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認得這些物件,你就暴露年齡了

2021-01-11 掌上巴彥淖爾官方帳號

老物件被包漿,它的光澤發散著深入骨髓的溫暖。老物件被賦靈性,它的氣息收藏了逝去的歲月與情感。

與老物件相伴的歲月,平凡、貧瘠,卻不乏開心、快樂。老物件常常會像鑰匙一樣打開記憶之門,許多幸福而溫馨的時刻,許多美好而珍貴的情感,從記憶深處蜂擁而來,溫暖著時光,感動著生命。

——編者

父親的撥吊

□默予(上海)

記憶中,父親似乎從來就沒年輕過:面龐清癯,短髮花白,憔悴的臉上皺紋縱橫,蒼老如年至耄耋;肩上挎著的白布口袋裡時常裝著洗得淨白的羊毛,右手快速撥動撥吊,然後兩手嫻熟地撕扯、續捻羊毛,均勻且細白的毛線團便在撥吊上不斷膨大;不捻毛線的時候,父親手中的物件便換成了織毛衣、毛褲或毛襪子的棒針,他一邊手指嫻熟地穿針引線,一邊同人們談天說地,眼睛並不用刻意盯著手中的活計……其實,父親去世時才四十三歲。

1974年暑期,在等待高中錄取通知書的那段日子,我給隊裡放牛。可臨近開學了,通知書還遲遲未到,我趕緊找班主任老師打聽。老師不無惋惜地告訴我,我沒被錄取!

我一下蒙了,怎麼可能?我可是全年級成績前三名的學生啊!老師也頗為無奈:「因為你是外公社的學生啊!」那時的升學主要靠推薦。

我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想讓在六中當教師的舅舅幫我活動一下。父親卻讓我中斷學業,並且勸慰我:「自古道『家有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去學一門手藝哇。學好一門手藝,也能吃一輩子香飯。」

其時,父親已放下羊鏟在家靜養大半年了。父親患風溼性心臟病多年。在我讀小學時,父親就是隊裡的羊倌兒,那是隊裡照顧他,特意安排的。直到去世的三年前,他連羊群也攆不上了才回家休養。我們家是個十口之家,生活特別困難,七個兄弟姐妹,除了我和姐姐相差五歲,其餘都是挨肩兄妹,同時有三四個在學校讀書,家庭負擔自然很重。儘管生活艱難,我們也沒挨過冷受過凍。家裡一直維持著七八隻羊的存欄量,剪的羊毛通過父親的手,源源不斷地變成我們身上的毛衣、毛褲、毛襪子,使我們兄弟姊妹免受風寒之苦。

我是個懦弱的人,面對父親的決定,不敢據理力爭。我一句話也沒說,默默走出院子。一出門,眼淚再也無法抑制地滾落下來。我怎麼也沒想到,父親沒徵求我的意見,替我做了決定!一直以來,我是那樣深愛著讀書,父親也曾那樣期許我能讀出名堂。從小學到初中,我吸引了多少同學羨慕的目光。一個同學眼裡出類拔萃的優秀學生,如今竟淪為放牛娃,這讓我情何以堪!

那段時間,我一度陷入深深的自卑,只願與牛為伍。

父親雖然放不動羊了,坐在炕上靜養,但在精神尚好的時候,撥吊依然不停地轉啊轉,棒針依然在他手裡上下翻飛。

我輟學三年後的農曆四月二十九,父親帶著深深的遺憾與不舍離開了我們。那時,我已經遵循父親的安排,學了兩年多木匠。父親那個用豬棒骨做的撥吊,同供品一併被供在棺材頭前的供桌上。我看著那個被父親粗糙的大手摩擦得光潔如玉的撥吊,熱淚長流。父親將他越來越弱的氣息一絲一絲拼命拉長,一同擰進了毛線裡,又一同織進了毛衣毛褲毛襪子的每一個針腳裡。父親是在用他的生命為我們織起一道禦寒的屏障啊!

