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躲貓貓」,學校、家長又很支持,教育部禁令落實有點難

2021-01-15 專車直達

培訓機構「躲貓貓」,學校、家長又很支持,教育部禁令落實有點難。

教育部每年都會發出一個通知,規範整頓中小學生全國性的各項競賽活動,隨後各省市教育廳也會相應發出類似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的中小學生競賽必須報備審批,否則就是違規;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以此舉辦競賽輔導;學校招生不得以競賽獲獎成績作為招生依據。

同時對各級各類競賽實行清單時管理,羅列出所有經過審核的競賽項目,不在清單上的全部是不合法競賽;通知提醒家長明辨是非,切勿上當受騙。按照這樣的整頓管理措施,中小學生競賽的亂象應該得到有效遏制了;但是,事實上競賽禁止了嗎?競賽成績和招生沒關係了嗎?校外培訓機構沒有競賽輔導班了嗎?

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教育廳的整頓措施雖嚴厲,但現實效果很微小,各級各類競賽依然存在,難道有人竟敢如此明目張胆公然無視教育部的禁令?當然不敢明目張胆,但好多校外培訓機構能量確實大,也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和教育部門玩起了「躲貓貓」遊戲。

不是說不能舉行競賽嗎?好啊,我不舉報」奧賽「競賽及培訓,我就舉行」研學活動「」闖關活動「」創新思維訓練營「,等等。這些活動名稱都很高大上,符合如今教育導向,咋一看都是寓教於樂的活動,都是拓展學生視野開發學生思維的活動,實質上就是徹頭徹尾的」奧賽「性質的競賽活動。

那麼如何讓家長心甘情願掏錢參加培訓參加競賽呢?很簡單,只需要和升掛鈎就行,但這個又不能明目張胆額,否則就是違規了。校外培訓機構通過公關手段,獲得某些名校的認可,只要在某某培訓機構培訓參加競賽的,就有入選某某名校的資格,至於如何錄取,當然要看培訓競賽成績了。

為了規避風險,所有的證書都不寫成獲獎證書,只寫明參加過幾期」研學活動「或者幾期」闖關活動「等,獲得了幾顆」小星星「。這個」幾期「和」幾顆「是大有玄機的。這類培訓是實行淘汰制的,能一路」闖關「的自然是優勝者,能獲得較多」小星星「的自然是獲獎等級最高的。

哈哈,鑽空子的智商真的高!這類」黑話「,家長學生懂,名牌學校懂,培訓機構當然更懂。表面上沒有了各級各類的競賽,實質上各級各類競賽」從沒離去「,只是不斷頻繁地換馬甲而已。

校外培訓機構」躲貓貓「手段高明,當然得到許多家長的推波助瀾,家長們儘管花費了時間和金錢,但確實得到了孩子入讀名校的資格,自然會支持了;學校選擇生源有了依據,獲得了優質生源。這樣的」躲貓貓「是多贏啊!因此,教育部的有關禁令就這樣被迫形同虛設了,實施起來確實有點難度了。

這樣的情形在各地普遍存在,這種現象的存在好不好呢?由聰明的網友們判斷吧!

