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鸕鷀村最後的馴養人 央視七套曾到這裡拍攝紀實片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2017年,瘦西湖景區有了鸕鷀捕魚表演,漁民手拿竹篙,鸕鷀站在兩側船舷,在漁民特殊的號令下,鸕鷀就會相繼入水捕魚,成為了景區的一大亮點活動。

在寶應安宜鎮船閘村盧莊組,曾經戶戶都會孵化繁殖馴養鸕鷀,這一老行當流傳至現在,只剩一老人還在養。今年69歲的村民範敬禮說,自己已堅守了55年,如今,這一古老的行當和技藝,已沒有年輕人願意傳承,他的12隻鸕鷀也可能會離自己而去。

A

只剩12隻,9公3母

每天帶出來訓練防退化

在寶應北河河道,範敬禮劃著小木船,船上蹲著一排鸕鷀,搖呀搖,靠岸後,挨個給鸕鷀餵食。「只剩12隻了,9公3母,每天帶出來訓練,防退化。」

範敬禮說,在寶應安宜鎮船閘村,像他這樣幹了幾十年的大有人在。七八年前,村子中就只剩4位老人在堅守,他是其中的一個。去年,有一個人去世,盧廷有、盧廷勇因為年齡太高,夏天將鸕鷀賣了。

「女兒女婿也勸我不要划船外出,我捨不得。」範敬禮說,船上的鸕鷀都是自家繁殖的,平時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劃著小船,和鸕鷀一起暢遊在寶應的一些內河水域上,經常引來岸上不少行人的觀看。

現在,12隻鸕鷀一天的捕魚量,也只能賺幾十元,範敬禮之所以還堅持,就是想多陪陪這12隻小夥伴,不讓它們無聊慵懶,喜歡看著它們潛入水中的迅猛樣。

「再照顧它們兩三年,我可能也堅持不下去了。」範敬禮說。

B

村民個個都會馴養

最多時馴養近400隻鸕鷀

14歲時,範敬禮就跟著父親學習馴養鸕鷀,父親告訴他,寶應水系發達,學會鸕鷀捕魚這門手藝,不愁沒有飯吃。當時的木船很小,容不下兩人,父親就專門給範敬禮做了一條小木船,讓他帶著鸕鷀每天在水上練習。

「控制不了平衡,每天翻船十多次。」範敬禮說,通過艱苦的訓練,半年後,他終於成了一名有經驗的馴養捕手,這一幹,就是55年。

談及村子裡鸕鷀馴養的輝煌,範敬禮稱,最多時村裡有30條左右的木船,馴養著近400隻鸕鷀,村民個個都會馴養。寶應湖還允許鸕鷀捕魚時,他們一年中,一半的時間在湖裡,一半的時間在內河,他們還組隊划著船一直到興化、鹽城。

「一條船,一天有時上百斤魚不成問題。」範敬禮說,鸕鷀給他們帶來了財富,也成了村民謀生的小夥伴。到了春節,家有鸕鷀的村民也會給家中的鸕鷀過節,讓它們也歡樂一場,一開春就忙碌張羅著孵化小鸕鷀。

C

馴養鸕鷀很有名氣

江西等地人曾趕來選種

「自古留下的種,祖祖輩輩都靠它捕魚。」範敬禮說,揚州的鸕鷀很有名氣,品種純且兇猛,每年二三月份,是村中雛鸕鷀出殼的時候,剛出殼的小鸕鷀,只有小鴨子一般大,每天要弄一些鮮魚餵養。

範敬禮說,那時住的是農村小院,家家有專門繁殖鸕鷀的房子,待鸕鷀長了兩三個月後,就可以上船了。上船後的鸕鷀,再馴養半年左右就開始捕魚,於是鸕鷀就隨著主人漂流,相伴主人十多年。

「鸕鷀馴養久了,就有了名氣。」範敬禮說,鸕鷀通人性,馴養熟了,比狗還聽話,因捕魚兇猛,一些江西等地的漁民還慕名而來選種。為了得到一隻種純兇猛的鸕鷀,有的外地人千裡迢迢趕來向村民拜師學習。

