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一哥」高額研發拖累利潤 順豐押寶綜合物流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控股」)日前發布公告稱,在2019年3月25日新增可售A股49930.35萬股,佔A股總股本的11.30%。這一批解禁股為2016年5月23日順豐控股以殼資源重組方式借殼上市時定向增發機構配售的股份。

  資本市場增發股票之外,順豐控股業務方面也是動作頻頻。2019年3月1日,順豐戰略投資緬甸KOSPA公司,再度加碼東南亞市場;3月11日,順豐控股與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的聯名品牌「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正式成立。2018年一整年,順豐控股更是投入70億元的資金開拓新業務。

  近期,公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順豐控股2018年營收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歸母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

  就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順豐控股進行採訪。順豐控股方面表示,公司2018年加大了在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這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但均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前瞻性投入,有利於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的利潤水平。

  高投入拖累利潤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26.6%,業務收入增長21.8%。同期,順豐實現快遞件量同比增長26.77%;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在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方面,順豐基本跑贏行業。

  另外,客單價上,從2016年至2018年的順豐快遞業務的票均收入看,分別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高於行業12元到14元的平均水平。

  然而,順豐控股2018年的利潤,卻出現下滑。順豐控股歸母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這也是順豐控股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利潤下滑。

  除了受2017年順豐控股出售子公司豐巢產生10億元以上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之外,2018年順豐控股利潤微降另有玄機。

  順豐2018年報顯示,其營業成本746.42億元,同比增長 31.4%,遠快於收入增幅。事實上,順豐控股2018年報披露,成本增長高於收入主要在於公司主動應對市場需求,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對新業務進行了開拓性投入。

  2018年報顯示,順豐新業務運力投入導致運輸成本同比增長 14.2%,新員工增加及老員工福利增加導致人工成本增長 17.9%,新業務場地租賃增加導致辦公及租賃費增長 46.1%。

  另外,公司營業成本、研發費用、銷售管理費用的增加,與公司新業務快速擴張、投入息息相關。而2018年,順豐營業成本、研發費用、銷售管理分別同比增加31.4%、51.7%、34.6%。

  事實上,2018年一整年,順豐馬不停蹄。3月,順豐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建立獨立品牌順心捷達,發力重貨快運業務。4月,順豐參與了美國流服務平臺Flexport新一輪的融資,加碼國際業務。8月,順豐與美國夏暉集團一起成立了新夏暉,加碼冷鏈業務,同時成立中鐵順豐國際快運。10月,順豐控股收購DHL在大中華的供應鏈業務,整合中國內地、澳門和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快速加碼新業務迅速推高成本。興業證券研報稱,順豐保持了對新業務的高投入,致使營業成本增速過快,影響了利潤表現。

  新業務利潤穩定性也暫時無法和傳統業務媲美。方正證券研報稱,順豐短期尚未盈利的新業務加速增長,以及高額研發投入,導致虧損持續擴大。

  押寶綜合物流

  頂著高投入,冒著低利潤的風險,順豐控股依然堅持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大戰略。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順豐有「被迫」成分。

  當下,中國快遞業務增速放緩,據國家郵政總局數據顯示,2007~2017年當中,全國快遞業務量由12億件增至401億件,年均複合增速近40%;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億件,同比增長26.6%。

  另外,電商平臺的作用不可小覷。快遞業務對電商的依賴不言而喻。然而,順豐的電商之路波折不斷。自2010年踏入電商市場,順豐先後創辦了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豐E足食、嘿客等電商平臺,嘗鮮海淘、無人貨架、O2O等新業務。數據顯示,僅2013~2015年,順豐電商板塊的虧損就超過16億元。

  反觀其他非電商快遞企業,早已擁抱資本平臺。

  2019年3月中旬,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出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上海德殷設立的子公司,交易完成後,阿里將間接持有申通快遞的部分股權。

