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起源於日本的芥末章魚,如今有了適合中國人的新吃法
芥末原本就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食物,但是機緣巧合之下去了日本,反而被日本製作成了刺激又嗆人的芥末醬,並使用這種芥末醬製作成了各種獨具東瀛風情的料理。很多日本人極其偏愛芥末的那種味道,但是對於不少中國人來說,別說是吃芥末、就是簡單地問一下芥末的氣味就會難受的不得了。從這種角度而言,同為亞洲國家,雖然同時擁有食用芥末的歷史,但是兩國人民之間、食客之間,對於芥末的偏好程度有著根本性的差別。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日本人研發出來的美食,其實不是很適合中國人的胃口。
但是總有那麼幾種美食,吃之受不了、不品嘗又會覺得非常可惜,比如芥末章魚就是如此。所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對原有的日式配方進行中國化的改良,使之更符合中國人的口感、尤其是那些壓根就受不了芥末嗆味的朋友們。
製作這款中式芥末章魚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章魚、芥末醬、白醋、米酒、醬油。首先我們要將章魚清理乾淨,去掉身體,只取出教的部分來使用。清洗章魚的時候,章魚的洗盤會不斷有粘液滲出,為了避免這些粘液在做菜的時候影響口感,所以我們要用小刀直接將這些洗盤切掉,然後將剩餘的部分,切成小丁。
其次,在國內燒開水,然後加入米酒、白醋等調味液體,將已經切好的章魚丁扔到開水鍋中煮三分鐘。煮章魚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鍋內的水會慢慢變成粉紅色,這其實就是章魚本身所具有的色素慢慢排出的緣故。但是為了讓章魚本身有嚼勁,建議將煮章魚的時間段控制在三分鐘以內。
最後,將煮好的章魚撈出,放到冷水裡過涼。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章魚肉可以在冰水的作用下快速收縮、冷卻,保證肉本身的彈性。處理好章魚肉後,我們要開始製作拌章魚的芥末醬,將少量的芥末醬(如果沒有可以用芥末油代替,其實芥末油的效果更加好一些)、白糖、香油和陳醋攪拌在一起。如不喜白糖,建議改用甜口的醬油,目的是為了中和芥末本身的「辣味」,但同時也不至於因為味道太重,而讓芥末蕩然無存。醬汁攪拌均勻後,既可以直接澆在冷卻後的長魚肉上,進行食用;更可以作為蘸料進行品嘗。
總之因為適當調整了芥末比例的緣故,這種中式芥末章魚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味道不嗆、口感不重,不至於吃得要流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利用芥末製作章魚的方式,同樣還可以用來製作海螺,我們只需要將煮熟的海螺切成薄片,按照章魚的方法製作即可。
相對而言,海螺的肉質會比章魚更加緊實、有嚼勁,尤其是海螺非黃丁的部分,更是如此,一點點芥末的味道,並不會影響我們對美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