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坑人的隕石坑:可能發現外星生命-外形人,地球, ——快科技(驅動...

2021-01-09 快科技

美國太空網報導,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可能會引發廣泛的災難,殺死全球範圍內的生命。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這些爆炸產生的熔化殘骸可能埋葬了曾經居住在爆炸區的生命遺體並將它們保存了上百萬年,而另一項研究暗示這些撞擊可能會創造新的棲息地。這些發現表明外星世界的撞擊隕石坑可能是尋找過去或者現在生命跡象的地點。

宇宙撞擊產生的高溫會加熱、熔化甚至蒸發幾噸重的泥土和巖石,其中某些在冷卻時會形成玻璃。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得撞擊地質學家彼得·舒爾茨(Peter Schultz)在過去的20多年都在研究位於阿根廷的撞擊玻璃。阿根廷東部(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一片面積相當於德克薩斯州的地區充滿了撞擊玻璃,後者都是由6000年至920萬年前發生的至少7次不同撞擊產生的。「隨著我們逐漸收集這些玻璃,我們可以看到裡面似乎圍困了某些葉狀的物質。」 舒爾茨說道。他的他的同事將這項發現發表在4月15日的期刊《地質學》上。

每一次撞擊都會包含行星物質。在其中兩次撞擊中——一次發生在300萬年前,一次發生在900萬年前——舒爾茨和他的同事發現了釐米大小的葉片碎片,包括例如乳突的結構。在好幾個樣本裡發現的類似葉脈結構非常類似現代蒲葦,這一物種在阿根廷地區非常常見。「撞擊玻璃其實會圍困和保存過去生命的殘餘物。」 舒爾茨說道。

這些玻璃樣本裡的脆弱植物物質被精密保存到分子程度。此外,這些玻璃偶爾還會保存有機化合物,包括葉綠素和相關色素的殘餘物。為了理解這些這些植物材料是如何從這些創造撞擊玻璃的灼熱環境裡存活下來,舒爾茨和同事試圖在實驗室裡複製這些環境。他們將粉末狀的撞擊玻璃和蒲葦葉碎片相混合,在不同的溫度下將這些混合物加熱不同時間,然後迅速冷卻它們。

這些實驗揭示了當樣本被迅速加熱到1500攝氏度以上,植物材料會被保存。很明顯樹葉外層裡的水保護了樹葉內層,這種方式類似於熟炸,後者是指食物外層迅速變幹,而內部煮熟的更慢。

這些玻璃可以產生發生撞擊時的環境條件的見解,更好的闡明古代地球氣候和生命。此外如果撞擊殘骸保存了地球上生命的跡象,那麼在類似火星等遙遠行星上可能也會發生相似的過程。巧合的是,保存這些植物樣本的阿根廷的泥土狀況與火星條件並無太大差異。

「火星某些地區表面被2千米厚的塵埃沉積物所覆蓋,」 舒爾茨說道。「在阿根廷,相似的黃土(風吹沉澱物)沉積物大約200至300米厚。」在這些塵埃沉積地上發生的撞擊熔化物質的方式可能能夠保存幾十億年前或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的跡象,但它們也可能作為捕獲這些生命殘骸的軟墊層。「我們的策略是尋找最可能包裹外部物質的撞擊玻璃類型。」舒爾茨說道。

與此同時,舒爾茨提醒稱這項工作並不意味著我們將期待在火星上發現植物的跡象。科學家們應該要尋找火星撞擊玻璃裡微生物的殘骸。「下一步是理解保存的界限,更好的理解包裹物質的條件,以及確定尋找火星上相似物質的標準。我非常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回答這些問題。」 舒爾茨表示。

但他也表示這些發現只限於仍停留在產生地的撞擊玻璃,而非那些被噴射至太空的巖石,同理適用於源於火星的隕石。「這些撞擊玻璃一般非常脆弱,容易碎裂,無論是被高速噴射至太空……或者高速撞擊表面。因此這些發現與那些外太空傳遞至地球的生命之間幾乎沒有相關性,至少目前為止是如此。」