  在投資了百世匯通、圓通、中通後,阿里已經將「三通一達」陣營中的大多數拉攏到自己麾下。

  這樣,順豐控股更需開闢新戰場。而中國綜合物流市場,多達14萬億。

  不僅如此,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商貿物流市場分析及發展預測》顯示:2018年上半年,重點物流企業累計實現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3%。分企業類型看,綜合型物流企業同比增長16%。

  另外,這也是一條必由之路。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徐勇表示,「從快遞擴展成為綜合物流服務商,是行業內的普遍規律。比如美國聯邦快遞,就是從快遞業務起步,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認為,「國際三大快遞巨頭多是綜合的物流公司,快遞雖然仍是主業,但來自綜合物流及供應鏈的服務逐漸佔主,像FedEx主要是空運標準化快遞服務,從業務營收和固定資產投入倒更像一個航空公司;而UPS在小件包裹居多,但更像一個供應鏈服務公司,介入生產及商業企業的流通鏈條中。」

  2018年,順豐控股轉型初至。

  年報顯示,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傳統業務(時效和經濟板塊)依然是帶動營收的主力軍,2018年順豐傳統業務實現營收737.54億元,同比增長19.92%,佔總收入的81.10%,較2017年的86.29%輕微下滑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新業務高速增長。2018年順豐控股新業務收入達171.8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5.93%,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71%上升至18.90%。其中快運業務同比增長83.6%;冷運及醫藥業務同比增長84.8%;同城業務同比增長172.2%;國際業務同比增長28.6%。

  轉型期平衡成關鍵

  「順豐控股的轉型升級戰略符合物流行業內在規律和趨勢。」徐勇表示。

  然而,即使在戰略本身方向正確情況下,如何經營至關重要,平衡短期利潤和長期投入並不容易。

  順豐控股方面表示,公司在2018年加大了在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這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但均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前瞻性投入,有利於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的利潤水平。

  楊達卿則表示,直營模式下的重資產投資消耗,尤其包括機場這類戰略性、長期性投資,使得順豐面對得整體固定成本底盤加大,負債率上升。不過,目前順豐的負債率是可控的安全區間。

  2018年財報顯示,順豐控股報告期末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由2017年底的46.23%上升至2018年底的48.45%。

  順豐控股方面表示,順豐在2018年三季度末的資產規模高達660億元,目前的負債率和全球著名的直營快遞企業相比,仍屬較低水平。

  順豐方面還向記者解釋,日前公司公告擬在境內外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60億債券,只是申請一個額度,並不意味著全部發行,同時新發債券也會有部分用來置換已有的債務。

  另外,在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時,轉型中的順豐還面臨新的考驗。

  楊達卿向記者表示,對於直營式快遞企業來說,要加碼向智能物流設備和設施領域投入,抓緊向數字經濟換道,不然,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傳統的重人力和重投入帶來的是重包袱。

  事實上,2018年,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達27.23億元,研發人員人數為5139人(含外包)。同期,申通、韻達、圓通甚至包括德邦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尚不到1%。

  順豐方面向記者表示,順豐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已經建成了大數據整體生態,成為順豐天網、地網、信息網的「黏合劑」。

