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一片竹林帶活一個區域 綠水青山造就貧困戶新生活

2021-01-10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攝影報導

今年36歲的王正均,是烏蒙山區敘永縣原江門鎮大元村一社的村民,因父親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全家一度因病致貧。

「以前我們家住的是土房,有五六間屋,家裡就做點莊稼、砍竹子賣錢。因為交通不方便,讀書的學校也遠,孩子走路上學要將近兩個小時,每天很早就得起床。」2014年,王正均一家進入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2017年10月通過易地搬遷政策,搬遷入住江門古寨集中安置點,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在鎮村幹部及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王正均和妻子汪麗,進入了江門豆花一條街的餐館工作,夫妻二人每月能收入六千元左右。「現在孩子讀書方便了,老人看病也方便了,房子也比老家寬敞明亮許多,生活越來越好了。」

竹子砍伐收購後需加工成竹片才能投入生產。

易地扶貧搬遷 讓貧困村民生活重新開始

王正均一家搬遷入住的江門古寨集中安置點,就在敘永縣江門鎮旁邊,緊挨著G76夏蓉高速江門出入口,交通條件非常優越,目前已經搬遷入住191戶702人。

村民從原來的農村老家,搬入鎮上統一修建的集中安置點,家裡的莊稼因為遠已不方便耕種了,一家人如何開始新的生活,也就是「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不同的地方,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模式。

江門古寨安置點已搬遷入住近200戶,形成了新的社區。

江門古寨安置點,當地政府在這裡配套建起了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新建了全民預防保健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培訓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

另外,安置點外面的江門葷豆花一條街,依託於江門鎮周邊成片竹林帶來的綠水青山,以及桃花塢景區等旅遊資源,在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同時,也為安置點的村民們提供了眾多就業的機會。

而同樣離安置點不遠的江門竹漿廠,對於帶動搬遷貧困戶增收致富,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比如像王正均他們家,目前除了在餐館裡的打工收入,老家的竹林,每年同樣還可以繼續砍伐出來賣錢,一樣也能增加不少家庭收入。

江門古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高質量發展竹產業 激活當地豐富的竹林資源

「竹漿是取代木漿的一大漿種,竹漿產業是對人類社會具有貢獻的產業,竹子成林後可以持續砍伐,對水土保持、生態保護、固碳量具有重要貢獻。」瀘州永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廖潤生說,江門竹漿廠年產20萬噸高檔竹漿版,於2016年9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建成投產。每年20萬噸的高檔竹漿版,需要80萬噸的竹片,能助農增收5億元。

江門竹漿廠年產20萬噸高檔竹漿。

加工後成包堆放的竹漿版。

竹漿廠投產後能帶動二三產業7000多人就業。

在二三產業上,江門竹漿廠能帶動7000多人的就業,同時固定用工400多人,其中對貧困戶的招聘,放寬要求,提供適合他們的崗位,所有員工購買五險一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員工通過就業,技能得以提高、收入持續穩定。」

對於地處川南竹產業集群核心地帶的四川瀘州來說,全市竹林面積近400萬畝,保有量在全國都是位居前列。除了江門竹漿廠,當地還有竹筍加工、竹下經濟等產業,這些竹產業的開發利用,成功將當地的竹林資源激活,為烏蒙山區的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

