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 要站在神學家、牧者的肩膀上的獨立思考

2021-01-08 信仰的深情

我們每個人所說的話,所得出的結論都需要論證,才能被接納為真或者為拒絕為假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想一出是一出,想一句名言以為就是真的。教會中間所流傳的箴言,也需要拿著聖經去默想這個真言是否真的是真的。我們自己在不斷地進行了鏖戰,就是與我們心裏面冒出來的念頭搏鬥。因為我們心裏面冒出來的念頭,很多是經不起思考和考驗的。我們太容易相信從自己腦子裡冒出來的或者說從自己的情緒裡冒出來的念頭了,只是因為那是從我們裡面冒出來的。「魔鬼入了猶大的心」,這句話的應用就是魔鬼也會在我們的意念裡投注謊言的意念,而且欺騙我們說那個意念是來自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心裡的意念不都是來源於自己,這個是我們需要警惕自己的。被鬼附的人裡面有更多的鬼的意念浮現出來。而大多數人不是被鬼附的,但是魔鬼也會投注意念的毒箭,這個可以看看路易斯的《魔鬼家書》,看看魔鬼是怎麼在我們的心意上面做文章的。

另外,就算意念來自我們自己,我們就可以懈怠檢查,而輕易的斷定為真的嗎?我們太把自己當作是對的了。就算意念來自我們自己,我們的本質是罪人,我們心裡所發出來的是咒罵、苦毒、爭競、嫉妒等各樣的邪惡念頭。耶穌說,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汙穢人。我們以為我們心裏面能夠發出來什麼好的嗎?不要輕易的就信了自己心裡所冒出來的念頭,甚至說不要輕易的就信了自己的簡單的邏輯簡單的論證得出來的結論。說話要負責任。

許多人得出的結論是不負責任的,是簡單的邏輯、膚淺的論證的。不過還好的是,教會的牧者的教導,會給出正統的和正確的答案,以至於就算是我們自己對某些問題沒有經過嚴格的論證,但是還是可信的。因為牧者代替我們思考過了,或者說牧者從神學家那裡學來的,神學家替牧者思考過了。因為有教會歷史的存在,教會走了很多彎路,也在進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思想經驗。這些思想遺產也是可信的,是歷史公認的,也是走過彎路以後再被考核過的。大公教會在替我們核對這些思想,替我們思考和論證過。我們只是拿來主義,樸素的相信就得到結論了。

因此我們可以坐享其成,只是也沒那麼簡單,還是要做出努力和選擇。歷史所留下來的神學也是很多派別,有些人選擇了這個派別,有的人選擇了那個派別。都自以為正確。但是很可能是,一個人的神學和他的做人風格是一致的,他只是剛好找到了表達工具。我們每個人的先天的資源、學習能力、社會背景、工作背景,都可能成為我們傾向某一派神學的基礎。我們的原先的資質,都可能成為我們讀聖經時候讀出來的風格。我們並沒有那個客觀。

像有人說加爾文說的那樣,他像做三角幾何一樣客觀地做神學研究。這是他的可信的地方。他的學者風格和獨立自學的精神,未必誰都吃得消,跟得來。我們雖然不會像他那麼教師的恩賜和文字的恩賜,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儘量客觀一些。而不是完全隨著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一個答案。也要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也要考慮其他派別的可能性。

我們一方面拿著大公教會的歷史思想資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方面拿著牧者所思考的方式來看聖經,如果我們懶惰和不獨立,我們大概就會到此為止。牧者說什麼,那就是什麼。就做一個中國式的填鴨式的學生就好。很多人的確是在教會如此當學徒的,結果是消化不良。除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外,我們也需要我們自己的默想和琢磨,我們也需要個人的禱告和尋求。學別人而不自己思考,就會迷惘。所以我們需要個人默想和個人禱告。

只是自己思考閉門造車,而不學習群體的智慧和歷史的智慧,就可能走向思想的死胡同,或者走向旁門左道。因為很多人並沒有那麼大腦袋,思考能力並沒達到能走向死胡同和旁門左道的地步,大多數人只是思考著思考著思考不通,就算了,倦怠了,就放那裡吧,不管了。這就是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學而思,思而學。站在巨人的肩膀人,自己也要做出遠眺的嘗試。在學習前人智慧的時候,也要學習融會貫通和學以致用。如果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在自己心裏面真的融會貫通了某個正統神學家的思路,得到了他的精髓,那也真是他的弟子了。在對神學著作不只是閱讀中,也是在默想和禱告中,見到其中神的思路,這就是為我所用了。拿那些神學前輩的書,作為教材來默想靈修,當成一個普通的教材來使用,會物盡其用吧。關鍵還是要揉碎消化。

