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賽馬」花小豬 網約車價格廝殺從內部開始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滴滴「賽馬」花小豬 網約車價格廝殺從內部開始

(滴滴總裁柳青)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盧曉 北京報導

滴滴培養出了一個比自己更便宜更有趣的對手,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魔幻,但看起來卻是事實。

10月30日,花小豬打車總經理孫樞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花小豬的定位是便宜、實惠、年輕、有趣的品牌,「我們第一天出發的時候,就希望做一款更實惠的打車產品。最關鍵的就是實惠的價格」。

但引起外界更大關注熱情的是花小豬的緣起和定位。它和滴滴出行的網約車服務證照都出自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兩個出行平臺同時也共享一個司機池,共用一套安全體系。簡而言之,花小豬和滴滴是一家人。

滴滴為什麼要在從零到一創立一個新的出行品牌?花小豬和滴滴兩個APP間是否會內部消耗左右互搏?這些問題都希望能尋找到答案。

內部賽馬

滴滴出行希望做出一個與自己不一樣的新「滴滴」。

10月30日,滴滴總裁柳青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做花小豬的第一個原因是,是希望滿足年輕用戶,還有對低價產品有渴求的用戶的需求。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 花小豬從2019年年底開始進行產品策劃,今年年初在遵義、臨沂上線。花小豬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花小豬的開城陸續都會上線,目前重點運營的城市是北京,青島,鄭州,合肥,南京,成都,太原,杭州和廣州這些一二線城市。

便宜是採用「一口價」模式的花小豬的最強力標籤。花小豬技術負責人曹樂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總的大數據統計上,花小豬的乘客側會比滴滴便宜10%到15%。孫樞在當天的採訪中則稱,「我們希望追求的是每天幫你省兩三塊錢。」

對於為什麼能比滴滴便宜,孫樞表示,除了前期產品上線時的一些額外投入,進入後期穩定運營期,花小豬通過社交等渠道進行裂變營銷,減少了相應的推廣費用。此外,花小豬相較滴滴更「麻煩」的流程背後,也有巨大的成本節約。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花小豬讓用戶在車內支付完再下車,就意味著節約巨大的墊付成本。

但如果說只是為了更便宜,為什麼滴滴快車不能去做?而要選擇從零到一再造一個花小豬?

孫樞認為,這源於花小豬和滴滴的定位不同。花小豬的用戶中有六成都在30歲以下。「花小豬的核心用戶是一群喜歡玩,同時又在生活中精打細算的年輕人」。

但成立花小豬的意義顯然不止於此。在柳青看來,成立花小豬更實在的原因還在於,「作為一個8年的企業,你怎麼激活組織,讓每一個團隊都有活力呢?」

每一個團隊裡顯然也包括滴滴。在經歷數年前的補貼大戰、與快的合併以及多輪高額融資後,滴滴現在已經佔據網際網路出行市場近九成的份額。讓一個龐然大物動起來並不容易,但現在變化已經發生。《華夏時報》記者發現,除了也推出了「一口價」模式的特惠快車外,滴滴「喵喵節」持續整個十月的百億補貼不僅意味著便宜,也意味著年輕有趣。

誰更便宜

所以問題來了,當滴滴也在試圖更變得年輕更便宜,它跟花小豬間的競爭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孫樞目前還擔任滴滴網約車的執行總裁。

誰更便宜,顯然是兩個APP間競爭的關鍵。

10月30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在兩點至四點間,就同一到達地址多次用滴滴和花小豬兩個APP約車比較(並未實際出行),發現非尖峰時段滴滴快車在使用優惠券後會比花小豬便宜2-3塊錢。但隨著時間愈加接近晚尖峰時段,花小豬「一口價」的價格優勢更為明顯。

當天,《華夏時報》記者在周五晚尖峰時段(下午五點後)通過花小豬叫到了車,將近20公裡的路程由於堵車行駛時長將近1小時。在使用了5.07元的優惠券和長時間等待帶來的2.4元立減金後,這一單共支付了不足44元錢。花小豬的司機師傅告訴記者,「如果用滴滴就不會是這個價格,堵車的時候也走表。」

對於滴滴和花小豬誰的價格更便宜,曹樂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稱,在集團內部,滴滴和花小豬兩個品牌在頂層上有所打通,「但是在內部其實還是有很多各自發展的自由度」。他表示,雖然在花小豬整體上比滴滴便宜,但兩個APP在各個城市、區域營銷的活動不一樣,發券力度也不一樣,確實會導致一些訂單因為滴滴優惠券力度大一些,出現滴滴會比花小豬便宜的情況。

一個新的出行平臺需要用低價吸引乘客,無疑也需要用高價來吸引司機。

記者的上述訂單,花小豬司機端顯示得到的收入是38元。這意味著花小豬平臺這單收取的佣金費用率約為12%。作為參照,記者此前跟多位滴滴司機師傅交流得知,滴滴平臺抽取的佣金率大概在20%-27%。

