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智商130,成績卻不好?

2020-12-05 寶寶知道

01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杭州某小學的學生小娟,

平日非常乖巧,回到家就做作業、看書,

但成績卻一直在班上穩居中下水平。

父母帶著她去看了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後發現,

小姑娘的智商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

屬於很優秀的水平。

但同時也發現她得了「非典型性多動症」。

她的「多動」不在行動,而在思維上。

這讓我想起身邊的身多媽媽都曾這樣說過:

我家孩子平時挺聰明的,就是學習不用心。

是啊,排除孩子身體上的原因,

為什麼有這麼多聰明的孩子,卻不愛學習呢?

02

對於這一點,在我小的時候曾深有體會。

我的父親,

是我們本地恢復高考以後的第一屆「高考狀元」,

媽媽也是一枚「學霸」。

雖然我小時候

也曾經有過被人稱讚的「聰明伶俐」階段。

但是一直是一枚妥妥的「學渣」。

因為成績不夠好,

父母曾有一段時間抱怨,

感到在他們同學朋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而我自己,也經常惱怒自卑焦急。

但越是這樣,學習就越沒有章法,越急越亂,

惡性循環。

後來我長大了,總結並反思自己,

才發現,我之所以會「學習困難」,

因為我並沒有哪一項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比如說文理分科、大學的專業等等,

我都是由父母決定,

然後就在自己不感興趣也不擅長的方向上,

進行一些「低水平的重複勞動」。

最終的結果也不能取得令自己與父母滿意。

03

多年以後,當我自學了心理學以後,我才知道,

其實每個人一出生,

就會註定在不同的方面各有長短。

如果一個人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長項,

卻在短的方面屢屢被人比較,

是很容易遭遇挫折,最後甚至發展到全面潰敗。

這是來自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

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量度他的解題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標。

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個範疇:

包括語言、數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音樂、內省、自然探索等等。

這8種方面的智能就各有長短,

形成獨特的智能長短組合:智能譜。

其實,也就是說,

沒有絕對的「智商高低」這一說,

只是每個人的智能不同,

擅長的方向也會不同。

沒有聰明或者是不聰明的孩子,

只是有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

當年,看起來「很聰明」的我,

實際上卻並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智能長項。

甚至可能在一些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與人比較,

所以飽嘗失敗之苦,並自怨自憐直至自暴自棄。

值得慶幸的是,

當我走向社會,

進入一個嶄新並且壓力相對較少的環境以後,

終於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英語翻譯以及寫作。

這才開始發揮自己特長,找到自信。

努力慢慢改正缺點,

並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律,

毅力、堅持能力及專注度等等。

雖然我依舊只是一個普通人,

但是至少已經沒有困頓,

而是在努力積極的人生馬拉松上繼續奔跑。

04

確實,

有一些在語言、數理邏輯智能方面很突出的孩子,

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即使是這樣,

他也不一定真的找到了自己的興趣。

曾經,湖南省華容縣一個普通媽媽,

為了彌補自己沒有上過大學的遺憾,

下決心要讓自己的兒子魏永康成為天才。

魏永康剛生下來兩三個月時,

媽媽曾學梅就教他識字,

還經常讀唐詩給他聽。

而且,當時的魏永康特別給母親「爭氣」,

從2歲開始,魏永康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童」的故事。

他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

4歲時,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

後來連小學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進入中學,

13歲時,魏永康就以高分考入了重點大學。

17歲,大學畢業的魏永康如媽媽所願,

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

然而,當他開始獨自求學,

生活上的短板逐一顯露,最後嚴重影響他的學習,

並在中科院就讀3年以後被勸退。

他的母親非常失望地衝著兒子大喊:

「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很多年以後,魏永康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他不再接受母親為他按排的人生,

他覺得現在平凡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05

有一句話雖然有一些極端,

但是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 輪不上拼天賦的程度。 」

作為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成績「不夠好」時,

和孩子一樣,

家長也可能焦慮甚至自卑,

進而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夠聰明」,

甚至忍不住責備。

其實,我們最應該做的,

反而是先反省下自己是否做了聰明的決定。

人生,就是一條不停戰鬥的戰場。

有內心的堅持與外界摩擦的戰鬥、

個性與共性的戰鬥、欲望與道德的戰鬥……

或許,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為「優良學生」,

但是,這個過程中,

家長更應該和孩子一起,共同戰鬥。

協助孩子,

在道路上幫助尋找他們擅長並嚮往的方向。

像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寫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孩子不是為了別人口中的「成功」,

