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王霞)從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和諧號、復興號,長沙的高速發展與越來越快的火車同步脈動。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沙機務段動車組司機周冬長是這一變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自1999年入路以來,他一共開過20種不同型號的機車,特別是在節假日、抗擊疫情等關鍵時期,他總是奮戰在一線,為保障鐵路運輸暢通作出了貢獻。今年,周冬長成為全國唯一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高鐵司機。
車型更智能但要求更嚴苛
10月5日早晨7時33分,G6007次列車從長沙南駛出,向深圳北方向駛去。
周冬長是這趟動車組列車的駕駛員。自1999年入路以來,周冬長以高度的責任心開好每一趟列車。2015年,他成為一名動車組司機。到現在,他也是長沙機務段長沙南高鐵運用車間安全業績最好的動車組司機。
「車型不斷升級,速度也越來越快。」周冬長說,入路到現在,他一共開過20種不同型號的機車,從最開始的東風4D型內燃機車,到之後的韶3、韶7c等韶山電力機車,以及和諧D3C、D3D等和諧電力機車,再到之後和諧號動車組、復興號動車組等。如今,他開得最多的是復興號動車組列車。
「和現在的車相比,我印象最深的是內燃機車。」周冬長說,內燃機車是使用燃油發電來驅動機車,相比現在的復興號動車組來說,運行速度要低得多,工作環境要差一些,在機械間巡視一不小心就會蹭到油,下班回家,身上都還有一股柴油味,而如今的復興號動車組,使用電力,乾淨環保,運行速度快,旅客乘坐體驗更好,更快捷。
雖然目前中國高鐵系統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但對高鐵司機要求仍十分嚴苛。
一方面,目前高鐵司機都是由普通列車司機選拔而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另一方面,高鐵司機在駕駛中也有諸多要求,比如司機每間隔一小段時間就需踩腳踏板一次,以防止打瞌睡,確保行車安全;高鐵停車誤差要求不得超過20釐米,停車技術比汽車定點停車難得多;高鐵司機是獨自駕駛,列車中間停站時間短,高鐵司機都不敢多喝水,避免上廁所……
「逆行」伴隨著整個職業生涯
「逆行」,伴隨著火車司機的職業生涯。
節假日出車對火車司機來說是常事。今年國慶黃金周,周冬長載著成千上萬的旅客奔向目的地,卻唯獨沒有時間和家人過一個完整的假期。
「僅10月3日和6日不用上班。」周冬長說,他擔當的是長沙南至深圳北的任務,一個班純運行時間接近4小時,加上出退乘時間,要6個多小時。
周冬長一直記得,2009年除夕,他和同事值乘一趟長沙至懷化的客車,考慮到列車到達懷化已是晚上10時,當天又是年三十,他和同事便帶了晚餐在車上隨便吃了點。當他們晚上下班到達公寓後,發現同事們還在食堂等著他們一起吃團圓飯,讓他感動不已。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周冬長第一時間「逆行」馳援武漢。
1月底,周冬長駕駛著首趟支援武漢局牽引任務的G534次列車,安全抵達鄭州東站。這是他支援任務的開端。在擔當支援任務的48天裡,他駕駛動車組30趟,安全行車2萬多公裡。
3月的復工復產中,周冬長再次請戰,擔任在鄂醫護救援隊返程和務工人員復工專列的值乘。3月19日開行首趟復工專列時,他與其他3名黨員司機兩人一班,駕駛復工專列往返於鄂、粵兩地,往返距離超過2300公裡,值乘時間長達12小時。
周冬長連續91天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累計行車232小時共5萬餘公裡,差不多3個月沒有與家人團聚。今年9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周冬長作為一名普通高鐵司機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表彰。
「唯有繼續開好車,為守護中國高鐵安全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才能回報祖國的信任。」周冬長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