相關焦點

  • 青島萊西:守住「綠水青山」造就「金山銀山」
    原標題:青島萊西:守住「綠水青山」造就「金山銀山」   冬日暖陽下的姜山溼地,雲捲雲舒,沙鷗翔集,蘆葦蕩漾裡,梅花鹿群留足湖畔自由嬉戲,水天一色間,如織遊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 各地林草頭條丨四川:扮靚竹林風景線,鋪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竹美、林活、民富扮靚竹林風景線,鋪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畫卷 8月,「大竹海」文旅發展聯盟大會在宜賓長寧召開,四川領銜4省40個竹產地縣(市、沐川竹海 (樂山市林業和園林局供圖) 活竹 風景線設「段長」責任到人 盤活竹資源提質增效 每天,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竹海村村主任李儉強
  • 小劉扶貧記:一粒米、一片竹林和一隻雞背後的故事丨脫貧攻堅 國企...
    在貧困戶家門口曬穀子、在竹林深處選通車路線、在養雞場謀劃「烏骨雞」銷路、在篝火旁和村民聊心事……都有小劉的身影。貧困戶劉玉興回憶,自己當時「提心弔膽從扶貧隊領了10畝田的谷種」 。 接下來,就是育秧、插秧、施肥……每一個過程,劉丁銘都盯得緊。等到水稻灌漿的時候,當地種植大戶楊長春找到劉丁銘,眉頭緊促說:「小劉,這個稻子長得跟以前的不一樣,看這長勢,產量怕是很低,會不會絕收呀?」 劉丁銘一聽,緊張得恨不能睡在田埂上守著。
  • 綠水青山成就巴山峽谷 文旅融合帶富一方百姓
    巴山大峽谷,一個守護著綠水青山,帶富了一方百姓的福地,也是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志春投身發展一線,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期待與壓力並重的開發之路巴山大峽谷,位於宣漢縣東北部山區,屬喀斯特地貌,海拔落差大,不便於傳統種植業發展,曾是全縣最偏遠、最落後、最貧窮的地區,"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是當地百姓長期以來的真實寫照
  • 一片「富順竹葉」賣兩元遠銷日韓 自貢將打造川南竹產業龍頭
    》一片竹葉賣兩元 日韓商人青睞用「富順竹葉」包裝食品經過採摘、清洗、晾曬等工序後,一片生長在富順縣騎龍鎮大田村的竹葉,出口到日本和韓國,就能賣到兩元的「天價」,讓本來一文不值的竹葉產生了經濟效益。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真實發生在富順當地的勵志故事。這些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田麻竹竹葉,原本毫無稀奇。
  • 綠水青山鳥啾啾 宜君人的「不動產」
    不僅我們這裡有朱䴉出現,太安鎮榆樹灣村,彭鎮花石崖村附近河道、福地湖等區域也陸續發現了朱䴉。瀕危珍稀動物朱䴉能在此棲息,就是宜君優質生態環境的最好佐證!」身材瘦削的楊龍山,眼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從1995年擔任護林員以來,楊龍山見證著林間的變化。「晴天一身灰,雨天路面到處是水窩子,偷砍濫伐時有發生,受附近礦區影響,只能看到野豬、野兔、野雞等小型動物。」
  • 「綠水青山」裡的浙江經驗:盤活美麗生態,溢出效應凸顯
    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證統一。」「兩山」理念的面世,開啟了餘村乃至浙江全省發展的新實踐。
  • 一個養驢基地帶富162戶貧困戶
    □本報記者 路子強  本報通訊員 楊 東  最近,高唐縣琉璃寺鎮大範村頻頻被人提起,原因有二,一是該村有個全市示範化養殖基地、省級無害化養殖場——萬龍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裡面養有黑毛驢3000多頭;二是該養殖場是全鎮162戶貧困戶的「經濟支柱」,這些貧困戶每年有3600元的收入來自這裡。
  • 喚馬剪紙剪出蒼溪新生活
    特色剪紙剪出百米長卷  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精神中,蒼溪巧用喚馬剪紙這一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組織當地非遺傳承人、新鄉賢、產業大戶、貧困戶代表、美術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百餘人,齊聚當地文化館,利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喚馬剪紙這一古老民間藝術形式,巧手繪剪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百米剪紙長卷。  蒼溪縣喚馬鎮綜合文化站站長陳忠見證了整個創作過程。
  • 萬物各得其養以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弄拉實踐
    曾經一片綠意與生機的弄拉變得越來越清瘦貧瘠。經過尋找適宜落腳生存之地的痛苦選擇,弄拉屯人還是決定堅守這片祖宗選擇的大山,想辦法把日子過下去。其實,弄拉人一直有著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兩大傳統:一是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把一個湯圓掛在門前樹幹上,在山泉出水口燒一炷香火,祈求樹木快長,清水長流。
