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邊溝故事
最常見的死亡,還是餓死,死在躺倒床上很多天之後,死在某一個無人知曉的深夜。死了的人,起初還有棺木可用,後來則用草蓆或者被褥一卷,直接埋在沙土裡。直到1960年年底,中央才開始搶救夾邊溝,倖存下來的右派分子陸續被遣返原籍,夾邊溝的死亡這才停止。倖存者只有幾百人。
-
夾邊溝紀實(圖文並茂)
「夾邊溝去了一趟夾邊溝3000右派在這裡等死2010年7月我在去嘉峪關旅遊時有心專程走訪了「夾邊溝」我第一次聽說甘肅河西酒泉地區有個「夾邊溝」-是從我的一個同事口中知道的。這是糾正反右鬥爭擴大化先期的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糾偏過程!那些受害人能夠盼到如此一日,行將脫離苦海,已是九死而獲生——已經是感謝不盡了,激動得伏地涕泣不止了——那還有什麼心思和膽子去要求公開正名,摘帽,賠償……等等? 我的這個同事也是個甄別右派,也是從夾邊溝活著出來的一個倖存者,夾邊溝農場解散初他被遣送回了陝西老家,從工程師變成了農民。
-
楊顯惠:夾邊溝事件是2400多名右派的苦難史
2003年,楊顯惠的夾邊溝系列結集出版,名為《夾邊溝紀事》。他在後記中寫道:夾邊溝事件是當時甘肅省委極左路線的產物,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是甘肅歷史上慘痛的一頁;是二千四百多名右派的苦難史。
-
正確評價夾邊溝事件
[摘 要]從歷史來看,夾邊溝事件的發生,既有自然環境惡劣和災害等客觀原因,也有人為責任的主觀原因,更要看到夾邊溝事件發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在夾邊溝事件中,當時的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個別領導應負主要責任,黨中央在發現問題後對有關領導和機構進行了處理,並對相關人員和當地群眾進行了妥善安置。
-
《夾邊溝記事》飢餓、愛情、希望
活下來我爸媽大約才肯活下去的,活下來我才能上網、旅遊、吃好吃的,活下來我才能上大學、找男朋友……可是當讀了《夾邊溝記事》時,我才知道活著是沒有那麼多條理由的,在那種境況下,人自然是想活下來的,那只是人生存的本能而已。就像夾邊溝的右派們就算活得連豬狗都不如,還不是想盡方法的活著,這個時候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了,困境讓他們不得不去忘記尊嚴、人格和善惡。
-
重返夾邊溝:「右派」勞改營50年
夾邊溝,這個位於甘肅酒泉戈壁灘裡的勞改農場,從1957年10月至1960年年底,關押了甘肅省近3000名「右派」。天寒地凍間,一場罕見的大饑荒很快將這裡變成了人間煉獄。短短三年間,三千「右派」在吃盡能吃的和一切不能吃的之後,只剩下三四百人。1960年11月,中央派出調查組「糾正極左路線」,開展「搶救人命」工作。1961年1月,倖存者才得以陸續遣返原籍。
-
(小康紀事)與飢餓記憶漸行漸遠的「夾邊溝」
中新社蘭州2月3日電 題:與飢餓記憶漸行漸遠的「夾邊溝」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侯志雄 沙棗樹、紅柳、梭梭以及大片蘆葦鋪成的3.7萬畝「綠洲」與視線不遠處的荒漠「對峙」著,這就是位於中國西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名為「夾邊溝」的林場,叢林深處偶爾傳來的幾聲鳥啼為寒冬中的林場增添了幾分生機。
-
電影《夾邊溝》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圖)
至於備受關注的最後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驚喜電影也終於揭開面紗,這份驚喜被中國導演王兵的《夾邊溝》獲得。 《夾邊溝》驚喜亮相逐金獅 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創立了驚喜電影這個環節,最後一部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在電影節開幕後才會揭曉,而本屆的驚喜影片則在當地時間9月6日揭曉,那就是中國導演王兵的新作《夾邊溝》。
-
夾邊溝的大饑荒記事
我講的就是楊顯惠先生寫的一連串的短篇小說,比如說像今天我介紹的這本《夾邊溝記事》,還有《定西孤兒院記事》等等等等。那麼楊顯惠先生他是甘肅蘭州人,從小就聽說過當地的夾邊溝的事件,夾邊溝事件當年跟我們昨天講的信陽事件一樣,是個震動中央的一個事件。夾邊溝其實是當年一個勞改農場,是專門用來對付右派的,把那堆右派弄到那邊去。
-
甘肅夾邊溝農場記事:「右派」勞改營50年