那年我十八歲,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在讀書,最小的五弟才八歲。雖然三年來父親多數時間是在炕頭養病,但父親在,我們就有主心骨。如今父親走了,我的眼前一片迷茫。

說實話,因為輟學,我對父親的怨恨一直無法釋懷。殊不知那時父親已病入膏肓,每天在與死神賽跑。父親大概已經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但作為一家之主,在沉痾難愈的掙扎中,還得撐著病體為一家人的吃喝用度操勞,還在為我們禦寒不停息地轉動撥吊。可想而知,父親當初替我做出選擇有多難。他何嘗不想看著自己的孩子們一個個出人頭地,而我在父親的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時候,還在怨恨著父親的「無情」。我為自己的自私和狹隘羞愧不已,在父親靈前長跪不起,為自己的少不更事深深地懺悔。

從那時候,我開始成熟起來,學會了內省、理解與寬容。對別人多一分理解與寬容,就會多一分溫暖與釋然,少一分誤解與對立;對社會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就會多一些和諧與安寧,少一些矛盾與怨懟。

那個撥吊最終隨父親一起去了,但它卻永久駐留在我的心底。在我的生命裡,它早已內化為一種圖騰式的存在。

母親的風箱

□張少永(臨河)

人上了年紀就容易懷舊。

前幾日,兒子一家回老家看望我的父母,給我發來一段視頻。視頻中,母親在煮餃子,我五歲的孫子坐在小板凳上,在灶前拉著風箱。

記憶中,母親烹製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個風箱。風箱把灶火吹旺,然後飯香從鍋裡溢出。做晚飯時,我和弟弟或父親會給母親搭把手,主要就是拉風箱燒火。後來,村裡有了電,父親買了個吹風機。吹風機就安在風箱拐子的下面,停電時取下吹風機,堵上洞眼,還不影響風箱吹風。母親為了省電,基本不使用吹風機。再者,父親是木匠,家裡一年四季不缺劈柴,用吹風機,柴不耐燒。父親常說,忙了一天,晚上幫母親拉風箱燒火還能說說話。

風箱也有壞的時候,非專業人士還真的不好下手修理。農村長大的人對風箱並不陌生,但是對它的構造能說出一二的還真是不多,更別說修理了,而我有幸目睹過一次對風箱的「解剖」。記得上初中時,母親感覺拉風箱費勁兒,且風小,就請來三裡五村最有名的風箱匠維修風箱。正逢周末,我就在一旁打下手。風箱匠把風箱取出來,我終於見到了它的真面目。風箱匠打開上蓋板,一眼就找出病症:風板漏風,起不到抽風的效果了。找出原因後,風箱匠用準備好的雞毛和麻繩兒重新挷扎,又給風箱杆兒塗臘,然後蓋上蓋板,用麻紙把縫隙糊嚴、糊實。風箱又恢復了工作,直到現在都沒有罷過工。

幾十年過去了,兒孫們陸續走出了小山村,風箱成了小字輩兒遊樂場外的好奇,也成了我們這些出門人鄉愁裡抹不去的一部分,因為它還在陪伴著母親。

收音機與自行車的記憶

□杜瑞光(寧夏吳忠)

年歲已高的父母眼神越來越差,前幾日,我在和父親通電話時得知父親想買臺收音機,閒來無事時聽聽解解悶兒。接此父命,我卻感到有些為難,心想哪裡還有賣收音機的。周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去了趟百貨商城,到了才知如今不但有收音機,而且樣式還挺多,只是買的人很少。當年那種大塊頭的長方體收音機已不見蹤影,可攜式袖珍式的收音機卻琳琅滿目,有裝電池的,也有和手機一樣充電的,還有交流電和直流電相互交替使用的,商家著實想得周全。經過售貨員的細緻講解,我精挑細選、互比之後,選定一款音色純正、開關自如、攜帶方便、交直流電兼用的收音機。捧著收音機,仔細端詳著這久違了的寶貝,我思緒萬千。

我的兒時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時物資匱乏,物品奇缺,人們生活艱難,文化生活極其單調乏味。農村家庭幾乎沒有收音機,每個大隊部(如今的行政村部)才有兩個大喇叭。大喇叭主要播送通知,隔三差五也播送一會兒新聞、革命歌曲、樣板戲等。可能是擴音設備質量差,播出的都是雜音,讓人聽不清楚。即便這樣,人們都豎著耳朵仔細地聽。有時正聽著,突然停播了,人們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各自忙去了。

收音機在當時可是件奢侈品,是件現代化電器,生產隊裡只有隊長家裡有一臺。偶爾和夥伴們溜到隊長家高高的院牆外,屏氣聽人家收音機裡傳出的聲音,有時只能聽到模糊的聲音,清晰地聽到的是自己「咚咚」的心跳聲。