花小豬也試圖通過在運力高峰期給予司機更多補貼以緩解壓力。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每天下午四點半後,花小豬每個訂單會獎勵司機9元錢。而在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之間,如果司機接了運力緊張地區的訂單,還會再獎勵15元。這意味著司機端一單的獎勵有24元。「我四點半才把APP打開,就是為了獎勵才來的,合下來跟拉滴滴的錢差不多。」上述花小豬司機告訴記者。

孫樞也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對於司機端,花小豬的定位是收入補充。「大多數司機他可能每天出車兩三個小時在滴滴平臺上,稍微有一些空閒,就在花小豬平臺上」。而對於花小豬和滴滴間的關係,他認為,滴滴追求更廣更全面,花小豬的定位則更窄更鮮明,「我們希望做一個不一樣的平臺」。

「你看阿里,做了天貓,然後做淘寶,還做了一個聚划算。大眾做了保時捷,做了奧迪,做了大眾,還做了斯柯達。其實每個行業的先驅,它都是在不斷的嘗試拓展它這個行業的邊界,去服務更多的人」。10月30日,滴滴出行總裁柳青還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這樣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花小豬」猛攻 網約車行業補貼戰重現
    原標題:「花小豬」猛攻 補貼戰重現   「打兩次車總共花了一塊五,便宜到家了。」家住西土城附近的鄧先生感嘆,許久不見的網約車補貼又出現了。社交裂變拉新、現金補貼司乘兩端,早已在網約車行業裡佔據主導地位的滴滴孵化出獨立品牌「花小豬」後,近日開始對北京等一線城市網約車市場猛烈進攻。
  • 三問花小豬,滴滴的全民打車夢能實現嗎?
    今年悄然入局的花小豬,正攪動著整個網約車市場。長期關注網約車行業的人們不難發現,自今年起,滴滴加速在出行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進行大量布局,如:青菜拼車、滴滴貨運、快的新出租等。不過,以「低價」為競爭優勢的花小豬,卻並未現身於滴滴出行App中,而是作為一款獨立App廝殺於網約車的江湖中。
  • 「花小豬」養成記:滴滴要再造一個順風車?
    一位北京的花小豬司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除了乘客外花小豬對司機也給出了相應的獎勵,在他看來,「已經很多年沒在網約車市場裡感受過如此大幅度的『燒錢』了」。新的平臺花錢刷存在感搶佔市場份額,這在網約車行業並不算新鮮招數,在早些年幾大巨頭搶佔市場的時候都曾這樣操作過。但值得注意的是,嚴格意義上花小豬並非是一個全新的平臺,而是滴滴內部孵化出來的一個網約車品牌。
  • 被瘋狂薅豬毛「花小豬」能成為滴滴的「小香豬」嗎?
    而在網約車市場,滴滴並非一家獨大,嘀嗒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以及以平臺模式切入的高德、美團,都在分食著網約車市場。受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市民出行需求減少,從傳統城市計程車到網約車,都不得不面對訂單大幅縮減的事實。
  • 花小豬重走滴滴違規路
    而在8月,花小豬也面臨深圳、青島多地交通執法部門的調查以及叫停。8月初,由於花小豬在未取得深圳網約車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展網約車業務,深圳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網約車業務,並在取得許可證前不得上線運營。
  • 對話孫樞:滴滴為什麼要做花小豬?
    不過,滴滴花小豬總經理孫樞告訴36氪,花小豬並不是滴滴的退路,其存在的意義也不是幫公司承擔風險,「恰恰相反,花小豬其實是滴滴業務創新的一次嘗試,它代表了創新和向前」。 即使在秘密孵化大半年之後,滴滴最近才正式承認了花小豬的身份。 從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陸續開始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測試運營,至今已開啟多個城市。
  • 滴滴網約車大調整:效仿花小豬、加碼橙心優選
    文 | 萬珮編輯 | 黃俊傑 12 月 5 日,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成立兩周年當天,網約車員工在周年會上迎來了一位新管理者——孫樞。他新任網約車執行總裁,同時身兼低價網約車業務花小豬的總經理。
  • 網約車巨頭滴滴為什麼要推出花小豬?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網約車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出行的首選,除了方便快捷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價格相對於計程車更加低廉,當然這樣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在網約車興起的初期,各大平臺紛紛燒錢補貼用戶,免費乘車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只不過在滴滴成為網約車行業巨頭之後,人們薅羊毛的機會就變得越來越少,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 「滴滴一單、花小豬幾十單」?自我革命背後的下沉市場
    鴻易博公司的實控人趙意波是伴隨著滴滴成長的「老臣」,現任滴滴副總裁。但有不少媒體報導稱,滴滴網約車公司副總裁孫樞才是花小豬的實際負責人,他是滴滴在2014年從Uber挖來的五員大將之一。去年12月,孫樞被爆出將離開原崗位,並繼續在出行領域創業,創業類型也十分保密,不為外界所知,現在看來,或許正是如今的花小豬。一次派出兩位老將,滴滴對花小豬的期望可見一斑。
