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秋去飛鏑箭,北往南歸落瑤臺;詠雁五律十首,人字長空碧雲裁

2021-01-08 愛尚古典文學

春來秋去飛鏑箭,北往南歸落瑤臺。過了立秋,意味著秋天將要來了。說到秋天,你可能會想到圓月、秋雨、菊花、楓葉、殘荷等等許多最能體現秋意的景象。此外,一定不會忘了秋雁。雁,也叫鴻雁,是一種候鳥。春來北國,秋去南方。千山萬水的往返途中,傳遞了多少故事。千百年來的古詩詞中,承載了多少文化。

翅振翎翩天涯外,人字長空碧雲裁。鴻雁,天空給了你自由,你卻給了我憂愁。古典君分享十首詠雁五律詩,歡迎詩友們留言留作,共同探討交流。——皛玊題記

雁南飛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記載,雁狀似鵝,亦有蒼、白二色。今人以白而小者為雁,大者為鴻,蒼者為野鵝。所以,白色的才叫鴻雁,灰黑色的叫野鵝。但是現在,我們把豆雁、黑雁、紅雁等不是白色的雁也統稱為雁了。

《五律詠雁·其一》(平水韻上平十灰)

人字銜春到,辭離待菊開。

歸心飛鏑箭,怡夢落瑤臺。

未洗徵衣垢,低眉脈柳栽。

疏風棲故地,指點碧雲裁。

《五律詠雁·其二》(平水韻上平五微)

露宿雙雙憩,長空對對飛。

風姿清砌骨,雅意素披衣。

不舍相依伴,傾情顧念緋。

為卿梳靚羽,織暮作香幃。

雁南飛

古人說,雁有四德五常。天寒冷時,自北而南,止于衡陽(傳說衡山有回雁峰,雁飛至此而止,不再南飛。);天暖時,自南而北,歸於雁門。南來北往,總是非常準時,這是它的「信」。雁飛行時,常常結伴有序而行。前鳴後和,這是它的「禮」。雁對伴侶十分忠誠,失偶不再配。這是它的「節」。雁在黑夜休息時,通常是頭雁負責警戒。白天,頭雁口銜蘆柴而飛,是為了減輕高空的阻力,以便飛得更輕鬆。這是它的「智」。

《五律詠雁·其三》(平水韻下平十蒸)

向晚煙波滿,曦霞捧日升。

橫雲春沐雨,風起雁飛騰。

織就流光錦,捎書結赤繩。

繁星瑩錯落,夜幕閃青燈。

《五律詠雁·其四》(平水韻上平一東)

列陣江南去,凌雲叱吒風。

思鄉尋舊夢,渡影掠歸鴻。

翅振天涯外,翎翩瀚漠中。

來年相約處,望斷院牆東。

雁南飛

大雁相互之間彼此關心,相互照顧,團隊精神很強。就食之時,一起分享,從不吃獨食。壯年大雁,絕不會棄老病大雁於不顧,養其老送其終。

《五律詠雁·其五》(平水韻上平一東)

趕月乘風度,棲霞看日紅。

長空扶彩路,陌野卸徵戎。

振翅搖千裡,哀鳴蕩九宮。

前行無反顧,箭發顯神弓。

《五律詠雁·其六》(平水韻上平七虞)

無力裁雲處,誰憐隻影孤。

雙翎分兩地,獨自結黃蘆。

檻外吟閒月,禪心看戲鳧。

念隨秋去遠,春盼再蕪途。

雁南飛

離家在外的人,最看不得鴻雁南翔北飛。在古詩詞中,雁承載著遊子的思鄉之情與羈旅天涯之感。

《五律詠雁·其七》(平水韻上平十四寒)

翼勁長空小,平湖獨覺寬。

拈花輕一笑,結草度千寒。

情系江南月,親連漠北翰。

飄蓬猶自在,夜宿陌承歡。

《五律詠雁·其八》(平水韻下平五歌)

渺渺寒山月,雙雙逐雁梭。

巡天舒雋意,露宿對情歌。

摯手塵千裡,牽心雨一蓑。

雲間同築夢,石上共清波。

雁南飛

古代有「鴻雁傳書」的傳說,在山遙水遠的年代,鴻雁非常準時的南來北往,承擔著人們心中「信使」的使命。

《五律詠雁·其九》(平水韻下平八庚)

