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街頭拒絕救助 身份竟是職業乞討者

2020-12-01 央廣網

  關注流浪老人,昨天我們接到市民楊大姐提供的線索,在泰山路與遼寧路交叉路口,有位流浪漢已經躺了好幾天,我們記者也感到了現場,可是無論怎麼勸,老人就是不願意跟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走,而且更讓我們不解的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似乎對老人很熟悉,難道是老相識?咱們接著往下看!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能容忍一個人將乞討當做一種生活,犧牲人格尊嚴去換取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不允許有人將乞討當做職業,靠欺騙別人的同情來致富。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僅欺騙了人們的善良,更可能使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失去被救助的機會!

  這位流浪老人,張文榮已經很熟悉了。這些年來,他和同事幾乎掌握了島城所有街頭流浪人員的基本情況。他們中的大多數,因為遭遇變故而被迫流浪。但還有一個小群體,卻是以流浪乞討為職業的人。

  110巡邏民警,也確認了流浪老人職業乞討者的身份。入冬以來,警方接到的市民報警數量並不少,可每一次出警,都是無功而返。因為職業乞討者們,早已習慣了和救助部門打太極,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救助。

  帶著孩子一起乞討?流浪老人的話,讓人吃驚。在他的觀念裡,乞討似乎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而他的三個孩子,每逢節假日,也會兵分三路沿街乞討。一天下來,收入非常可觀。

  放大身體的微小殘疾,寧願放下尊嚴去乞討,也不想吃苦受累勤勞養家,討錢比賺錢更容易,這樣的想法,驅使著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幾乎每一個街頭流浪人員,都有嗜酒抽菸的惡習。救助站裡雖然衣食無憂,但卻禁菸禁酒。更重要的是,每一名受助人員最終都會按照國家規定被護送回原籍地。而這,也正是外來職業乞討人最排斥的事情。

  臨沂、濟寧、貴州......張文榮說,近年來,青島的流浪職業乞討人員逐漸形成了分區域、劃幫派的特點。他們有組織、有目的的分布在青島的各個區域,成為了這座城市裡最頑固的「牛皮癬」。而對於這類人群的管理和安置,是救助部門最頭疼的事兒。

  歷經一個半小時的勸導無效,流浪老人執意拒絕救助。後來,乾脆撇下一地的「行李」,朝著遠處漫無目的地走了。雖說,這次夜間救助宣告失敗,但過程中突顯的問題卻值得我們反思。該如何面對這些日益增多的「職業乞討者」?人們單純而美好的愛心,又該安放在何處呢?

