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跟有以往是有著巨大的差別,以往的時候孩子能吃飽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孩子除了基本的吃,還要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對於維生素D的補充很多家長還是很迷糊,因為寶媽們根本就不知道維生素D給孩子補到幾歲合適?
對於孩子維生素D補充的時間定義並沒有準確的答案,在中國的兒童膳食指南中建議是補到2歲,而美國的卻是建議要整個青少年階段都補,其實2歲以後要不要繼續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還是要看孩子本身情況是否有缺乏。
為孩子補充維生素D主要是預防孩子出現佝僂病的情況,所以很多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幾天時間內容就有開始補充維生素D,一天的量在400 IU~500 IU。
3歲以上孩子缺維生素D的情況加重?
根據在2016年關於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一項臨床課題中,通過1538名健康兒童的血清抽查發現,3歲以上兒童關於維生素D方面的缺乏率高達75%,血清25-(OH)D隨著年齡的增加具有明顯降低趨勢。
這樣的情況差異,主要是孩子在剛出生那段時間內,寶媽會每天給孩子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D,而很多寶媽 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沒有繼續重視孩子維生素D的補充,所以3歲以上孩子維生素D的缺乏率就直線上升了。
對於通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能夠獲得維生素D的說法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人體90%的維生素D都是通過曬太陽獲得的。所以很多寶媽就以為2歲後的寶寶,只要平時戶外運動多參與,就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因為平時就不再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了,但是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的方法真的適合小孩子嗎?
先來看一下紫外線,它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穿透性差。薄薄的一張紙、一層防曬霜,一塊明亮的玻璃,一身單薄的衣服,甚至霧霾都能將紫外線阻隔。3歲以後,孩子們開始走進幼兒園、中小學,每天面臨繁重的課業、密集的課外補習和興趣班。他們每天坐在教室的時間遠比在室外活動的時間長;即使來到戶外,皮膚大面積、長時間直接裸露在紫外線下的機會也很少;偶爾碰上霧霾、陰雨天氣,戶外活動的時間就更加有限了。
從這可以看出光靠曬太陽是沒有辦法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的,那麼通過食補是否可以達到效果?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並不多,像一些高膽固醇的動物內臟、蛋黃或者奶酪等,只有吃到一定量才能夠滿足人體一天最低的維生素D攝取量。就拿一個蛋黃來說,一天至少要吃16個才能夠一天的維生素D攝取量,這種怎麼可能做到?
因此寶媽們不要在奢望通過曬太陽跟食補來滿足孩子的維生素D需求量,如果過早的停止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那麼孩子的維生素D的缺乏率當然就提升了。
所以平時對於孩子維生素D方面的補充不應當只關注在2歲前,更應當關注孩子發育的關鍵時期,維生素D必不可少,所以補充維生素D滴劑最好從嬰幼兒期延續至青春期。
各位寶媽們平時是否有注意孩子平時維生素D的補充呢?不妨在評論區說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