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作為伴侶動物是否應當禁止人類食用呢?」
狗肉該不該吃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有很大的爭議,人們各持已見,評判標準也越來越細化。
4月8日,農業農村部起草徵求意見稿,並詳列了《目錄》。目錄中包括人們常見的豬、牛、羊等家養的傳統褚禽和梅花鹿、馬鹿特種畜禽共31種,基本上囊括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見到的家養禽類。
狗狗並不在其中。
「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考慮到公眾普遍關注的寵物狗問題,農業農村部也作出了相應的說明。
這對於廣大的鏟屎官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01狗狗的地位和作用不容被忽視
狗狗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好幫手,有著上千年的馴化歷史。牧羊、看家、陪伴、治癒……狗狗的存在從一個單純的獵物或者是「看門狗」,慢慢變成家庭生活中的「小公舉」,乃至各種精英工作犬。
堅毅的眼神、蠢萌的表情、靈活的動作,狗狗的表現在社會生活中越發搶眼,甚至是在一些特大災難面前,狗狗對人類的忠誠與不棄更讓人動容。除了狗狗之外,貓咪的高冷和傲嬌也逗樂了一大批鏟屎官,一貓一狗的居家生活成為不少單身青年的理想未來。
貓狗作為寵物,與人類建立起比其他動物更為親近的關係,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是許多發達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通行做法,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的要求和體現。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向公眾如是表示。
作為家庭成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貓犬伴侶動物的地位不可動搖,禁止食用也合情合理。
02法律是保護貓犬寵物安危的保護罩
2020年疫情的爆發,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了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的危害,但也暴露了不少潛藏在社會深處的陋習。
2016年6月,央視新聞報導就曾揭露了一條揭露毒狗殺狗的「產業鏈」。有人甚至用毒飛鏢毒殺居民養的狗,然後賣到餐館。多少「無意走丟」的狗狗最後出現在了屠夫的刀下,曾經機靈的眼神裡滿是畏懼和絕望,無數的愛犬人士為之奔走,卻總顯得效果一般。
「我有時候出門都要把狗狗拉得緊緊的,我就害怕像新聞裡講的那樣,最後狗狗餓得瘦骨嶙峋在狗肉店等死。」
疫情形勢轉好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於日前通過關於全面進食陸生野生動物的決定。如果說將狗狗從《目錄》中移除出去,這也就意味著在全國範圍內狗肉很有可能將被禁食。
在國家版目錄出臺之前,地方已有過類似實踐。不久前,深圳市就以白名單的形式明確規定:豬、牛、羊、等可以吃,但貓狗禁止食用。法律的存在可以合理地大範圍地明確禁食狗肉的合法性,但具體的措施卻需要實實在在地落地。
03落到實處細化規則是管理寵物關鍵
是不是合法禁食狗肉之後就不會有非法倒賣的了?
比起禁食狗肉,督促人們先管好自家的狗是不是應該先實行?
家養的寵物原本就不會有人故意的,那如果是遍地的流浪貓狗呢?
我們看到的新聞是將狗移除《目錄》這一條,但不可否認狗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的確還是可有可無的
舉例子來說,某件事做與不做其實我本身無關緊要,但如果有人非要給我加上條條框框,就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最後,這口肉反而成了「必需品」。
其實早在幾年前,網上就有不少人請求立法禁食狗狗等寵物,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害怕會「矯枉過正」。
相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尤其是愛寵養寵人士,禁食狗肉沒什麼不好的,如何去做才是關鍵。
如果只是明面上移出《目錄》,背地裡繼續放任;又或者是對於吃狗肉嚴防嚴打,對於街邊的流浪動物卻管理稀疏……諸如此類,難免讓人產生「掛羊頭賣狗肉」的錯覺。
產生一條新的法律條例是漫長的過程,在這其中勢必會經過不斷地調研觀察與徵求建議,希望我們的規則可以細緻,每項措施也都能落到實處,才能讓群眾感到真正的滿意。
那麼,你對狗狗作為伴侶動物擬禁食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下方與小迪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