已記不清是哪年的一天夜裡,睡夢中的我被收音機裡播出的聲音吵醒。起初我還以為是在做夢,揉揉惺忪的睡眼,但仔細一瞧,母親做針線活兒用的煤油燈旁居然放著一臺收音機。那一刻我驚呆了,張著嘴,半天沒說出話來。聽著收音機裡播的樣板戲《紅燈記》李玉和的唱腔,望著憨笑的父親,我一骨碌從被窩裡跳出,抱著收音機左瞧右看,愛不釋手。後來父親回憶說,那臺收音機是大隊部裡赤腳醫生的兒子當兵去了,臨走時送給父親的。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喜歡上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的「小喇叭」節目,那清脆的小喇叭聲如今回想起來仿佛就在耳邊。通過「小喇叭」,我聽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曾助我在講故事比賽中多次奪得桂冠。

就是這樣一臺很不起眼、破舊、難看的收音機,豐富了我的生活,開拓了我的視野,使我度過了快樂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喜逢喬遷,整理物品時,兩輛八九成新的自行車讓我一時犯了難,送人沒人要,賣給收廢品的又值不了幾個錢,讓人怪捨不得的。望著這兩輛自行車,驀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

作為代步工具之一的自行車,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受人們青睞。那時,很少能在公路上見到自行車,偶爾看見有人騎著自行車,人們都特別好奇,尤其一些孩童,總要跟在自行車後面瞎跑一陣兒。要是自行車停放在某處,周圍總會圍一圈看稀罕的大人和小孩。在那個計劃經濟年代,物資匱乏,自行車是奢侈品,人們買不起,只能望車興嘆。會騎自行車的人極少,有自行車騎的人很是神氣。

記憶裡,我家1975年才有了一輛自行車,是村隊裡第一戶有自行車的人家。父親說,那輛自行車是他用30斤小麥從一名上海知青手裡換來的。我至今都清楚地記得,那輛自行車比現在的自行車要高要長,三角架鋼管直徑約5~6釐米,後座架子的鋼管直徑也有2~3釐米,車座下的三個大鐵彈簧也很粗實,可以說任何部件都比現在的自行車所用的材料要厚重,因此人們稱其為加重自行車。我家的這輛自行車用現在的話說是輛「老爺車」,因為它到我家時就沒有鈴鐺,前後輪沒有了護瓦,鏈條也沒有了護板,塗著黑色油漆的梁架脫落了許多皮,兩個車輪圈鏽跡斑斑,左腳蹬用方木塊代替了。如果放到現在,它早已進廢品收購站了。但在那個年代,我家擁有這輛自行車,勝似今天擁有高檔小轎車,很是榮耀,因此我們全家都很愛惜它。每天晚間,母親都要仔細地將自行車擦洗一遍。父親還買回一大卷藍色塑料條,請了位知青,利用兩個晚間把梁架纏繞了一遍。經過這一打扮,自行車更加耀眼了。

自打有了自行車,學騎自行車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大樂事。父母白天要在生產隊勞動,沒時間學騎車,只好在有月亮的晚上,借著月光,母親騎,父親在後面扶;父親騎,母親和哥哥在後面扶,我跟在後面跑。我和哥哥利用每天下午放學後和星期天的時間,互相幫著學騎車。那時,我和哥哥都年歲小,個頭不高,腿短,無法像大人那樣正常地騎,只好把右腿穿過大梁下面的空當,上下晃動著腳蹬往前行進。過了一段時間,我和哥哥才學會踏著腳蹬轉圈騎。之後,無論是走遠路,還是近路,我和哥哥都要騎自行車,惹得鄰居們很是羨慕。

有一段時間,父親把自行車騎到隊長家,陪著隊長練習騎車。在這期間,自行車被摔壞過幾次,我們都很心疼。上個世紀70年代,誰家娶媳婦,「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是必備的條件。可那時物品緊缺,有指標,憑票供應,確實難為了很多家庭。

過了三五年,村隊裡又添了幾輛自行車,我家也更換了新的自行車。這時,自行車成了婚嫁的主要代步工具,我也長大了些,騎自行車的技術大大地提高了,成了婚嫁車隊裡的專職「司機」。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自行車廠家不斷擴大生產,家庭中擁有自行車的數量逐漸多起來,偷車的明顯張狂起來。為此,誰家買了新自行車,都要到派出所辦理車輛號碼牌、領取自行車執照。這樣一來,官方便於管理,私人萬一丟失了自行車,報案也有依據。