在始於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夾邊溝既是集體創傷,亦是古拉格式極端處境的中國敘述。但是,50年過去,由於可以想見的原因,夾邊溝裡發生過的一切,如同那些掩埋在荒漠裡的屍骨,被消磨殆盡。這是一段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2003年,作家楊顯惠用《夾邊溝記事》一書,翻開了這段歷史的一角;今年10月,恰逢「夾邊溝事件」50年,《南都周刊》派出記者重返夾邊溝。
-
《夾邊溝》亮相逐金獅 華語影人成威尼斯主角
《夾邊溝》導演 67屆威尼斯電影節將揭幕 曼玉嘉玲"狹路相逢"點擊瀏覽更多娛樂新聞至於備受關注的最後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驚喜電影也終於揭開面紗,這份驚喜被中國導演王兵的《夾邊溝》獲得。《夾邊溝》驚喜亮相 與《狄仁傑》一起逐金獅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創立了驚喜電影這個環節,最後一部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在電影節開幕後才會揭曉,而本屆的驚喜影片則在當地時間9月6日揭曉,那就是中國導演王兵的新作《夾邊溝》。
-
肖復興談夾邊溝:荒沙哭處曾埋骨
我一直沒有睡著,望著車窗外,腦子裡忽然掠過了天津作家、蘭州知青楊顯惠寫的那部書《夾邊溝記事》。夾邊溝,就在嘉峪關外三十公裡的地方。可惜,我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不知道它應該是在嘉峪關的哪個方向外的三十公裡。火車啟動了,車窗外夜色茫茫,無邊無際的戈壁灘包圍著墨一樣的夜色,化都化不開。
-
楊顯惠的夾邊溝:一輩子寫不完的往事
著有短篇小說集《夾邊溝紀事》、《定西孤兒院紀事》,並以後者獲選本報書評周刊2007年度圖書,亦曾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中國小說學會獎等多種獎項。 許多地方有著隱秘而慘痛的歷史,然而很少有像夾邊溝這樣的地方,沉澱了太多的亡魂,卻因一位作家堅忍的寫作而得以揭開面紗,昭告世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南有望成南方大草原」
南國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紀燕玲 王子遙)風吹草低現牛羊,內蒙古大草原獨特的風景今後有望在海南就可以看到。
-
貓屎的臭味令人難以忍受,怎樣減少臭味
養貓的鏟屎官們一定都對貓屎有著深深的恐懼,畢竟這麼臭的排洩物也是不多見的,小編每次給貓鏟屎都需要全副武裝,堅決不能讓自己聞到貓屎的臭味,因為那個味道實在太令人難以忍受了。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貓屎的臭味呢?
-
(2005年100人的)邵燕祥 「告別夾邊溝」告別苦難(組圖)
楊顯惠的《告別夾邊溝》(上海文藝出版社)是一本極好的書。夾邊溝是上世紀50年代甘肅酒泉地區所屬的一個勞改農場。本書作者重新訪問了一些倖存者,和現在還能找到的農場管理幹部,不僅寫出了饑荒的嚴重也寫出了一些草根人物閃爍的人性光輝。 今年的好書不少,印象突出的是《束星北檔案》,它讓我了解了過去完全不知其名的傑出物理學家。
-
8幅「可怕」的街頭立體畫,每一幅都非常逼真,令人驚訝!
這8幅「可怕」的街頭立體畫,每一幅都極其逼真,令人驚訝!街頭立體畫在很長時間內似乎都非常受人歡迎,街頭立體畫以其逼真的效果,常常震撼著人們的眼球,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了街頭立體畫所帶來的趣味,小編在瀏覽了很多街頭立體畫之後,從中選擇了8幅,這8幅「可怕」的街頭立體畫,每一幅都極其逼真,甚至逼真到令人驚訝!
-
「奇葩的」金氏世界紀錄,讓人看到目瞪口呆,最後1個難以忍受
「奇葩的」金氏世界紀錄,讓人看到目瞪口呆,最後1個難以忍受世界吉尼斯紀錄總是給大眾帶來意想不到的樂趣,很多人為此挑戰自身的不可能。在世界吉尼斯紀錄也會有很多奇葩的記錄,讓人看到目瞪口呆,最後1個難以忍受。究竟是什麼樣呢?
-
動物蛋糕太逼真 蛋糕師被批虐待動物
有人認為,當用刀子切開美味可口的蛋糕時,就會想到逼真的動物遭遇這樣的命運,畫面讓人難以忍受。甚至有網友提出,如果做一個嬰兒形狀的蛋糕人們會有什麼反響? 由於做的蛋糕太過逼真,漢娜成了一部分人攻擊的對象。
-
《夾邊溝記事》——無論什麼年代善與美都不會消亡
偶然翻開書單,看到在2017年讀過的一本書《夾邊溝記事》,平時就對文革題材的書毫無免疫力,當時更是捧著這本書一下午讀完,這本書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幾千名「罪人」在茫茫的戈壁灘上,勞教的故事,作者大膽的文筆近乎還原了當時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