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哥》詞曲作者慶雨(左)與「油條哥」劉洪安合影。 郝卉 攝
中新網保定6月15日電(呂子豪 高欣華)「保定有個油條哥,油條炸的那個倍兒火……」近日,一首根據河北省保定市「油條哥」劉洪安誠信經營事跡創作的琅琅上口的民謠歌曲《油條哥》火爆網絡,並迅速在當地的街頭巷尾傳唱。
15日,歌曲《油條哥》的詞曲作者、保定電臺資深主持人慶雨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其創作靈感其實來源於劉洪安本人在接受某家媒體(中新網)採訪時說的一句話「哥炸的不是油條,是生活。」寫這首歌的初衷也不是純粹地想要歌頌油條哥本人,而是希望通過音樂這種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方式來呼喚我們這個社會缺失的一種責任和道德。
慶雨說,6月3日晚,和臺裡的同事一塊在外面吃燒烤,聊天的時候有人談起油條哥,職業的敏感讓他馬上覺出,這是個創作的好題材。回去後,他專門從網上查了一下關於油條哥的報導。其中劉洪安說的一句「哥炸的不是油條是生活」讓他靈感迸發。
第二天,他又特意去劉洪安的小店考察走訪,在和對方進行深入交談後,他腦子裡馬上閃現出了最精髓的四句歌詞「哥炸的不是油條是承諾,哥炸的不是油條是道德,哥炸的不是油條是生活,哥炸的不是油條是歡樂!」回到辦公室,他一氣呵成完成了《油條哥》的歌詞創作。
兩天後,慶雨完成了《油條哥》的小樣。激動之餘,忍不住唱給同事們聽,沒想到很快在各辦公室傳唱開來。隨後,他將錄製完成的歌曲《油條哥》上傳到了自己的個人微博,沒想到,微博很助力,當天就被瘋狂地轉帖,很多人打電話或留言來諮詢。
慶雨透露,在製作方式上,他採用了中國式的小民謠風格,融合了《丟手絹》、《賣湯圓》和他自己曾經創作的《九十紅》當中的某些旋律,似曾相識又並不相同,但卻琅琅上口,基本上聽一兩遍就會唱。在配詞上,他著重強調了「油條哥」三個字,大量的反覆,讓這種概念成為一種流行語。他將民謠中的小高潮放在了最後的副歌部分,最好聽也最容易記住。
「《油條哥》,唱的不是油條哥是道德;《油條哥》,唱的不是油條哥是良心!」 慶雨也用兩句網絡流行語來總結了自己創作歌曲的最終目的。他認為,網民熱捧的也不僅僅是油條哥本人或是《油條哥》歌曲,而是國家和人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藉助油條哥以及《油條哥》歌曲,我們呼喚更多的人堅守道德、堅守承諾。」
日前,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黎批示指出:「油條哥」劉洪安同志的事跡,具體見誠信,平凡而偉大,值得大力宣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