如今,我雖然天天坐公交車上下班,但當年騎自行車的那種感覺、那份情趣至今仍縈繞在腦海中。

相關焦點

  • 已經漸漸被遺忘的,認識一半算你厲害,全認識就暴露真實年齡了
    時光如梭,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是懷念以前的美好的日子,以前物質生活雖然很貧乏,卻是滿滿的快樂,你還記得那些漸漸消失的老物件嗎?手工編織籃子:記得小時候媽媽就挎著這樣的籃子去趕集,很實用的,現在很少見了。老式託盤稱,用過的都直接暴露了你的年齡。
  • 8個「不起眼」的童年老物件,見過的別說話,小心暴露你真實年齡
    看到家中的老物件,常常想起過去的童年,這些小物件兒你還記得嗎?圖中:小時候把心裡的小秘密都會寫在日記本裡,鎖上日記本再也不怕別人偷看我的日記本了,你用過這樣日記本嗎?心靈手巧的人會用玻璃絲編金魚和小蝦,還有還多小物件兒!手殘黨的小編只會編最簡單的手鍊,你會編什麼呢?還記得童年玩過的萬花尺嗎?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
  • 就算變成豬我都認得你 《逍遙情緣》變身捉迷藏真帶感
    有時候,為了掩飾自己,真希望擁有變身的技能,自由自在穿來穿去,連爹媽都認不出你來,這種體驗真的很奇妙,就恨自己沒有齊天大聖那樣深通七十二變絕技,不然該有多帥氣。不過,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機會,《逍遙情緣》裡的捉迷藏,靠變身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哦。
  • 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這些與鼠有關的動畫片你看過幾部?
    金鼠迎新春,地支又一輪話說你有沒有想過十二生肖為什麼鼠打頭?所有的動物比賽跑步按到達終點的順序確定十二生肖老鼠站牛身上搭順風車快到終點時老鼠使詐一躍搶先成為冠軍也就成為了十二生肖中的頭一支來源:《十二生肖的故事》截圖,是不是暴露年齡了
  •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都見過嗎?——都認得算我輸
    農村的土坯房已經不在 農村老物件,城裡人的世界看不懂,其實慢慢的很多農村人也看不懂了。科技在進步,我們小時候在農村耳熟能詳的老物件已經在漸漸從我們身邊消失,有些我們已經叫不出它的名字,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 若干年後,也許在博物館我們才能看見它,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無情的淘汰。
  • 屬於你的童年遊戲是什麼,一句話暴露了你的年齡
    更可怕的是,曾經都玩過這些遊戲的人註定是30歲沒跑了!沒錯,那是是屬於我們這些「油膩中年」的純真快樂!@小田:95紅警,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沙丘2000,毀滅公爵,一不小心暴露了我的年紀,可能是我太老了。@欣欣:仙劍系列就玩了1代,那時候還不知道叫仙劍問情版還有暗黑2,紅色警戒95、9,沙丘2000、最著名的也有生化危機系列,別說沒玩過!
  • 「國產萌貓」當中這些萌貓你要是全部認識可就暴露了你的年齡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了一些國產萌貓當中這些你們要是全部看過可就暴露了你們的年齡噢!虹貓虹貓是《虹貓藍兔》系列中的主角,穿著一襲白衫,拿著一把長虹劍,透露著俠客的味道,相信很多90後和00後應該都還記得他,記得當時還和幾個小夥伴跑去書店買了幾本虹貓藍兔的漫畫書,還為了集齊動畫中的七把劍花了我不少零花錢呢,只是到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虹貓就不再出現在電視上面了。
  • 暴露年齡系列!用過這些手機的你,應該已經……
    一部手機,只要有電,  就可以從早到晚涵蓋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遊戲、看視頻、購物、工作、聊天……  但!  還記得你手拿「大哥大」、腰別傳呼機的大佬歲月嗎?  還記得在被窩裡玩過的貪吃蛇嗎?  還記得QQ消息提示的咳嗽聲嗎?
  • 「暴露」年齡的小吃,第一種就是童年回憶,你都吃過嗎
    但是今天,小李說小時候的那些零食和零食,又吃的都已經是老一輩的人了,那我們就來算一下有什麼年齡暴露的零食吧。綠色的舌頭。這種冰淇淋類的零食可以說是當年風靡全國的,我們上學的時候就出來了,因為年輕的朋友們很受歡迎,所以修剪得很好,沒有斷,在哪個時期吃這種美味的食物對我們來說是很神奇的,但是之後就消失了。但是我仍然想念那種零食。
  • 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網友:不能說,暴露年齡了,都是回憶
