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進一步支持了RNA-DNA混合產生地球生命的理論

2021-01-12 量子認知

化學家做出了一項發現,這一發現支持了關於生命如何起源於我們星球的令人驚訝的新觀點。

在化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證明了一種簡單的化合物,稱為苯基磷二醯胺,在生命出現之前似乎已經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將稱為脫氧核苷的微小DNA結構單元化學編織在一起,形成原始DNA鏈。

Diamidophosphate

苯基磷二醯胺,英語:Diamidophosphate ,縮寫DAP,是最簡單的苯基磷二醯胺離子,它是一個磷酸化離子,首先用於水介質中糖的磷酸化。苯基磷二醯胺可形成鹽,它被認為是出現在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前身的首個肽,細胞膜脂質和核苷酸中的一種可能的原始劑。

該發現是過去幾年中一系列發現中的最新發現,指出DNA及其近親表親RNA作為相似化學反應的產物一起出現的可能性,以及第一個自我複製分子,即第一個生命地球上的各種形式,兩者混合在一起。

這一發現可能還會在化學和生物學上帶來新的實際應用,但是其主要意義是它解決了地球生命如何首次出現的古老問題。特別是,它為更廣泛的研究鋪平了道路,該研究涉及自我複製的DNA-RNA混合物如何在原始地球上進化和傳播,並最終為現代生物的更成熟的生物學注入了種子。

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是朝著詳細的化學模型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該化學模型是如何起源於地球的。

這一發現也使生命化學的領域遠離了近幾十年來一直佔據主導地位的假說:「RNA世界」假說假定第一個複製子是基於RNA的,而DNA僅在後來作為產物出現RNA生命形式。

RNA鏈可以吸引其他單個RNA結構單元,並粘附在其上形成一種鏡像鏈-新鏈中的每個結構單元都與原始「模板」鏈上的互補結構單元結合。如果新鏈可以脫離模板鏈,並通過相同的過程開始模板化其他新鏈,那麼它就可以實現構成生命的自我複製的壯舉。

但是,儘管RNA鏈可能擅長模板化互補鏈,但它們卻不擅長與這些鏈分離。現代生物體產生的酶可以迫使RNA或DNA的雙鏈走分開的路徑,從而實現複製,但目前尚不清楚在沒有酶的世界中如何做到這一點。

該研究表明,部分DNA和部分RNA的「嵌合」分子鏈可能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它們可以以一種不太粘的方式模板化互補鏈,從而使它們相對容易地分離。

化學家們在過去幾年中的研究表明,在早期地球的化學條件非常相似的情況下,可能分別形成了簡單的核糖核苷和脫氧核糖核糖核酸(RNA和DNA)。有機化合物DAP可能在修飾核糖核苷並將它們串在一起形成第一條RNA鏈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類似條件下,DAP對DNA的作用可能相同。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我們已經更好地了解了原始化學方法是如何製造出第一批RNA和DNA的,我們可以開始將其用於核糖核苷和脫氧核苷構件的混合物,以觀察形成了哪些嵌合分子,以及它們是否能夠自我複製和進化。

這項工作也可能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DNA和RNA的人工合成(例如在COVID-19測試的基礎上的「PCR」技術中)是一項龐大的全球性業務,但取決於相對脆弱的酶,因此存在許多局限性。用於製造DNA和RNA的可靠,無酶的化學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可能最終更具吸引力。