村中何時開始有人馴養鸕鷀,已無人記得,大多數人像範敬禮那樣,從祖輩手中傳承,一幹就是幾十年,家家都有自己獨門馴養技藝。

「我們也會比賽,看哪條船上的鸕鷀厲害。」範敬禮表示,通過比賽,也強化了鸕鷀的野性,遊泳本領十分高強,它的腿長在身體後面,腳趾有很寬的蹼,蹬水十分有力,潛入水中後靈巧迅猛,遊得飛快。

D

沒有年輕人願意傳承

12隻鸕鷀也可能離開他

一個眼神,船上的鸕鷀就能知道範敬禮想要它們幹什麼,紛紛躍入水中,在水裡翻來探去,尋找著獵物。「處的時間久了,和它們越來越默契。」範敬禮說,朝夕相處這麼久,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想想就有些不舍。

2012年,聽說村裡有3位老人堅守這個古老的行當已50多年,央視七套還曾專門趕至寶應縣安宜鎮船閘村盧莊組拍攝鸕鷀捕魚紀實片。2017年,村裡開始拆遷,範敬禮也隨家人住進了商品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難題終於擺在了面前,沒有閒置的房間孵化鸕鷀。

「照料孵化不是一件容易的活,現在沒有地方,也孵不起來了。」範敬禮說,祖輩傳下來這一老行當,目前馴養技藝他還在堅守,不知自己能撐多久。

2010年前後,因這行風雨漂泊太苦,一年僅能收入兩三萬,大部分人就轉行了。「外地的景區等要表演,鸕鷀就被賣了出去。」範敬禮說,從那時起,村中鸕鷀越來越少,到了2017年,只剩4位老人還有鸕鷀。如今,只剩他一人還有鸕鷀。

這一古老的行當,已沒有年輕人願意傳承,想想12隻鸕鷀也可能會離自己而去,範敬禮的眼中噙著淚水,望著船上休憩的鸕鷀,久久說不出話。

E

揚州鸕鷀不足500隻

搶救鸕鷀孵化馴養技藝

一直關注著漁業老行當興衰的陳宜林表示,他自小生活在船村,對鸕鷀捕魚很熟悉。在揚州,馴養繁殖鸕鷀的村莊,除了寶應安宜鎮船閘村外,江都有一個濱湖村,也是很出名的鸕鷀馴養繁殖地,曾經莊臺家家戶戶馴養繁殖鸕鷀,莊邊有一條小河,常停靠一排排站滿了鸕鷀的小漁船。

2017年,市漁政、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等部門曾不完全統計,揚州聞名全國的捕魚鸕鷀已不足500隻。「2年過去,數量就更少了。」陳宜林說,聽說濱湖村早在幾年前只剩一家,也僅有幾隻了,可能現在已經沒了。

在陳宜林看來,鸕鷀捕魚作為一種傳統捕撈方式,它所代表的文化影響深遠,但捕撈時不分大魚小魚。在江蘇,鸕鷀捕魚屬於「禁用漁具漁法」,高寶湖等水域不再讓捕。

「揚州瘦西湖有了鸕鷀捕魚表演,這一傳統技藝又熱起來了。」陳宜林呼籲,揚州鸕鷀曾極具影響力,也決定了特殊的歷史地位,只有在繁殖、馴養環節得到保護和傳承,才能讓鸕鷀捕魚表演等得以長期延續,才能留住這一珍貴的老行當記憶。

