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
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在《我說參同契》道出了一個秘方。桂圓肉,花椒,艾絨,搗爛,睡覺時敷在肚臍上。
南懷瑾老先生說這是一個道家的方法,能讓水火交感。可以調理胃腸病,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散寒止痛、殺蟲燥溼。
此方對失眠、痛經、手足冰涼、風寒感冒也有療效。
——南師在《我說參同契》
想必不少朋友都聽說或試過這個方法。三伏天排寒旺季,很多人都想試試看吧。
我是來深扒一下這個方子的,到底有沒有這麼好用,這麼神奇的??
正安中醫劉金銅老師有一次講到說:
臍療是中醫特色療法,顯效最快的是南懷瑾臍療
他經常推薦病人使用,反應強烈的當天早上就會腸鳴,拉肚子,手腳發熱,慢的一周見效。
一個在深圳某醫院工作的陳醫生,就是用這個方法解決了身邊很多女性朋友的婦科問題,宮寒、痛經、月經不調,以及一些婦科炎症都會有一定的改善,特別對於黴菌性陰道炎,效果尤其好。
哇塞,馬上很想去搞一坨貼肚臍有沒有。。摸著肚臍,先冷靜一下。
肚臍,是接通先天元氣的大門
它真的很敏感的!
肚臍在中醫叫做「神闕」。最好的肚臍應該是圓鍋狀,凹下去深圓大,而往外凸起的就不是特別好了。
南老在《我說參同契》裡講了,不要小看肚臍,它很會吸收的。身體需要的就會吸收,不需要就不吸。
想想看,我們還在娘胎的時候,所有的營養都是靠肚臍吸收的。肚臍連接著人身的真氣真陽,能大補陽氣,又與任、帶、衝三脈相連,聯繫著五臟六腑。
《類經圖翼》裡就說到灸肚臍延年:「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腹部是中下焦所在的位置,中焦脾胃是氣機運轉的樞紐,下焦是命門火所在,一個主後天,一個主先天。
如果中下焦虛寒,氣機的升降就會出問題,容易出現水火不相濟。
按這樣的分析,不僅是婦科病,腸胃病,還有很多由虛寒性疾病,用這種方法都應該有不錯效果喲。。。
但是奇怪的是,治療黴菌性陰道炎的效果居然最好。要知道在一般的觀念裡,這類疾病是劃歸於溼熱範疇的。
於是,我自己製作了灸臍丸
【材料】龍眼肉20粒、花椒30克、艾條1根
(南老的原話裡並沒有提及艾絨的量,根據別人使用經驗,三者的比例2:1:1 效果較好。)
【龍眼肉】也叫桂圓。是補益心脾的要藥。《神農本草經》說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花椒】色紅,辛烈的氣味麻辣衝鼻。李時珍說,能散寒除溼,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
【艾絨】純陽之性,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本草匯言》: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之藥也。開關竅,醒一切沉涸伏匿內閉諸疾。
艾絨可以直接在藥店買現成的,或者買艾條回來,把艾絨搓開就好。
【做法】
▼
1、把花椒裡多餘的雜質、花椒杆撿出來,將花椒、龍眼肉放入料理機,打碎。
2、把艾條裡的艾絨取出,一點點加入料理機,繼續攪拌,最終成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
▲看,這個小糞球,就是我做的灸臍丸
3、晚上睡覺時,悠悠地捏一丸,把它放到肚臍眼,用醫用膠布貼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取出。
記住哦,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取下來,最遲也要在10點前取下喲。千萬不要貪心,以為貼得越久效果越好。
我只貼了三天,就不敢繼續了
這個肚臍貼見效也太快了呃,我預備了一個月的小糞球,只用了三球,我就不敢繼續貼了。
要知道這三天來,我感覺被點著了一樣,忽忽往外冒火。剛好那幾天降溫,一開始手腳心暖暖的很舒服,最後一天甚至有些燥熱感。這一燥熱,我就不敢貼了。
燥熱傷陰,或者是我陽氣外越。總之,灸到這程度,已經有些不適合了。燥火擾神明,再灸下去我可能要神昏,需要把這虛浮的火氣斂一斂。
於是喝了兩天酸梅湯,恢復了我平時的冷淡風。。
這才定下心分析自己的體質:
雖然偶爾怕冷,但並不是特別怕,正常情況下,手腳都是暖的。舌質的顏色偏正紅,所以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寒的人(偏寒的人一般舌質顏色偏淡白);而且那段時間舌苔厚,痰溼重。
也就是說,我直接補火,是很難補進去的,而且痰溼也容易化火,可能我體內已經有些鬱熱了。
此時需要先疏通身體的氣機,身體乾淨些了,再用溫煦的方法暖一暖中下焦就行了,對體內有寒的人來說,南師肚臍貼像一個小火苗,太需要了。
但對不合適的體質,如實熱體質、陰虛體質,甚至體內有痰溼鬱熱的體質來說,用了之後容易引發邪火。
如今三九天,很多人怕冷,會想試一下南師的這個方法,我再囉嗦一下簡單辨症的方法:
請觀察一下舌質的顏色(可以從舌邊、舌尖來看),如果舌質顏色偏淡白、可以用,如果偏紅,就不要用了。
如果使用過程中感覺燥熱,就停掉,剩下的交給身體自己去修復。
小孩子陽氣旺,如果不確定寒特別重,一般別用這個方法為好
即使需要排寒,寒消了也要馬上停,不建議給孩子一貼就半個月一個月。
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萬一用錯了,傷陰耗血,容易多動症、影響孩子發育。
傳授一個補充小孩元氣的方法:
讓孩子平躺,大人對著孩子的肚臍輕輕呵氣,把熱氣呵到孩子的肚臍裡去,小孩的肚臍會吸收的,由於此法輕柔,它還可以快速改善孩子的體質。
關於效果及一些排病反應
1、有人出效快,有人慢。
2、一般在使用2周到一個月後,身體會有所改善,小腹和手腳都開始變溫暖了,不那麼怕冷,身體上的一些問題也會有所緩解……不知不覺就慢慢地好轉了。
3、有的卻會出現腹瀉,打嗝,放屁,出虛汗,身體冒涼氣等情況,如果整個人的精神沒有變差,這些可能是排病反應。
4、如果特別不舒適,感覺疲乏,建議停用。還有,孕期不用。
5、不過有一種情況可斷定不是排病——肚臍周圍,貼膠布的位置發紅髮癢,那是膠布過敏。
南老說這小方子是旁門。所以,我們也別當成救命養生方
自我感覺,跟艾灸是完全不同的,艾灸通串的力比較大。循經走絡、調理陰陽,還是得實打實點燃一根艾條。
希望大家理智對待 —— 一切神仙方。不迷信,不妄信,畢竟跟自己體質最合拍才是最重要的。
南師肚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