渡影三江越,揚標萬裡徵。

離歌簫致遠,筱詠笛吹橫。

一任相思顧,空餘嘆息聲。

抒懷杯對月,拂袖送歸程。

《五律詠雁·其十》(平水韻下平七陽)

春至花開暖,秋歸菊送涼。

胸中存摯愛,眼內貯柔腸。

塞北千山越,江南萬裡翔。

接波追鶴夢,一夜到衡陽。

雁南飛

傾城月光,靜靜流淌,煙波起處,思緒飛揚!緣來緣去,多少真誠與感動刻進記憶的詩行。生命不息,快樂與憂傷,是心靈不朽的吟唱。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為愛尚古典文學或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鳴聲悅耳的十首黃鸝詩詞:此是春來第一聲
    詩中兩隻歡叫的黃鸝和一行飛翔的白鷺(見王家無限《詠「生態鳥」白鷺十首唯美詩詞》),千百年來,愉悅了無數讀者的聽覺與視覺。(2)到京師(元) 楊載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簡評:嚴寒何時過去?誰能最早感知春天來臨?
  • 十首五言律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五律成就也非常高。李白之精熟於五律,是韻味天成的,李杜之外,王維的五律最好。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
  • 【詩詞鑑賞】夜雨聽秋 往事如煙,十首夜雨詩詞,讓你愛上深秋夜雨時!
    夜雨聽秋,往事如煙,十首夜雨詩詞,讓你愛上深秋夜雨時! 始從寒瓦中,淅瀝斷人腸。 愁腸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戎馬連城發,鄉書隔歲裁。 路難歸未得,頗覺壯心摧。
  •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是益鳥,常常在屋簷下築巢,與人類友好相處。燕子是候鳥,秋去春回,一年一度,所以有「舊燕歸巢」的成語。燕子喜歡雙宿雙飛,詩人常將雙飛燕比作「忠貞的伴侶」。燕子是善鳥,有愛心的人特別喜歡燕子,善良的杜甫就非常喜歡燕子。這裡所選的十首詩詞中的十隻燕子,均已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之燕」。(1)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說文解字:「秋」與蟋蟀或蝗蟲有關?
    秋字秋 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秋的古字形像蟋蟀或蝗蟲。從天文曆法上說,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後冬前的季節。秋天是個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穫、豐收之義。(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 十首歸田的古詩詞,事與心違方問舍,客將老至合歸田
    文天祥羨慕朋友急流勇退,「我昔山中想風採,幾回擊節歸田疏」;陳師道惆悵饑寒交迫,「金池已作歸田計,玉版方書濟物情。」生活就要學會豁達,等到在塵世中疲倦時也要歸田隱居,享受自在的生活和詩意的境界。下面精選十首歸田的古詩詞,歡迎收藏!1、重別夢得 唐代:柳宗元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 「詩詞鑑賞」一宵風雨又成秋,十首夜雨詩,只待一人歸!
    在雨落的季節,最易引起人的思念和惆悵。時光綿長,細數歲月的痕跡,在無數個雨落秋夜,聽著雨打窗臺,靜待一人歸來。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
  • 斜風細雨不須歸——古詩詞中十首最美的「浣溪沙」,堪稱人間絕句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歷史上經典古詩詞中最美的十首「浣溪沙」,堪稱是人間絕句。1、浣溪沙——宋朝: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2、浣溪沙——清朝: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 詩詞丨芳菲隨春去,蔥蘢入夏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時各不同,又總是更迭有序,不曾更改,仿佛是一場又一場的輪迴。而我們,便在這一季又一季的輪迴中,隨著潮起潮落,看那花謝花開。如果說,春天是花的奼紫嫣紅。那麼,夏天便是葉的綠意蔥蘢。
  • 在詩詞裡,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情感
    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四季輪迴,最原始的名字,最美的感情。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美景美不勝收。《春風》—清·袁枚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譯文:春風就像貴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華起來。春風吹來時融化千山的積雪,吹過後留下萬國的花香。