作為信徒,要博覽群書,你才有獨立思考的可能。不然的話,就像路德把讀聖經的權力下放給信徒,結果每個信徒讀的都不一樣,讀得一塌糊塗。結果路德又收回來了讀經的權利,以路德派的要理問答來對信徒進行培訓,讓他們帶著這樣的眼光去讀聖經。

而我們自己呢?既然有那麼多新教的著作,只要勤奮去讀,禱告著去讀,總會得到真傳和精髓的。讀了以後,就會有一定的鑑別真假的能力。以後再去讀聖經,也會帶著這些眼光去讀。以後也可能會偶爾突破這些書籍的眼光而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因為聖靈也會引導我們的思考,使我們得出聖靈要給我們的結論。聖靈會帶領我們的默想,使我們明白真理是怎麼成為一體的,而不只是一節一節的零碎的信息碎片。

聖經、神學經典、牧者教導、個人的人生背景、個人的思考默想、聖靈的教導,這些聚合起來塑造著一個信徒的世界觀的形成。這些各自發揮著自己的功用,神使這些互相效力,使信徒個人明白真理。我們作為個人的責任是,勤奮於對聖經的默想,勤奮於應用聖經在自己的生活中,勤奮於閱讀經典書籍,求神在自己的思想形成中帶領,也學習一些思考方法和釋經方法,總有一日,我們會成為一個站在思想巨人們肩膀上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獨立批判能力的聖經的門徒。

另外,我們也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思考。我們自己的過往,以及一些重大事件,不只是影響我們信主之前的精神狀態,也會影響到信主以後的世界觀的傾向。這個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非要迴避的。我們在自己的裡面思考是最得心應手的。只是需要大公教會信仰規則的修正。我們都是在我們的喜怒哀樂裡,進行著對聖經的學習,進行著對神的認識的,也是進行著對自己的認識的。

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心路歷程,塑造著我們人格成為現在的我的獨特的樣式。我們不知道個人歷史是如何塑造人格特色或者世界觀特色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個人歷史在塑造我們個人的人格特色上和塑造世界觀特色上,功不可沒,而且影響深遠。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把脈,我們就會知道現在的我為什麼如此具有樂觀精神,或者為什麼如此具有悲觀精神,為什麼會很大氣,或者為什麼很小氣,或者為什麼很勇敢,或者為什麼很懦弱。靈界一定在使用我們的個人歷史,塑造著我們的這些特色。神借著歷史在我們的人格上做了許多的工作,把我們塑造成為現在的我這樣的人格特色。魔鬼也借著歷史做了很多的工作,影響著我們的人格特色。歷史事件本身、神、鬼,三者在各自的角色中,我們自己的人格如同一個器皿,在陶器了製作,就成為了如今的樣式。

總之,反觀我們的人生歷史,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聖經思想世界觀是與之匹配和一致的。這個是我們的資源,我們可以認出自己的思想特徵。這個也是我們的缺陷,因為我們過於使用自己的心用手的資源,就容易把這個當作全部的資源。實際上,我們也需要看別人的人物傳記,或者探訪跟我們類型不一樣的人們,在別人的人物心路歷程裡,習練我們人生歷程中所沒有的其他的方面。聖靈對帶領我們對其他的屬靈人物的傳記感慨,或者對其他類型的人生感慨,在這種感慨中,我們得著新的人格體驗,以至於我們就可以擴大心胸。這些新的人格體驗,也會使我們的默想,不只是限制在我們個人的人生經歷裡。我們越多的體驗別人的人生,我們越會對聖經有全面的認識,我們的世界觀也會更加的全面。

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去形成自己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獨立的批判能力吧,總有一日,你會在思想上長成耶穌基督長成的身量。「耶穌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我們也是坐在眾多的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思想漸漸成形,長大成人,成熟結果。造就自己,也造就有需要的人,如同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