    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網友:不能說,暴露年齡了,都是回憶方便麵的歷史可謂非常悠久了,第一包方便麵(出前一丁)是一位日本老者發明的,那是1968年的事情。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網友:不能說,暴露年齡了,都是回憶。華豐的三鮮伊面應該是80後印象最深刻的,當時這款方便麵風靡珠三角地區,1886年生產,一直到1990年,價格都是6毛錢一袋,美味又實惠。
  • 範丞丞節目中被叫起床,一個不起眼的小物件,暴露「身體缺陷」
    然後範丞丞迷迷糊糊的開始找鬧鐘想要關掉它,當時都在注意範丞丞關鬧鐘,絲毫沒有注意一件不起眼的東西,這個不起眼的小物件就暴露了範丞丞身上的缺陷,還好有細心的網友看到了,那是一個墊肩膀的墊子,應該有的人知道範丞丞有溜肩這個毛病,突然發現明星也不容易,為了顯示自己的身材,都用起來墊肩的墊子了。
  • 暴露年齡的大白兔糖,除了雪糕和奶茶,竟然還有這些產品?
    80後和90後對大白兔奶糖的印象應該比較深刻,說自己喜歡大白兔糖就暴露年齡了,那時的大白兔糖口味還沒現在那麼多花樣,小汐一直到初中時代的記憶裡都只有原味,但近些年來大白兔奶糖它變了……最近大白兔奶糖真的火到一塌糊塗,自從美國某冰淇淋店推出了大白兔奶糖以後,這股回憶殺吸引了不少人紛紛前往打卡
  • 「暴露年齡」的幾種童年美食,都吃過的年齡也不小了,你吃過嗎?
    人在長大以後,總是會特別的懷念童年的時光的,而且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特別的懷念自己童年吃到的那些美食的,有一些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都買不到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暴露年齡」的童年美食,都吃過的年齡也不小了,你吃過嗎?1、橘子軟糖。
  • 快找找,你家有這些老物件嗎?個個有來頭……
    慶幸的是,在你我家裡的某個角落,總能找到這樣一什一物,寫滿了光陰的故事。這個國慶之前,《楚天都市報》與恆大湖北攜手創辦的「恆大家園」社區讀本走進恆大各小區。業主們紛紛找出家裡的珍藏,與我們一起重溫光陰的故事。這些老物件承載的,不僅是家用,還有發生在那時的點點滴滴。
  • 會暴露年齡
    那會電視劇不像現在類型,風格這樣多元化,基本都是偶像劇多一些,那時候我們都是追星族,比如喜歡:林志穎,王心凌,陳喬恩這些,偶像劇裡的人物。特別流行摺紙星星,看著浪漫而美好。會暴露年齡哦!2013年:《王的女人》主演:明道,陳喬恩,羅晉,金莎,田亮 。這應該算是一部歷史劇了,其中宮鬥的情節很少,主要講述了秦末漢初,那一場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恨糾葛。在那個時代,男人靠徵服天下來得到女人,女人靠徵服男人來得到天下,在這部戲裡我們能夠清楚地感受到,歷史上楚漢爭霸之時,期間項羽、呂雉、虞姬三人之間磨人的感情糾葛。
  • 盤點五月天15大經典歌曲,全部都會唱的,是不是要暴露年齡了
    如果我說五月天的歌基本都會唱,會不會有點暴露年齡了,就算暴露年齡,我也喜歡這些歌曲動聽的旋律,激昂的調子,還有那打動人心的歌詞,五月天的歌真的佔滿了我大部分的青春時光,最近看了奶茶的《後來的我們》,一股思緒湧上心頭,想起了那些歌,想起了那些青春,盤點15首感覺很經典的歌,好聽不分先後,就是按在我腦海出現的順序。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
    文章標題: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  ???  這一期文章,要給大家分享下 這些農村老物件,你見過幾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喜歡的就點讚轉發下:  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身在農村,吃穿用的也基本與城市沒有大的區別了。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但是那些曾經鄉村的老物件卻見證了鄉村一日千裡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 推薦一本書《認得幾個字》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套《認得幾個字》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範本。《認得幾個字》記錄了臺灣作家張大春教他一對子女識字的89個小故事,2009年首次在大陸出版,當年就入選了該年度新浪十大「中國好書」,多年來廣受好評。
  • 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
    永壽這些老物件正在消失,你家還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