  楊達卿認為,「目前順豐仍然是盈利奶牛,但經濟下行壓力下,仍需要考慮戰略投資與短期穩健的矛盾。」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順豐與「阿里系」針鋒相對 快遞界一哥或被京東物流「逆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順豐都是國內快遞行業當之無愧的「一哥」,追趕者眾多。目前,這一格局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雖然順豐的領先優勢尚在,但與圓通、中通、申通這些「阿里系」快遞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不願意將「一哥」的地位拱手讓人的順豐,在近期持續加碼電商件,將唯品會60%的電商件收入囊中,與「阿里系」快遞公司搶奪市場份額。
  • 「快遞一哥」順豐負債300億幕後真相?
    最近,「快遞一哥」順豐的負債總額急速升高,引發了各界的爭論。根據順豐2018年三季度報,僅僅這個季度,負債就飆升了近50億,其負債總額已達308.7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46.77%,同比提高23.25%,遠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而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快遞行業,近50%的資產負債率實屬罕見。
  • 順勢而為:順豐物流的「機遇時代」來了
    大型企業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戰略,對產業鏈條上的物流(包括原材料零件的供應商、製造 商、批發商、零售商等)進行統一管理規劃,物流的主體思想從Logistics過渡到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第四方物流公司雛形開始產生。龍頭公司大多在這個階段開啟了橫、縱向收購的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路程。美國也因此完成了從物流大國到物流強國的升級。
  • 中國快遞「一哥」突然發布新規,新一輪價格戰正式打響,望周知!
    中國快遞「一哥」突然發布新規,新一輪價格戰正式打響,望周知!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行業隨之崛起,快遞行業就是其一。眾所周知,電商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它崛起的同時,眾多與其緊密相連的行業撲面而來。
  • 順豐的新對手:騰訊的「企鵝物流」來了?
    「雙12」剛剛過去,一件件快遞又如雪花般降落千家萬戶,快遞小哥更是通宵達旦加班,只為提高派送效率。正當我們開心拆著快遞的同時,還傳來了騰訊或進軍物流行業的消息!以後寄快遞,找騰訊?儘管只是申請商標,但騰訊這一小動作,更多的是被大家猜想其要進軍物流業,還有網友調侃「以後寄快遞,就找騰訊」。放眼整個物流市場,順豐、京東、菜鳥網絡等都是其中佼佼者,卻鮮少見到騰訊親自上陣搞物流。倘若此番騰訊真的要進軍物流行業,勢必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 京東物流巨變,購買40架飛機24小時運送快遞,打的順豐措手不及
    說起快遞大家都不陌生,各大快遞公司都在激烈競爭著,最具有帶代表性的快遞領頭羊目前來說是順豐。自從順豐公司上市以來,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順豐快遞在這個網絡時代的扶持下做好了服務,做好了保障,它貼心的服務讓廣大消費群體對順豐的信賴一直是良好的。
  •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從2010年至2016年,在電商業的帶動下,中國快遞業務量均保持著50%以上的同比增長,於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目前佔據全球40%的市場。 10萬億元規模的物流行業的細分領域眾多,包括採購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等。同時市場佔有率高度分散,社會認知度較高的物流企業集中在銷售物流領域,如順豐、通達系、德邦等。
  • 中國物流霸主誕生:超越三通一達和順豐快遞,一年營收2437億!
    推薦語:人家送的就不是私家快遞,不是私家快遞,不是私家快遞,重要的事情說三次以上下文轉載自作者:小勇的科技世界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中國物流霸主誕生:超越三通一達和順豐快遞,一年營收2437億!在國內的快速物流市場上,不僅誕生了順豐快遞、京東快遞這樣的快遞巨頭企業,而且還有三通一達等眾多的快遞龍頭企業;一直以來,國內快遞物流市場的發展都是比較繁榮的;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名單」。根據榜單顯示,2020年中國50強物流企業的排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上榜的門檻則高到37.1億,其中排名榜單前十名的企業可以說每一個都實力雄厚。
  • 快遞物流2018:中通、蘇寧上紅榜;圓通、順豐上黑榜丨聚投訴報告
    據此,聚投訴同時將蘇寧物流評為2018年快遞物流行業最佳客服。   順豐速運   投訴量:192件   解決量:30件   解決率:15.6%   查看投訴數據   2018年,順豐速運在21CN聚投訴上的有效投訴共192件。投訴集中反映順豐快遞破損索賠難、服務態度差、未按時送達、快遞丟失等問題。
  • 順豐控股首份年報亮相
    這份同業中最優的經營成績單,使得順豐作為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的地位再次強化。在電商快遞方面,順豐控股堅持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定位,向目標客戶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綜合物流服務,極致客戶體驗,與蘋果、華為、小米、中興、優衣庫、李寧等企業的電商平臺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在中高端電商快遞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