  • 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基本路徑
    結合各地實踐及生態系統本身的功能特點來分析,綠水青山實現經濟效益的主要方式,大致可以概括為市場化交易、生態補償和社會回饋等三個路徑。市場化交易。市場交易形式是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最有效路徑。當前,生態產品市場化主要受到生態資源產權不明晰、生態產品交易市場不完善、生態資產開發不足等約束。對此,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解決。明晰生態資源產權,奠定生態產品市場化基礎。
  • 臺茶的海拔排名及區域
    因長年雲霧籠罩,溫度寒冷又冬季下雪之故,生長期長,造就茶葉葉肉肥厚特色,其口味甘醇,冷礦味特別重,味道帶有水果香,得天獨厚的色、香、味、甘特色。 3、杉林溪茶區。 一年只採收三次,海拔1800公尺,以龍風峽最具代表性,其次豬高寮、羊仔灣、獅頭湖、番仔田一帶。 4、阿里山茶區。
  • 民俗文化遊激活這裡的綠水青山
    原標題:民俗文化遊激活這裡的綠水青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觀自然風光、品歷史人文、住茅草民宿、吃滿漢全席,還可體驗農耕樂趣,享受採摘的喜悅……」11月17日,記者來到遼寧撫順市永陵鎮赫圖阿拉村,從茅草屋中迎出來的村委會書記羅天成饒有興致地對記者說,來到我們村,你能體驗到獨具特色的滿族民俗田園生活
  • 探索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新路徑 河南在淅川等6縣市開展生態產品...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李運海)記者12月23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在省轄丹江口水庫流域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同步開展理論研究,流域內的淅川、西峽、盧氏、欒川、內鄉、鄧州等6個縣市納入試點和研究範圍,以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新路徑,為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 聯達·西湖悅府|坐擁城市重點區域 享繁華美好生活
    核心提示:西湖新區開發至今,其中的人居價值在不斷發展中積澱、升華。居住西湖新區,尋覓都市風尚的樂活天地,商業、民生、生態、教育、休閒配套一應俱全,難得的醇熟都會格局,造就主城生活,盡享都會自在人生。
  • 竹林美景中的一個藝術村落——道明竹藝村
    從高空俯視整個道明鎮,你會發現一個在一片綠色的竹林中有著一座獨特的建築,這裡便是竹藝村了。竹林幽幽,小橋流水,遠離城市的喧囂繁華,於青山綠水間,瑟瑟竹林間,竹藝村就是你尋找的那一片靜地。如今的竹藝村內旅遊項目更加豐富,建築清新、獨特、有創意,加上其坐落於張三丰道場的無根山腳下,擁有綠蔭如海的竹林,清澈不竭的山泉,種滿瓜果蔬菜的菜畦,以及散落在林間的川西民居,可賞鄉村田園美景,可品地道鄉村美食,無比的舒適與閒情,這些無不吸引著遊人前來打卡。
  • 竹林裡面除了竹筍還有另一個美味,小小一個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竹林裡面除了竹筍還有另一個美味,小小一個的,你知道是什麼嗎?在自然豐富的野外,總是存在著很多的美味,這些美味可能是路邊常見的野草,或者田間的野菜,又或者是樹上的野果子;當然了不管是哪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味道。
  • 田東│光伏電板變身「存錢罐」,「陽光收入」點亮貧困戶新生活
    李玲口中的右江魚梁庫區裡拉溝水面光伏扶貧項目,是廣西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其中由深圳扶貧協作幫扶資金1000萬元入股,每年獲得保底紅利180萬元,並通過篩選直接分到600戶貧困戶和貧困村當中,讓貧困戶享受光伏發電帶來的長期「陽光收益」。
  • 平頂山市魯山縣引進「茄子樹」 帶富「貧困戶」
    據這片「茄子樹」的技術顧問——來自河南省生態農業委員會平頂山地區負責人田國卿介紹,這種茄子叫做「耀光四號」,是河南躍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引進的新品種,屬於早熟、高產、抗病、稀植型;營養價值豐富、口感佳;生長周期長、掛果率高;抗黃萎病、青枯病等土傳病害;耐儲藏、可以長途運輸。如果秋後不刨掉老根,它能夠在第二年發出新芽,連續三年結出茄子,因此被農民朋友們稱為「茄子樹」。
  • 「後浪」課堂 | 杜鵑:綠水青山下 繪就小康夢
    ,今天,我給大家宣講的主題是:綠水青山下 繪就小康夢仁皇山街道,位於旄兒港河畔、仁皇山腳下,南望金蓋北眺太湖,是湖州市政府和市直機關的駐地。大家都知道,咱們湖州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15年來,我們一邊堅持走綠色生態的發展道路,一邊通過全力建設「六個仁皇」的品質目標,來提升咱們居民的全面小康水平。今天呢,大家就跟我一起來聽聽仁皇山街道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看看居民的小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