記者孟儉

通訊員梁永富

相關焦點

  • 央視3套解密!全程在日照拍攝的電視劇《經山海》的臺前幕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27日晚7點25分,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幕開啟》播出了電視劇《經山海》拍攝過程中臺前幕後的故事。該電視劇全程在日照取景拍攝,在一個多小時的播出過程中,詳細揭秘了拍攝過程中臺前幕後的故事。
  • 「百年中國製造」的意義
    》紀錄片拍攝        《百年中國製造》峰會暨開機儀式        《百年中國製造》行業專題論壇        《百年中國製造》年度盛典        【其他相關活動內容】        百年中國製造大講堂        企業高管走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與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一起講學傳經
  • 央視八套今年主打韓劇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記者唐海威) 「海外劇場」一直是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的王牌欄目。昨日,央視文藝中心影視部主任汪國輝等做客央視網站時表示,央視八套今年將播出的重點劇目中,海外劇將增幅幾倍,尤其是韓劇。在《人魚小姐》之後,將播出經典韓劇《黃手絹》。  1月6日播出的電視劇《北京我的愛》將打響央視八套今年收視大戰的第一炮。
  • 橡皮章(片)拍攝技法初解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見識過許多好看的靜物攝影照片,現在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如何去拍好靜物攝影的一個小分支——橡皮章(片)吧。4、靜物攝影在我看來,屬於需要主動去改變物體,改變影像,而不是忠實的記錄者,假如只是拿著相機記錄,沒有主動去改變靜物本身,這和紀實攝影分別就不大了。5、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橡皮章(片)它本身是個單獨存在的物體,那怎麼才能去改變它呢?
  • 央視大型紀錄片攝製組來襄陽拍攝啦!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播出...
    央視大型紀錄片攝製組來襄陽拍攝啦!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播出...咱襄陽又要在央視露臉啦~《記住鄉愁》這部大型紀錄片正在咱襄陽拍攝計劃2021年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
  • 新劇《七公主》開拍,黃翠如領銜6位女神,回顧60年代「七公主」
    如果新劇《七公主》中都是以年紀來排的話,依次便是黃翠如、高海寧、林夏薇、劉佩玥、鄺潔楹、陳曉華及江嘉敏。粵語片年代中,邵氏電影公司曾捧紅不少明星,當中包括「七公主」。她們七人都是童星出身,小時候就認識,感情融洽。在1964年,七人在尖沙咀的金冠酒樓進行結拜儀式,結義金蘭結為「七公主」。
  • 建議央視八套改為韓劇臺,是嘲諷更是警醒
    更有網友給央視八套寫了一封懇請信……「我們親愛的CCTV-8套電視劇頻道,每天晚上黃金時間,放的都是韓國的電視劇。一個接著一個,全是韓國片,經常還是放過的,真讓人受不了!!強烈建議,CCTV-8套到了晚上,可以改成韓國電視劇臺了。」  堂堂的國家電視臺,翻來覆去播放的多是清一色的韓國影視劇。可能是有關人員對韓劇比較鍾愛,但更有不可忽略的客觀原因,國產影視劇缺乏經典作品。
  • 就在17天前,央視再次重播這部武打片,它的意義不僅是振奮人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武打片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武打片的認知估計還是成龍、洪金寶、甄子丹或是李連杰,是《葉問》系列也是《李小龍》系列。但是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其實還有別的印象,那就是1989年上映的《龍火長城》,又名《長城大決戰》。這部作品中還有世界體操王子李寧以及著名排球女將梁豐首現熒幕,堪稱是當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作品。
  • 閩產電視劇成央視「常客」
    本報福州電 (吳旭濤)38集青春勵志電視劇《青春無極限》5月12日登陸央視8套黃金檔。該劇由央視、福建省委宣傳部、廈門市委宣傳部等聯合出品,講述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合作的故事。這也是今年繼《原鄉》、《野鴨子2》之後,又一部登陸央視的福建題材電視劇。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背後的故事
    覓食、求偶、尋找安全的地方過夜,這是七大洲野生動物的生存共性。但自地殼分裂那天起,七大洲註定不同。「如果這個『超級大陸』沒有裂變,我們將不會擁有今天看到的物種多樣性。」執行製片人喬尼·基林曾說。 南極洲終年冰雪,寸草不生,沒有食草動物,只有食肉動物,生存如同這裡的環境一般殘酷。
  • 「紀實攝影教父」布列松的10條拍攝秘笈
