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與未成年人 | 《民法典》中關於收養條件的變化,你了解多少?

2021-01-10 澎湃新聞
民法典與未成年人 | 《民法典》中關於收養條件的變化,你了解多少?

2020-10-15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菰娘普法·幸福萬家|法理姐說

微課堂

今天菰娘帶你走進

2020年第 三十四期

《民法典》對於收養條款的制定

實際上考慮了兩大因素

一個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

第二個是考慮計劃生育政策的修改和變化

同時

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

無論是《收養法》還是《民法典》

都予以明確規定

體現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理念

本期

菰娘將帶領大家

了解《民法典》中

關於收養條件的一些變化

主講人

湖州市人民檢察院

第六檢察部(未成年人檢察部)

主任 魏冠卿

01

對收養人的要求發生變化

《收養法》規定:收養人必須無子女,且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民法典》將「無子女」的收養條件放寬為「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將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放寬為「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增加了收養人「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的規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有撫養、教育和保護被收養人的能力;

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

年滿三十周歲。

《收養法》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為了增加對男性未成年人的保護,《民法典》將本條規定將男性收養女性的適用範圍拓展到了收養異性子女。民法典第1102條規定:「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02

收養的未成年人對象擴大

《民法典》第1093條規定,可以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範圍增加了「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刪除了「被收養未成年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這樣可以保障更多的情況特殊、有迫切被收養需要的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成長環境。

03

徵詢被收養人意見的年齡下調

《民法典》第1104條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將徵詢未成年人意見的年齡由原來的10歲下調2歲,更加考慮和尊重孩子的主觀意願,因為相應的8周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具備了最基本的辨別能力。

04

新增收養評估

《民法典》第1105條: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係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係當事人願意籤訂收養協議的,可以籤訂收養協議。

收養關係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收養評估。

增加收養評估可以從源頭保障收養行為更有利於被收養者。期待著全國範圍內收養評估標準、評估流程的出臺。

《民法典》明確了國家監護的理念,進一步賦予了民政部門公職監護人的法定地位。狹義上,這種公職監護人的法定職能是指在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時,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廣義上,則還包括由民政部門代表國家,按照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的要求,在未成年人監護與收養中承擔著監護監督、監護變更、託底保障、登記評估等職責。

主辦:湖州市婦聯

來源:湖州民政

監製:市婦聯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民法典與未成年人 | 《民法典》中關於收養條件的變化,你了解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嗎?
    《民法典》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納入到婚姻家庭編中,不僅明確了收養制度的基本原則,也對收養的具體規定進行了修訂和完善,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保障了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收養制度的一個巨大進步。今天,我們來聊聊《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的新規。
  • 【民法典】第19期:條件放寬、範圍擴大,收養規定的那些新變化!
    【民法典】第19期:條件放寬、範圍擴大,收養規定的那些新變化!自我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以後,《民法典》也與時俱進地放寬收養人的條件,即一名子女的家庭也可收養。同時,無子女家庭可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家庭可以收養一名子女。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範圍擴大
  • 【楚風法韻】民法典收養條文之利弊分析
    通過走訪調查,目前確定核實以下幾點事實:1.韓某某並非未成年人,真實年齡已22周歲,見鮑某某時年滿18周歲。2.兩人實際同居,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鮑某某的行為構成性侵犯罪。3.鮑某某明知不符合「收養」條件,自認為韓某某是未成年人仍以「收養」為名與她交往且發生性關係,嚴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和公序良俗,應當受到社會譴責。
  • 民法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
    民法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零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四條規定,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實施後,被收養人還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年齡限制嗎?
  •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42條重要變化你肯定不知道!
    每個人的每項權利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臺民法典,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那麼即將發布的《民法典》到底有哪些改變呢?
  • 民法典微學堂丨《民法典》生效後,已有一個子女,仍可收養
    我們夫婦身體健康,無任何犯罪記錄,近期想要收養一個女兒,不知道是否可行?《民法典》對這方面有什麼新規定?管律師答覆:《收養法》第六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年滿三十周歲。」
  • 民法典來了|潘傑: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但與此同時,民法典規定的人格權又充分體現了開放性,例如,對於自然人而言,第1002條生命權的規定中,增加了「生命尊嚴」的內容,使已有人格權的內涵得到了發展變化。健康權的內容由過去強調身體健康,調整為身心健康,增加規定「身體權」。又如,權利類型的發展變化,隱私從利益上升為權利;明確規定了個人信息、聲音的保護等新生人格利益。
  • 【民法典 她權益】「典」亮婚姻,《民法典》這些變化跟女性權益息...
    編者按 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的一生息息相關,對維護女性權益至關重要。 法律專家、知名律師結合女性生活實際,深入解讀民法典,希望讀者朋友學懂民法典、用好民法典,讓民法典成為我們幸福生活的堅實保障。
  • 民法總則草案正式出爐 爭取2020年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民法總則草案正式出爐 爭取2020年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原標題:   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編纂民法典的任務要求,編纂民法典列入了調整後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 浦江普法卡通形象代言人pupu帶您了解《民法典》!!!
    浦江普法卡通形象代言人pupu帶您了解《民法典》!!!在民法典施行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九部民事單行法將同時廢止。讓我們一起了解民法典如何看待人、家、社會、國家、人類、自然……
  • 《民法典》解讀18: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其中第一款是拆分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一款而來,第二款是繼承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修改而來,只是將其中「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修改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本條兩款規定均是對民法通則規定的承繼和發展,不是創新性規定。民法典立法過程中,對於是否保留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存在重大爭議,梁慧星認為應繼續保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擬制制度。
  • 關注民法典③|擴大被收養人範圍 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或將減少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法典草案說明,本次民法典草案中對收養共有4條最新規定,其中,被收養人的範圍由原來的僅限於14周歲擴大為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均可被收養。為何要擴大被收養人年齡範圍,這一變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此,太琨創始合伙人、太琨律(成都)所主任朱界平律師認為,將14周歲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收養對象,或將減少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現象,也更能體現收養的制度價值,實現「幼有所養」。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轉需
    (第278條、第281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施行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88處重要變化,你...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四)增加規定最有利於被收養人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條規定:"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
  • 王歌雅: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價值闡釋與制度修為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婚姻家庭立法理念的傳承,將「實現自然人在這個領域內的人權和家庭和諧」。1.實現了立法理念的延續性傳承立法理念,是婚姻法的立法傳統,也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秉持的原則。立法理念集中體現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基本原則中,即「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 東海漁嫂微說法 | 民法典解讀之收養編
    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實施,於1999年4月1進行了修正,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民法典中的收養編與之前的收養法相比有哪些亮點呢?我們和律師媽媽團舟山分團的林興平律師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總體變化《民法典》第五編第五章對收養關係的成立、收養的效力、收養關係的解除作了規定,並在現行收養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有關制度:一是擴大被收養人的範圍,刪除被收養的未成年人僅限於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修改為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均可被收養(
  • 學習民法典丨想要收養一個孩子,怎樣才合法?
    來看看今年5月28日通過,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於收養是怎麼規定的吧↓怎麼樣的(哥哥)未成年人能被收養呢?【被收養人的範圍】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李尖尖可以收養一個哥哥嗎?當然不行。
  • 這些網際網路平臺,如何學用《民法典》?
    6月3日,騰訊網絡安全與犯罪研究基地製作的原創圖解《一圖讀懂〈民法典〉中的網絡安全》在其公眾號上發布,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對民法典中涉及網絡信息安全的條文進行展示與解讀,獲得廣泛關注。此後,騰訊公司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為公司員工講解民法典編纂背景,並針對網絡安全相關的條文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