糖。
  • 《風味人間2》:魔法醬
    在風味戲劇中,醬汁分為兩部分,有時食物,有時調味劑,有時食物本身。從食鹽的替代品到不可替代的烹調伴侶,可以簡單明了,也可以不留痕跡。它適合進出,它的下落也不確定,但它往往是我們遺忘讀醬的,所以我們能夠真正理解人類各種神秘的味道,欣賞它的千變萬化。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
  • 現實生活中這些人,比饞哭10億人的《風味人間》美食家更懂享受!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關於美食,人們總是津津樂道。而美食相關的紀錄片,總是能夠俘獲觀眾的眼睛。提起最熱門的《風味人間》,想必很多美食家已經按耐不住「一品為快」的味蕾衝動。
  • 寧波紅膏熗蟹亮相《風味人間2》,主角卻不僅僅是它
    從《舌尖上的中國》裡的慈城年糕、象山淡菜,到《風味人間》中的黴莧菜梗…… 美食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一直沒有掩飾自己對寧波老味道的偏愛。儘管如此,寧波網友仍孜孜不倦地「喊話」陳曉卿,「阿拉寧波名菜紅膏熗蟹什麼時候能露個臉?」
  • 本年度最油爆的廣味小香腸指南,少吃一家都是遺憾!
    作為資深的小香腸吃貨,起碼要曉得成都哪些店的香腸是最資格最正宗的小香腸,為了造福大家,在這裡個寶寶們分享幾下小香腸特別好吃的店。小香腸,就焦香的最巴適,滿嘴的精瘦肉和油爆爆的感覺,沒得一點澱粉味道,資格的宜賓小香腸。
  • 蛋與卵奇妙風味來襲《風味人間》第2季食出新精度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六期「顆粒蒼穹傳」,將於今晚21:20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播出至後半程,美食間的化學反應得到充分釋放,節目不只在社交平臺頻頻刷屏,更贏得無數「吃貨」點讚好評。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食物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  「太滿意了。」因為疫情,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開播日期從正月十五一直拖延至4月下旬;也因為疫情,對總導演陳曉卿的專訪不得不通過電話完成。按原定計劃,今年春節同樣是《風味人間》團隊非常重要的拍攝期,去年沒拍充分的,大家都想著就當作調研,今年春天還能有一次機會。一些重磅食物的棚拍期也被安排在這個時間,「比方說烤一塊豬肉,皮像火山一樣往外爆的鏡頭,本來應該在燈光下,我們專門地特別細緻地再拍一次。」  但忽然之間,疫情暴發了,蔓延了,一切安排都被打亂了。
  • 《風味人間》聚焦螃蟹 大閘蟹、帝王蟹誰更美味?
    中新網5月3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二期「螃蟹橫行記」,將於今晚21:20上線。本期節目將鏡頭對準 「螃蟹」,並以此為觀眾帶來新奇、誘人的全新環球美食體驗。  螃蟹作為水中至鮮,歷來是人們餐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 風味人間陳曉卿,這個讓我一想起就流口水的男人
    是的,《風味人間》。這一檔由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執導的紀錄片,同離開央視加入騰訊的陳曉卿一樣,在吃貨中依然擁有超高人氣,平臺不同,卻依然懷抱精彩。說說陳曉卿,這個現在讓我一看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男人。關於陳老師愛吃,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般的真事。
  • 開篇就是「甜燒白」,豆瓣、香腸一個都不能少
    光是發布預告片就足以令人垂涎、「舔屏」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又來吊人胃口了!繼宣布定檔本周日(4月26日)開播後,片方今天(4月20日)一大早就又把本季全部8集的單集名字和梗概劇透得徹徹底底。記者結合片方前後兩次發布的預告發現,已經有一大波川渝美食在路上了:開篇第一集就有「甜燒白」領銜,預計在第三集和第八集還會有豆瓣、香腸相繼現身。《風味人間》第二季前四集包括了甜蜜、螃蟹、醬料、雜碎四個主題從片方剛發布、頗有武俠小說風的分集名字看,《風味人間》第2季聚焦的點主要落腳於食材、佐料和味道。比如第一、二集就分別名叫「甜蜜縹緲錄」和「螃蟹橫行記」。
  • 《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
    《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禿黃油拌飯陳曉卿團隊帶著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歸來,首集「山海之間」上線贏得不少吃貨捧場,豆瓣評分刷到9.4分。從央視離職後,外界一直關注這位電視圈著名「吃貨」下一部美食紀錄片什麼時候拍出來,如今終於等到《風味人間》露出真顏。節目組走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希望在全球化的展示中體現與中國食品的對比。陳曉卿表示:「東西方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國外的美食同樣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 香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怎麼食用香腸營養又健康?
    中國的香腸有著悠久的歷史,香腸的類型也有很多,主要分為川味兒香腸和廣味兒香腸。香腸一般指豬肉香腸,全國各地均有生產,名品有廣東臘腸、四川宜賓廣味香腸、山東招遠香腸、武漢香腸、遼寧臘腸、貴州小香腸、濟南南腸、正陽樓風乾腸和江蘇香腸等;按風味分,有五香香腸、玫瑰香腸、辣味香腸等,各有特色。香腸的營養價值香腸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 小哥哭戲又雙叒爆表!《君主:假面的主人》值得追
    原標題:小哥哭戲又雙叒爆表!《君主:假面的主人》值得追 很久沒有推薦韓劇。今天來說姐最近在追的——《君主-假面的主人》。 覺得無言面對女一的男主不僅哭爆了……⤵️⤵️ 還直接哭暈過去了……⤵️⤵️ 可就是這樣,編劇還是沒忘記讓男主勇敢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