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才少年,3年讀完中學,14歲699分進中科大,拒美回國

2021-01-15 騰訊網

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文學"

若以現今的話來說,那便是天才難遇,數十年,亦或是數百年才得一位,除學識才華外,還應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該受人敬佩

從石墨烯中發現超導體,22歲便改變了世界的曹原,便是這樣一位受人敬佩的天才少年。

年少成名,22歲便破解世界百年難題,卻不被名利所誘惑,面對美國研究所拋來的"橄欖枝"毫不動搖,甘願放棄高薪待遇與美國綠卡,也要留在中國,一心只為國家做貢獻。

品學兼優,又無視金錢地位,堪稱青少年之榜樣,祖國之棟梁。

自小聰穎,天賦盡顯

1996年生於四川的曹原,自小便展現了過人的天賦,無論學習什麼知識理念,都比其他同齡人要快,且動手能力強。

11歲時,因為表現優異,被選進深圳的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顧名思義",能在這個班級就讀的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在當時,能入選超常班的僅有3個人,曹原就是其中之一。

受到了學校的重點培養,曹原也並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

14歲,是大多男孩子嬉笑玩鬧的年紀,放不下手裡的遊戲機,也無法安耐住想要出去打籃球的心,但曹原的14歲,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學習課程,少年天賦盡顯。

除學習理念知識外,曹原自小便有探索精神,他喜歡物理化學,在學習的空閒之餘,會把家裡的電器拆開來,研究裡面的構造。

若是放在一般人家,父母大多會覺得孩子淘氣頑劣,畢竟家電用品的花費不小,如此浪費,總是免不了要遭一頓打。

但曹原的父母是開明的,對於兒子的做法不僅沒有排斥,反而極為支持,也正因為有父母的全力培養,曹原才能毫無顧忌的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成長的也越來越迅速。

2010年,14歲的曹原參加了高考,並以669的高分考進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少年班"就是少年天才匯集的班級,雖然學霸眾多,但曹原在其中依然是最搶眼的一個,排名始終名列前茅。

而在入學後不久,曹原很快便完成了一個科研項目,並獲得了獎學金,當時在業內頗具名氣的丁澤軍教授對其讚賞有加,十分看好這個天才少年。

曹原之所以優秀,除自身的天賦外,也因為他對於自己所熱愛的事物,始終保持著激情與熱情,這也是為什麼他在之後,可以破解困擾全球無數科學家百年難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破解百年難題,震撼世界

因為成績優異,且天賦過人,曹原在中科大學少年班畢業後,接連收到了牛津大學、麻省理工等多家世界級名校的入學邀請,多番考慮之下,曹原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還在此攻讀下了博士學位。

麻省理工擁有全球頂尖的實驗配備與資源,曹原可以進行更有效、更準確的科學研究,他在那裡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從石墨烯中找出超導體

因為目標堅定,所以在就讀的那幾年,曹原幾乎如住在實驗室一般,一心只有研發實驗。

科學研發並不是紙上談兵那麼簡單,更何況曹原研究的還是世界百年難題,他一個只有20幾歲的學生,又怎麼會有此成就呢。

不過,曹原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給了世界科研界一個驚喜--石墨烯是極有可能催生出超導體的

對於超導體,大家或許並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概念,通俗來講,因為電子可以在超導體裡自由行走,是沒有電子阻力的,可以節約大量的能源。

但在曹原之前,科研界能找到的超導材料,溫度要求最低也要在-143°,這基本上是無法實現的。

但曹原研究出石墨烯可以催生出超導體,這便解決了溫度的束縛,這一發現於世界來說無疑是震撼的。

起初,大家對於這個20出頭的少年並不信任,一個年紀輕輕,且此前並無建樹的學生,怎麼可能會破解這個困擾了全球科學家百年的大難題。

但曹原沒有將外界對他的質疑與嘲諷放在心上,他心裡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能真正的研發出超導體,大家自然會相信他。

在那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裡,曹原專心泡在實驗室中,經過他的堅持與努力,終於從石墨烯中發現了超導效應。

之後,曹原將研發的過程與結果總結成2篇論文,寄給了世界上最有權威性的科學雜誌-《自然》。

在收到了曹原的論文後,《自然》大為驚喜,也十分震撼於這個20多歲少年的研發,很快便將這2篇論文發表了出來,幾乎是一夜之間,曹原的發現,轟動了全球。

由此,科研界才算是真正的認可了曹原,且倍感驚嘆,因為曹原的這個研發,無疑於改變了世界。

不求名利,只為報效祖國

而因為在《自然》接連發表了2篇論文,震驚了整個科研界,破解了困惑全球科學家的百年難題,曹原被評為當年的"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不僅為自己正了名,也為祖國爭了光。

曹原的學識和能力讓人驚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成名後,接連收到了多個國家的邀請,希望能與其合作,甚至是為他建立個人的實驗室。