相關焦點

  • 知情人士稱九成以上流浪乞討者均為「職業乞丐」
    常年負責該路段流浪乞討者救助的城關區民政局救助辦的工作人員說,「這些『孝子』出現已有一年時間,有四五個中年男子輪流磕頭,還僱用了幾個婦女裝扮生病的『母親』」。令人驚訝的是,從寒冬臘月到陽春三月,「孝子幫」的悽慘離奇身世更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變換版本。  據救助辦工作人員介紹,有九成以上的流浪乞討者都是職業乞丐,「不願接受救助,一勸就走,你一走他們又回來。」
  • 深圳擬分類救助流浪乞討者勸返職業乞丐
    深圳擬分類救助流浪乞討者勸返職業乞丐 此次條例增加了「流浪乞討人員生活救助」和「災民生活救助」兩章內容。根據規定,救助站應向乞討人員提供必需的食物、住處以及醫療救治等等。同時,災民每人每天可領取20元的基本生活費,投靠親友解決住宿的每人每天可領取50元補助。
  • 廣州搜救隊救助街頭流浪露宿者 遭乞討者嫌囉嗦
    寒夜,冷風刺骨,行人稀少,而他們,這些廣州街頭的流浪漢們瑟縮發抖著,躺臥在薄紙皮下,冷得臉青唇白,幾乎話都說不出來,但他們的大多數,還是只願意接受棉衣棉被等愛心物品,卻不願到救助站避寒。  昨晚, 廣州開展2014年全市冬季街面聯合救助專項行動,民政部門首次聯合社會力量救助街頭流浪露宿者。
  • 救助站床位多空置流浪人員凍死街頭
    本報寧波專訊救助站床位空置,但卻有流浪人員因夜間露宿街頭受凍致死。這是昨天發生在寧波的一件事。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救助站床位多數空置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專門收容救助流浪人員的寧波市救助管理站。記者看到,救助站內有近百張床位,空置的卻超過了三分之二。救助站業務科的黃科長說起這些顯得有些無奈。
  • 廣州救助站故事:職業乞丐進站就數錢[圖]-救助站 救助管理站 職業...
    曾強攝  揭秘救助流浪乞討者「最後一道防線」,救助管理站———  在廣州,每天都有一些以乞討為職業的人、被操控乞討的人,以及因務工不著、被騙被搶、財物丟失、尋親不遇、拾荒、流浪等各種原因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人,主動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或者被流動救助服務隊護送進站受助。
  • 近半年全國救助流浪乞討者77萬人次 未發生極端事件
    近半年全國救助流浪乞討者77萬人次 未發生極端事件 2017-05責任編輯:官志雄   中新網5月5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李保俊今日指出,據統計,自2016年10月下旬至2017年4月上旬,全國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
  • 安順市救助管理站:給街頭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
    近日,天氣寒冷,為了給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一個溫暖的家,安順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並與公安機關、城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對安順兩城區主要街道及車站、廣場、集貿市場、河道、天橋等處開展巡查救助,給流浪乞討人員送禦寒物資,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給予救助。
  • 廣州救助站故事:職業乞丐進站就數錢(圖)
    在廣州,每天都有一些以乞討為職業的人、被操控乞討的人,以及因務工不著、被騙被搶、財物丟失、尋親不遇、拾荒、流浪等各種原因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人,主動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或者被流動救助服務隊護送進站受助。  他們從進站到出站,不僅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還能夠提供乘車的憑票返鄉,其中,特殊受助對象還可以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返回家鄉。在受助期間,他們的生活狀態如何?
  • 給流浪人員送棉被和食物
    為紮實做好冬季救助管理和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保障流浪乞討人員順利過冬。1月7日晚上,大埔縣民政局聯合縣衛健局、縣城綜局、縣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共同開展「寒冬送溫暖 關愛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行動。
  • ...站冬季街頭救助方案出臺 巡查小分隊出動 上街勸導救助流浪人員
    貴陽網訊 12月2日,記者從貴陽市救助管理站獲悉,該站《2020——2021年冬季街頭救助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近日出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確保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受助、溫暖過冬。
  • 流浪大師真實身份是什麼?抖音流浪大師背景資料
    最近在抖音上突然火起來一位流浪大師,以「精通」古典走紅,3月20日,近百名主播微商聚集,許多網紅美女都爭先跟流浪大師合照,並且在網絡上迅速的傳播,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流浪大師是誰,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這裡有熱飯、暖被、空調 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寒潮應急預案
    寒潮來襲,街頭乞討者和臨時遇困而流落街頭的人員過得怎樣?記者從寧波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嚴寒天氣下的救助管理工作,防止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外來臨時遇困人員因無家可歸露宿街頭,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已於日前啟動了寒潮應急預案,開展寒冬救助專項行動。
  • 標準化建設 促進鎮江流浪救助提質增效
    2018年10月,鎮江市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廳確定為全省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標準化試點單位,2019年10月順利通過省民政廳中期評估。《困境未成年人評估規範》是該站制定的眾多標準中的一項。今年1月,由鎮江市救助管理站制定的《困境未成年人評估規範》通過市級地方標準驗收,為全市未成年人困境評估提供了有效依據,滿足未成年人健康發展的需求。
  • 抖音流浪大師真實身份揭露
    抖音流浪大師真實身份揭露 日前,一位「通古博今」金句流浪漢走紅,其人名為沈巍,僅僅幾天時間就迅速在抖音上流傳開來,雖然身為流浪漢,但是他說出的話語可以看的出來讀過很多書,涉獵範圍也很廣,因為紅的太快
  • 嶗山區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人員救助行動
    1月6日晚,氣溫已降至零下12攝氏度,為做好極端寒潮天氣期間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嶗山區及時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區民政局、各相關部門及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地下通道、公園廣場、橋梁涵洞、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巡查,為露宿街頭和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實時救助、幫扶,切實防範流浪人員凍傷亡等極端事件發生。當晚,在海爾路一處高架橋下,巡查人員發現一名男子衣著單薄並蜷縮在牆角,地上僅有一床被褥。
  • 外地男流浪街頭 民警送其救助站
    本報訊(記者辛欣通訊員王楠)身有殘疾的江蘇籍男子劉某誤打誤撞來到太原,餓著肚子,流浪街頭。無奈之下,他報警求助,想回老家。9月7日,廟前派出所民警出手援助,將劉某送往救助管理站,並幫忙辦妥了相關手續。當天下午,劉某向廟前派出所報警求助,希望民警能把他送回江蘇老家。
  • 寒潮再襲 極寒天氣下溫暖救助流浪人員
    極寒天氣給流浪乞討人員帶來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市民政部門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強街面巡視,加大對城市流浪人員的救助力度。20多位工作人員,帶著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資,即將對這裡的流浪人員進行救助。寒風中,大家沿著廢棄的鐵道走了300多米,終於在鐵道旁的一處窩棚裡發現了一位流浪的老人。流浪人員:我這裡沒問題,我不上救助站。由於我國救助法施行「自願救助」的原則,對於確實不願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只能為他們提供救助物資,不能強行實施救助。因此,在老人拒絕去救助站後,工作人員就為他送上了棉衣棉被和口罩。流浪人員:哎呀,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啊!
  • 面對「王炸級」寒潮 濟南民政走上街頭救助流浪人員溫暖過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1月6日晚,氣溫已逐漸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當晚,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義洪到市救助管理站,與工作人員一同開展極寒天氣流浪乞討救助街面巡查工作,查看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對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
  • 哈爾濱小動物保護協會被迫關門 七千餘只狗流浪街頭待救助
    本報訊曾以倡導「珍愛生命、寬仁愛物」為宗旨的「哈爾濱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在掛牌成立兩年多來,由於資金等原因,於日前被迫關門,被救助的10餘條流浪狗移交給了省犬類協會蓮花湖動物救助中心。目前,還有七千餘只狗流浪街頭期待救助。  據了解,「哈爾濱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是我省首家為保護小動物而創立的公益性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