而是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

作為放飛之間的陪跑人,

為了孩子可以平穩飛起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

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共同學習,

學會專注,學會堅持,學會發揮自己的所長,

找到自己「聰明」的領域,

成為更「聰明」更「好」的自己。

作者:心倞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凱叔講故事V)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學生成績不好老師要求測智商 由指定醫院檢測
    近日三家醫院智商門診火爆預約需等一個月記者探訪發現--  成績不好"差生"被測智商  現在掛號,一個月後才能測上,近日,智商門診持續火爆。  現場探訪·對話  成績不好老師要求測智商  時間:7月13日上午9時50分   地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醫三院)智商門診  被採訪人:朝陽某校一名初二女生的母親  法晚(以下簡稱FW):您為什麼要帶孩子來測智商?
  • 期中考試成績出爐 杭州七醫院測智商的孩子多了三成
    浙江在線11月07日訊這段時間,杭州市七醫院兒童心理科格外火爆,大多都是家長領著孩子來測智商的。  為什麼近期來測智商的孩子特別多?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告訴記者,杭州大部分學校期中考試成績單剛出爐,不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績不滿意,擔心孩子智商不夠高,所以就想來做個測試,看看孩子的學習成績究竟跟智商扯不扯得上關係。  據醫院初步統計,近期到醫院來測智商的孩子比往常增加了三成,而且後面還排著許多預約號。  孩子的學習成績優劣是否和智商高低成正比?盲目測智商是否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
  • 北京一中學要求成績差學生在指定醫院測智商
    現場探訪·對話成績不好老師要求測智商時間:7月13日上午9時50分 地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醫三院)智商門診 被採訪人:朝陽某校一名初二女生的母親法晚(以下簡稱FW):您為什麼要帶孩子來測智商?家長:主要是老師建議來的。
  • 智商?勤奮?方法?偷偷補課?想要孩子成績好,靠的是什麼?
    如果要求你教育出一個成績好的孩子!你會怎麼辦?沒有名校和名師輔導,教材和普通人一樣。最多可以給孩子買試題或者補課。那我們可以先倒回來想一下,成績好的孩子和成績一般的孩子,他們有什麼不同?1、智商?2、勤奮?3、學習方法?4、偷偷補課了?
  • 清華大學生平均智商130,普通人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真是這樣嗎?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經歷過這樣一種困擾,自家的孩子或者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成績還是提升不上去?難道努力真的沒有用,智商才決定一切嗎?先不說出我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個調查!有專家對500個清華大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得出結論: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智商是天生的!」這樣的結論讓很多學生沮喪,覺得這輩子出頭無望。現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先來談談努力!
  • 他們是智商超過130的"天才" 對話南京"門薩"成員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英國一位11歲少女智商高達162,比愛因斯坦智商還高2點,故而被一個叫「門薩」的天才俱樂部招收為會員。據了解,只有智商130以上,全球人口2%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該俱樂部。而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也有7位門薩會員。這是一個高智商的群體,他們是一群沉迷於智力廝殺的腦力題愛好者,還是喜歡炫耀高智商自視甚高的討厭鬼?生活中的他們又是什麼樣子?
  • 智商130的女兒竟然是多動症?也許是個天才兒童!
    近日,由於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成績一直不理想,杭州某母親帶著她去某家醫院新開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諮詢,可是測出來的智商居然有130,遠遠超出了平均水平30分。根據報導,女孩在整個諮詢過程中,也都安靜地坐著,交流對答大方得體。
  • 十張高智商才看懂的圖片,看懂五張說明智商超130,你厲害嗎?
    原標題:十張高智商才看懂的圖片,看懂五張說明智商超130,你厲害嗎? 「十三五」國家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實行全新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錄取參考,突出對學生的多元評價錄取。
  • 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課長說:現在的孩子時間真是緊張啊!除了在學校的六小時,回家要寫作業,周末要上興趣班,還要完成興趣班的作業,要鍛鍊身體、要玩、要閱讀……一位4年級的孩子家長跟課長說:她家孩子的時間安排已經精確到以小時為計算單位了!
  • 智商130和智商100的差距:前者90秒搞定這道邏輯題,而後者或許……
    所謂智商,即智力商數,簡稱IQ,它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據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智商主要靠遺傳,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然而,在不同的時間階段,人的智商卻又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孩子,為什麼有的智商低,而有的智商高的原因。
