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水產養殖的生產特點,較好的方法是養殖尾水原位處理

2020-12-07 吉山花瑤

鑑於水產養殖的生產特點,較好的方法是養殖尾水原位處理

李 明等

當前,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健康發展的壓力下,對養殖尾水處置後達標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各地紛紛開展了養殖尾水處置設施的構建和運行。鑑於水產養殖的生產特點,養殖產量對土地的深度依賴性,在滿足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採用原位處理。當前,較好的養殖尾水原位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曝氣增氧與水平推流:採用微孔納米管曝氣增氧技術、氣提式推水機技術、動態水位調控技術等,藉助機械設備和養殖設施,人工模擬和營造流水生態環境,改變養殖用水的營養鹽結構和水質狀況,實現養殖投入品以及排洩物的充分分解利用,有效調控水質,降低水體的汙染負荷。需要按照養殖品種和設計產量確定相關設備的功率和安裝細節,定期使用和維護設備,以確保預期設計目標的實現和養殖用水長期保持穩定良好的狀態。

2.混養:在一定的養殖空間裡,按照適當比例,混養一定量的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通過不同水層和不同食性的搭配,充分利用空間水資源以及餌料資源。混養的基礎是品種不同、食性不同、生活水層不同,相互之間互惠互利或基本不影響彼此的生長,以合理利用養殖水體,穩定水質,完善生態系統結構和食物鏈營養級,從而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減少病害發生,增加經濟效益,混養品種之間存在主養、配養關係,比例相對合理。比如,養殖魚類按上、中、下層混合養殖比例為20:60:20,可充分利用不同水層的空間和餌料,有效提高物質傳遞效率。在原位養殖用水處理中,混養可以發揮充分消耗餌料資源的作用,減少殘餌和糞便對水質的惡化效應,提高水體的物質利用率

3. 人工生物膜:在養殖水體中敷設人工基質,藉助人工基質的空間和養殖用水的營養,富集培養微生物參與水體營養物質的代謝,加速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同時,這些微生物富集生長形成的膜結構還是很好的魚類餌料,可供攝食利用。人工生物膜的用量及其敷設位置要基於養殖水體的具體實際情況以及養殖品種、密度以及餌料用量等來全面考慮和合理安排。

4. 水下植被構建:沉水植物能吸收利用水體中的營養物質,合成自身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物質,有效降低水體中的營養鹽濃度,削減水體的汙染負荷;這種對營養鹽的攝取吸收利用可以抑制有害藻華的暴發,減少甚至規避藻華暴發對養殖水體的危害。此外,沉水植物還有降低水體懸浮顆粒物含量、促進水體磷的沉降,減少沉積磷的釋放、抑制沉積物的再懸浮、改善沉積物的理化特性並降低其營養鹽的釋放等作用;在外源營養物質不能完全消除的水體中,可以緩衝營養物質在水體的富集程度。故此,沉水植物的恢復和水下植被的構建,可以為養殖水體提供營養負荷削減的利器。水下植被的構建需要有適宜的沉水植物物種及其搭配、有效的水下植被種植與培育技術、植被維護和管理技術等。水下植被的構建需要與養殖生產緊密結合,要嚴格控制植被的蓋度,保證植被的四季演替不對水質產生不利影響。

5. 浮葉植物群落營造:與沉水植物的功能基本類似,但浮葉植物還具有沉水植物所不具備的一種功能——遮光效應,通過遮蔽太陽光,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藻類在養殖水體的爆發性增長,減少有害藻類對水體和養殖對象的負面危害,為養殖生產的穩產和高產提供支撐。浮葉植物群落的營造也需要與具體的養殖對象及其生活習性相結合,並不是每一個養殖水體都適用。

6. 人工浮島:利用浮體和支撐骨架在水面上構建一個浮臺空間,供水生植物生長發育,藉助水生植物的生命活動進行水質淨化和生態調控。人工浮島具有附著生物多、直接吸收 水中 N、P等特點,對植物性浮遊生物的抑制、提高水的透視度等方面效果顯著;人工浮島本身具有適當的遮蔽、渦流、飼料等效果,構成了魚類生息的良好條件。實際調查表明,在野外構建的人工浮島下聚集著大量的各類魚種,均為生下來不到一年的幼魚,可為幼魚提供餌料和庇護。在養殖池塘中構建一定量的人工浮島,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削減水體的氮磷營養,提供養殖魚類良好的餌料資源和庇護場所。

7. 魚菜共生:魚菜共生是人工浮島的一個特例,唯一不同的是浮臺上種植的植物為水生蔬菜,該工藝除了一般人工浮島的作用外,還有一個變廢為寶的效果,將養殖用水中較多的氮磷營養轉化為水生蔬菜,供人類食用。從這個角度來看,魚菜共生是養殖用水原位處置的較好模式之一。具體的水生蔬菜種類以及數量需要依據養殖品種、養殖密度以及汙水負荷等來計算確定。