參考:Prebiotic Phosphorylation and Concomitant Oligomerization of Deoxynucleosides to form DNA,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591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章魚或來自外星,可能不是地球「本地魚」!
    研究表明,章魚可能是一種外星生物,而不是地球上的本土魚類。章魚,俗稱八爪魚,屬於頭足綱八萬目章魚科。地球上已知的章魚有252種,它們廣泛分布於地球上的熱帶和溫帶海域。因為章魚長得很奇怪,所以在影視各方面也很出名。
  • 超級地球葛利斯581d適合生命居住
    葛利斯581d是歐洲天文學家在2007年的時候發現的,它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8倍,被認為是一顆超級地球。於2007年發現葛利斯581d的科學家小組在2009年4月下旬藉由新的觀測結果判斷該行星位於適居帶當中,意味著它可能有液態水或生物存在。葛利斯581d擁有能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可能是巖石的地貌,這顆行星是地球的2倍大小。
  • 地球動物園理論是什麼,這些只是假設嗎
    什麼是地球動物園理論呢?簡言之就是地球是高級文明建立的一個動物園,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高級文明動物園裡的「動物」,我們只是這些「動物」中最高級的。這個說法聽起來簡單,卻也讓人匪夷所思,畢竟我們至今都沒有發現外星文明,怎麼能說我們是高級文明飼養的「動物」呢?
  • 隕石中發現未知蛋白,地球生命或來自奧爾特星雲
    長期以來,主流科學家一直認為地球生命是由地球自主產生的,但是一塊隕石的到來卻可能給「生命地球起源論」帶來沉重的打擊。進化論人類是怎麼來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小型且消毒過的鑽頭鑽探了1990年於阿爾及利亞發現發現的一塊名為Acfer086的隕石,將所得樣本與水和三氯甲烷混合在一起,並發射雷射將其氣化,以對樣本進行質譜分析。
  • 不坑人的隕石坑:可能發現外星生命-外形人,地球, ——快科技(驅動...
    美國太空網報導,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可能會引發廣泛的災難,殺死全球範圍內的生命。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這些爆炸產生的熔化殘骸可能埋葬了曾經居住在爆炸區的生命遺體並將它們保存了上百萬年,而另一項研究暗示這些撞擊可能會創造新的棲息地。這些發現表明外星世界的撞擊隕石坑可能是尋找過去或者現在生命跡象的地點。
  • 地球上並沒有生命,那第一個生命是怎麼誕生的?
    提到《進化論》,許多人會下意識地反對,認為該理論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解釋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怎麼誕生的。按照進化論的理論,生命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形態,其中能夠適應環境地則被保留;反之則被淘汰。然而在水深200米之下,這裡的海洋終日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只能依靠海洋上層的漂浮物生存,所以深海的魚類相對於淺海而言數量較少,在某些地方的海底,幾乎屬於生命的禁區。然而阿爾文號卻在2500米深的海底,發現這裡居然生活著密密麻麻的生物,再進一步觀測發現,這裡竟然有著許多不斷向外噴發熱量的海底煙囪。
  • 外星生命就存在於地球之外,但我們的理論正在讓我們遠離他們
    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人的證據,我們會意識到麼?別的星球上的生命跡象和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我們可能辨認不出來任何他們留下的生物特徵。近幾年關於什麼是生物特徵,哪些行星可能適合居住,以及進一步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這些理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我們真正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我們現在的理論知識去解釋一些數據,而不是依靠那些未來的想法。
  • 科學家發現新型超突變:一種酶劫持正常DNA修復過程產生突變霧 幫助...
    科學家發現新型超突變:一種酶劫持正常DNA修復過程產生突變霧 幫助癌症進化  Emma Chou • 2020-08-05 14:20:57 來源:前瞻網 E2368G0
  • 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一大奇觀: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1909年7月,美國史密森自然博物館館長維爾考特(WALCOTT)在加拿大布爾吉斯山發現了6萬多塊5.1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的化石,顛覆了之前「寒武紀乃是三葉蟲一統天下」的認識,展現了寒武紀絢麗多彩的生命現象,進一步放大了寒武紀生物與前寒武紀生物數量和種類上的巨大反差。
  • 真的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嗎?這些地方可能還有生命存在!