  • 南京中學生被迫測試智商 因教師怕影響績效工資
    都是什麼樣的孩子來醫院測智商?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鄭意楠說:「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學習不好。」  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除了極少數是家長主動帶孩子做智商測試的,大多數是老師「建議」來做測試的。而這些孩子,不是「上課調皮搗蛋」、不認真聽講,就是「學習成績太差」。在中大醫院,一位姓王的女士告訴記者:「10歲的兒子在市區某小學三年級上學,成績一直是倒數幾名。
  • 孩子智商高不高,不能只從學習成績來看,日常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智商高不高,不能只從學習成績來看,日常表現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智商高不高一直是很多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孩子的智商如果非常高的話他們的學習肯定也會名列前茅,因為這樣以後他們才能夠變得有出息。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孩子的智商高不高,其實與學習成績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 家長扎堆醫院給孩子檢測智商
    24日上午,福州市民陳女士帶著孩子到醫院測智商。記者了解到,8月下旬以來,每天都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醫院測智商,這些孩子大多是小學一、二年級新生。專家稱,即將開學,家長都想了解孩子出現的種種學習問題是不是和智商有關。  陳女士說,前幾天小學面試,老師只是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辨認幾何圖形、拼音和算術,可女兒楠楠都不會回答。
  • 班主任一針見血:孩子成績不上不下,問題不在智商,而在於這2點
    在一個班級中,最多的不是學霸,成績非常好的孩子,也不是成績特別差,成績總是排名靠後的孩子。 而是成績不上不下,不好不壞的孩子。 其實孩子這樣的成績,反而家長更焦慮的。
  • 孩子成績差也不要輕易測智力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孩子來測智力?「孩子成績差是主要原因。」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浦院區體檢中心一位醫生對記者說。在門診處,記者碰到一位帶著9歲男孩來體檢的家長。「孩子讀三年級,成績差,老師懷疑孩子有問題,讓我們帶孩子來測一下智力。」家長說著說著,本來在一旁玩得拽也拽不住的孩子卻意外地安靜下來。 「智商測定只是一種方法,但它的測試結果並不是絕對的。
  • 心理專家:成績好不代表智商高!聰明小孩多半是有這4種特徵
    每個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期望孩子是個高智商、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根據研究發現每個孩子的智商都不相上下,如果只用成績來判斷孩子的話,那就對孩子來說很不公平。所以,成績好的孩子就是智商高,而成績差的孩子就是智商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 無錫教師讓差生去醫院測智商 官方叫停
    近段時間,無錫市兒童醫院兒保科變得格外忙碌,原來近段時間,來測智商的學生明顯增多。原來是一些老師要求班級裡的差生來做"智商測試",家長們反映多是由於孩子成績差拖了班級的後腿,影響了班級的成績。昨日,記者獲悉,針對少數中小學教師因為學生學習成績差,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智商測試"的做法。
  • 李玫瑾: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自從孩子上學後,家長的關注點大多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孩子學習好將來考上好大學,這是大部分家長的心中所想。不過可不是所有孩子學習都優異,總會有一些孩子學習成績靠後,孩子為什麼學差呢?有些家長認為可能是孩子的「智商」問題,不然同樣是坐在一間教室裡,由一樣的老師講課,怎麼有人能學好,有人學不好呢?為了提升孩子的智商家長都沒少下功夫,有的給孩子報提升智力訓練班,還有的在營養上下功夫。其實這些方法只是只能起到心理作用,實際並沒有什麼效果。
  • 無錫部分教師讓差生去醫院測智商 稱影響業績
    近段時間,無錫市兒童醫院兒保科變得格外忙碌,原來近段時間,來測智商的學生明顯增多。原來是一些老師要求班級裡的差生來做「智商測試」,家長們反映多是由於孩子成績差拖了班級的後腿,影響了班級的成績。  本報記者 丁波  (綜合江南晚報)  家長:求醫生改低智商分數  據無錫當地媒體報導,有的家長竟然希望醫生給自己孩子的智商打出低分。表示如果孩子智商低,那麼即使成績差也不會影響到老師的業績。
  • 心理學家通過一個實驗告訴你:打敗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家孩子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名,你看人家孩子的腦瓜多好使!」只要當過學生,都熟悉這句話,當年父母不知拿我們跟「人家孩子」比較了多少次。大家都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因為腦子聰明,智商高,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的小學同學Z就非常聰明,上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好,每次數學競賽想都不用想,他肯定是老師親派的人選,也是我們班獲得榮譽的保障,是老師手中的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