相關焦點

  • 禁令之下 民間奧賽「躲貓貓」
    本報訊(記者 柯美傑 實習生 孫紅玲)武漢奧賽禁令出臺多年,但仍難擋小學奧賽熱。場地轉移 考點玩起「躲貓貓」今年,由於在公辦中小學和高校難租到考點,奧賽舉辦方只好把考點轉移到培優學校。記者昨從武漢多所培優機構獲悉,與往年不同,今年,「新希望杯」考點均安排在各培優機構,一般在哪所培優機構報名的學生,就在哪所機構裡考試。昨日的「新希望杯」至少在武漢4個培優機構同時進行。「說是水果湖附近某某培優機構,沿途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知道。」
  • 韓教育部發「英語班禁令」 家長教師立刻「炸鍋」
    (圖片來源:www.teaching-english-korea.com網站)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韓國教育部宣布,公立小學自2018年3月起不得為一二年級學生開設課後英語補習班。這項禁令旨在引導小學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本國語言上,卻遭到學生家長和英語教師反對。韓國教育部2014年頒布這項禁令,要求公立小學不得在課後補習活動中設立英語課。
  • 校外培訓機構查處通報,學生和家長叫好!培訓機構:日子太難了
    一、教育部通報查處 對此,在2020年年底,教育部絲毫沒有新年即將到來的輕鬆,在12月30日發布了《關於幾起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培訓查處情況的通報》,需要注意的是這項通報是由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起的,只是在教育部的網站上同時做了發布。由此可見規格之高、受重視之強,應當引起廣大中小學校、教師,包括學生和家長的注意。
  • 教育部最新通知,培訓機構要涼,學生拍手叫好,家長卻高興不起來
    教育部最新通知,培訓機構要涼,學生拍手叫好,家長卻高興不起來最近兩年來,教育部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從2018年8月份,國務院發布《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來,各省份地區採取嚴厲措施規範整頓,取得明顯成效。
  • 教育部叫停女德、風水培訓機構:不得以國學為名傳授「三從四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4月11日,經濟觀察網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日前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定」)指出,近年來,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擅自招收適齡兒童、少年,以「國學」「女德」教育等名義開展全日制教育、培訓,替代義務教育學校教育
  • 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培訓機構迎來「新令」,違規在職教師慌了
    社會競爭壓力太大,很多學生不但需要在課堂上學習,課後也會到各種補課機構上課,很多補課機構也會打著各種各樣的名頭招生,機構當中也會有很多在職教師在做兼職,針對這個現象,教育部督查辦發文了。二、為什麼要嚴查培訓機構在職教師掛職原因一培訓機構市場混亂因為大量的同學都在課後選擇培訓機構,導致培訓機構市場迅速發展,很多培訓機構其實根本不正規,但是沒有關係只要有上課的地方和教師就可以找到學員,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教學質量。而且市場價格也會很混亂,人數多的班級和人數少的班級,價錢不一樣。教師是什麼職位或是什麼學歷價錢也不一樣。
  • 違規培訓機構藏身教育局樓上
    今年2月,教育部等多部門重拳出擊治理校外培訓。近日,中共中央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問題。治理校外培訓機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即使這樣,有的培訓機構仍然我行我素,膽子大到在教育局眼皮底下違規辦學。
  • 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對此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小學生又將迎來一個「好消息」。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希望儘快落實對各位家長來說,課外培訓機構再熟悉不過了,培訓機構是以提升學生能力、培養技能、發展興趣等,為主要目的的辦學機構。招生對象從幼兒園小朋友到研究生,而中小學生是他們的主要面向人群。
  • 橄欖球培訓機構巨石達陣「停業」 消費者維權難
    近日,國內知名的美式橄欖球培訓機構巨石達陣北京直營校區陷入了關停風波。實際上,不僅是北京,從2019年11月開始,就陸續有家長反映,巨石達陣上海地區門店存在突然關店、退費難等問題。那麼,目前巨石達陣在上海地區的運營情況究竟如何呢?
  • 疫情下的中小培訓機構突圍:硬著頭皮轉線上,最怕這一點
    如何籌措充足的現金流,面對損失,如何及時止損,對於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培訓機構而言,這條自救之路,關鍵在何處呢?資料圖三四線中小機構的危機李睿在河北某縣城的經營著一家體育培訓機構和一家音樂培訓機構。1月底,由於疫情影響,多地教育部發文,中小學延期開學。
  • 「線上培訓機構」vs「線下培訓機構」復學後家長該如何選擇
    近日,由於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國內各省市都在有序地進行各級各類學校學生錯峰返校。在家裡的「神獸們」終於要去學校上課了,家長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可是,隨之而來擔心又來了。家長們主要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會不會下滑?有些家長還反映說,因為孩子畢竟在家裡一直在上網課,沒有了學校的這種大的學習環境。
  • 天心區合法校外培訓機構信息公示 !
    尊敬的家長朋友: 因市場競爭壓力、疫情影響,近期有部分教育諮詢公司(無證辦學機構)、培訓學校進行惡意融資、圈錢,影響十分惡劣。《教育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對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的通知》(教基廳函〔2020〕28號),要求各地教育、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於培訓機構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 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治理線上培訓機構
    原標題: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治理線上培訓機構 8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在會議上,北京、上海、山東等地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針對基礎教育改革的具體做法進行了介紹,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從本市教育工作為學生「減負」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兩方面進行了介紹。
  • 煙臺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
    煙臺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於1月25日正式迎來寒假。在這一個多月的假期中,不少家長會將孩子送到校外教育機構。校外教育培訓消費有哪些「坑」,家長在報班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新年首個工作日,市教育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家長慎重繳費,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 教育局新通知:學校停止線上教學,機構禁止線下培訓,學生齊歡呼
    現在可能最緊張的要數河北地區了,河北自進入元旦後發現病例,這之幾天大規模增加,截止今天,河北現有確診病例429例,累計確診802例,河北石家莊緊急的進行了封城,一村莊大規模遷移隔離,學校緊急放假。隨之而來的是河北很多地區學校都緊急停課了。
  • 教育部通知,大一新生迎來好消息,家長拍手叫好,但為時已晚
    志願的重要性‍ 每年的高考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筆者看來最難的並不是高考,而是填報志願,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是第一次參加,對填報志願並沒有什麼了解
  • 周記丨教育部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春城小學語文課例站上全國「舞臺...
    教育部表態: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這一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表示,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方面的職責,應該釐清邊界。
  • 校外線上培訓動真格,速看
    一起來看 按照中央部署,從2018年2月,教育部聯合市場監管(原工商總局)等有關部門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經過2018年一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 一 完善政策措施 針對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全日制培訓,致使適齡少年兒童失學輟學的問題,印發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幹擾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對有關部門、學校、培訓機構及家長提出五條禁令,確保適齡兒童接受國家法定義務教育。
  • 東方時評丨「黑白名單」給線上培訓「定規矩」
    目前,一些培訓機構從線下轉戰線上,或者線下線上「多點開花」。針對這些新問題,教育部7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六部門剛剛印發的《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意見提出,線上培訓將建立「黑白名單」。
  • 學校要求跳繩1分鐘達140下,家長花1288元報班學跳繩,結果卻出乎意料
    「孩子對跳繩有濃厚的興趣,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參加跳繩培訓,學了三年跳繩,主要是參加花樣跳繩培訓,一般都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高傳開說,只要孩子對培訓項目真正感興趣,作為家長就會積極支持。但對於培訓項目,並非多多益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控制培訓項目,不宜太多,以免讓孩子負擔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