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人人都可以是思考的高手,但可悲的是,在對問題窮追不捨的思考過程中,卻喪失了心靈感受的能力,用腦的思考取代了心的感受,於是,越思考,焦慮和痛苦就越多,猶如游離心頭的鬼魅,招之即來,揮之不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棄思考,用心感受。
覺醒最大的障礙不是痛苦和煩惱,而是心靈的麻木、鈍化,痛苦和煩惱表明還有感覺,而麻木則表明心靈已喪失了感受力,不再迅捷、敏銳。若要看清實相,就要喚醒心靈的感知,想得太多,心靈便會被障蔽,反而會看不清實相,正如一位禪師所說的「見無物,乃真見、常見」。
很多人都是從內心的欲望、憤怒和恐懼出發,去看待周圍的一切,在這些執念的驅使下,他們看見的事物就會是扭曲的、不真實的,甚至還鑽進了頭腦中「小我」世界的牛角尖,導致心靈從真實的世界中被割裂開來。
所謂「你」「我」,從微觀上講,都是念頭的波動所產生的,執念就是執著於念,執著於頭腦裡幻起幻滅的念想,如能看破,在看破的過程中,便會慢慢放下,放下是一種覺悟,覺悟就是明了這一切的實相,而不被其所迷惑,覺悟要先看破「我」,清楚地了解自己。
終其一生,人都是在與自己搏鬥,執念是一種自殘之念,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圈套,你以為是在為自己建造宮殿,其實在為自己打造無形的囚籠,執念一起,你的心將無法尋找安處,心若安然,又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呢?放下執念,就是放過自己,你自身便是解脫執念之源,攀緣生煩惱,隨緣得自在。
一個人擁有的越多,也就越容易對所擁有的產生更多的執念,而放下才是真正的擁有,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從產生執念的因中出離,通過修行怔悟「無我」空性的境界,即消除 「我沒有」,「我無法擁有」的過分執著的「我執」,只要消除執念,便隨處可得寂靜安然。
人生無所謂失去,只是經過而已,也無所謂得到,只是體驗罷了,可以有執著,但無需執念,太執拗、偏執的人生,註定走不遠,事實上,你念念不忘的才是最該被遺忘的,痛苦源於執念,執於一念,困於一念,當然難過,很多時候,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自己在為難自己,執念越重,痛苦的程度就越劇烈,正是因為放不下執念,才導致了心智迷離,煩惱叢生,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唯有學會放下執念,才能由「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荊棘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