  • 2021年,滴滴、花小豬迎來最強大的對手,是它?
    滴滴、花小豬、滴答、哈囉、一餵順風車等幾百個平臺,滴滴和花小豬的網約車司機接二連三的確診新冠。這給所有出行市場的司機們敲響了警鐘。2021年,疫情尚在。持續一年的蕭條似乎又要捲土重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復發,出行市場首當其衝的就是滴滴和花小豬,攤子鋪得太大,下雨了收起來總是會有淋溼的。12月27日,北京一名花小豬網約車師傅被確診後,滴滴果斷暫停了北京的網約車業務,緊鑼密鼓的安排司機們檢測。滴滴45904名司機,花小豬27788名司機,所有網約車師傅未完成核酸檢測的將無法接單。
  • 防疫不力,滴滴、花小豬被罰141萬元
    如滴滴平臺駕駛員尹某某於1月6日在滴滴平臺接單(青菜拼車單),駕駛京KE**17號車由海澱區清河科利源大廈載客至昌平區沙河五福家園,行程中未佩戴口罩,乘客向滴滴平臺投訴,客服未能及時響應。經查,該駕駛員和車輛均未取得網約車資質,執法部門已對滴滴平臺和駕駛員分別做出罰款2萬元的處罰。
  • 孫樞:花小豬在滴滴資質下運營 實現司乘雙方價值
    作為滴滴旗下今年新推出的獨立品牌,花小豬上半年開始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等城市小範圍測試,隨後陸續擴展到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廈門等其他城市。上線以來,它以更低的價格、更低的門檻、更高的補貼以及更新的社交裂變玩法,開始搶佔下沉市場。與此同時,它也面臨著巨大的爭議。此前,「花小豬遭滴滴司機集體抵制」的話題持續發酵。
  • 滴滴下沉之戰:花小豬能否成為「打車界拼多多」?
    不同於滴滴計價模式由裡程和時長費用兩部分構成,花小豬打車採用一口價模式,平臺會預估乘客訂單的裡程以及所需的時長,然後按照基礎計價的規則來計算出預估價,再考慮供需等因素做出一定的幅度內價格調整。其費用不包括附加費,能在某種程度上避免繞路、堵車加價等問題。
  • 司機感染,還被多地約談,花小豬會不會毀了滴滴?
    在北京,不僅車、駕駛員和網約車平臺都要持「證」上崗,上路運營的網約車也必須是北京人開的北京牌照車,即「京人京車」。但在花小豬司機入駐時,平臺並沒有強制要求司機和其駕駛的車輛具備相關的證件。不同地區對於司機的要求並不一樣,據燃財經了解,在北京花小豬的司機審核非常簡單。
  • 滴滴、「花小豬」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被處罰
    在10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容軍介紹,針對近期滴滴名下「花小豬」打車平臺連續發生網約車駕駛員確診的情況,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加大對網約車和巡遊計程車疫情防控的監督檢查,處罰「花小豬」平臺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實
  • 花小豬市場質疑大過讚美!為何不看好花小豬?
    今年以來,網約車市場增添新人。在滴滴慢慢抬價後,終於有一款低價的網約車再度上市。 花小豬,作為滴滴今年上線的新版本一口價約車模式,在前期給用戶帶來更多低價體驗。這其實是一波捲土重來的薅羊毛。隨著優惠的加大,花小豬月銷量直線上升。
  • 滴滴再「秀」創新操作 推出產品「花小豬」 郭麒麟助力活動現場
    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30日訊(李欣)10月30日,在花小豬打車媒體開放日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花小豬打車媒體開放日上談及做花小豬打車的初衷,她表示,首先希望花小豬能滿足一些對低價產品有渴求的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其次是想通過一個新品牌去激活組織,讓大家感覺到始終創業的激情和熱性。
  • 滴滴全力推廣花小豬,割的是司機的韭菜,賺的是乘客的錢!
    而恰恰相反的是在很多城市甚至出現了運力過剩導致司機訂單下滑的情況,前不久西安市就發布通知西安市運力水平已經飽和要求暫停網約車司機註冊,這個觀點在今日召開的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可以找到佐證,根據會議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全國已發放網約車駕駛證250萬張,而當前網約車行業的日均訂單數為2100萬單,平攤下來在已經取得網約車駕駛證的司機中,每個司機日均訂單數為
  • 90後佔六成主打低價,滴滴寄望「花小豬」拱開市場邊界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現場發言(圖源:花小豬供圖)今年3月,主打便宜標籤的花小豬開始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等城市小範圍測試,憑藉一口價模式、更低的價格以及更大的補貼,迅速成為網約車市場的攪局者。隨後又陸續擴展到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廈門等其他城市。花小豬打車總經理孫樞在分享花小豬最新的成績時表示,目前註冊用戶裡90後超過60%,近80%的用戶認可實惠的服務。
  • 花小豬遲早出問題
    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這些地區除公共運輸外,也有很多網約車和共享單車品牌在這裡紮根、發芽,花小豬作為一款初出茅廬的打車軟體,似乎並不會引起太多注意。但實際上,花小豬給人的感覺不一樣。花小豬試運營階段就已經十分熱鬧,甚至很多人還沒使用花小豬,就已經收到了花小豬的推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