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式田園】據說,有一種藍叫「花蓮藍」,它比「APEC藍」略潮
插畫<杜敏
文/圖<李鵬衝
從花蓮火車站出來,我們打了輛計程車直奔海濱街103號的民宿。坐在車上,我問張老師(老婆大人)我們到哪兒,她說「來看海」,我說我知道是來看海,我問的是我們住哪兒,她說,「來看海」。
「來看海」是我們要入住民宿的名字。就像它附近那個「被浪打到」一樣。實際上,海濱街上的民宿的名字大多與海有關,因為,到花蓮的遊客可能都是為海而來。
臺灣不缺海,我也看過臺灣很多地方的海,但對這次在花蓮看到的卻印象深刻。現在想想,這不僅僅是因為花蓮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種類繁多的海岸景觀,更是因為自由行沒有了以往繁重的工作以及分秒不差的行程安排,身心得以徹底放鬆,眼前的景致也就變得更加賞心悅目了。
從花蓮回來,正趕上北方的深秋,霧霾和陰冷揮不去、躲不過,突然想起花蓮,想起了慵懶的陽光、湛藍的海水、躍動的海豚還有那不疾不徐的民宿主人,一切都是回憶,一切卻又是如此清晰。
如果你還不曾擁有這樣的回憶,那就跟著《鄉村周末》第56期去一趟花蓮吧,秋天的花蓮溫度適宜,又避開了海風的襲擾,還沒有沸騰的人群。一切,都剛剛好。
遊
賞鯨豚
到花蓮旅遊,「賞鯨豚之旅」一定不容錯過。花蓮東海岸平均深度超過300米,來自赤道的洋流帶來了豐富的魚類,又沒有什麼汙染,所以每年3月至10月會有很多鯨豚在這裡活動覓食。
乘著遊艇入海,幸運的話,可以看見十幾隻海豚伴在遊艇旁邊一同前行,它們不斷躍起、下潛,躍起時頭部最先探出水面,激起的水花形成了一個潔白的「花環」,隨即露出健碩的腰身和黝黑的背鰭,最後潛入水中,水面上只留下大大小小的水花,動作連貫而優美。
花蓮海豚多為飛旋海豚。常常能看到它們垂直向上穿出水面,迅速在空中翻轉著,黑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肚皮交替閃現,並在大概兩米的空中平行於水面做短暫的停留,旋即落入水中,激起兩大片水花。
特別提示
1、賞鯨豚的船大多為兩層,二層視域開闊,一層可近距離觀賞,特別是船頭,更被視為最佳觀賞點。不過坐在船頭甲板上晃動較大容易暈船,可謂有利有弊。
2、由於整個觀賞活動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有身體不適的情況,所以不太建議3歲以下孩子參與。
3、預先做好防曬措施,準備好太陽鏡、防曬霜、遮陽帽,薄的長袖外套或防曬服。
4、商家承諾,若整個行程未見「任何鯨豚」,將贈送記名船票,不限使用日期,可再次觀賞。
七星潭
七星潭雖然稱潭,卻沒有潭水,而是個弧形的海岸。這裡的海岸線相比於其他海岸更向海面突出,海浪退去時力量很大,會帶走海沙,而留下的石頭則在常年的衝刷下,逐漸成為渾圓的鵝卵石。
這些鵝卵石大小不一,紋路多樣,俯身下去隨手抓一把,攤開手掌小心撥弄,暗黑色、深灰色、淺褐色、橘黃色、乳白色……不少石子上都有著粗細不均的線條,這些線條平行分布,兩三個拼接在一起,似乎可以看出「一脈相承」。
七星潭的海浪與眾不同,由於海灘遍布卵石,所以海浪奔湧向岸邊時會撞擊出獨具特色的如同泡沫般的白色浪花,俗稱泡沫浪。這浪集聚多了,瞬間又像極了凝固的雪,上邊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氣孔;而浪慢慢退去時,又好像透著地皮的薄冰。真是千姿百態,轉瞬即變。
特別提示
1、根據臺灣地區的相關規定,遊客不可在臺灣撿拾石頭或是在石頭和樹木上刻字,違者可處新臺幣3000到15000的罰款。去年2月,一名大陸遊客欲攜帶一包約5公斤的七星潭鵝卵石出臺被攔,石頭被沒收。
2、七星潭的海水之所以顏色豔麗,是因為海底地形猶如斷崖,離岸不遠即陡然下降,且暗流重重。在此處觀海、戲浪、賞石都不要離岸太遠,以免被浪捲走。
太魯閣
太魯閣公園地跨花蓮、臺中、南投3個縣,距離花蓮市區約30公裡。太魯閣公園主要地形為峽谷和斷崖,景點大部分分布在中橫公路東段沿線,包括長春祠、太魯閣峽谷、九曲洞、天祥等。
鯉魚潭
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北側鯉魚山下,為花蓮縣內最大的湖泊,距離花蓮市區僅18公裡。遊客可以租船泛舟賞景,也可以租腳踏車繞環潭公路騎行遊覽,車程大約為5公裡。鯉魚潭的南端有池南森林遊樂區及露營區,區內有幽林、營地、森林博物館、陳列館、伐木工作站等遊樂點。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位於花蓮市區旁的美侖山上,曾是日本高級軍官休憩的庭院。這裡到處可見濃密遮天的松樹,包括約60棵黑松樹,樹齡皆在90年以上。對外開放後,松園別館主要提供人文藝術展覽,被花蓮縣文化局指定為「詩博物館」。在這裡,除了可以一覽花蓮市全貌,還可以欣賞到余光中「與海為鄰,住在無盡藍的隔壁……」那優雅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