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
11月25日下午,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商品《長袍》中英文標準確定,這也是義烏首個由外商參與制定,用於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採購商在貿易過程中使用的中英文版小商品團體標準。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義烏重要出口地區之一。義烏篁園服裝市場有60餘家長袍經營戶,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各類長袍150萬件。義烏市諾努貿易商行總經理WAIL YSSEEN多年來一直在義烏採購長袍,但因為與經營戶之間對長袍質量約定不明確,容易因質量問題產生糾紛。
「目前國內沒有長袍相關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很多出口國也沒有對應產品標準,標準的空白導致貿易雙方對質量約定非常困難。」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商會服裝行業商會秘書長周小雲說。
為保證出口產品質量穩定,減少貿易摩擦,規範市場秩序,去年,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商會提出制定《長袍》團體標準的設想,義烏市標準化研究院承接該項目。
「長袍主要用於出口,採購商和終端消費者大多在國外。因此在團體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我們大量徵求了外商的意見。」義烏市標準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周江介紹,他們先後走訪多家由巴基斯坦人開辦的長袍生產廠,同時多次邀請蘇丹、葉門、埃及商會及在義外商參加標準研討,對長袍的質量、規格、號型等各項技術指標開展探討,力求標準符合實際、便於參照。
「《長袍》團體標準出臺後,對於減少貿易糾紛、提高貿易效率有積極的作用。」WAIL YSSEEN說。不僅如此,周江認為,標準作為質量的準繩,在暢通國際貿易的同時,還將倒逼生產商、銷售商提升產品質量,推進行業的轉型升級。對於義烏來說,提升產品的質量,將有效提升義烏市場的美譽度。
「在當前國內外小商品類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義烏為小商品制定高質量的團體標準是及時搶佔標準制高點、掌握行業發展話語權和主動權的有效途徑,也是『標準進市場』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通過此次團體標準的發布,能號召更多的企業、協會、機構自主參與並主導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中來,以標準助力產品升級,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義烏其他行業提供制定高質量團體標準的經驗和參考標杆。」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計量與科技評管科副科長喻能能說。
為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目前,義烏一批涉及寵物用品、小家電、襪類等品類的中英文標準正在抓緊研製中。
(責編:張帆、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