在另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發現了某個隕石坑裡出土的首個已知微生物化石痕跡。這些發現表明宇宙撞擊可以在爆炸區產生生命新的棲息地。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加拿大太空生物學培訓計劃(CATP)兼加拿大倫敦西部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哈雷·薩普斯(Haley Sapers)檢測了德國巴伐利亞州24千米寬的諾特林根裡斯隕石裡的120份撞擊玻璃樣本。創造像諾特林根裡斯這樣的隕石坑所需要的能量相當於180萬個原子彈產生的能量,足以熔化1460萬年前該地區很多數立方英裡的巖石。

「在隕石坑中央,有一個名為諾特林根裡斯的小城市,這個雙壁中世紀城市直徑約為1千米,大小相當於產生這個撞擊坑的撞擊物。」 薩普斯說道。薩普斯和她的同事在這些玻璃裡發現了罕見的1-3微米寬的管狀特徵,這相當於人類頭髮平均直徑的1/100至3/100,它們形成於玻璃形成之後。

有些管狀非常直,而其它的則非常捲曲甚至是螺旋狀。調查者注意到傳統的礦物質形成過程無法解釋這些形狀和管子的分布。相反,他們認為這些管子形成於利用有機酸蝕刻玻璃的微生物。「我認為它們蝕刻巖石是為了抽取它們新陳代謝所需的元素,例如鐵,」 薩普斯說道。「它們還創造了其它細菌或可以生活的保護性棲息地。」 薩普斯的這項研究被發表在4月10日的期刊《地質學》上。薩普斯強調她們的發現來自於撞擊後移居到巖石裡的地球微生物。「它們並非來自太空的微生物,它們並非來自流星。」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上的宇宙撞擊可能創造了這些生命起源友好的地區。

「有趣的是,大約42億至38億年前,早期地球經歷了名為晚期重大撞擊事件(Late Heavy Bombardment)的時期,那段時間發生了大量撞擊,包括大型撞擊,與此同時這段時間也與地區上最早生命的證據相重疊。」 薩普斯說道。「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生命產生於地球歷史裡這樣不宜居的時期。可能撞擊成坑在生命的起源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對富含水的行星,例如地球,或者甚至火星的撞擊可能會產生熱液活動,也就是熱沸騰的地下區域。位於海洋表面下方1英裡深處的名為熱液噴口的海底溫泉可能是地球繁榮生態系統的家園,包括2米高的巨型管蟲。創造裡斯隕石坑的撞擊可能產生了持續上萬年的熱液活動,為微生物提供足夠長的時間殖民這片地區。

撞擊也可能會為一個寒冷死亡行星提供生命有用的熱量和能量,薩普斯表示。「撞擊事件可能不僅發生在地球上,也發生在太陽系內其它巖石和冰凍天體。據我們所知,這是太陽系內唯一普遍存在的地質過程。」通過研究地球上的撞擊,科學家們可以獲得其它地方生命是如何起源和存活的更好的觀點。「當考慮火星上的未來任務,這或可能暗示了具有與熱液活動相關的礦物質沉積物的撞擊隕石坑可能是令人激動的天體生物學目標。」

