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近,宜春市奉新縣赤岸鎮的村民向《都市現場》反映,2020年七八月份的時候,當地政府部門對他們村裡的一條河道開始進行治理,但是,馬路旁邊卻突然搞起了一個洗砂場,運輸車進進出出,導致道路泥濘不堪,他們想問,為何河道治理現在卻變成了洗砂賣砂呢?
12月23日,都市頻道記者在奉新縣赤岸鎮徐家村附近的黃砂港內看到,一家露天的洗砂場正在作業,渣土車把泥砂從上遊河道內取出,運到洗砂場進行清洗,再由運輸車將清洗好的細砂賣到工地上。
記者注意到,由於洗砂場靠近馬路,來來往往的運砂車導致道路非常泥濘,橋面也出現了汙損。附近村民說,洗砂場是2020年7月份開工的,他們當時都很反對,洗砂場的存在,讓他們出行很不方便。
宜春市奉新縣赤岸鎮徐家村村民翟師傅:全部是泥巴,我們上班下班的人啊,摔跤啊,他們都不管了嗎,我姐夫都摔傷了住院。
村民翟師傅說:「清理河道是可以啊,但是賣砂就是給我們村裡2萬塊錢,就這樣路都壓壞了。」記者了解到,這家洗砂場是奉新縣國資局全資子公司奉新縣奉砂砂業開發有限公司開辦的,負責人說,他們正在實施的是政府的河道治理項目,是政府在洗砂賣砂,賣給商業項目是90元一噸,賣給農戶是75元一噸。
宜春市奉新縣奉砂砂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廖述明告訴記者,在河道治理的同時洗砂賣砂,是奉新縣政府開會確定的,目的是為了支付河道治理的工程款,明年三四月份可能就結束了,因為是臨時項目,所以原料、成品、泥土廢料都是露天堆放的,對村民的影響難以避免。
宜春奉新:洗砂場屬政府項目 被指多處不達標
記者從江西省河道湖泊管理局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和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允許地方政府對河湖整治提取的泥砂加以利用進行銷售,但是也要符合環保方面的要求。那麼,奉砂公司在黃砂港的這個洗砂場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呢?
12月23日下午,奉新縣生態環境局監察大隊工作人員在接到記者反映後,來到了黃沙港的這處露天洗砂場,在進行現場查看之後,他們發現洗砂場的汙水排放存在問題,所謂的沉澱池效果很差,洗砂場將汙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渾濁,下遊泥砂堆積嚴重。
宜春市奉新縣生態環境局監察大隊副大隊長餘四堂告訴記者,這個露天洗砂場可以說是非常簡陋,連最簡單的圍擋都沒有,這也是不符合要求的。餘四堂表示,雖然說中小型河道治理項目屬免於環評管理的項目,但是,新開的這個露天洗砂場還是要辦理環評手續的,而奉新縣生態環境局從未收到過奉砂公司的任何報批手續。
記者注意到,根據《江西省河道採砂管理條例》規定,開採河道砂石應當隨採隨運,不得在河道內擅自設置砂場、堆積砂石或者廢棄物。但是,目前洗砂場內堆放了不少清洗河砂後留下的泥土,存在安全隱患。
對於這個情況,作為屬地政府,赤岸鎮政府表示,他們沒辦法要求奉砂公司嚴格落實所有法定要求,只是承諾,會在洗砂場關閉之後,給村民新修一條馬路。
主播點評:面對違規 為何不以為然?
在河道治理的同時,對開採出來的砂石進行銷售,既可以利用好砂石資源,又能保障市場供給、穩定市場價格,這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事情如何做,應該遵守一些什麼規範,規定還是很明確的。然而,在奉新縣這些規定並沒有被遵守,群眾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群眾投訴之後,不管是洗砂場的開辦方---奉新縣奉砂砂業開發有限公司,還是屬地政府---奉新縣赤岸鎮政府,似乎都有些不以為然。對此,相關監管部門是不是應該主動履行自己的責任呢?對於此事,《都市現場》將會繼續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