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印第安造出了自己的V型發動機,1909年哈雷也擁有了自己的V型發動機,隨著兩大美式巡航車品牌的發展,V缸就定義了美式太子車。
當追求個性、自由的彪悍老美將太子車演繹成一種獨特文化的時候,這種源自於美國的摩託車款式也成為日本廠家的旗下產品。
(山葉競速之星)
但即便是再好看的流線和再優秀的性能,如果沒有了V缸,就好像缺少了靈魂,只剩下一副不倫不類的皮囊。
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幾款V缸發動機,便成為了香餑餑,尤其是一些走個性化路線的新型品牌,繞過大廠家廝殺的紅海,獨闢蹊徑,利用V缸,做些小眾的車型,雖然沒有自己的發動機,倒也憑藉一副好賣相和豐厚的利潤空間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來自寧波的龍嘉,近幾年興起的品牌,由復古咖啡車V咖切入個性化市場,兩年後,V咖乏力,獨具韻味的太子車V途上市,竟也截獲了不少V16和奔達的潛在用戶,一時間洛陽紙貴。
這些天看龍嘉官微,又要推出一款V-BOB的美式太子車。雖然還是那個12KW的發動機,但外觀上比起V途,似乎又提升了不少顏值,能把一個發動機平臺玩出花來,龍嘉這方面的功力完全不輸貝納利這樣的品牌,況且,這發動機還不是自己的。
沒有力帆,就沒有今天的龍嘉,一款在力帆塵封許久的數據是乏善可陳的V缸發動機,居然靠著龍嘉起死回生。還記得當年的轟轟烈250-19P,頗似VTR的樣子,網上火了一段時間便沒了消息。
龍嘉做活了力帆的V缸發動機,也提醒了力帆,做出了V16的太子車,V16也成為力帆的銷量最為穩定的產品,不少力帆的經銷商靠著V16又振作起來。
搭載力帆這款發動機的產品除了自己的V16,龍嘉的V咖、V途和V-BOB,還有一款名叫博格的BOBBER,另外還有廣東凌治的菲尼克斯復古車。我覺得力帆V250發動機可以媲美隆鑫500發動機,成為搭載車型最多的發動機。
博格
菲尼克斯
那麼義騎V8又是什麼車。
國內能說得上的250V缸發動機主要有三款,最常見的就是力帆的這個V缸,還有一個是錢江凱威250太子車上的,這款發動機沒有對外銷售,貌似錢江也停產了凱威,還有一個V缸發動機就是銀翔的。說起銀翔的這個V缸,跟輕騎大韓的那個GV250DR還頗有淵源,這個可以追溯到韓國曉星這個品牌與銀翔曾經的合作。
輕騎大韓的GV250DR
如果混過摩託迷論壇的可能還記得,有個叫做紙飛機的車販子,鼓搗過一批號稱國產版曉星GV250的太子車,這個車的發動機就是銀翔的。而外觀,與現在的GV650,就是一個爹生的。
紙飛機賣過的國產曉星GV250
輕騎大韓的GV650
銀翔的這款發動機也不是啥新鮮玩意兒,這兩年太子車市場貌似又小熱,一家來自台州的企業義騎重機買斷了這個發動機,做了一款叫做GT250的太子車,款式老掉牙,扔進市場裡幾乎毫無波瀾。這個GT250我簡單騎過一次,樣子真是過時了,但動力確實比力帆的強很多,畢竟18KW的功率。
義騎吸取了GT250的教訓,按照台州廠家常用的短平快模式,找個熱銷的國外車型,修修改改,弄了下面這款V8,別說,還真挺像883。據說,不少經銷商很看好這款車,估計能熱賣一陣子。果然,賺錢才是硬道理,賣摩託車的才不管什麼品牌和仿製,有需求,有市場,傻子才會放著錢不掙,你不賣,隔壁還搶著拿牌子。
國產太子車市場,還真是有趣,到底誰是樣子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