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極光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Q1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移動網際網路增長紅利已基本消失的背景下,電商行業卻呈現出上升趨勢,綜合電商滲透率達69.4%,移動網民在購物上投入更大比例時長,但在手遊和視頻直播上變得更節制。
電商巨頭推動整體行業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新增用戶中有44.2%來自二線及以上城市,呈持續上升趨勢。而拼多多對淘寶用戶的滲透率也在提升,從去年同期的28.3%上升到了40.1%。報告稱,這組數據意味著,目前,「每10個手機淘寶用戶有4個裝有拼多多」。
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在11.3億左右浮動,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長也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在了日均4.3小時。報告分析認為,這證明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淨增紅利已經放緩。
但電商行業的相關數據卻呈現出波動上升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電商App滲透率達69.4%,行業DAU均值2.49億,均達到了統計周期內的最高值。
其中,手機淘寶和拼多多是用戶使用最多的購物App。數據顯示,2019年3月,手機淘寶和拼多多的滲透率及DAU均值均分列綜合電商的前兩名。
用戶使用時長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移動網民更喜歡「買買買」,在購物上投入了更大比例時長,從3.3%上升到了4.3%,而手遊和視頻直播上則更為克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此,極光大數據分析認為,增長原因在於「電商巨頭推動行業整體增長」。此前,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公開信中曾透露,2018年全社會每產生5個包裹,至少有1個來自拼多多。4月24日,拼多多發布的首份年報顯示,2018年度,拼多多活躍買家數已經達到4.185億,較2017年同期勁增1.737億,同比增長了71%。
新電商平臺獲得市場青睞
電商平臺的一枝獨秀除了得益於消費者強勁的消費力外,新電商平臺的不斷湧現也成為了刺激消費者不斷嘗鮮消費的主動力。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在原本電商格局看似穩定的局面下,以社交電商、會員電商和時尚電商等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的不斷湧現,不僅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也得到了資本的青睞。
日前社交電商平臺貝店就宣布完成了8.6億元融資。貝店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貝店的供應鏈體驗升級,深耕源頭供應鏈,打造社交驅動的柔性供應鏈基礎設施,全面提升KOL社交零售體驗。
公開資料顯示,貝店創立於2017年8月,是貝貝集團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秉承「讓更多人過上更好生活」的使命,為消費者提供居家、服飾、美食、美妝、母嬰等全球好貨。與傳統平臺不同,貝店通過人與人的社交化分享傳播,實現消費者、店主以及供應鏈的三方連接,將精選好貨送達消費者手中。
而在貝店之前,會員電商雲集也在本月初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而在財務數據方面,2018年雲集總收入達130.15億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雲集的付費會員已經達到了900萬。「零售社交化、社交KOL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社交電商正在通過前端流量創新反向驅動後端供應鏈創新,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壁壘」,貝店董事長張良倫如是說。(記者 葉丹)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