    紅巨星: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地球上有水,而且地球的位置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如果地球離太陽更近,那麼地球上的水就會蒸發掉。如果離太陽很遠,那麼地球就會被冰球凍住。科學家們發現有一個地方可能存在水,那就是冰凍的衛星或系外行星。但既然凍了,怎麼解凍呢?科學家們注意到,在恆星生命末期,恆星進入紅巨星階段,迅速膨脹,產生輻射,並使恆星上的冰融化液態水,這是生命的必要條件之一。
  • 最新研究表明,生命並不起源於水!
    當地球人為「堅持不懈」而歡呼時, John Sutherland將會在一旁冷靜地觀察。蘇瑟蘭是英國核磁共振成像中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化學家,也是遊說 NASA訪問傑澤羅隕石坑的科學家之一,傑澤羅隕石坑符合他對生命起源的設想——不管是火星還是地球。生活可能源於一些古老的撞擊事件之後形成的陸地水域,例如加拿大曼尼古根湖撞擊坑。
  • 金星有生命?發現大氣層有磷化氫,是尋找外星生命最重要的線索
    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phosphine)的蹤跡,這種氣體在地球上被歸因於生物體。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表示,這是尋找外星生命「迄今最重要發現」。金星的環境非常嚴峻,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00度以上。
  • 不要以地球的標準去討論外星生命?
    幾乎每一年都有關於外星生命的值得懷疑的發現,但最終都以缺乏確鑿證據而告一段落。2020年關於外星生命的較重大消息之一,有科學家稱,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磷化氫被認為是金星可能潛在生命的證據。《自然-天文學》曾有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在金星大氣雲層中探測到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估算其豐度為20ppb。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2016年紐約基因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套新的編碼系統,可以極大的增加dna分子的數據存儲容量他們將一部電影,一個電腦作業系統,一篇論文,一個電腦病毒,一張電子券進行了「鹼基編碼」,並成功的合成了實體dna隨著技術的發展生物學家研究證明,將數字信息存儲於dan中是可行的在加上dna存儲有一定天然優勢,不需要苛刻的條件
  • 金星發現生命跡象?地球大氣沒有的1種物質,為何是生命的標誌?
    尋找地外生命是一個既神秘又經久不衰的課題,人們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竭盡所能探索宇宙,只求為「我們孤獨嗎」這個終極問題找一個圓滿的答案。論文中提到的磷化氫是什麼?為什麼發現它等同於發現生命活動?地球上有這麼多生命,然而其實空氣中並沒有磷化氫。水的分子式是H2O,磷化氫的分子式是PH3,從分子式可以看出,磷化氫的化學結構像水一樣簡單。
  • 如何尋找外星生命適居帶:黑洞孕育新宇宙
    5月15日消息,據《探索》雜誌報導,很多最新發現都指向「適居帶」,認為在那裡可能會找到外星生命。1976年美國海盜1號(viking 1)飛船在火星上降落,它並沒發現可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明顯的生物活性跡象,而且海盜1號發回地球的照片,展示了一個荒涼、寒冷的世界。
  • 首個外星生命將被找到,它可能在金星上,科學家在這發現磷化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三體-小遙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只有地球孕育出了智慧生命體,而其他行星甚至它們的衛星上,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生命存在的跡象。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因為這裡與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然而人們往往會忽略一個重要的信息——金星同樣處於宜居帶附近。根據最新消息,天文學家通過先進的觀測儀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氣體,它就是磷化氫。
  • 地球生命或來源於地外星球,人類或許不是地球土著!
    二、化學起源說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接受的生命起源理論。自從人們開始相信科學後,人們便開始用科學的方式去模擬生命起源的環境,通過很多年的努力,科學家們取得了不少的突破。在人工模擬的環境下,科學家們實現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小分子的轉變,有機小分子到大分子的轉變,甚至,簡單的細胞膜、蛋白質和核苷酸的合成等都能實現。
  • 怪異的進化:地球生命的奇幻未來
    那麼,未來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結合我們對於地球生命和進化原理的理解,未來,比如說一億年後的生物將有何發展? 讓我們把目光回溯到數百萬年前,從我們這個星球上的早期生命談起。洛索斯在書中對進化是否可以預測的兩種理論分別進行了分析,也就是如果我們「不斷為生命的錄音帶按下重播鍵」,歷史是否會重演的問題。目前的論據不成體系,我們也不知道從長遠角度來看,生物進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預測和複製。加之一些偶發的變量,比如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或者小行星撞擊地球,原本確鑿的預測一下子變得幾乎毫無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