相關焦點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有著40億年漫長的生命史。在不同的生命歲月裡,都會出現一種霸主級的生物統治地球,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也就是6500萬年前,地球曾經出現過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恐龍時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是一個經歷了1.6億年漫長的偉大時代。
  • 要想找到外星生命,難道一定要先找到水嗎?
    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幾乎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著生命。而且迄今為止呢,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任何形式的生命可以脫離液態水並保持活躍的生命狀態。所以呢我們才會常常說水是生命之源。為了採集這些噴泉的數據,進一步分析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攻克現在正在推進一項名為歐羅巴計劃的工程。二零一七年四月,美國宇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卡西尼號項目的科學家們興奮地宣布。誕生地球生命形式的所有條件,在恩克拉多斯的冰下海洋中都滿足。從這一刻開始呢,太陽系中尋找外星生命的首要目標就從歐羅巴轉移到了恩克拉多斯。二零一八年八月。
  • 此星球的海洋或已存在40多億年,外星生命會被發現麼?
    太陽系內每個行星的公轉周期並不一致,有的長有的短。我們的地球繞行太陽一圈的時間為一年,可能有人會覺得很久。然而,同為太陽系內的一顆星球自從被人類發現之日起,至今都尚未繞太陽運行過一圈,此星球即為人類既熟悉又陌生的冥王星,它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一員,後來被天文學家排除出去了。
  • 2020年外星人十大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正在注視著我們
    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非常渺小,就像太空中一粒小石塊。人們一直對地球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唯一的高等智慧文明存有疑問。儘管這個問題在 2020 年仍沒有獲得解答,但許多發現似乎增加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 不要以地球的標準去討論外星生命?
    幾乎每一年都有關於外星生命的值得懷疑的發現,但最終都以缺乏確鑿證據而告一段落。2020年關於外星生命的較重大消息之一,有科學家稱,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磷化氫被認為是金星可能潛在生命的證據。《自然-天文學》曾有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在金星大氣雲層中探測到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估算其豐度為20ppb。
  • 火星發現三個湖泊,水資源充足,難道火星真有外星生命?
    所以很多學者認為,距離地球最近金星和火星,從某種程度上猜測,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 金星的表面環境十分惡劣,科學家們將機器人放在火星上活動,都難以生存,更別提有生命活動存在。而火星卻不一樣,它給了人類繼續尋找外星生命體的希望和動力。在探測火星時,有大量的數據證明,火星曾經是一個溼潤、溫暖適合孕育物種的星球。因為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存在。
  • 在火星發現「外星蜥蜴」,不像地球上的任何東西
    火星,作為人類探測器登陸最多的系內行星,一直以來都是NASA研究的重點,以此找到這裡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然而,一名有爭議的UFO獵人聲稱,火星上確實存在生命,此前他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了一隻被認為是「外星蜥蜴」的生物,這是怎麼回事呢?從對火星的望遠鏡觀測開始,人類就開始推測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以及它們可能是什麼樣子的。
  • 可能蘊藏外星生命重要線索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發表專欄文章稱,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漁網」,蘊藏著外星生命的重要線索。洛布指出,外星生命可能將月球表面作為一個漁網,用於捕捉隨時間推移而收集的星際物質,同時月球可能從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環境送遞生命基礎元素。
  • 科學家:外星智慧生命不存在?人類就是奇蹟,他們發現了什麼?
    關於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智慧生命一直是人類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宇宙就像是一個海洋,而各個星球就像是海洋中的島嶼一樣;  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普通的一座小島,而在這座小島上生命又如此的繁榮,甚至還出現了像人類這樣複雜的智慧生物;  因此我們也堅信,在宇宙中的某些島嶼上應該也有生命
  • 終結的外星文明可能埋在我們銀河系的深處
    外星人至少像我們曾經存在過一樣聰明, 這並非不可能。問題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發現,當他們創建一個星系模擬來測量銀河系中是否存在外星智慧生命時,所採用的標準並不明確,其結果是使用包括生命開始時如何產生和最終自我消滅的標準。他們現在暗示,如果任何具有大腦的外星文明生活在銀河系的某些系外行星上,那麼到現在它們可能就是外星化石。銀河系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
  • 找到新的「地球」?四季皆有,你這次真的有外星生命嗎
    現在我們的航空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產品被送到太空去探索地球之外的新生活環境或新生命!之前,美國宇航局是最強大的人類航天機構,他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為全人類的太空探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人類科技已經在我們地球周圍的宇宙中發現了近1000個顆衛星!