8. 高效藻類塘:是對傳統穩定塘的改進,可充分利用菌藻共生關係對汙染物進行處理;因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藻類產生的氧氣,塘內的一級降解動力學常數值比較大,故稱之為高效藻類塘。高效藻類塘較傳統的穩定塘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少;建設容易,維護簡便,基 建 投 資 少 ,運 行 費 用 低 ;BOD5、NH3-N、PO43--P、病原體去除效率高;若高效藻類塘後接高等水生生物塘,則其中的水生生物不但可以除藻,降低出水 SS,且能進一步去除水中氮磷,同時收割的高等水生植物可以作為優良飼料和肥料。對高效藻類塘的中試研究表明:高效藻類塘 COD 平均去除率為 75%,BOD 去除率在 60% 左右,氨氮平均去除率高達 91.6%,凱氏氮平均去除率為 75%,總磷平均去除率為50% 左右,藻類塘出水經過水生生物塘處理後,COD 的總去除率可達 87.5%,氨氮的總去除率可97.48 %,總磷的總去除率能達到80%左右。

9. 農田消納:將養殖水體直接排入農田,依靠農田的作物生長以及稻田土壤的物理過濾和微生物淨化能力,進行尾水處置和淨化,該方法適宜於養殖水體下方有一定量農田、尾水排放量較少且汙染負荷偏低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尾水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伸出你的發財手,點一下 水產養殖尾水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裴麗雯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產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我國對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關心和扶持力度明顯增強,水產養殖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 上海市《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處理可行技術指南(試行)》。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末端處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過程工程設計、參數配置、運行維護、生態淨化效果、排放水質等技術要求。
  • 關於萬寧市水產養殖尾水水質標準和處理工藝的通告
    ,現就水產養殖尾水處理工藝、水質標準等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水質要求在本通告發布之日起,全市範圍內的水產養殖尾水執行如下標準。(一)淡水養殖尾水排放水質要求1.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Ⅱ類非水源保護區水質水域,主要適合於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不得新建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口,原有的淡水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應達到《水產養殖尾水排放要求》表1中一級標準。
  • 大連海洋大學完成的「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工程化高效處理技術工藝...
    9月18日,大連海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實施的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工程化高效處理技術工藝與系統構建項目通過現場驗收。項目集成了物理過濾、生物處理和化學消毒殺菌的技術和裝備,創新構建了適宜北方地區工廠化海水養殖的尾水處理技術工藝:養殖尾水—一級過濾—一級生物處理—微小顆粒物一級分離—二級生物處理—微小顆粒物二級分離—三級生物處理—生態工程處理—養殖回用/達標排放的高效工程化處理系統。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實現水產養殖的綠色發展,要從觀念到行動上做出改變,水質的提高為魚類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才能生產出優質的水產品,為人民的餐桌安全提供有力基礎保障。因此,尋求研究一種高效環保的池塘養殖用水處理技術,實現水體良性循環,對我國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以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國內水產料生產出現「大躍進」?企業一味追求高產對於水產養殖福兮...
    國內水產料生產出現「大躍進」?企業一味追求高產對於水產養殖福兮禍兮?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國內水產料生產形勢一片大好,各家生產企業置身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不曾停止擴大生產的腳步。一家對蝦養殖公司員工&nbsp表示,目前國內對蝦養殖飼料轉化率偏高,在1.9左右,這和媒體報導的0.8-1.5偏差有些大。而且據他推測,國內對蝦飼料產量應該在130-150萬噸,比官方給出的數據高出一倍之多。對此,廣東省海洋和漁業部門給出的解釋是,2016年對蝦飼料質量普遍下降,投入池中後易被分解或沉底,導致飼料用量大大增加。
  • 168生態循環高效水產養殖技術示範推廣
    然而傳統水產養殖、魚類疾病暴發等問題正影響著行業的持續發展。在精養池塘,以餌料形式投入的氮磷養分僅有約1/3被水產動物同化吸收,剩餘養分大多以殘餌和魚蝦排洩物等形式殘留在養殖水體和底泥中,日積月累導致塘內水質惡化,影響魚類生長,而且養殖尾水的排出也加劇了對周邊水環境的影響。隨著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養殖水體富營養化、藍藻爆發,魚病頻繁發生,養殖戶大量用藥,造成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 水產養殖過程中益生菌在水產養殖的應用您真的弄明白了嗎?
    應用在水產養殖中,能產生確切的健康功效從而改善水產動物體內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 並且沒有抗藥性與藥物殘留,相比抗生素,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更為有益。 關鍵詞:益生菌;水產養殖 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 抗生素在醫學領域作為抗菌藥物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 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新手:水產養殖廢水如何處理?