    這位被稱為「紀實攝影教父」的法國攝影大師發展出的一種街頭抓拍風格影響了後來的一大批年輕攝影師。本文總結了10條布列松的拍攝技巧,希望能給攝影愛好者提供新的攝影思路。  1.幾何結構  布列松的照片非常詩意,他很喜歡幾何狀構圖。
  • 為拍攝布達拉宮內部,他曾軟磨硬泡幾個月,也曾連續7個月吃泡麵
    他們來到這片雪域高原,拍攝自然景色風土人情。然而人們對布達拉宮的拍攝,尤其是對內部的記錄並不豐富。布達拉宮是西藏高原上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宮內蘊藏著數量眾多且極其寶貴的造像、唐卡、法器、壁畫、靈塔……7 世紀初,吐蕃贊普松贊幹布在拉薩的紅山之上修建布達拉宮,迄今已歷1300 多年。
  • 《太行金印》登上央視《讀書》欄目
    這是刻在太行山上的碑文:『如今生活好,老吳忘不了』,這個老吳是什麼人?他做了什麼事?竟然讓當地的百姓以大山為碑,以大地為座,給他立了這麼一座震人心魄的山碑。今天我們就來讀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家劉長利所著的《太行金印》,一起從書中尋找答案。」
  • 央視拍攝的四大名著系列,其中三部在這取景拍攝,還是國家首批5A
    特別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水滸傳》 《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 並不是可以作為劇本創作來拍攝電影作品的。不是國內哪個電影城市可以做到的。當然,也可以看到翻拍4大名著的各種電影作品,但仍然不能超越的是央視投資拍攝的4大名著系列。眾所周知,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 央視8套回應網友:韓劇受多數人歡迎 沒必要改
    央視8套回應網友:韓劇受多數人歡迎 沒必要更改  近日,有網友對央視8套頻繁播放韓劇進行聲討的帖子引起了眾多網友熱議。有網友稱「每天晚上打開電視機,拿起遙控器,調到CCTV-8,百分之百肯定在播韓劇」,甚至有網友建議「CCTV-8套到了晚上,可以改成韓國電視劇臺了」。
  • 鸚鵡養殖能手販賣瀕危動物被抓 曾上央視致富經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警方共解救紅毛猩猩、黑帽懸猴、松鼠猴及各類鸚鵡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0餘只。因保護環境資源、嚴厲打擊非法侵害野生動物犯罪,公安部專門向鹽城警方發來賀電。經過近4個月的縝密偵查,警方轉戰廣東、廣西、山東、河北、遼寧、河南等十餘省份,一舉搗毀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窩點7個,抓獲主犯張某等20人。 張某以開辦鸚鵡養殖場為掩護,向各地販賣野生動物。
  • 蒼穹之淚:央視5套的背叛-搜狐體育
    曾幾何時,央視5套是那麼的意氣風發,青春激揚,伴隨著《足球之夜》的推出和崛起,張斌、劉建宏、黃健翔等一代優秀主持人湧現了出來,他們充滿激情又不失理性,他們談吐優雅卻毫不迂腐,他們在敢於發出自己內心聲音的同時也清楚球迷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總能觸摸到球迷的心尖。單看每期《足球之夜》為不同專題選擇的不同背景歌曲,就可以發現他們情感抒發的別樣品格。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母親!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要回來,回來!母親!這首歌曲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既是與澳門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連接在一起,也與其歌詞真摯、曲調動人、演唱者的童真演繹分不開。
  • 大美女王冠:曾被疑遭潛規則,馬東緋聞女友,拒絕進央視當正式工
    在沉寂了幾年後,她在今年重新回到央視主持節目《向幸福出發》及《你好生活》,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事實上,王冠從出道到現在,一直爭議不斷、黑料不斷,37歲依然單身的她,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該劇講述的是一對十六七歲的男女同學被父母禁止戀愛之後的故事。王冠清純、美麗的螢屏形象吸引了很多少男少女,至今很多人還對這部青春片念念不忘。  2001年,剛滿十八歲的王冠,被選中參演了一部中韓合作的電影《飛天舞》,在圈中漸漸小有名氣。
  • 福建這裡熊出沒,驚動央視!
    福建這裡熊出沒,驚動央視!近日,科考工作人員在收取相機視頻資料後驚訝地發現,11月4日在掛敦區域樣線內首次拍到黑熊群!據了解,黑熊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基本為獨居狀態,此次發現證明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內黑熊群體的存在,對掌握黑熊的分布、種群密度和規模極具意義,為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詳實的基礎資料。該視頻也印證了武夷山生態環境的優越,不負「動物王國」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