相關焦點

  • 從教會發展史看:平信徒運動的起源與建立
    到第二世紀時,基督教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信徒猛增,因此這個時候有許多貴族加入,他們成為專職的神學家和神職人員,他們自身的世俗地位和觀念,就形成了以他們中心的神學和教義,那些沒什麼權力和地位的平信徒逐漸成為教會裡的二等信徒,所有一切要接受神職人員的領導。到君士坦丁時期,國教化建立,更是在政治上加強教階制,從而平信徒更是下降成三等信徒。
  • 不完美與平信徒運動(喚醒平信徒)
    我建立了一個平信徒操練禱告群,就是操練禱告。平信徒禱告運動的目的,就是操練禱告,在禱告中學習禱告,在禱告中經歷神。每一次的禱告經驗都是寶貴的。神所聽到的真正的禱告,用完美的標準來看都是有瑕疵的吧,不夠神學深度,不夠主題清晰。或者神不要這些,神要的就是真正的禱告。真實的發自內心的禱告,就是真正的禱告。神要的就是心靈誠實禱告他的人。心態最重要,心靈最重要。
  • 教會幫助信徒成長不可忽略這幾點
    作為教會牧者,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信徒要委身,卻不給他們委身之道,否則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本篇是結合筆者自己服侍教會的實際經驗,給一些小型教會同工一些參考,也歡迎許多牧養體系十分健全的教會,給予指正:一、階段性成長的聖經依據許多教會牧者對於信徒成長的期望,就只是建立在每周一次的主日講道之中。
  • 《認識神》一書作者、著名神學家巴刻離世 享年93歲
    著名基督教神學家、《認識神》一書的作者巴刻博士於2020年7月17日離世,享年93歲。得知這一消息,許多弟兄姐妹在朋友圈、微信群緬懷這位受人尊敬的牧者,述說他的書給自己信仰帶來很大的幫助。2016年1月14日,「十字路」機構(Crossway)發表新聞宣布,這位神學家因為眼睛失明而必須結束事奉。該機構稱,「這顯示著他的寫作和演講生涯的結束,他不能再閱讀,因此也將不能再旅行或演講。由於他太多的初稿寫作需要原子筆和白紙,他也不能再進行寫作了。」對此,巴刻在回應中表示,神知道他在做什麼,神的榮耀將要從中顯現。
  • 【專訪】福音派神學家讓·賽德教授:首次訪華體會、對中國教會關於...
    Ron Sider)是過去數十年來世界福音派運動中一位重要的神學家。這位加拿大裔的美國神學家是福音派社會行動的先驅者,呼籲和激勵福音派教會開始關注社會公義與社會服務,對公共神學也有卓越的貢獻。賽德教授:看到中國教會中一些重要的教會和牧者同工們開始擁抱「把話語和行為合起來的」這一使命異象,是很鼓舞人心的。在過去50年來,世界福音派運動也是處於從過去只是強調傳福音轉變為把傳福音和社會服事結合起來的這樣的進程之中。我的懇求是要在兩者之間維持聖經性的平衡。
  • 基督徒要學會自牧
    汪維藩牧師也有一部自我提醒的靈修作品《自牧》,汪維藩牧師不斷提醒自己在牧養信徒之前必須要能夠自牧,免得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落入靈性枯竭。在這裡,我們看到一位基督徒將軍和一位中國教會的著名牧者,他們都在自牧,提高自我修養和靈性,他們的自牧值得我們去學習。這是一個對自己屬靈生命負責的人不可缺少的,基督徒要學會自我牧養,在不依賴或者有限的幫助下有效的自我牧養。二、為何需自牧?
  • 從大祭司以利身上學習父親角色的重要性(撒上3:10-14)
    以利的服 侍與家庭責任然而,我們若是稍微理性一點分析,以利在神面前也算是忠心的,聖經中沒有關於以利本人犯罪的記載,也沒有指出他個人在服侍上的問題,甚至他似乎一直在默默無聞的服侍,甚至他居然明知神要興起撒母耳而棄絕他們家的時候,還能夠說出「這是出於耶和華,願他憑自己的意旨而行。」(3:18)。至少,他沒有對這位興起要取代他的家族撒母耳懷有惡意,反而一心培養他。
  • 觀察丨網絡聚會帶來的弊端:信徒流失、奉獻降低等現象,已始露苗頭...
    在參加完線上聚會之後,與教友的互動就沒有了,只能查看千篇一律的留言,這些留言這讓她感覺到從沒有過的無聊。更重要的是,她除了收聽或者收看本教會的聚會,還可以收聽其它教會或者其它牧者的主日講道。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事情。
  • 牧者禱告的力量你知道嗎:沒有禱告,就沒有服事
    鬼甚至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父親把男孩帶到門徒面前求醫治,門徒卻是不能。鬼還在,男孩還得忍受痛苦。耶穌聽見眾人爭論,便問發生什麼了。男孩的父親向耶穌說明原委。簡短的談話以後,基督醫治了那個男孩,趕出了惡鬼。隨後,他們單獨在屋子裡,門徒問耶穌為什麼他們未能醫治那個男孩。我想,作為牧師,我們也會牽涉門徒的這個問題。
  • 喜歡基督教文化就是信徒嗎?
    去年底,網絡上出現了抵制聖誕的浪潮,有位美女教師酷愛西方文化,於是就與那些抵制者進行了論戰。筆者同樣無法認可抵制浪潮,就與她成為戰友,一同在微信群反擊那些極端分子。可第二天,網上曝出同性戀合法化的謠言,這位老師居然非常支持,認為只要兩情相悅,在一起沒有什麼。
  • 被評價「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宋PLUS,實際情況如何?