    小龍蝦、白對蝦、基圍蝦……隨著人們對美食的需求,原本的數量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引來了不少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有養殖戶諮詢漓源環保養殖廢水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吧。養蝦廢水主要來源於殘餘飼料、浮遊生物代謝物、養殖蝦排洩物等,養蝦廢水與其他水產養殖廢水一樣,具有高有機物、高氨氮等特性。蝦養殖廢水的大量排放,在汙染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的同時,反過來也制約了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養殖廢水必須經過合理的處理。
  • 解析膨化浮性魚飼料的特點以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優勢
    解析膨化浮性魚飼料的特點以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優勢2015-08-27 22: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浙江恆興飼料        瀏覽量: 9640 次 我要評論 1&nbsp膨化浮性魚飼料的特點投飼管理方便,水產膨化飼料能較長時間懸浮於水面&
  • 南美白對蝦行業概況與養殖建議_蝦類專題(對蝦專題)_水產養殖網
    南美白對蝦行業概況與養殖建議2020-06-05 09: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柏普泰水產        為提高養殖成功率,蓄水池進行挖深改造,將挖出的沙泥作為開發高位池墊高基底使用,一舉兩得。另外,投資開發的尾水回用系統,實現節水減排,促成採用封閉式養殖模式,也降低了過程中外緣脅迫魚蝦生長的影響,水中&nbsp殘餌、糞便等汙染物能量向貝類、藻類等有益需求方向轉化,提高綜合收益。2、養殖建議第一,徹底清塘、提早曬塘、消毒及殺蟲,嚴格杜絕病源的傳播。
  • 調節與穩定水產養殖動物免疫系統防禦功能是判定水產動保產品優劣...
    被激活的Th細胞能分泌各種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和巨噬細胞功能;並增強其提取、處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激活T、B淋巴細胞產生免疫應答,&nbsp參與特異性免疫應答。&nbsp研製水產用中草藥免疫調節劑需要注意的問題在研製水產用中草藥免疫調節劑的時候,還需要特別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中草藥在我國的應用具有比較長的歷史,其藥源比較廣泛,部分種類還具有價格低廉、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特點,將具有這些特點的中草藥,作為水產用免疫調節劑加以開發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中草藥研究開發方面還有許多重要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 五月份廣東地區水產養殖技術管理要點介紹
    五月份廣東地區水產養殖技術管理要點介紹2012-05-01 16: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1629 次 我要評論   天氣複雜多變&nbsp改底調水防病害  五月份天氣變化仍較大,水產養殖重在預防管理,提早做好寄生蟲病的預防,及時進行改底工作,清除滋生病菌的底層耗氧有機物;選擇高檔飼料
  • 如東小棚蝦養殖模式可列入中國乃至世界水產...
    如東小棚蝦養殖模式可列入中國乃至世界水產養殖的教科書!2020-12-28 09: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533 次 我要評論 原標題:又是一個豐收年!高產戶高產棚突破歷史!如東小棚蝦養殖模式可列入中國乃至世界水產養殖的教科書!
  • 水產專家一線指導 生態養殖技術進農企——欽州市舉辦2020年漁業...
    為加快推進我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進一步引導廣大養殖戶轉變傳統養殖觀念,2020年11月20日,欽州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廣西對蝦產業聯盟在欽南區犀牛腳鎮船廠村對蝦養殖基地舉辦了2020年全市漁業生態養殖技術培訓班。
  • 文昌全力推進海水養殖尾水治理 助力汙水「零直排」
    良好的水環境和水資源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文昌大力推進綠色生態養殖,全面開展水產養殖業從傳統到現代、從汙染到零直排的轉型。目前,文昌共完成4833家水產養殖場尾水治理工作,治理面積118966畝,治理覆蓋率92.64%。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水產養殖池漆是專用於水產養殖領域的水泥養殖池防水塗料,在防水、抗藻、抑菌特性上有較為明顯的優異性,具備防黴抗鹼、高耐水性,極佳附著力,抗海水(氯離子)腐蝕、耐汙性強的顯著特點。藍藻、青苔的出現是水產養殖池水質惡化的標誌,只是殺滅藍藻和青苔並不意味著水質得到控制,養殖人員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藍藻、青苔的發生,而不是等到藍藻和青苔發生後再去尋找各種殺滅藍藻和青苔的方法,倡導培養有益藻控制有害藻。
  • 養殖科技193:金蟬,蟬產卵的特點,產卵枝的處理方法
    養殖科技193:金蟬,蟬產卵的特點,產卵枝的處理方法 2020-12-26 00:00 來源:巴西技術控
  • 無公害花鱸淡水健康養殖技術_淡水養殖(加州鱸養殖)_水產養殖網
    花鱸因其具有廣溫、廣鹽、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效益好等特點,適合於各種形式的養殖,既能在海水中養殖,又能在淡水中養殖;且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滋補強身,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我國海、淡水池塘傳統的主要養殖魚類。花鱸淡水商品魚的養殖,對豐富淡水魚類養殖品種,提高淡水魚類的質量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生態共生—布拉坎紅樹林保護及水產養殖整體性設計方法
    生態共生—布拉坎紅樹林保護及水產養殖整體性設計方法2019-12-22 07:32:00  水產養殖網  在22日的「城市設計與濱水城市國際研討會」論壇上,菲律賓大學建築學院教授Madonna&nbspP.Danao發表演講,通過介紹菲律賓的布拉坎紅樹林的保護以及水產養殖整體性的設計方法,為大家講述了生態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