  • 燕子每年往南飛,到底要飛到哪裡?說出來你肯定不信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燕子每年往南飛,到底要飛到哪裡?我們都知道,到了冬天的時候燕子們就要飛往南方,等到了春天的時候在飛回來,那麼它們到底是飛到了哪裡呢?這是很多人都納悶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記得有這樣一首兒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到這裡,我問燕子為什麼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每每聽到或想起這首歌的時候,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那個童年時代。小時候家住農村,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在不知不覺中看見燕子來了,並且在自家的房簷下,甚至在屋裡棚頂上的舊居中出入,穿著一身黑色禮服飛來飛去。
  • 臺東市區現大批蝴蝶由北往南遷徙奇景(圖)
    臺東市區十三日發現一二十萬隻的小紫斑蝶往南飛,蝴蝶專家趙仁方四月九日也曾發現在南橫公路標放的小紫斑蝶在臺東市區出現。(「中央社」圖)中新社香港四月十三日電 臺北消息:十三日上午,一、二十萬隻蝴蝶忽然出現在臺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贊道「哇!好美喔」。由於遷徙的蝴蝶量多且集中,專家說已達到高等級公路封路標準。
  • 詠「生態鳥」白鷺十首唯美詩詞:像鷺鷥那樣優雅而靜美地生活
    白鷺是候鳥,春來秋去。尤其是在江南插秧播種的季節,時常成群結隊,或翩翩起舞滑翔於天空中,或身姿曼妙捕食於水田中,成為農耕圖中不可或缺的景觀。正因為白鷺美麗優雅,惹人喜愛,所以古代詩人對它們總是青眼有加,愛不釋手。於是,吟誦白鷺的詩篇便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其中的那些經典作品,已成為古代詩歌花園中一道亮眼的風景。
  • 臺灣臺東市區現大批蝴蝶由北往南遷徙奇景(圖)
    臺東市區十三日發現一二十萬隻的小紫斑蝶往南飛,蝴蝶專家趙仁方四月九日也曾發現在南橫公路標放的小紫斑蝶在臺東市區出現。(「中央社」圖)  中新社香港四月十三日電 臺北消息:十三日上午,一、二十萬隻蝴蝶忽然出現在臺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贊道「哇!好美喔」。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詩,最後兩句讓人心碎
    題大庾嶺北驛唐 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大庾嶺在今天的江西省大餘縣境內,在古代,是流放的人必經經過的路線,如蘇東坡過大庾嶺時寫下「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大庾嶺多梅花,因此也叫梅嶺。詩人本來是有很好的前程的,卻被貶路過這裡,內心非常的悲痛,而這時候又看見十月北雁,頓生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 『北書房』羲和六年秋卷第27輯 | 大樹將軍
    秋會圓滿成功,賴行易傾心傾情傾力為之。我對行易戲言道,「封你大樹將軍」。歸來有贈。用去秋詩會行易所作《趙州杯》詩韻。秋風搖雲幟,軒車駕麒麟。劍指石頭城,麾下掃江屯。四百八十寺,洗盡六朝塵。桂枝南山發,月光杯底醇。北坡有大樹,將軍倚寐勻。輕蹄馳遠夢,一日長安春。
  • 十首關於雪的古詩詞,寫盡了冬天的詩情畫意,最後一首人盡皆知!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近代·毛澤東《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寺樓見雪與誰登宋代·蘇軾《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應。
  • 微風輕吹蘆花飛,輪迴復轉已秋盡,歲月流逝無痕跡
    導語:微風輕吹蘆花飛,輪迴復轉已秋盡,歲月流逝無痕跡,物是人非心傷悲。微風輕吹蘆花飛,輪迴復轉已秋盡,獨酌青酒負相思,西風過境離別詩, 拾來蘆花入泥雪,飲盡山河渾不知。河水的邊上多生長著蘆葦,在秋天到來的時候蘆葦開出花朵,一眼望去整個都是一片白色,一陣西風吹來,蘆花如同下雪一樣飄舞著。
  • 燕子冬天往南飛,到底飛到了哪?為什麼感覺現在燕子變少了?
    很多人都以為,燕子之所以到了秋冬季節向南方遷徙,是因為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所以才回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燕子跟隨食物遷徙。我們都知道燕子是益鳥,因為燕子可以吃掉很多的害蟲,而北方到了秋冬季節以後,各種飛蟲紛紛都躲起來了,燕子沒有了食物,所以就會向南遷徙,尋找有食物的地方。
  •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品讀以下所選的十首寫牛的經典詩篇,會讓人產生對牛之悲苦命運的同情,對牛之崇高精神的景仰。這頭只求付出,不圖回報的「病牛」的身上,大寫著一個字——「人」。