而美國科研所更是希望曹原能留在美國,並願意為他辦理綠卡,享受高薪待遇。

不過,面對種種利益,曹原沒有絲毫猶豫,他只做出了一句話的回覆:"我是中國人,學成後要回國"。

不為名利所誘惑,一心報效祖國,曹原是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

結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中國正是因為有如曹原這般愛國的少年棟梁,才會日益強大,希望曹原日後能不負期望,繼續為國爭光,在科研界大放異彩,也希望未來祖國可以有更多愛國的有志少年,用一己之力,為國效力。

相關焦點

  • 14歲少年669分考入中科大,破世界難題拒美回國,打破錢學森之問
    今天說的這位天才少年以高分考入中科大,不負國家的培養,打破「兩彈元勳」錢學森的提問,他在努力破解世界難題後,一心想要報效祖國,拒絕在美國發展。這位只來了這個世界14年之久的少年,他的經歷和我們普通人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他確實是個「天才」。
  • 山東14歲少年考699分:已被中科大錄取 從小算數比計算器快
    2016年8月5日訊,說起今年高考,有一個考生不能不提,他就是周天,這位14歲的高一學生,參加少年班高考,以699分的成績位列全省第77名,很多人稱他為神童、天才。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周天,為您揭開學霸的神秘面紗。
  • 她14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20歲便獲得優秀博士稱號,現在如何?
    古往今來天才也被蓋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們有的年少有為,有的卻像方仲永一般泯然眾人矣,其根本原因還是在後天的勤奮與否。在中國有這麼一位天才,靠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年紀輕輕就大有作為。蔡天西的成功似乎是命中注定一般,打小她就十分聰慧,而且她的智力優於常人,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位知道如何調教天才的父親。蔡天西的父親蔡笑晚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蔡天西正是在他的調教下,才沒有白白的浪費天賦。
  • 96年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同學:他實在是太強了
    3月5日,《自然》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第一作者均為中國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曹原。曹原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博士生今年年僅21歲。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文章還配以第三篇文章作為評述前述成果。
  • 日本14歲將棋天才少年輸了 29連勝書棋壇傳奇
    藤井聰太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7月2日晚,在東京澀谷區將棋會館舉行的日本將棋龍王戰決賽階段淘汰賽第二輪比賽中,14歲的天才少年藤井聰太四段經過101手激戰不敵22歲的佐佐木勇氣五段。此前6月26日的龍王戰決勝淘汰賽首輪,藤井聰太戰勝増田康宏四段實現正式比賽29連勝,藤井刷新了1987年由神谷廣志八段(56歲)創造的28連勝這一歷史最多紀錄。儘管昨日他的29連勝的腳步終止,但藤井聰太創造的這個連勝紀錄依然堪稱世界棋壇的傳奇。日本將棋起源難以追溯,可能與中國寶應象棋、印度恰圖蘭卡和泰國象棋有關。
  • 曾被國人吹捧的三位女天才,如今都成為美國人,真可悲!
    這群俗稱的天才,擁有著別人都很羨慕的智商,也有許多讓人感嘆的榮譽。他們被媒體廣泛報導,成為其他學生們學習的榜樣,也成為許多家長吹捧的對象。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中科大存在的少年班,就是一個收集全國天才的地方。這群智商超高的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後,都會選擇到國外深造,然後留在國外工作生活,為它國做貢獻。因此,我們的教育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教授",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成果被世界認可!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的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最年輕的獲獎者,榮獲央視"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從天才少年到科學家、大學教師、創業者。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在大數據的浪潮裡,幹得風生水起。
  • 四川14歲女孩鋼筆素描展示家鄉美 令人驚嘆
    14歲女孩鋼筆素描展示家鄉美 令人驚嘆 (1/7) "← →"翻頁
  • 14歲神童何碧玉,高考750分進清華後赴美留學,她還會回來嗎?
    而詩人汪洙九歲便會作詩,有「汪神童」這一稱號,但是成年後考了很多次都未得考取功名。當今社會雖然提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對「神童」還是十分嚮往的,父母都對自家孩子總有「望子成龍,望母成鳳」的期盼。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年齡比較小的考生,他們一般都會被貼上神童的標籤,而那些「神童」考生基本上是跳級或者少年班出身。
  • 清華天才少年計劃:拔尖人才選拔與培養上一次重要的探索
