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和失去,是貫穿我們整個人生的話題,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而當事情發生時,每個人對於得失又會表現出不一樣的心態和不同的觀察角度。
很多成功人士在採訪中也經常談到自己對待得失的心態,最近集中看了些這一類的採訪,總結了以下三種得失觀,讓我們看看,那些走向人生巔峰的牛人們,都是如何對待得失,秉承著什麼樣的心態。
01 得失我命的豁達
俗話說「能奪走的愛人,不是愛人;能背叛的朋友,不是朋友;能丟失的錢,也與你無緣。」
既然非愛、非友、非緣,那他們的離去又有何足惜?放不下的,恐怕僅僅是幻想中的親密,和自己一廂情願的執念吧。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理想寄托在某個人身上,否則人生無常,當他突然離開時,會帶走你所有的勇氣。當然,也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那是一種自我傷害,也是一種單方面的情感綁架。
各奔東西是常態,並肩同行是造化。
這世上哪會有陪你從生到死的人啊,每個人都是孤獨一身來,再孑然一身去,漫漫徵程,從起點到終點,我們本沒有得到過什麼,又何談失去呢?
很多人一直傻傻地以為,努力就可以實現一切。所以當努力過後,總會抱怨:我已經努力過了,可目標為什麼還沒有實現?他為什麼還是不愛我?
後來才理解,那是因為他不是你的Mr.Right啊,你有更值得做的事,更合適的人在等著你去遇見,眼下的這些,未必就是非他不可。
02 適可而止的克制
當年靠近長城有一戶人家,他們家養的馬跑到了胡人駐紮的營地,鄰居們都來安慰他,但他卻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段時間,他的馬帶回來一匹胡人的高頭駿馬,鄰居們都來祝賀他,可他卻面露不悅地說道:「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壞事呢?」
他的兒子非常喜歡這匹馬,經常騎著它出去玩,結果一次意外,從馬上掉下來摔折了腿。鄰居們心情沉重,都來安慰他,可他卻雲淡風輕地回答道:「你怎麼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久後,胡人大舉進攻長城一代,他們村的壯年男子都被徵召到了前線禦敵,可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死在了戰場,唯獨他的兒子因為腿瘸留在了家中,父子兩人得以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馬的故事四次轉折,每一次都在告訴世人面對得失的克制,以及心態變化的適可而止。
無論對待事物還是人際關係,適可而止都是最兩全其美的狀態。
有沒有發現,人總是剛認識的時候最親近,走的近了之後,難免出現猜忌和隔閡,而且再也回不去了。關係的發展,總是始於陌生而止於熟悉,從無話可說到無話不說,最後大多會歸於無話可說。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必強求陪伴,獨行是一個人一生的常態,有人陪你是緣分,沒人同行是生活。
03 過眼雲煙的隨和
太宰治說:「在人世間摸爬滾打多年,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一直是一句簡單又簡短的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不管是好是壞,沒有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攀巖者既要學上山,也要會下山,只要他一直翻越,就會經歷此起彼伏的路程,人生也是一樣。
成功時不必得意,一切都會過去,人們都是更關注自己,你的成就有多高,只有你自己看重,過往有多輝煌,只有你自己記得清楚。
當然,失敗時也無需痛苦,一切都會過去,沒有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郭德綱曾經說過:「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就是學會自己給自己舔傷口,喊救命,他來的也未必是大夫,可能是看你笑話的。」
成與敗,興與衰,自我消化就可以了,一切都會過去。烏雲滿天也攔不住雨過天晴,如日中天也難免紅輪西墜。
你在別人心裡沒那麼重要,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被慢慢忘記,念念不忘的總是你自己。
邊走邊愛,相遇離開,得到失去,人生常態。別為了追不回的朋友哭泣,緣分至此足矣。也別為了不愛你的人輾轉難眠,你自有你的好,他沒發現,難過的應該是他。
得到而狂喜,失意而傷神,把自己搞得瘋癲失控或狼狽不堪,殊不知這一切都會過去,甚至連記憶都不會留下,那此刻的你,還有什麼好被情緒左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