  • 一周物流大事件丨順豐回應信息洩漏風波,熊貓快收、閃送等宣布……
    1、順豐回應「信息洩露」風波近日,在「暗網交易市場」網站上,一個ID為「bijiaodiao1688」的暗網用戶售賣順豐快遞數據,賣家稱掌握了順豐快遞客戶數據總量高達3億條,售價兩個比特幣。據賣家介紹,這些數據包括順豐快遞寄件人、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個人信息,交易可以選擇先「驗貨」,驗貨數據量為10萬條,驗貨費用0.01個比特幣。目前,已有10個帳號驗貨。順豐公司已報警。9月1日,順豐集團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公司已第一時間報警,經技術手段交叉驗證,暗網所售數據非順豐數據。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胡潤中國500強民企:7家物流快遞公司...
    培育綠色商業,發展綠色包裝,推廣使用標準化、減量化和可降解包裝材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國內外快遞物流、知名電商、供應鏈和品牌連鎖企業到雄安新區、河北自貿試驗區各片區、綜合保稅區等優勢區域,設立區域總部、大數據中心、結算中心、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和智慧物聯網技術中心;完善城鄉便民服務網絡,深化「郵政在鄉」和「快遞下鄉」工程,推動「快遞進村」「快遞入區」工程等多方面要求。
  • 順豐也要來香港了?王衛內地富豪第九,快遞出海加速!
    來源:新浪港股11月17日消息,順豐控股擬赴港上市,公司股價在A股直線拉漲,截至發稿,順豐控股由此前跌3%直線拉升,一度,最新市值3645億元。知情人士透露,順豐控股正考慮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該公司一直在考慮多種選項,包括在港二次上市,可能募資約50億美元,或者將快遞業務在港IPO。據悉,順豐已經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順豐未回應置評請求。
  • 毀掉順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做國際物流
    原標題:毀掉順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做國際物流 要聞 毀掉順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做國際物流2018年10月31日 21:35:27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 毀掉順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做國際物流!
  • 傳順豐巨資收購新邦物流,成立「順心」公司加碼快運!
    高大全攜手小而美「從國際物流企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大型企業向綜合化轉型、中型企業向專業化、小型企業向個性化轉型是主流發展趨勢。」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近幾年,順豐逐步豐富自身的產品結構,相繼上馬重貨、冷鏈、倉配等業務。「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快運是順豐各業務板塊中較為薄弱的一個。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菜鳥、順豐等被擬認定為2020年度郵政...
    菜鳥、順豐等被擬認定為2020年度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近日,根據《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國郵發〔2019〕21號)和《國家郵政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度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工作的通知
  • 洛陽連發四份物流轉型方案:鼓勵順豐等在洛設區域總部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陶紀燕3月7日,記者從洛陽市政府網站獲悉,洛陽市政府一連發布《洛陽市促進物流業轉型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洛陽市冷鏈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冷鏈方案》)、《洛陽市電商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電商方案》)、《洛陽市快遞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快遞方案》)等4份物流轉型發展方案,旨在促進洛陽冷鏈物流、快遞物流
  • 親測:現在活魚能用順豐快遞了?操作方法大有門道
    如今,電商成為一種可嘗試的渠道,但卻要面臨快遞問題:如何快速的讓一條鱘龍魚快速的送到消費者手中呢?畢竟,高價值的水產,更強調鮮活帶來的口感。近期,物流指聞就收到這樣一條通過順豐快遞的活鱘龍魚。怎麼做到的?我們先通過一個視頻了解下:01如何快遞一條活魚?
  • 大件快遞明爭暗戰正酣,順豐中通德邦優速誰能笑到最後?
    德邦2017年年報將大件快遞的市場「潛」景說得很清楚了——◎市場規模龐大:隨著消費升級的發展,電商產品滲透率在逐步深化,大件商品物流迎來春天,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信息,中國大件物流2015年的市場規模達8943億元,2015年B2C電商大件物流總費用120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65%。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蘇寧物流推出的共享快遞盒 順豐電子運單結構從3層減至2層,節約原紙約1400 噸。 此外,填充氣泡膜方面,順豐用葫蘆氣泡膜代替常規氣泡膜,能節省原材料約 2000 噸。蘇寧物流則優化了快遞包裝內的填充物,單顆氣墊膜厚度減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