    站位國家戰略人才需要,顯然是清華這一項目的最根本的動因,在基礎學科,尤其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數學上率先突圍。  為什麼要從初中招起?  丘成桐,出生於香港,第一個菲爾茲獎華人獲得者,曾在美國伯克利學習,師從陳省身先生,2009年回國到清華大學組建了清華大學數學中心。
  • 天一中學少年班作文賞析:天地奇蹟
    摘要:天一中學少年班是超長教育,面向全省招生,天一中學少年班的學生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無錫奧數網12月10日訊:無錫天一中學少年班作為面向江蘇省的超長教育班,天一中學少年班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天一少年班學生的作文吧。
  • 那個8歲讀完初中,13歲就考上985的天才少女,如今博士讀得怎樣?
    哪怕是平常在我們生活中那些有才能的人尚且都還要花費一些時間的事情,他也能夠做得毫不費吹灰之力,這種人就是我們通常稱之為天才的人。這種人在現代從來都不缺乏,在古代的時候有仲永,雖然最後他成為和平常人沒什麼不同的人,但是他曾經也是一個天才,而到了現代,這種天才就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新聞裡,而今天我們也要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天才少女,她八歲的時候讀完初中,13歲考上985,現在已經讀博了的她怎樣了呢?
  • 美14歲少年建造核聚變反應堆 10歲時曾造炸彈
    聽到這番演講,相信沒人會把這位天才少年僅僅看作是一個智商超高的書呆子,威爾森是抱著改變世界理想的、全球最年輕的核專家。生日禮物是一輛6噸重的吊車威爾森1994年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特克薩卡納,父親肯尼斯曾是足球運動員,後來在一家公司工作,母親蒂凡尼是名瑜伽老師。
  • 少年的你,真帥!14歲少年臨危受命下井救人
    11月30日深夜10點河南鶴壁市某飯店內一名3歲女童不慎掉進20米深井,現場聚集了公安、消防、救援隊等大批救援人員和許多熱心群眾,甚至還出動了4輛挖掘機。然而卻因為井口太小全都無從下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女童被困已達4個小時,哭聲漸漸微弱。一名14歲的少年挺身而出一次次倒掛下井經過近30分鐘不斷嘗試,終於將被困女童成功救出。
  • 旅美大熊貓回國 聽得懂come here卻不識四川話
    比起能跟說四川話的奶爸對答如流的「萌蘭」,你們可差遠啦。 據《成都商報》11月17日報導,5日凌晨5時,3歲半的旅美大熊貓「美輪」、「美奐」回到成都。 看見姐姐爬到屋頂直叫,妹妹「美奐」相對冷靜。在新家轉了一圈後,便藏進竹子中,透過縫隙來觀察外面,不到3個小時,「美奐」吃了第一口家鄉的竹葉。 「熊貓怕人怕生,爬欄、羊叫都是應激反應。遇到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得趕緊離開,在外面值守。」小夥子羅雲宏是雙胞胎隔離期間的專職飼養員,24小時陪伴在隔離場。
  • 遼寧天才為日本效力,稱:退役回國發展
    俗話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年輕就是力量,將決定未來國家的發展。如今國家需要發展重點就是培養更多人才,為祖國未來建設「增磚添瓦」,而我國每個人的任務也應是為祖國增光添彩。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每個人深入血脈的信仰,然而卻有人將民族信仰於不顧,那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唾棄和鄙夷。
  • 寒武紀收穫3億大單,AI明星在質疑聲中負重而行
    日前「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公告,公司中標南京智能計算中心(一期)項目,合同金額3億元。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今年7月20日登陸科創板。自從公布上市計劃後,圍繞寒武紀的質疑聲便從未中斷過。因此,這筆來自南京的3億項目,對於寒武紀而言無疑是道積極信號。
  • 還記得這位韓國少年嗎,曾4歲懂4門語言,15歲讀完博,如今怎樣?
    引言很多年前有一個這樣的新聞:在韓國有一個天才兒童,正常人1歲左右才會說話,而他5個月就會說話了。3歲學會微積分,到了4歲已經會說韓語、英語、日語和德語4門語言。15歲的時候,別的孩子才剛剛讀高一,他就已經獲得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的博士學位。
  • 石家莊14歲少年勇救落水女孩,不幸遇難
    生命永遠停止在了14歲他的名字叫劉勝劉勝生前照片14歲少年將兩名落水女孩推回淺水區自己因體力不支慢慢沉入水底大沙河位於石家莊市行唐縣與保定市曲陽縣交界。驚慌失措的兩名女孩大聲疾呼「救命」,正在淺水水域戲水的石家莊市行唐縣南橋中學初一男生劉勝看到後趕緊遊到兩名女孩身邊,奮力將兩人推回到淺水水域。兩名女孩被周圍人救到了岸上,劉勝則因體力不支慢慢沉入水底再也沒有上來,生命永遠停止在了14歲。
  • 研究「天才少年」45年後,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原標題:研究「天才少年」45年後,科學家發現了什麼?,Julian Stanley教授遇到了一位天資聰穎卻百無聊賴的12歲少年,名叫Joseph Bates。 為了進一步發掘這位天才少年的能力,Stanley讓Bates接受了一系列測試,其中包括SAT考試——這一般是16歲到18歲的美國高中生申請大學時才會參加的。 Bates的分數遠遠高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錄取線。因此,Stanley開始為Bates尋找一所可以修讀高級數學和科學課程的本地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