  • 外星生命可能一直隱藏在月球或火星等巖石物體的最深處
    在新的美國科學人文章當中,阿維·勒布認為若要尋找外星智慧,我們探索的方式應該把重點放在無線電和雷射掃描外星的信號上,這位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從來不會刻意迴避討論關於外星生命的話題。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阿維·勒布還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認為外星生命可能隱藏在月球或火星等巖石物體的深處,今年2月,他在接受《未來主義》雜誌採訪時表示,快速電波爆發(英語:Fast radio burst,縮寫為FRB)有可能是人為產生的。
  • 外星生命線索?研究表明,這類外星行星更有可能孕育生命!
    人類一直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方向上不遺餘力地探索,奈何技術以及運氣有限,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沒有任何頭緒。而且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塵土飛揚的外星行星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孕育生命。什麼是「塵土飛揚」呢?簡單來講,就是「塵埃」,研究外星世界潛在可居住性的科學家研究了許多關鍵因素,包括溫度和成分,在一篇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變量,它可以指示生命是否可能存在於外行星:塵埃。塵埃現在,我們知道塵埃在地球和火星的氣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自從人類產生了關於外星生命的想法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類。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作為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開始探索地外生命,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70年了,仍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難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嗎?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堅持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 《外星生命大揭密》:揭開另外空間的秘密
    即使它們在那裡,但你就是看不見,因為它們的震動速率是如此之快。就像一個風扇的葉片,高速旋轉時你可以看到其後面的東西。你說:我怎麼看到後面去了?因為它們運動得如此之快,處於不同的振動速率上。」「我們能在時間中旅行,從一個維度到另一個維度,或在空間中旅行。」由於外星生命資訊眾多,關於飛碟來去自如的神奇技術,不但各家說法不一,也早已是公開在網上的「秘密」。
  • 「第二地球」奧裡裡亞在哪裡?上面真的會有外星生命存在嗎?
    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和適合宜居的系外行星,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了很多的系外「超級地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克卜勒452b,因為與地球的高度相似,人們對其給予了厚望,認為上面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就算是沒有誕生出智慧生命,那也是一個理想的星際移民星球。
  • 歐羅巴,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我們可能並不孤單
    如果有,我們可能最快在2025年有答案,目前太陽系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體是木衛二,也就是歐羅巴。然而,與地球內部不同,歐羅巴的巖石內部被一層厚度為80-170公裡的水或者冰覆蓋,歐羅巴的水量是地球的兩倍,伽利略號還發現了歐羅巴的磁極點每五小時就會移動一次,呈現規律性,這也是歐羅巴表面下有海洋的最有利的證據,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海洋是誕生生命的最佳場所,沒有海洋就沒有現在地球的生命,這也是讓眾多科學家興奮的地方,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歐羅巴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有外星生命的地方2013年
  • 揭秘外星生命有幾種形態?
    【每日科技網】   劍橋大學古生物學家西蒙·康威教授認為外星生命如果存在,那麼可能看起來像人類,擁有人形的特點,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可以類似的方式進化,就像人類從猿人進化過來一樣。西蒙·康威教授主要研究的領域為物種進化,趨同進化的理論意味著物種獨立繁衍的特徵和物理屬性是相同的。
  • 最新發現:我們星系中可能有30多個外星文明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學術頭條從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屬於地球生命的第一個腳印開始,人類對於地球外星系的探索便從未停息。我們堅信,浩瀚宇宙中,我們不只是唯一的存在。有時候,外星球上的一些蛛絲馬跡,比如火星上水流存在的痕跡,就讓我們對可能存在的未知外星生命浮想聯翩。近日,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推演地球生命發展的形式,假設外星生命也擁有相似的進化歷程,並將其與可能存在類似進化的行星進行匹配,從而推測出,在我們周圍可能有30多個行星可能是外星生命的家園。
  • 外星生命探索展登陸上海:解剖外星人引關注(圖)
    海洋中的「外星人」  地球上的生命很有可能起源於海洋,科學家們相信在許多光年外的行星上存在著海洋,這些海洋也可能產生生命。而在地球的海洋裡,也有著一些生物,具有著我們想像中的外星生物的某些特性。如草海龍,這種不尋常的生物不太參與戰鬥。它們擁有帶瓣狀附肢的骨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