    總有人說比亞迪宋plus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首先我們來看比亞迪這個品牌,本身就是元老級的車企,在經歷過國民低估、群眾吐槽這樣的困難之後,選擇了推出王朝系列產品,而且聘請了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將我國朝代文化與車身設計相互融合,甚至對車上的按鍵進行清一色的中文配字,所有細節都是讓消費者能切實感覺到的親切,而近些年由於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以及「刀片電池」的推出,更是讓比亞迪在業內名利雙收,而比亞迪宋
  • 海賊王:5個站在主人肩膀上的寵物,兩個具有極高的攻擊力
    這些寵物有的是獨立行走的,有的是坐騎,漫畫中還有4個寵物是站在主人肩膀上的。1,路奇肩膀上的鴿子羅布路奇cpo組織裡一等一的高手,羅布.路奇有非常強的實力2,遊騎士.多瑪肩膀上的猴子多瑪多瑪是白鬍子海賊團裡的一名雙刀流劍客,是
  • 「方濟各的經濟」籌備活動,聖座平信徒部會發視頻訊息
    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副秘書長甘比諾女士發表了一個視頻訊息,問候「方濟各的經濟」國際會議其中一項籌備活動的與會者。她強調了婚姻家庭、國家、經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方濟各的經濟」國際會議預計將於今年11月19日至21日在義大利亞西西舉行。
  • 獨立思考 – 掌握四種邏輯思辨能力才能擁有(上)
    獨立思考是人人都想擁有但又註定僅屬於少數人的一種能力。獨立思考的難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獨立思考者需要具備不斷挑戰自己固有認知的意識,一個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人是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二是獨立思考者需要擁有組合多種邏輯形式進行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當然不是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其實也不是獨立思考,能夠從繁雜多樣的信息中去偽存真,增加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才是獨立思考。
  • 抖音最拉風的貓,戴墨鏡淡定站在主人肩膀上,網友:仙人模式!
    有些主人平日也會帶自己的寵物出去散步,大多數都是遛狗,因為貓比較喜歡在家和難駕馭,狗狗相對來說比較聽話,綁著狗繩也不怕丟。不過大家有看過溜貓嗎?雖然通過網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有趣的貓,但現實生活中的貓卻是少了點有趣。抖音最拉風的貓,戴墨鏡淡定站在主人肩膀上,網友:仙人模式!
  • 網易雲熱評:有一隻兔子,他站在另一隻兔子的肩膀上,一直往上,終於...
    從前,有一隻兔子。又來了一隻兔子。它扶著耳朵站在第一隻兔子的肩膀上。來了一隻兔它扶著耳朵站在第二隻兔子的肩膀上。又來了一隻兔子。它扶著耳朵現在第三隻兔子的肩膀上。……又來了一隻兔子。它扶著耳朵站在第九隻兔子的肩膀上。親了長頸鹿一下。 ——來自網易雲熱評
  • 網紅毆打孕婦事件反轉:無法獨立思考的人,有多可怕?
    事情的起因是,孕婦在微博上控訴saya的一系列行為,讓許多網友震驚並且為此抱不平,開始了瘋狂的攻擊。saya被迫關店、遣散員工,甚至還有人送花圈到她家,身體本就不好的爺爺也在這個情況下去世了。   後來,事件開始反轉。
  • 虔誠的基督教信徒約翰加爾文,遺留的加爾文主義,為何被人質疑?
    大家知不知道約翰加文是基督教一個虔誠的信徒。他在世的時候,他的加爾文主義帶領的基督眾多的教徒。在新的真理中探討著基督耶穌的真理到底在哪?和他過世後他遺留的加爾文主義卻被反對,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去觀摩觀摩。約翰加爾文於1564年5月27日去世。加爾文與加爾文主義加爾文在世時,造成新教徒分裂的主要問題是基督如何臨在於聖餐中。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遇到問題不思考就問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很多孩子在遇到問題後總是不思考就開始求助。小雨今年已經上四年級了,平常遇到問題只會說「我不會」,不會去思考,學數學沒有自己的思維能力,也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簡單的問題都會錯,從來不會主動寫作業,每天的作業都要在大人的監督下完成,而且寫作業極不認真,好多東西都只是會說不會寫,對數學問題反應慢,沒有多大的興趣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